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结核性膀胱挛缩疾病英文名称: tuberculous bladder contractu...
养生
疾病名称: 结核性膀胱挛缩
疾病英文名称: tuberculous bladder contracture
疾病别名: 结核性挛缩膀胱、肾结核感染并发膀胱挛缩
疾病概述:
结核性膀胱挛缩(tuberculous bladder contracture),又称为结核性挛缩膀胱、肾结核感染并发膀胱挛缩,是肾结核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膀胱结核病变影响膀胱容量,使得膀胱容量<50mL时,临床上定义为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膀胱刺激征为主,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结核性膀胱挛缩一旦明确诊断,建议尽早行手术治疗,同时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治疗时机、患者肾脏功能等。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肾内科、泌尿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膀胱、肾脏
常见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下腹痛、肾区胀痛、尿失禁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肾结核所继发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尿培养、B超、膀胱造影、静脉尿路造影(IVU)、CT
重要提醒: 对于膀胱结核已进展至挛缩的患者,膀胱功能已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保守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膀胱容量小、压力高的状态,延误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肾功能,因而行膀胱扩大术是必要的。
流行病学-传染性:
结核性膀胱挛缩本身不会传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本身有肺结核,那么肺结核可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行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我国的膀胱挛缩在泌尿系结核中的比例约为12.5%。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既往存在肺结核或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史者。
病因-总述:
结核性膀胱挛缩主要由于肾结核所继发,但相关研究显示除了结核感染引起的纤维化外,还有其他因素参与膀胱挛缩的进展,如膀胱上皮细胞缺损、尿液成分渗入、血管生成障碍等。
症状-总述:
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膀胱刺激征为主,如尿频、尿急、尿痛,但上述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在症状早期,容易被误认为泌尿系感染而行常规抗感染治疗,但是常规的抗感染往往无效而造成病情延误和进展。
症状-典型症状:
1、膀胱刺激征
近100%的患者表现为严重的尿频、尿急,严重者数分钟需排尿一次,单次尿量一般<50mL。另外,约半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尿痛。
2、尿失禁、排尿困难
临床上观察到部分患者存在阵发性的尿失禁和排尿困难。
3、血尿
比较常见,约70%~80%的患者存在血尿表现,并与膀胱刺激征同时出现。血尿可以是肉眼血尿也可以是镜下血尿。约3%的患者为明显肉眼血尿,并且为唯一首发症状。
4、疼痛
约20%左右患者可出现下腹痛、肾区胀痛等疼痛表现。
症状-并发症:
结核性膀胱挛缩可并发输尿管扩张反流、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膀胱憩室、膀胱阴道瘘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然出现严重的尿频、尿急、尿痛。
2、突然出现明显的肉眼血尿。
3、明显的下腹痛、肾区疼痛。
4、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突然出现严重的尿频、尿急、尿痛。
2、突然出现明显的肉眼血尿。
3、明显的下腹痛、肾区疼痛。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泌尿外科或肾内科
本病属于泌尿外科或肾内科诊疗范围,病情稳定者应前往泌尿外科或肾内科就诊。
2、急诊科
病情危急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9、您是否患有基础疾病呢?既往是否有结核病史?
10、您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吗?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如果住院的话,需要住院治疗多久?
8、需要做手术吗?
