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骨的原发性淋巴瘤疾病英文名称: primary lymphoma of bone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骨的原发性淋巴瘤
疾病英文名称: primary lymphoma of bone
疾病概述:
骨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bone)是一种少见的骨肿瘤,病变起源于骨髓腔,以单个或多个骨破坏为主,常见的好发部位是股骨、胫骨、骨盆和肱骨。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家族遗传、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骨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骨骼
常见症状: 局部疼痛、软组织肿胀或包块
主要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家族遗传、免疫缺陷或器官移植等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一经发现应积极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防护,避免发生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后果。
临床分类:
1、骨非霍奇金淋巴瘤
又可分为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B淋巴母细胞瘤、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2、骨霍奇金淋巴瘤
骨恶性淋巴瘤中,国外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多见,而国内则少见。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为一种少见的骨肿瘤,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的发病率大于女性。
病因-总述:
骨原发性淋巴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家族遗传、免疫缺陷(比如艾滋病)或器官移植等因素有关。
症状-总述:
骨的原发性淋巴瘤以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通常为隐匿性或间断性疼痛,可持续数月,还可伴有软组织肿胀或明显包块。如脊神经根受压,可有放射性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能并发脊髓压迫症、病理性骨折。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到肿瘤科或者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前应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如条件允许,可先行网上预约挂号,减少排队时间。
2、就诊前应保持空腹,以免发生不能行相关检验检查的情况。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建议携带相关就诊病历、检查报告、用药单等。
4、若近期服用药物或长期规律服用某种药物,请携带药盒或将药盒拍照存在手机上。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出现的骨痛?
2、您出现骨痛之前,骨痛的地方有没有受过外伤?
3、您自己曾因这些症状于医院就诊吗?
4、您当时有没有做什么检查或治疗?
5、您以前有没有患过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6、您有没有做过器官移植的手术?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这个病是不是恶性的?
3、我需要做那些检查?大概什么时候出结果?
4、这个病会不会转移?
5、这个病治疗效果怎么样?
6、这个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7、经过治疗后会不会复发?我需不需要定期复查?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局部疼痛、软组织肿胀或包块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之后可能建议其做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必要时需行病理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询问患者疼痛的部位,观察局部有无肿块,同时检查患者关节的功能;通过触诊检查局部有无压痛等。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通过穿刺、手术等方法获取病变处的组织,送病理科进行检查,可判断是否为肿瘤,还可以对肿瘤的来源、类型、良恶性进行评估。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或CT检查
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破坏。原发性骨淋巴瘤患者通常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呈虫蚀样或穿凿样改变,周围软组织肿块增大。CT更易显示细小的骨质改变及周围软组织改变。
2、MRI检查
对于怀疑为脊柱或富含神经部位的病变,常选择进行MRI检查。通过该检查可观察肿瘤侵犯的范围及程度。
3、放射性核素扫描
该检查对于发现早期病变有积极的意义,还可了解肿瘤有无全身骨骼转移。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根据局部疼痛、软组织肿胀或包块等典型表现,再结合X线、CT、MRI、放射性核素扫描及病理检查结果,并除外尤文肉瘤、骨肉瘤等相似疾病,即可进行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原发性骨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如下:
1、肿瘤局限于单骨,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未现有其他系统病灶;
2、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骨病灶为淋巴瘤;
3、就诊时只有局部转移,或至少在原发灶出现6个月后,才有远处骨骼和其他部位的转移。
诊断-鉴别诊断:
1、尤文肉瘤
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多为青年人,常伴有发热、食欲减退及消瘦等全身症状,而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全身症状轻。再结合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结果,一般不难鉴别。
2、骨肉瘤
X线或CT检查可发现骨肉瘤软组织肿块内高密度肿瘤骨,常见较明显的骨膜反应,骨质破坏也相对明显,可为溶骨性或成骨性破坏,软组织肿块相对较大,MRI信号不均匀。
治疗-治疗原则:
骨的原发性淋巴瘤对放疗敏感,照射范围通常需要包括整个患骨,此外,也可联合化疗。必要时,需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可经化学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对于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有积极的意义。
治疗-相关药品: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
治疗-手术治疗:
1、如果骨的原发性淋巴瘤病灶压迫脊神经根,可行椎板切除减压术。
2、如果长骨被严重破坏,并伴有病理骨折或即将发生病理骨折,可通过手术切除病变,进行功能重建。
3、对于全身无转移者,可根据肿瘤的性质、病程、分期及全身与局部情况,酌情行广泛性或根治性手术。
治疗-放化疗:
1、放射治疗
简称放疗,是通过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适用于局限的肿瘤包块。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对于放射治疗比较敏感,放射的区域应包括整个受累骨及邻近的软组织,放疗一般不受年龄的限制,但约有半数的患者可出现复发,而且承重骨的病理性骨折也是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
2、化学药物治疗
简称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细胞毒性药物)杀死或阻止癌细胞生长的一种治疗方式。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骨原发性淋巴瘤的预后与发病部位、肿瘤类型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髂骨、脊柱骨淋巴瘤治疗后复发率高,治疗效果相对也差;而股骨病变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并发脊髓压迫症、病理性骨折,病情持续进展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自愈性:
本病无法自愈,需要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骨的原发性淋巴瘤若能早期发现、积极治疗,通常可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骨的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骨肿瘤,治疗后可复发,患者可能会对治疗产生恐惧、过度依赖、悲观、淡漠等心理。
(2)骨的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除了心理状态的改变,还伴有适应不良行为(如不愿与人交往、退缩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缺乏等)。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当引导患者正视自身疾病,多鼓励患者,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
(2)患者应主动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以便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保持愉悦的心情。
2、适度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日常-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脉率。
2、脊柱骨淋巴瘤行前侧方减压术的患者,在协助患者翻身时应保证手术部位以上及以下的部分同时翻转,以免引起疼痛或病理性脱位而损伤骨髓。
3、术后的患者出现运动、知觉变化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查看。
4、行椎板切除减压术的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一个月,在三个月内避免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在床上进行四肢伸展训练。四肢屈曲训练、踝关节背伸训练、踝关节跖曲训练等。
5、注意伤口局部加压包扎情况,防止敷料松脱、移位。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无特殊饮食,但患者也应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重视饮食调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建议:
1、饮食规律,建议一日三餐,定时进餐。
2、饮食应荤素搭配,构成合理的膳食营养。
3、对于术后的患者,建议术后增加含蛋白质的摄入,如蛋白粉、瘦肉、鸡蛋等,有利于伤口的恢复。
饮食禁忌:
1、避免吃泡菜、盐酸菜等含亚硝酸盐较多的食物。
2、避免霉变的花生、面粉、玉米等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人们应当提高健康意识,定期体检,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自身预后。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