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劳淋疾病英文名称: stranguria due to overstrain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劳淋
疾病英文名称: stranguria due to overstrain
疾病概述:
劳淋(stranguria due to overstrain),是指热淋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导致的以小便频急、淋漓隐痛,腰酸腰痛,劳累后加重为主要表现的淋证。本病的发生与年老体弱、劳倦内伤、久病体虚等有关。本病病程长,治疗较困难,预后一般良好,但如果久病正虚,或者因劳累、饮食失宜等,导致湿热外浸,病情加重或复发,可逐渐损伤肾元,预后不良。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尿路感染。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中医科
发病部位: 膀胱、肾脏
常见症状: 小便频急、淋漓隐痛、腰酸腰痛、劳累后加重
主要病因: 年老体弱、劳倦内伤、久病体虚
检查项目: 尿常规、肾功能、菌尿检测、B超、CT和核磁共振等、静脉肾盂造影
重要提醒: 建议出现劳淋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诊疗,若疾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肾元损害日渐加重,甚至可转化为关格。
临床分类:
1、脾胃气虚证
主要表现为精神倦怠,肢体无力,腰膝酸软,尿有余沥,排尿不爽,尿频尿急,劳累后诱发,少腹坠胀,颜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2、肾阴亏虚证
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尿有余沥,排尿热涩不畅,劳累后诱发,舌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
3、肾阳亏虚证
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精神倦怠,肢体乏力,尿有余沥,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1986年对30196名女性的调查报告显示本病的发病率为2.05%,其中尤以婚育妇女和老年女性患病率为高。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女性,男女之比1:10。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年老体弱、劳倦内伤、久病体虚等有关。基本病机为肾虚气化无权,脾虚中气下陷,病位在肾、膀胱。
病因-基本病因:
1、年老体弱
随着年龄增长,脏腑经络机能或逐渐减弱,特别是脾肾亏虚,肾虚气化无权,脾虚中气下陷,如果感受外邪,可发为本病。
2、劳倦内伤
适当劳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适当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对人体有益。但过度劳累,可损伤人体精气,如果复感外邪,可发为本病。
3、久病体虚
淋证日久失治,或者其他疾病先损伤肺、脾、肾等脏腑,使脏腑功能低下,人体之气生化不足而亏虚,如果感受外邪,可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本病以小便频急、淋漓隐痛,腰酸腰痛,劳累后加重为主要特征。常由过度劳累、情绪变化、感受外邪等诱发。
症状-典型症状:
1、症状
反复发作的尿路刺激症状,极少数患者表现不明显。有的患者有低热、乏力、腰痛、尿频;有时可见面黄、倦怠、食欲不振,小儿为厌食,以及精神委顿、贫血、发育不良、尿失禁等:可表现为真性细菌尿,尿中有少量红细胞或白细胞,但细菌尿可持续性或间歇性。有部分患者体内存在易感因素如尿路结石、尿路畸形等,常反复发作,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害。
2、体征
在腰肋点和上输尿管点有压痛及肾区叩击痛,当炎症侵犯肾实质时可有高血压、水肿、贫血、肾功能障碍。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1、如果出现排尿不适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劳累后加重。
2、或伴有低热,轻度腰痛,小腹坠胀,疲乏等。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肾内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血压测量及简单查体,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一般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建议不要佩戴有碍于检查的饰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排尿不适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多久了?
2、一般持续多久?是劳累后发生的吗?
3、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低热,轻度腰痛,小腹坠胀等?
4、之前有其他什么疾病,如糖尿病、急性肾盂肾炎等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药物吗?
7、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8、平时有偏食、厌食等饮食不节习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排尿不适感,尿频、尿急、尿痛?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需要手术治疗吗?
