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红胎记疾病别名: 红色胎记疾病概述: 红胎记是指患者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局部血管发生聚集或...
养生
疾病名称: 红胎记
疾病别名: 红色胎记
疾病概述:
红胎记是指患者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局部血管发生聚集或过度增生所导致的血管畸形或血管瘤。其中,葡萄酒色斑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畸形;血管瘤则是儿童最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红色斑片、斑块,但也可各具特点。红胎记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疾病类型、病变深浅、生长速度、是否影响发育等综合因素。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小儿科、皮肤科、血管外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皮肤红色斑片、斑块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葡萄酒色斑或血管瘤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超声、CT、MRI、血管造影、病理活检
重要提醒: 可由于葡萄酒色斑或血管瘤所致,两者在治疗上有所差异,故患者应积极到院诊治。
临床分类:
红胎记根据病因主要分为葡萄酒色斑和血管瘤两类。其中,血管瘤主要包括婴幼儿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丛状血管瘤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红胎记在日常生活及临床中均较为常见,其中,葡萄酒色斑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畸形,其发病率约为0.3%~0.5%;血管瘤方面,以婴幼儿血管瘤最为常见,其患病率约为2.6%~4.5%。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具有家族史的婴幼儿。
病因-总述:
尽管红胎记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葡萄酒色斑或血管瘤所致,但目前关于葡萄酒色斑和血管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症状-总述:
红胎记的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色斑片、斑块,但不同病因及类型引起时,临床表现还会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几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葡萄酒色斑表现
常在出生时出现,好发于头、面、颈部,也可累及四肢和躯干。表现为边缘清楚而不规则的红斑,压之褪色或不完全褪色。红斑颜色常随气温、情绪等因素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灶颜色逐渐加深、增厚,并出现结节样增生。部分严重的病变可伴有软组织和骨组织的增生,导致局部增大变形。
2、婴幼儿血管瘤表现
通常在出生后1~2周内出现,早期皮损表现为充血性、擦伤样或毛细血管扩张性斑片,皮损常在出生3~6个月出现迅速生长,损害明显隆起皮肤表面,形成草莓样斑块或肿瘤,随后生长速度下降,约85%~90%的婴幼儿血管瘤会在2~6岁自行消退。
3、先天性血管瘤表现
患者在出生时即有明显病灶,好发于头面部和肢体,多为单发,偶见多发。皮损主要表现为隆起或斑块状,边界清楚,紫红色或蓝紫色,表面有粗细不等的毛细血管分布,周围可见白色的晕环,病灶周围可见放射状分布的浅表扩张静脉。
症状-并发症:
1、葡萄酒色斑者可并发Sturge-Weber综合征、KT综合征。
2、血管瘤者可并发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视功能障碍、进食困难、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紊乱、面容毁损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头、面、颈部、四肢和躯干出现边缘清楚而不规则的红斑,压之褪色或不完全褪色。
2、出现柔软、可压缩性、非搏动性囊性包块。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血管外科、皮肤科
成人患者可前往皮肤科或血管外科就诊。
2、小儿科
儿童患者应在家长陪同下前往小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孩子)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是从小时候就有还是近期出现的?
3、您(孩子)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孩子)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孩子)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您(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孩子)是否患有基础疾病呢?
9、您吸烟吗?吸多久了?平均每天吸多少?
10、您喝酒吗?喝多久了?平均每天喝多少?
11、您(孩子)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12、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孩子)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良性的吗?
2、我(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孩子)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吗?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如果住院的话,需要住院治疗多久?
8、需要做手术吗?
9、这个病会遗传吗?
