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高脂蛋白血症Ⅳ型疾病英文名称: hyperlipoproteinemia type Ⅳ疾...
养生
疾病名称: 高脂蛋白血症Ⅳ型
疾病英文名称: hyperlipoproteinemia type Ⅳ
疾病别名: 高前β-脂蛋白血症、脂肪和糖类诱导的高脂血症、内源性高三酰甘油血症
疾病概述:
高脂蛋白血症Ⅳ型(hyperlipoproteinemia type Ⅳ),又称为高前β-脂蛋白血症、脂肪和糖类诱导的高脂血症、内源性高三酰甘油血症,是高脂蛋白血症最常见的类型。本病主要由于家族遗传及某些继发性因素所致。患者多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黄色瘤、肥胖等表现。高脂蛋白血症Ⅳ型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皮肤黄色瘤、肥胖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家族遗传及某些继发性因素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脂检测、血生化、乳糜微粒试验、糖耐量试验、碳水化合物饮食诱导试验、超声、CT
重要提醒: 本型在我国较为常见,特别是45岁上患者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需引起重视,积极到院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高脂蛋白血症Ⅳ型的发病率较高,约占血脂异常总人数的3/4。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具有家族史者。
病因-总述:
高脂蛋白血症Ⅳ型的病因包括家族遗传及某些继发性因素两方面。其中,多数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见于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和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多数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见于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和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与Apo-C1缺乏或LPL活性降低致VLDL代谢障碍有关。
2、继发性因素
可因某些原发疾病所引起,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糖原贮积症、尼曼匹克病、胰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另外,饮酒、口服避孕药、双氢克尿噻及β受体阻滞剂也可导致本病。
症状-总述:
患者常于20岁以后发病,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出现症状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黄色瘤(如肌腱黄色瘤、皮疹样黄色瘤、皮下结节状黄色瘤等),以及肥胖、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高脂蛋白血症Ⅳ型可并发胰腺炎、高尿酸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早发冠心病、脂肪肝、脑卒中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体检发现血脂异常。
2、出现皮肤黄色瘤、肥胖。
3、存在高脂蛋白血症家族史。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应前往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4、您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7、您是否患有基础疾病呢?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等
8、您吸烟吗?吸多久了?平均每天吸多少?
9、您喝酒吗?喝多久了?平均每天喝多少?
10、您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11、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吗?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需要做手术吗?
8、这个病会遗传吗?
9、平时生活和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10、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皮肤黄色瘤、肥胖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脂检测、血生化、乳糜微粒试验、糖耐量试验、碳水化合物饮食诱导试验、超声、CT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观察患者有无肥胖、皮肤黄色瘤等,可以协助诊断。
2、医生通过听诊,可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心脏杂音、心率不齐、血管杂音等,有助于评估病情。
3、医生还可以通过简单的体力、智力测试,初步判断有无脑血管和周围血管受累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脂检测
(1)血脂定量:包括测定患者血浆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浓度(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
(2)血脂蛋白电泳:本病患者表现为前β-脂蛋白明显增多,而β脂蛋白正常,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血生化
用于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指导治疗。
3、乳糜微粒试验
将患者的血浆标本放置于4℃冰箱中过夜,外观澄清或混浊,无乳糜微粒顶层,可支持诊断。
4、糖耐量试验
本病患者多具有糖耐量异常,可辅助诊断。
5、碳水化合物饮食诱导试验
按6~7g/kg进食碳水化合物6~7天后,测定患者的血三酰甘油水平,达3.3~4.4mmol/L时为试验阳性,可辅助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必要时借助超声、CT等影像学手段,评估心脏及外周血管受累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皮肤黄色瘤、肥胖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家族史,以及血脂检测、血生化、乳糜微粒试验、糖耐量试验、碳水化合物饮食诱导试验、超声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高脂蛋白血症Ⅳ型的治疗原则是,限制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摄入,积极控制糖尿病,减轻体重,必要时使用调脂药物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饮食疗法
是本病的首要的基本治疗措施,应长期坚持。本病患者应限制饱和脂肪酸脂肪(占总热量的20%左右)及胆固醇的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60%),可起到营养均衡,降低血浆脂肪的作用。
2、运动疗法
对于超重及肥胖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非常重要,体重减轻后可加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还可使三酰甘油和高血压降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保护作用。
