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拉伤疾病英文名称: strain疾病别名: 肌肉拉伤疾病概述: 拉伤(strain)一般...
养生
疾病名称: 拉伤
疾病英文名称: strain
疾病别名: 肌肉拉伤
疾病概述:
拉伤(strain)一般指肌肉拉伤(muscle strain),是指由于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的过度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本病多见于运动员,主要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错误、疲劳状态训练、肌肉不协调等原因所导致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淤青、肌肉痉挛或肌肉无力等。大部分情况下,经过妥善休息和治疗,肌肉拉伤能完全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肌肉和肌腱的损伤。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运动医学科
常见症状: 局部疼痛、肿胀、淤青、肌肉痉挛、肌肉无力、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包括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错误、疲劳状态训练、肌肉不协调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B超检查、MRI检查
重要提醒: 严重的肌肉拉伤可导致肌肉撕裂或肌腱断裂,影响正常活动,应及时就医诊治。
临床分类:
1、拉伤根据其受伤原因,可分为主动拉伤和被动拉伤两种。
(1)主动拉伤:当肌肉主动地猛烈收缩时,由于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的承受能力,此时发生在肌纤维缩短时的原动肌、协同肌损伤为主动拉伤。
(2)被动拉伤:当肌肉受到力的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的伸展限度时,发生在肌纤维被拉长时的对抗肌损伤为被动拉伤。
2、拉伤根据肌纤维撕裂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
(1)一级拉伤:只有少数肌肉纤维撕裂,而其周围的筋膜完好无损,纤维的断裂只在显微镜下能见到,该肌肉在抗力下测试有疼痛。
(2)二级拉伤:有较多数量肌纤维断裂,筋膜可能亦有撕裂,肌纤维与肌腱连接处有部分断裂,通常也可见到略有缺失与下陷。
(3)三级拉伤:肌肉完全断裂,受伤时有剧痛,并摸到明显的缺失,肌肉功能丧失。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拉伤占所有急性运动损伤的10%~55%。不同运动中,肌肉拉伤的发生率也不尽相同,橄榄球11%,跑步16%,篮球18%。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拉伤常见于短跑运动员或从事需要快速奔跑的运动项目的人群,如橄榄球、足球、篮球等。
病因-总述:
拉伤主要是由于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的过度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具体原因包括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错误、疲劳状态训练、肌肉不协调等。
病因-基本病因:
1、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的状态,一旦进行高强度训练,极易导致拉伤。
2、技术动作不正确或不协调,运动时注力不集中,动作过于粗暴等,也容易发生拉伤。
3、在疲劳状态下训练,会导致肌肉过度负荷,使肌肉的机能下降,力量减弱,协调性降低,进而容易发生拉伤。
4、如果肌肉不协调,会导致肌体承受力发展不平衡,即协同肌群的承受力跟不上主动肌群力量的需求,容易引起拉伤。
5、平时不锻炼,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较差,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场地或器械的质量不良等,都可能会引起肌肉拉伤。
症状-总述:
肌肉拉伤的患者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淤青、肌肉痉挛或肌肉无力,还可能会出现相关部位的活动受限,严重者可能无法活动。
症状-典型症状:
1、轻度拉伤
一般表现为伤处疼痛、局部肿胀、肌肉紧张或抽筋,有明显的压痛,触之发硬。当受伤肌肉做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更厉害。
2、中度拉伤
有相当多的肌肉纤维撕裂或断裂,患者常有严重不适,受伤部位似有刀割般疼痛感。大多数患者伴有血管损伤,血液可溢流到软组织中,使受伤部位慢慢变成紫红色,并出现血肿。
3、重度拉伤
在肌纤维断裂时,受伤者自己往往能感到或听到断裂声,随即局部肿胀,皮下出血,肢体活动障碍,可摸到断裂处凹陷或两端异常膨大。
症状-并发症:
严重的肌肉拉伤可引起肌肉撕裂或肌腱断裂,导致肌肉萎缩、肌肉纤维化、功能受限等并发症,甚至可能造成残疾。
就医-门诊指征:
1、运动时突然出现局部疼痛。
2、局部肿胀、痉挛、淤青、活动受限。
以上情况需及时就医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
3、若近期患者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些症状多久了?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些症状?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5、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运动后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淤青、肌肉痉挛、肌肉无力、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常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并通过B超检查深入明确患者损伤,当临床症状和超声检查结果不一致时,可能需要进行MRI(核磁共振)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对患者拉伤部位及可能损伤的肌肉进行判断。检查肌肉拉伤的有效方法是肌肉抗阻力收缩试验,让患者做受伤肌肉的主动收缩活动,检查者施加一定阻力,在对抗过程中出现疼痛的部位,即为拉伤肌肉的损伤处。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是肌肉拉伤发生时的首要检查,医生可通过B超明确患者患处有无水肿以及肌肉纤维中断的迹象,从而对肌肉病变进行分期,评估病情和并发症。
2、MRI检查
