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急性肾炎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acute nephritic syndrome,ANS疾...
养生
疾病名称: 急性肾炎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acute nephritic syndrome,ANS
疾病概述:
急性肾炎综合征(acute nephritic syndrome,ANS),是由于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病主要由于感染性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患者的共同临床特点为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表现。ANS的治疗包括对因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肾内科
发病部位: 肾脏
常见症状: 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少尿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感染性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检查、血清学检查、自身免疫抗体筛查、超声、X线、病理活检
重要提醒: 患者一旦突然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表现时,应立即到院诊治,以明确病因,积极进行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临床分类:
急性肾炎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ANS
主要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等。
2、继发性ANS
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急性肾炎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常见,以急性肾小球肾炎(约80%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最为常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3~10岁儿童。
病因-总述:
急性肾炎综合征的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方面。其中,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所致最为常见,也最为典型。
病因-基本病因:
1、感染性疾病
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最为常见,也最为典型。另外,少数患者也可由于其他细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
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包括IgA肾病、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
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过敏性紫癜导致肾脏受累多见。另外,部分小血管炎、冷球蛋白血症、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等也可引起ANS。
症状-总述:
患者通常急性起病,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特征,部分患者可伴有少尿、一过性肾功能减退等,病程一般在1年以内。另外,继发性患者可存在原发疾病的相关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血尿
包括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其中,链球菌感染导致的肾小球肾炎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以肉眼血尿居多,小便颜色可呈深茶色或棕色,待病情缓解后,可转变为镜下血尿,可持续数月。
2、蛋白尿
绝大多数患者均会出现蛋白尿症状,可见尿中泡沫明显增多。
3、水肿
典型表现为“肾炎性水肿”,起初为眼睑浮肿,数日后可发展为下肢及全身水肿。
4、高血压
一般为轻至中度的血压升高,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急性肾炎综合征可并发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等。
症状-伴随症状:
1、感染相关者可伴有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狼疮肾炎者可伴有发热、光过敏、皮疹、关节痛等。
3、过敏性紫癜者可伴有皮肤紫癜、腹痛、腹泻、呕吐、关节肿胀、疼痛等。
4、溶血尿毒症综合征者可伴有发热、腹泻、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5、急性肾盂肾炎者可伴有发热、腰背痛、脓尿等。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到肾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最好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2、这些症状持续了多长时间了?
3、小便有无异常?尿液的颜色、尿量有无改变?尿中有没有泡沫?
4、发病前1~4周有无咽痛、皮肤感染、发热等情况?
5、近期血压有无升高?
6、最近有没有服用某些药物?
7、具体药名是什么?用法和用药剂量是什么?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这个病有什么危害?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治疗费用大概是多少?
8、治疗周期大概多久?
9、治疗以后会复发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检查、血清学检查、自身免疫抗体筛查、超声、X线、病理活检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水肿、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体征,协助诊断。
2、医生通过听诊和叩诊,可以判断患者有无心脏杂音、呼吸音异常、啰音、肾区叩痛、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心肺腹受累征象,有助于评估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通过分析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可初步判断患者有无感染、贫血、出血,以及评估严重程度。
2、血生化
包括转氨酶、胆红素、血肌酐、尿素氮、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及代谢状态,协助诊治。
3、尿液检查
包括尿常规、尿沉渣分析、尿生化及尿蛋白测定等,能够为患者有无肾脏疾病提供帮助。
4、血清学检查
包括溶血性链球菌相关抗体ASO、ASK、补体C3、C4,以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可为病因诊断提供较大帮助。
5、自身免疫抗体筛查