6、如果药物治疗,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尿常规、肾功能、菌尿检测、B超、CT和核磁共振等、静脉肾盂造影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望小便情况、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高低,呼吸长短以及呕吐声响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汗出,问口渴情况,问既往病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腹部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菌尿检测
是确定有无活动性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除清洁中段尿培养外,膀胱冲洗后尿培养和输尿管导管培养及中段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测均可出现阳性结果。
2、尿常规
如见白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成堆白细胞或白细胞管型,提示活动性尿路感染的存在;如见到含细菌的管型,可确定为活动性的尿路感染。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溶菌酶等在尿中排出量也增高。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是肾小管损伤标志,也间接反映肾小球损伤。
3、肾功能
早期可出现肾浓缩功能降低。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静脉肾盂造影
目的是了解尿路情况,及时发现有无尿路结石、梗阻、反流、畸形等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
2、B超
可反映肾实质情况和肾瘢痕的范围。肾脏患侧肾盂壁模糊、增厚是感染征象。
3、CT和核磁共振等
可排除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梗阻等病因。怀疑慢性肾盂肾炎合并肾脏肿瘤者,可行肾脏CT或MRI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小便频急、淋漓隐痛,腰酸腰痛,劳累后加重等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小便症状的的癃闭、尿血、尿浊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有热淋,石淋、膏淋等反复发作病史。
2、临床表现
排尿不适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较热淋轻,或无症状,或晨起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粘着尿道外口。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低热,轻度腰痛,小腹坠胀,疲乏等症。
3、辅助检查
尿常规、肾功能、菌尿检测、B超、CT和核磁共振等、静脉肾盂造影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热淋与劳淋
热淋多急性发作,病程短,多实证,劳淋多久病,病程长,病情常迁延不愈,遇到劳累后诱发,多虚证,或虚实夹杂。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益气健脾补肾,清余邪为主要原则。应在明确脏气血阴阳虚损基础上,进行辩证论治。
治疗-药物治疗:
1、脾胃气虚证
(1)方药:补中益气汤合滋肾通关丸加减。
(2)常用中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知母、黄柏、肉桂、升麻、柴胡、白花蛇舌草、炙甘草。
(3)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2、肾阴亏虚证
(1)方药:知柏地黄丸合导赤散加减。
(2)常用中药:知母、黄柏、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竹叶、栀子、通草、甘草。
(3)中成药:知柏地黄丸。
3、肾阳亏虚证
(1)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2)常用中药:附子、肉桂、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杜仲、菟丝子。
(3)中成药:济生肾气丸。
治疗-相关药品:
补中益气丸、知柏地黄丸、济生肾气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取穴肾俞、脾俞、足三里,针用补法,可加灸,或取三阴交、曲泉、关元、曲骨、归来、水道、夹脊,用皮肤针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循经即打,以皮肤红润为度。
2、推拿治疗
先掌按小腹部,重点为关元、中极、气海、水道,继用拇指按揉足三里、三阴交,最后掌擦腰脊部,重点为气海俞、膀胱俞。
3、西医治疗
治疗重点为尽快消灭致病菌,促使受损肾组织尽早恢复,同时积极寻找祛除易感因素。宜选用肾毒性小的抗生素,并参考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来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总疗程不少于2周,当临床症状被控制后,可停药观察,一般每月复查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1次,共半年。
治疗-治疗周期:
劳淋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劳淋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病程长,治疗较困难,预后一般良好,但如果久病正虚,或者因劳累、饮食失宜等,导致湿热外侵,病情加重或复发,可逐渐损伤肾元,预后不良。
预后-危害性:
如复杂因素难以去除,或控制不佳,持续存在,反复发作难以治愈,肾元损害日渐加重,甚至可转化为关格。
预后-治愈性:
本病如不伴有复杂性因素,感染大多容易控制而不易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在治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养成多饮水不憋尿习惯、注意卧床休息,保持个人清洁卫生等良好护理,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应要做好心理疏导,尤其是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易产生焦虑情绪,应注意消除不良心理。
2、适当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饭前温服。
2、在治疗期间,不可擅自换药、减量、过早停药或停药后不追踪观察。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安静、舒适,温度宜偏低,湿度要适宜,经常通风换气。
2、急性期注意休息,缓解期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加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养成多饮水、不憋尿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月经期和妊娠期的卫生,勤换内衣,注意性生活。
4、疼痛发作时,出现坐立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应取平卧位。必要时,可由专人护理,防止发生意外。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疼痛性质、部位、程度及有无放射痛。
2、观察排尿有无异常,如排尿不畅、尿液中断、尿中带血及结石排出等情况。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做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细菌检查、细菌培养、B超、X线腹平片等,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提供丰富的营养,包括充分热量、充足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族。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戒除烟酒。
饮食建议:
1、急性发作期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25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促进细菌、毒素及炎性分泌物迅速排出。
2、如磺胺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碱性尿中抗菌作用增强,可多食用一些碱性食物或碳酸氢钠。
3、四环素类、呋喃坦丁等药物在酸性尿中抗菌作用增强,可食用酸性食物或口服大量维生素C,使尿液酸化。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以免聚湿生痰。
3、避免食用动物蛋白、动物脂防及含有高嘌吟的动物内脏等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年老体弱、劳倦内伤、久病体虚等有关。因此,注意劳逸结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加强体育锻炼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以提高抗病能力。
2、饮食清淡、营养、易消化,多饮水,忌肥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3、纠正憋尿、纵欲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避免不洁性生活。
4、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
5、女性患者及时治疗妇科病,防止淋证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