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颈椎骨折脱位疾病概述: 颈椎骨折脱位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的颈椎椎体、椎弓、关节突等的...
养生
疾病名称: 颈椎骨折脱位
疾病概述:
颈椎骨折脱位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的颈椎椎体、椎弓、关节突等的骨折以及外伤性脱位,多属不稳定性骨折。骨折与脱位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常伴有脊髓和脊神经根损伤。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牵引、固定、康复治疗等。无神经症状者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合并脊髓损伤者,预后相对较差,通过治疗可改善症状、防止并发症出现、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脊柱
常见症状: 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四肢瘫、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
主要病因: 颈椎骨折脱位主要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心电监护、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
重要提醒: 颈椎的韧带薄弱,外伤后易发生骨折脱位,需及时进行救治,并注意规范转运,以免发生脊髓损伤。
临床分类:
1、根据损伤病程分类
(1)急性颈椎骨折脱位:颈椎损伤3周内。
(2)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颈椎损伤3周以上,软组织已初步愈合。
2、根据损伤部位和类型分类
(1)上颈椎骨折脱位:指枕-寰-枢椎复合体任何结构损伤,又包括以下类型,即寰枕关节脱位、寰枢椎半脱位、寰枢关节脱位、寰椎爆裂性骨折、寰椎后弓骨折、椎前弓撕脱骨折、枢椎椎弓骨折、枢椎椎体骨折、齿状突骨折等。
(2)下颈椎骨折脱位:指颈3~颈7段损伤,也包括颈胸连接处(C7/T1)损伤,常见类型有椎体爆裂骨折、椎体单纯压缩性骨折、颈椎单侧及双侧小关节脱位、椎体水平骨折、椎体矢状骨折、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椎弓骨折、椎板骨折、颈椎半脱位、单纯关节突关节脱位或交锁、双侧关节脱位或交锁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颈椎骨折脱位是脊柱损伤中较严重的一种,约占脊柱损伤的3.8%。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成年人。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随着工业、交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病因-总述:
颈椎骨折脱位是因颈椎受到暴力损伤所致,包括直接暴力(比如火器伤、直接撞击等)、间接暴力(比如垂直压缩暴力、屈曲压缩暴力、后伸牵张暴力、侧向压缩暴力、旋转压缩暴力)。
病因-基本病因:
1、直接暴力
(1)火器伤:伤及颈椎骨质的枪弹,多伤及椎管及脊髓,常伴有较严重的脊髓损伤。
(2)直接撞击:与颈椎纵轴呈垂直或近乎垂直的暴力作用于颈部所致,也可见于刀刺伤等锐器损伤。除骨折脱位外,多合并严重的软组织、脊髓神经损伤。
2、间接暴力
作用于头部、臀部为主的暴力,纵向转达到颈椎,由于压应力的作用而引起骨折脱位。根据暴力方向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类型:
(1)垂直压缩暴力:颈椎受到与脊柱纵轴一致或平行方向暴力引起损伤,多致椎体或附件的压缩或爆裂骨折。
(2)屈曲压缩暴力:临床较多见,颈椎处于屈曲位,受到来自头顶方向的纵向暴力,常引起椎体横形压缩性改变,严重者可合并脱位及小关节骨折、交锁。
(3)后伸牵张暴力:颈椎处于仰伸状态,并受到来自后侧方向的应力或轴向分离的应力,常引起前纵韧带、椎间盘的过伸性损伤,椎板、关节突的压缩性损伤。
(4)侧向压缩暴力:颈椎处于左侧屈或右侧屈状态下,遭受纵向传达暴力,屈侧椎体可呈压缩性骨折,少数患者可伴有关节突损伤。
(5)旋转压缩暴力:当头颈部处于旋转活动时,遭受纵向传达暴力,则可导致上述数种损伤机制并发,常引起严重的骨折脱位和脊髓损伤。
症状-总述:
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表现可因骨折部位、类型和有无脊髓损伤而有所不同。患者常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椎前及后部结构均有明显压痛;此外,还可伴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症状,比如四肢瘫、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
症状-典型症状:
1、上颈椎骨折脱位
(1)寰枕关节脱位:极罕见,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和呼吸困难,短期内死于呼吸衰竭。
(2)寰椎骨折:表现为枕下区域疼痛、颈部僵硬,有时可出现咽后血肿,头呈强迫前倾位,可合并脊髓损伤,呼吸困难是常见死因。
(3)寰枢椎半脱位:儿童多见,临床表现为头颈部倾斜,颈部疼痛、僵直、枕大神经痛。少有脊髓压迫症状。
(4)枢椎椎弓骨折:表现为枕颈部疼痛,头部活动受限,枕大神经分布区疼痛,可合并颌面部及颈部损伤。
(5)齿状突骨折:表现为颈椎部疼痛、头颈部旋转受限,早期神经症状多较轻微,如未获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出现进行性脊髓压迫症状。
2、下颈椎骨折脱位
(1)椎体爆裂骨折:表现为颈部疼痛和运动功能丧失。若神经根受压,可出现肩臂和手部麻木、疼痛或感觉过敏。脊髓损伤多较严重,甚至脊髓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障碍,可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2)颈椎单侧及双侧小关节脱位:表现为颈部剧痛、颈肌痉挛、头颈部强迫体位。
(3)颈椎前方半脱位:临床症状较轻,主要为局部疼痛,头颈伸屈和旋转受限,颈肌痉挛,局部压痛。
症状-并发症:
颈椎骨折脱位若不及时处理,可并发出血性休克、坠积性肺炎、压疮等。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应去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怎么受伤的?