10、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1、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生或出生后不久出现皮肤红色斑片、斑块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超声、CT、MRI、血管造影、病理活检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有无皮疹、红斑、溃疡、色素沉着、局部肿胀、皮温升高、压痛,以及有无搏动感、发绀、出血、软组织增生、骨骼增大变形等。
2、医生通过叩诊和听诊,可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血管杂音、啰音、心脏杂音等,协助诊断。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活检:是皮肤病诊疗中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可明确病变的性质,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是诊断血管瘤的重要影像学手段,产前超声最早可在妊娠第12周检测到先天性血管瘤,绝大多数患者通过局部B超检查即可了解血管瘤瘤体的范围及血供情况。
2、CT、MRI
(1)血管瘤:能够较为清楚地显示病灶大小、结构、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通常作为超声检查后的进一步检查手段。
(2)葡萄酒色斑: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即可明确诊断。但对于怀疑合并其他病变时,医生会通过MRI或血管造影,明确有无软脑膜异常、深部静脉畸形,以及是否混合动静脉畸形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生或出生后不久出现皮肤红色斑片、斑块等表现,结合体格检查,以及超声、CT、MRI、血管造影、病理活检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医生会根据引起红胎记的疾病类型、病变深浅、生长速度、是否影响发育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控制及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药物治疗:
1、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
(1)口服普萘洛尔: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用药方案,使用本药物治疗时要注意适应证,用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包括心肌酶、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等。
(2)局部外用:局部普萘洛尔软膏、噻吗洛尔乳膏,适用于较为表浅的婴幼儿血管瘤。
2、糖皮质激素
常用药物为泼尼松。
(1)局部注射:主要适用于早期、局限性、深在或明显增厚凸起的血管瘤,治疗终点为病灶体积缩小,甚至接近平坦。
(2)口服:主要用于具有全身用药适应证但不适合使用普萘洛尔治疗的婴幼儿血管瘤患者。
3、雷帕霉素
为丛状血管瘤治疗的一线药物,也可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普萘洛尔、噻吗洛尔、泼尼松、雷帕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葡萄酒色斑引起者,如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采取手术治疗,清除病灶或改善畸形。
2、对于血管瘤引起者,目前已很少采用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偶尔用于某些紧急情况,但在切除肿瘤消退后的冗余皮肤以及残留瘢痕方面仍具有重要价值。
治疗-治疗周期:
红胎记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红胎记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疾病类型、病变深浅、生长速度、是否影响发育等综合因素。通常来讲,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一般预后较好;少数未及时诊治,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可危及生命,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1、红胎记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皮肤红斑,影响外观,还可能累及深层组织,并发Sturge-Weber综合征、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视功能障碍等,进一步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2、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预后-自愈性:
部分婴幼儿血管瘤可在2~6岁自行消退。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本病可得到缓解甚至临床治愈。
日常-总述:
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家属应加强患者的生活管理,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带患者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可导致患者头面部等全身各部位出现大面积的红斑畸形,严重损害患者的美观,并且还可能出现疼痛、溃疡、出血等不适,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对疾病产生焦虑、自卑、恐惧等心理,不利于治疗。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应多关心、疏导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并学习本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到本病是一种良性病变,通过积极治疗,病情可得到有效缓解甚至达到临床治愈,以此加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眼部受累者,治疗后应保持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强光直射,避免用眼过度。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4、病情缓解后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但患侧肢体应避免大幅度或重体力劳作。
5、早期皮瓣移植者容易出现感觉迟钝,应注意防护,避免烫伤或冻伤。
6、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用脏手搔抓皮疹处及手术区域。
7、注意口腔护理,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饭后及睡前使用漱口水漱口。
日常-术后护理:
1、协助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取健侧卧位或遵医嘱,避免压迫或碰撞手术区域。
3、注意引流管的妥善管理及固定,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
4、保持伤口辅料清洁干燥,如有明显渗血渗液,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5、如病灶位于眼部,应注意眼部护理,可遵医嘱定时使用滴眼液,及时清理眼部分泌物。
6、涉及四肢时,应在术后将肢体适度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提高患者舒适度。
7、注意观察患者术后皮瓣的皮温、肤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及肿胀度,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饮食调理:
红胎记一般无需特殊的饮食疗法,科学合理膳食即可。
饮食建议:
1、饮食规律,定时进餐。
2、注意营养丰富均衡,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搭配适当。
3、食物的选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4、可适当多饮水。
5、宜采取蒸、煮、炖、烩等方式,促进营养吸收。
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饮食。
2、忌生冷、过硬的食物。
3、忌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红胎记的病因尚未明确,多数患者为先天性的发育畸形,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存在家族史者可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减少患病儿的出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