包括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ENA抗体、抗磷脂抗体等,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活检: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一般通过超声实时定位肾脏,对取样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后,插入小型取样针进行取样,然后将样本送检。该检查对多种肾脏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借助超声、X线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者局部组织器官有无异常变化,全面了解患者病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典型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流行病史,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检查、血清学检查、自身免疫抗体筛查、超声、病理活检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抑制患者肾小球的炎症,使炎症导致的瘢痕形成最小化,针对患者症状进行积极处理,并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一般治疗:
1、急性期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
2、水肿明显及血压升高者应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3、肾功能正常者无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氮质血症时应适当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4、停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关木通等。
治疗-药物治疗:
1、抗感染治疗
对于感染相关者,应积极控制感染,为基本的治疗措施,原则是使用无肾毒性的抗感染药物,如氨苄青霉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红霉素等。
2、利尿剂
对于明显水肿者,应给予利尿剂治疗,原则上应选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避免使用保钾利尿剂,以免发生高钾血症。
3、降压药
对于中度以上的高血压者,应给予降压治疗,建议使用袢利尿剂,可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厄贝沙坦),多可使患者的血压降至理想水平。
4、糖皮质激素
对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严重的新月体肾炎等导致重度蛋白尿时,可采取糖皮质激素(如甲基强的松)治疗,以减轻蛋白尿症状,但需特别注意患者有无感染加重或新的感染发生。
治疗-相关药品:
氨苄青霉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红霉素、呋塞米、卡托普利、厄贝沙坦、甲基强的松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透析治疗:对于上述治疗无效,患者仍持续出现少尿,血肌酐及尿素氮持续上升时,应采取透析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治疗-治疗周期:
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有无严重并发症等。通常来讲,链球菌等感染相关者,存在一定自限性,多数患者可在3~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预后良好;而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肾炎、狼疮性肾炎等所致者,常迁延不愈,可进展为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衰综合征等,预后不良。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者突然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休息。
2、继发性患者还可存在原发疾病的肾外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3、少数患者可并发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感染相关者,如病情较轻则存在一定的自愈倾向。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病情可得到有效缓解或控制,甚至达到临床治愈;少数病情严重或发生严重并发症者,会危及生命,很难被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要注意遵医嘱用药、随时监测病情变化。在生活中注意做好卫生工作,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身体恢复后可进行适当的运动。
日常-生活管理:
1、休息和运动
(1)急性期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几率较高,严重者甚至会并发高血压脑病或急性心力衰竭。因而起病1~2周内不论病情轻重均应绝对卧床休息,从而达到降低新陈代谢、减轻心脏负担、改善肾血流量的目的。
(2)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基本恢复正常后,方可下床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散步等。但应严格控制运动量,不可过度劳累。
(3)血压完全恢复正常后,可逐渐增加运动量。但预后1~2个月内,仍需限制活动量;预后3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以确保治疗效果。
2、卫生保健
(1)保持室内的干净整洁及空气流通。
(2)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建议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
(3)及时增添衣物,防止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饮食调理:
发病初期,应严格控制饮食,遵医嘱选择食物。当病情恢复后,可转为正常饮食,但仍要限制高盐食物的摄入。
饮食建议:
1、调整蛋白质的摄入
患者应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并以优质蛋白为主,低蛋白饮食时应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常见的优质蛋白有鸡蛋、牛肉、鱼肉、鸡肉等。
(1)肾功能正常者,一般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1.0g左右的蛋白质。
(2)并发氮质血症的患者,应按病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以每日每千克体重0.6~0.8克为宜。
2、保证维生素的摄入
患者还应保证维生素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求。提倡多吃白菜、圆白菜、花菜、黄瓜、菠菜、萝卜、冬瓜、绿豆芽、丝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糖类和脂肪的摄入
当患者进食少时,可适当增加一些糖或植物油以增加热能,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从而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
饮食禁忌:
1、限制钠盐的摄入
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低于3g,病情好转之后,可由低盐饮食逐步转为正常饮食。但也应避免食用腌制或高盐的食物,如泡菜、咸菜、大酱等。
2、限制液体的摄入
对于严重水肿、少尿或无尿者,应适当限制液体的摄入量。
3、限制钾的摄入
尿量低于正常者(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为1000~2000ml),应避免食用高钾食物,如浓肉汤、鸡精、香蕉、哈密瓜、柠檬、橘子、竹笋、黄花菜、蚕豆、土豆、紫菜、海带、木耳、银耳等。
4、限制磷的摄入
患者还应控制磷的摄入,尽量避免食用如蛋黄、全麦面包、薏苡仁、干莲子、内脏类、干豆类(红豆、绿豆、黄豆、黑豆等)、硬核果类(花生、腰果、开心果、杏仁、瓜子、黑芝麻等)食物。
预防措施: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锻炼,提高机体素质。
2、注意保暖,外出时戴口罩,避免感染的发生。
3、积极治疗原发病,如IgA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