9、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0、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尿培养、B超、膀胱造影、静脉尿路造影(IVU)、CT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水肿、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局部压痛等体征,协助诊断。
2、医生通过听诊和叩诊,可以判断患者有无心脏杂音、呼吸音异常、啰音、肾区叩痛等心肺腹受累征象,有助于评估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通过分析血红蛋白、红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初步判断患者有无感染、贫血、出血等。
2、血生化
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代谢状态等,有助于评估病情。
3、尿常规
部分患者可出现镜下血尿、白细胞尿、菌尿等,协助诊断。
4、尿培养
部分患者在中段尿培养时可发现结核杆菌,具有诊断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B超、膀胱造影、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显示膀胱容积,输尿管反流及对侧肾积水病变,对诊断和评估病情具有重要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膀胱有急性炎症存在时,不宜进行膀胱造影检查,以免出现造影剂造成膀胱挛缩的假象。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既往病史,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尿培养、B超、膀胱造影、CT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结核性膀胱挛缩导致膀胱容量严重减小、输尿管反流、肾积水、严重尿频、尿痛以及生活质量下降,一直以来都是泌尿外科最棘手的难题之一,此时药物治疗效果较弱,一般将手术治疗作为首要选择。
治疗-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主要用于术前、术后的抗结核治疗,以及无法采取手术而选择保守治疗者。根据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原则,应足量、足疗程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治疗-相关药品: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将膀胱扩大术治疗作为首要选择。另外,膀胱扩大术的一个前提条件为患者尿道和膀胱输尿管连接部两者均存在。如若仅存尿道,则需行膀胱替代术;如若尿道和膀胱输尿管连接部两者均不存在,则可选择行可控性尿道改流和非可控性尿道改流。
治疗-治疗周期:
结核性膀胱挛缩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3年,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结核性膀胱挛缩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治疗时机、患者肾脏功能等。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少数延误诊治发生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尿失禁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本病可并发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膀胱阴道瘘等,影响预后。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症状可得到有效减轻,本病可基本达到临床治愈;少数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很难被治愈。
日常-总述:
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家属应加强患者的生活管理,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带患者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并且还可能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可能会对疾病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不利于治疗。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应多关心、疏导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并学习本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到本病主要是由于肾结核所引起的,通过积极治疗,症状是可以得到有效减轻甚至恢复正常的,加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在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异烟肼的不良反应为末梢神经炎和肝毒性,并用维生素B6,有助于防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链霉素的不良反应为耳毒性和肾毒性,使用早期应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利福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肝毒性、血小板减少和间质性肾炎。如在用药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2、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预防感冒。
3、保持心情舒畅,学习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4、病情缓解后,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等,并多晒日光。
5、保持良好的排尿习惯。
6、保持大便通畅。
7、如术后残余尿较多,可行间歇性导尿来重新建立尿道阻力和排尿压力之间的平稳。
日常-病情监测:
术后患者应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及性状,当尿液混浊有残渣和分泌物排出时,及时到医院行膀胱冲洗。
日常-复诊须知:
术后需要长期随访,以评估长期临床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随访内容应包括泌尿系结核有无复发,膀胱功能的恢复,观察是否出现手术并发症。一般术后1.5个月进行膀胱压力检测,2个月进行膀胱镜检查及膀胱造影。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神志、面色、有无意识障碍等,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及休克表现。
2、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引流管、导尿管的量、颜色、性质。
3、患者的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出。
饮食调理:
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调理方案,可帮助缓解不适,促进病情恢复,以及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饮食建议:
1、术后6h内禁食,防止由于术后麻醉尚未完全消退、胃肠道功能未恢复而引起的不适。
2、待肠道功能恢复后进少量高营养易消化吸收的流质食物,如米汤、稀饭、菜汤等,促进胃肠功能蠕动,逐步过渡到无渣半流质食物至普食。
3、恢复正常饮食后,宜选择高质量、高营养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猪肝、虾、瘦弱、豆制品等,并根据自身体重保证每日进食的热量。
4、维生素和无机盐对结核康复作用较大。如维生素A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维生素B、C可提高机体的代谢过程;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促进病灶钙化愈合。
5、对于出血、贫血者,可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鸭肝、燕麦、黑芝麻、紫菜、黑木耳、菠菜等,同时注意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
2、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如辣椒、胡椒、芥末、浓茶、咖啡等。
3、忌油腻、油炸、烟熏、烧烤类食物。
4、忌生冷、过硬的食物。
5、服用抗结核药期间,尽量不要食用茄子,以防过敏。
预防措施:
肾结核早期发现、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和阻断结核病变向膀胱发展演变为膀胱挛缩的重要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