2、受伤多长时间了?
3、受伤时颈部保持什么姿势?
4、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5、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7、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会有后遗症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外伤后,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四肢瘫、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相应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时可进行心电监护;之后可能建议其做X线、CT、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颈部检查
查体发现患者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棘突有压痛,颈椎可呈前屈畸形。
2、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四肢腱反射有无异常,是否存在锥体束征。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监护:监测并评估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是本病确诊的主要依据。常规拍摄颈椎X线正位片,可显示钩椎关节的变化,并明确棘突是否向侧方移位;颈椎X线侧位片可显示颈椎椎体骨折、小关节脱位、颈椎排列异常等。
2、CT检查
可明确椎体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与方向、小关节交锁的状况及椎管容积的改变等。
3、MRI检查
能清晰显示脊椎、椎间盘、黄韧带、椎管内出血及脊髓的改变,有助于了解脊髓损伤程度、性质等,且对预后的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受伤时情况、伤后病情变化、急救过程等,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常有重物压砸、倒立位坠地或高速车祸等外伤史;再结合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以及体格检查、X线等检查结果,即可进行诊断。CT和MRI检查可明确骨折类型和脊髓损伤情况。
治疗-治疗原则:
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类较严重的损伤,其治疗原则是复位、稳定脊柱、对脊髓损伤进行必要的处理,常用治疗方法包括现场救护、急诊救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牵引、固定、康复治疗等。任何环节的缺陷都将影响其恢复,造成不可逆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药物治疗:
合并脊髓损伤者,早期可进行大剂量激素(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脊髓损伤。
治疗-相关药品:
甲泼尼龙
治疗-手术治疗:
术前应进行CT及MRI检查,以明确致压物与颈椎的损伤情况,根据颈髓受压来源、颈椎稳定状况,决定手术方案。
1、若颈髓致压物来源于椎体粉碎骨块或椎间盘,应行颈前路骨折椎体次全切、椎间盘摘除、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
2、单纯后方关节突交锁无法牵引复位者,应采用后路关节突切除复位、后路内固定、椎板间植骨融合术。
3、严重骨折脱位,前方骨折块压迫,伴后方关节突交锁无法牵引复位,或伴后方椎板骨折压迫颈髓者,应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单纯前路内固定辅助头颈胸石膏固定,或直接采用前后路联合内固定,以获得良好的稳定性重建。
治疗-其他治疗:
1、牵引
颈椎骨折脱位复位、固定及脊髓减压的首选方法是颅骨牵引,该方法具有牵引重量大、疗效确实、安全、舒适和便于护理的优点。牵引过程中,如果出现神经刺激或压迫症状,应调整牵引重量和方向,症状不消失或有加重倾向时,应立即中止牵引,避免造成脊髓损伤。
2、固定
颅骨牵引复位成功者,可遵医嘱改为颌胸支具、石膏头盔或头环支架背心等进行固定。
3、康复治疗
颈椎骨折脱位大多数伴有脊髓损伤,康复治疗应在外科处理的同时进行,损伤早期即开始四肢主动功能锻炼;完全性四肢瘫者应进行被动四肢大关节功能锻炼,膀胱功能的锻炼也应早期开始,通常采用排尿训练或间歇导尿的方法。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现场救护
在发生损伤地点对患者施行紧急救治和处理,并为向医院运送作好准备,现场救护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后续治疗的效果。因此,凡怀疑颈椎损伤者,均应进行现场救护,常见措施包括:
(1)采用临时固定器材或支具进行颈椎制动,硬性颈围等支撑性装置是首选方法。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口腔分泌物。
(3)进行及时、正确的转运。在搬运过程中,应先用颈托固定,由3~4人协同移动患者,避免脊柱的成角或旋转,防止人为造成脊髓的损伤;并尽快将患者转运到就近医院救治,运送途中尽可能避免颠簸,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2、急诊救治
(1)患者到达急诊室时,应迅速进行简要的全身检查,确定有无休克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有无其他部位骨关节损伤。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再做其他检查。
(2)如果颈椎损伤在现场或输送途中未进行固定,到达急诊室后,应立即采取制动措施。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可进行吸氧。必要时采用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4)建立静脉通道,输液、输血。
预后-一般预后:
颈椎骨折脱位的预后与损伤部位、病情轻重、治疗干预、现场急救等多种因素有关。少数无神经症状者,经过及时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合并脊髓损伤者,预后相对较差。
预后-危害性:
1、颈椎损伤常合并脊髓损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瘫痪,患者丧失自理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3、长时间卧床,还可导致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1、颈椎损伤常合并脊髓损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瘫痪,患者丧失自理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3、长时间卧床,还可导致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颈椎骨折脱位压迫脊髓时,可能会出现运动、感觉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造成瘫痪,使患者失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呼吸中枢受到累及时,还可出现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时刻关注患者的状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应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避免独自悲伤。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需要保持颈部制动,避免活动加重病情。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家属可用湿毛巾为患者擦拭身体。
5、家属可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按摩肢体,防止出现静脉血栓和压疮,注意翻身时保持头颈部和上身一同活动。
6、患者好转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7、患者外出时建议家属陪同出行,避免意外的发生。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多吃含维生素B的食物,促进神经恢复。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多吃一些虾皮、泥鳅等含钙、磷较多的食物。
7、患者可适当吃一些西梅泥,保持大便的通畅。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要少吃高盐、高糖、高脂食物。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外伤。
2、危险工作者注意日常保护,可佩戴头盔等护具。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锻炼,增强体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