一般只在发生深部肌肉损伤时应用。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当临床症状和超声检查结果不一致时,MRI检查可证实或者排除轻微结构损伤,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也有一定帮助。
诊断-诊断原则:
拉伤患者一般都有明确的受伤史,医生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体征即可确诊,但还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的严重程度。运动损伤有时可伴有骨折或脱位,也可发生软骨和韧带损伤,怀疑存在上述问题时,多需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骨折和脱位
医生怀疑患者存在骨折或脱位时,往往通过X线片进行检查。肌肉拉伤的X线影像没有明显的解剖结构异常。
2、软骨和韧带损伤
怀疑存在软骨和韧带损伤时,需要磁共振成像深入探查,还可明确损伤的大小和程度。
治疗-治疗原则:
患者发生拉伤后,早期应通过休息、冷敷、压迫、抬高患肢等方式进行保守治疗,疼痛严重者可视情况给予镇痛药物。对于肌肉完全撕裂或肌腱断裂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修复。在恢复期,患者还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治疗-药物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解痉镇痛酊、止痛膏等,有利于消除水肿、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解除痉挛、促进渗出的吸收。若疼痛严重,还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缓解疼痛,并提高活动能力,常用药物有萘普生或布洛芬等。
治疗-相关药品:
云南白药气雾剂、解痉镇痛酊、止痛膏、萘普生、布洛芬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肌肉拉伤严重,大部分撕裂甚至完全断裂,且对相关部位功能性要求较高的患者,可采取手术修复,手术宜在伤后1~2周内完成,以避免影响患者恢复。
治疗-其他治疗:
患者在治疗后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1、肌肉部分断裂者,局部停训2~3天,健肢及其他部位可以继续活动,以后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但应避免重复受伤的动作。1周后可逐渐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在作伸展练习时以不增加伤部疼痛为度。大约10~15天后,症状基本消除,可逐渐进行正规训练。训练时伤部必须使用保护支持带,如护腿、弹力绷带等,并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2、肌肉、肌腱完全断裂或撕脱者,应立即停止训练,完全休息,积极治疗,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完成伤后专项训练。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休息
一旦发生肌肉拉伤,患者应立即休息,避免引起疼痛、肿胀或不适的活动,以保证损伤肌肉等组织的充分恢复,但不要完全停止所有的活动,可在床上或适当下地活动,下肢肌肉拉伤的患者可拄拐活动,以免出现肌肉萎缩等后遗症。
2、冷敷
急性期(24~48小时内)以冷敷为主,每次使用冰袋冷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这样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有效地缓解疼痛和肿胀。
3、加压包扎
可使用弹性绷带将患处包扎起来,使患处的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减轻,还可以防止浸出的体液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
4、抬高患肢
将患肢抬高到至少超过心脏位置,以加速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少组织液渗出和下肢血流灌注,从而减轻患肢水肿。
预后-一般预后:
多数情况下,肌肉拉伤患者经过及时的积极治疗,可得到较好恢复,远期并发症相对较少。但若肌肉拉伤比较严重,或者治疗不及时,则可能遗留多种肌肉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预后-危害性: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病情迁延,可能遗留多种肌肉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有效治疗可以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做好相应的护理,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此外,还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充分休息,短期内避免剧烈体育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2、小心提物,保持重心,不要同时抬起和扭转。
3、采取预防措施,比如在楼梯上扶住扶手,避免在打滑地面上行走等,以防止摔倒。
4、保持健康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应适当减肥。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了解治疗效果。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2、适当增加饮水,可促进机体代谢,有助于机体恢复。
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等。
2、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如雪糕、冰淇淋等。
3、戒烟戒酒,避免饮用浓茶、浓咖啡。
4、避免进食不规律或饥饱不匀、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拉伤:
1、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平时要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3、锻炼中要注意观察肌肉反应,当出现肌肉僵硬或疲劳时,可进行按摩并减少运动强度。
4、改正技术动作的缺点,正确掌握跑、跳、投的技术要领。
5、注意锻炼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运动场地的情况。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