治疗-药物治疗:
调脂药物:对于通过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血脂仍明显增加者,特别是伴有冠心病易患因素,已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者,应采取调脂药物治疗。
1、纤维酸或氯贝丁酯衍生物(贝特类)
由于本病以三酰甘油升高为主,因此贝特类药物是治疗高脂蛋白血症Ⅳ型的主要调脂药物。此类药物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增生体活化受体,增强脂蛋白脂酶(LPL)的脂解活性,从而有效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还能够使低密度脂蛋白由小而密颗粒向大而疏松颗粒转变。常用药物有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等。
2、烟酸及其衍生物
属于B族维生素,大剂量时具有降血脂作用。可用于治疗除Ⅰ型之外的各型高脂蛋白血症,特别是Ⅲ、Ⅳ、Ⅴ型效果较好。主要副作用是皮肤潮红、瘙痒、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肝脏损伤等。常用药物为烟酸肌醇酯、阿昔莫司等,其中,阿昔莫司为烟酸衍生物,副作用相对较小。
3、抗氧化剂类药物
常用药物为普罗布考,具有对抗脂质氧化,降低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稳定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4、高纯度鱼油制剂
主要成分为n-3脂肪酸,相关研究显示,大剂量高纯度鱼油能显著降低三酰甘油,减少本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治疗-相关药品:
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烟酸肌醇酯、阿昔莫司、普罗布考
治疗-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高脂蛋白血症Ⅳ型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高脂蛋白血症Ⅳ型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血脂水平可得到满意控制,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45岁以上患者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2、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大多数患者通过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善及药物治疗可获得临床治愈,不影响日常生活。
日常-总述:
家属应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日常生活管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治疗本病的重要基础措施。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存在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等特点,患者可能会对治疗丧失信心,出现抑郁、悲观等负面心理,不利于治疗。
2、护理措施
家属应多关心和体贴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早日康复。同时可以学习一些本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面对,积极接受和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切不可私自停药或更改用药剂量。同时,患者可了解并熟悉各类调脂药物的使用说明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3、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培养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如读书、看报、听音乐、下棋、练书法、绘画、养花、养草、养鱼等,帮助稳定情绪,避免焦虑、抑郁。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做降脂健身操、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羽毛球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5、避免久坐、久站、久蹲、久卧。
6、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长期坚持做一些家务,不仅可起到减肥降脂的效果,还可促进家庭和谐。
日常-复诊须知:
1、非药物治疗者,开始3~6个月应复查血脂,如达标则继续非药物治疗,但仍需每6~12个月复查1次。
2、首次服用调脂药物者,应于用药6周内复查血脂、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如血脂达标且无不良反应,逐步减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如血脂未达标且无不良反应每3个月复查1次。如治疗3~6个月血脂仍未达标,应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调脂药物。每次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均需在6周内复查血脂转氨酶和肌酸激酶。
饮食调理:
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食的调理,这是因为饮食是治疗本病的首要措施,部分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干预即可使血脂得到有效恢复,从而避免或减少药物治疗。
饮食建议:
1、由于高脂蛋白血症Ⅳ型为内源性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对于糖类较敏感,因此应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约占总热量的60%。
2、适当限制胆固醇,胆固醇每天摄入量为300~500毫克,相当于每周3个鸡蛋或150克内脏(分3次)。
3、在不导致体重增加的前提下,无需限制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建议多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4、该饮食结构容易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必要时可口服补充维生素B1。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
2、忌甜食。
3、忌暴饮暴食。
4、尽量不吃动物内脏,不喝含糖饮料。
5、忌油炸、油腻食物。
预防措施:
针对本病的发病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均衡饮食,保持低脂低盐饮食,控制能量摄入,少吃烧烤、油炸的食物。
2、戒烟限酒,避免劳累,及时排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
3、坚持规律科学的运动,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坚持执行,保持理想体重。
4、积极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原发疾病。
5、避免长期使用雌激素、类固醇等药物。
6、定期体检,关注血脂水平,尤其是有肥胖及高脂蛋白血症家族史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