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红色盲疾病别名: 第一色盲疾病概述: 红色盲又称第一色盲,是指丧失对红色辨认能力的一种视...
养生
疾病名称: 红色盲
疾病别名: 第一色盲
疾病概述:
红色盲又称第一色盲,是指丧失对红色辨认能力的一种视觉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紫色不能分辨。本病可以由先天性因素而引起,也可以是后天性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无法治愈,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先天性红色盲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不能分辨红色
主要病因: 因视蛋白编码基因异常、蛇毒伤害、球后视神经炎导致
检查项目: 假同色图、色线束试验、基因检测、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色觉镜
重要提醒: 红色盲患者应及时治疗,以免影响日常生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红色盲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有红色盲遗传家族史的人群。
病因-总述:
红色盲的病因主要分为先天性与后天获得性两大类。其中,先天性因素主要为视蛋白编码基因异常,多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而后天获得性因素包括烟酒中毒性弱视、蛇毒伤害、球后视神经炎等。
症状-总述:
红色盲患者主要表现为不能分辨红色,对光谱红端敏感度降低。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紫色不能分辨清楚。常把红色看成暗色,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而且,先天性红色盲为双眼发病,后天性红色盲可以是单眼或双眼发病。
症状-并发症:
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色弱等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体检发现红色盲。
2、不能分辨红色。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到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4、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不能分辨红色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基因检测、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色觉镜等检查,进一步了解眼部病变情况,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假同色图
通常称为色盲本,是利用色调深浅程度相同而颜色不同的点组成数字或图形,在自然光线下距离0.5m处识读。色觉障碍者辨认困难,读错或不能读出,可按照色盲表规定确认属于何种色觉异常。
2、色线束试验
把颜色不同,深浅不同的毛线束混在一起,患者从中挑出与标准线束相同颜色的线束。可以定量地记录红绿光匹配所需的量,以判定红绿色觉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基因检测如发现视蛋白编码基因异常,有助于诊断本病。
检查-其他检查:
1、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是眼科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光学设备,可以清楚地观察眼睑、结膜、巩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及玻璃体前1/3,可确定病变的位置、性质、大小及其深度。
2、检眼镜检查
是眼科的常用检查方法,有助于了解眼的屈光间质和眼底的病变情况。
3、色觉镜
色觉镜是根据红光与绿光适当混合成黄光的原理设计的一种光谱仪器,有助于了解色觉有无异常。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病史,患者不能分辨红色,并结合假同色图、色线束试验、基因检测、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色觉镜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与散光、绿色盲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散光
散光是指由于眼球的角膜或晶状体的表面不平,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经过不平的表面后,造成视网膜上所形成的物像模糊不清的眼病。规则的散光可以用圆柱形透镜加以矫正。由于角膜表面不平或形状异常造成的不规则的散光,可以用接触镜矫正。
2、绿色盲
不能辨别绿色,也不能区分绿与红之间、绿与蓝之间的颜色。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先天性红色盲,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而对于后天性红色盲,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寻找病因,并针对病因采取合适的方法。
治疗-一般治疗:
1、注意休息,避免眼睛疲劳。
2、饮食注意少盐少油,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密切关注眼睛的变化。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治疗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继发于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红色盲的预后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恰当、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虽然本病目前无法治愈,但积极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预后-危害性:
1、红色盲影响患者的职业,比如无法从事交通、冶炼、医学、化工、织染等行业。
2、红色盲患者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预后-治愈性:
本病目前无法治愈。
日常-总述:
红色盲患者除红色分辨障碍外,一般无其他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逐步适应红色盲状态,也可培养一些特殊辨色习惯。同时,应注意对眼睛的保护,避免用眼过度。
日常-生活管理:
1、在健康人群帮助下对需要注意颜色的生活物品进行适当标记,记住这些标记以免造成不便。
2、记住需要分辨颜色物体的颜色顺序,如信号灯等。
3、可通过手机或电子产品的应用程序等帮助识别颜色。
4、注意眼部卫生,科学作息,不过度用眼,防止眼疲劳。
5、生活环境中尽量保持明亮的灯光。
6、平常要注意精神愉悦、心情舒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合理摄入营养,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并注意多饮水。
饮食禁忌:
疾病恢复期间避免使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预防措施:
部分生活注意事项可有助于红色盲的预防:
1、先天性红色盲属于遗传性疾病,特定的婚前基因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红色盲患儿的出生率,预防遗传性红色盲的发生。
2、对于烟酒中毒性弱视、蛇毒伤害、球后视神经炎等疾病的积极治疗,可帮助预防后天获得性红色盲。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