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疾病英文名称: 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
养生
疾病名称: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疾病英文名称: 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PMA
疾病概述: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PMA)是一种罕见的运动神经元病,病变主要局限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而不累及上运动神经元。患者注意表现为受累区域肌无力、肌萎缩以及肌束颤动,晚期可发展至全身肌肉无力、萎缩,从而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常因肺部感染而死亡。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 神经
常见症状: 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免疫、中毒、氧化应激、慢性病毒感染及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基因检测、CT、MRI、肌电图、肌肉活检
重要提醒: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患者应积极进行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可发生于20~50岁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总述: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基因突变、免疫、中毒、氧化应激、慢性病毒感染及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
症状-总述: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通常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可达5年以上或更长。患者主要表现为受累区域肌无力、肌萎缩以及肌束颤动,随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全身肌肉萎缩、无力的情况。
症状-典型症状:
1、首发症状常为单手或双手小肌肉萎缩、无力,逐渐发展到前臂、上臂及肩胛带肌群;少数患者的肌萎缩可从下肢开始,并逐渐累及其他部位。
2、患者后期可能会在首发症状出现的两年内,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
症状-并发症:
1、肺部感染
当病变累及呼吸肌时,呼吸肌的无力不仅会引起患者通气不足而缺氧,还会导致咳嗽反射减弱及分泌物不易排出,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2、其他
随病情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褥疮、行走困难甚至瘫痪等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进行性肌肉萎缩、无力。
2、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神经内科诊治范畴,患者可去神经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8、您的家属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情况严重吗?有没有生命危险?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需要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
5、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和治疗冲突吗?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血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其行基因检测、CT、MRI、肌电图、肌肉活检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可通过神经科查体发现受累肌肉萎缩明显,肌张力降低,可见肌束颤动,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一般无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检查-实验室检查:
基因检测若发现相关基因突变,则有助于诊断本病。
检查-病理检查:
肌肉活检可进一步了解肌肉病变情况,从而帮助判断肌肉萎缩的原因。
检查-其他检查:
肌电图是应用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应用电刺激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的方法,可见神经源性损害。
检查-影像学检查:
CT和MRI检查有助于排除颅底和脑干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的起病年龄、病史,以及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等表现,再结合基因检测、CT、MRI、肌电图、肌肉活检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脊髓空洞症、多灶性运动神经病、颈段脊髓肿瘤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常有双手肌肉萎缩、肌束颤动的症状,但常合并其他畸形,且有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MRI可显示延髓或脊髓空洞,有助于鉴别。
2、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临床表现多为非对称性肢体无力、萎缩以及肌束颤动,而感觉受累很轻。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效,有助于鉴别。
3、颈段脊髓肿瘤
可有上肢肌萎缩和四肢腱反射亢进,但一般无肌束颤动,常有神经根痛和传导束性感觉障碍。腰穿可发现椎管阻塞,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椎管造影、CT或MRI显示椎管内占位病变有助于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暂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必要时还可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以尽快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治疗-对症治疗:
1、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应采取鼻饲饮食。
2、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进行气管切开,采取机械通气,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防止机体缺氧。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于早期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可能与干细胞分泌某些活性物质、刺激残存的神经细胞等因素有关。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的预后与病变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存质量;部分患者的预后较差,病情持续进展,多在5年内死于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
预后-危害性: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的病情比较严重,不能延缓疾病进展者可能在5年内死于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
预后-治愈性:
目前暂无法治愈,但积极有效的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意监测病情变化以及定期随访,以促进机体恢复,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呈持续性进展,而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措施,患者及其家长往往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加之考虑到日后生活、医疗费用等问题,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心理。
2、护理要点
家属要多关心患者,鼓励其与医生进行沟通,了解发病的原因、诊治方案等,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生活管理:
1、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定期通风,并按时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床铺的整洁。
2、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3、行动不便者建议多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防止摔伤、坠床的发生。
4、轻症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以增强体质,维持肌肉强度。
5、长期卧床者应使用柔软舒适的床垫,有条件者可选用气垫床,家属应定时帮助其翻身,为其按摩拍背、擦拭,以防褥疮的形成。
6、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及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7、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受寒引发感冒。
日常-病情监测:
在平时生活中,家属除了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外,还需注意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定期进行营养评估。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对于咀嚼和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吃一些软食、半流食,并做到少食多餐,以促进机体恢复。
饮食建议:
1、三餐规律,细嚼慢咽,每顿饭不宜过饱。
2、食物宜均衡,以清淡软烂、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为主。
2、患者可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大豆、鸡蛋、牛肉、羊肉、鱼、虾等。
4、保证新鲜蔬果的摄入,比如黄瓜、西红柿、白菜、菠菜、土豆、红薯等。
饮食禁忌:
1、戒烟忌酒,忌服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2、避免暴饮暴食。
3、避免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比如冰激凌、冷饮、肥肉、糯米类制品、油炸制品等。
预防措施: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