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绿风内障疾病英文名称: green wind glaucoma,acute angle-...
养生
疾病名称: 绿风内障
疾病英文名称: green wind glaucoma,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疾病别名: 绿风、绿盲、绿水灌瞳
疾病概述:
绿风内障(green wind glaucoma),是指以眼珠变硬,瞳孔散大,呈淡绿色,视力锐减,伴有恶心呕吐、头眼剧烈胀痛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发生与情志内伤、劳神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本病为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病之一,急性发作时,只要及时正确治疗,预后较好。如果延误病情或失于治疗,病情不断发展或恶化,可转化为失明。本病类似于西医学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眼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珠变硬,瞳孔散大,呈淡绿色,视力锐减,伴有恶心呕吐、头眼剧烈胀痛
主要病因: 情志内伤、劳神过度、饮食不节
检查项目: 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眼压检查、房角镜检查
重要提醒: 如果出现头眼剧烈胀痛,瞳孔散大视力锐减,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病情发展或恶化,转化为失明。
临床分类:
1、风火攻目证
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眼睛胀痛,头痛剧烈,视力锐减,角膜水肿,瞳孔散大,呈淡绿色,眼压增高,混合充血,多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脉弦数。
2、气火上逆证
主要表现为头眼胀痛,视物模糊,虹视,角膜雾状混浊,瞳孔散大,眼压增高,伴有情志不舒,饮食减少,胸闷,嗳气,恶心、呕吐,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3、痰火郁结证
主要表现为眼睛胀痛,头痛剧烈,视力锐减,瞳孔散大,常伴有身热,面红,活动后眩晕、恶心呕吐,胸闷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情志内伤、劳神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病位在眼,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病因-基本病因:
1、情志内伤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致病。只有当情志过激或抑郁或持续时间较长,超出了机体的适应能力,造成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而致眼病发生。如长期抑郁,不能及时疏解,影响肝疏泄功能,气机郁滞,日久化火,气火上逆,发为本病。
2、过度劳累
突发性情志变化、过度劳累等是本病的直接诱因。脑力过度,耗伤阴精,肝肾阴虚,阴不制阳,风阳上扰,发为本病。用眼过度也是引起眼病的重要因素,最易出现视力疲劳。
3、饮食不节
饥饱失调、偏食和饮食不洁等均可损伤脾胃,导致眼病发生。如果平时偏食辛辣刺激、煎炸、油腻性食物,导致脾胃不能及时运化,容易聚湿生痰,痰郁化热,痰火郁结,上攻头目,可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本病以眼珠变硬,瞳孔散大,呈淡绿色,视力锐减,伴有恶心呕吐、头眼剧烈胀痛为主要特征。先兆期表现为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过性虹视、雾视、眼胀,或伴同侧鼻根部酸胀、额部疼痛,经休息后自行缓解或消失。
症状-典型症状:
1、自觉症状
起病急,自觉患眼剧烈胀痛,甚至眼胀欲脱,伴同侧头痛、虹视、光、流泪、视力急剧下降,严重者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可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2、眼部检查
检查时,可见眼睑水肿,混合充血,角膜上皮水肿呈雾状或毛玻璃状,角膜后色素沉着,前房极浅,瞳孔中度散大,常呈竖椭圆形及淡绿色,对光反射消失。眼压一般在50mmHg以上,个别严重病例可高出本人舒张压。因角膜水肿,眼底多看不清。眼压下降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视力好转,但常留下角膜后色素沉着、虹膜扇形萎缩、房角广泛后粘连、瞳孔无法恢复正常形态和大小等眼前节改变。高眼压可引起瞳孔区晶状体前囊下呈多数性、卵圆形或点片状灰白色混浊,称为青光眼斑。
就医-门诊指征:
1、突然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眼压升高,眼球坚硬等症状。
2、或者伴有剧烈眼胀痛、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
以上均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眼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需要进行眼部检查,检查当天不要戴隐形眼镜或美瞳。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视力急剧下降、眼睛胀痛、头痛等症状?
2、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恶心呕吐、烦躁等?
3、有经常熬夜疲劳用眼的习惯吗?
4、平时有偏食辛辣、煎炸食品的习惯吗?是否有抽烟、大量饮酒的习惯?
5、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6、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7、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过类似的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眼睛胀痛、头痛等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会导致失明吗?
3、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滴眼药水能治好吗?需要手术治疗吗?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预计检查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眼压检查、房角镜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姿态、结膜颜色、分泌物、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过敏史、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眼部压力及疼痛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眼底检查
眼底检査在暗室进行。眼底镜检查不仅可观察眼底,还可查见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有无混浊。
检查-其他检查:
1、视野检查
是指在一定距离处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是眼睛对周围环境敏感性的总和。视野检查可有效地检测有无视神经损害和监测病情进展情况。但多数青光眼患者视盘形态学改变出现在视野缺损之前,可能是由于视野检查方法尚不够敏感。现在高通分辨视野检查、图形分辨视野检查、蓝黄色视野检查等更为敏感的视野检查方法正在研究和逐步应用于临床。
2、房角镜检查
观察高眼压和低眼压时前房角是否有狭窄、粘连及粘连的程度,对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3、眼压检查
建议使用 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眼压计测量是估计眼压的国际临床标准。测量相当精确,重复性良好,个体间差异在0-3mmHg之间。眼压升高,多在50mmHg以上,甚至可达80mmHg左右。前驱期可通过暗室试验、暗室俯卧试验、饮水试验、散瞳试验等诱发眼压升高,试验前后眼压升高超过80mmHg者为阳性。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眼珠变硬,瞳孔散大,呈淡绿色,视力锐减,伴有恶心呕吐、头眼剧烈胀痛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需要与同样有眼睛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的瞳神紧小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有视物模糊、虹视、眼眶疼痛、眉弓疼痛、眼红眼胀等病史。
2、临床表现
视力急剧下降,眼压突然升高,眼球坚硬如石,角膜水肿,瞳孔呈竖椭圆形散大且带绿色外观,眼局部混合充血前房极浅,前房角闭塞,伴有剧烈的眼胀痛、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
3、辅助检查
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眼压检查、房角镜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瞳神紧小与绿风内障
绿风内障症状与瞳神紧小有相似之处,治疗疗用药上有互为禁忌处,误诊、误治会使病情恶化,甚至失明,因此必须注意鉴别。绿风内障多因情志刺激或过度劳累而发病,瞳神紧小常与风湿、痹证等全身病有关。瞳神紧小以眼珠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可出现瞳孔紧小、瞳孔闭锁或瞳孔膜闭,眼珠正常或稍硬。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对视力损害极大,甚至可致失明,必须进行紧急处理,先挽救视力,尤以缩瞳为要。临证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救治,待眼压控制后,应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可采用益气活血利水法,以提高视功能。
治疗-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风火攻目证
(1)如果出现头痛严重的患者,可加用钩藤、菊花、白芍等。
(2)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可加用陈皮、半夏等。
(3)如果出现眼睛胀硬,神水积滞的患者者,可加用猪苓、通草、泽泻等。
2、气火上逆证
(1)如果出现胸闷胁胀的患者,可加枳壳、香附等。
(2)如果出现严重的眼珠胀痛的患者,可加用石决明等。
3、痰火郁结证
如果活动后出现眩晕、呕吐严重的患者,可加用天竺黄、竹茹、藿香等。
治疗-药物治疗:
1、风火攻目证
(1)方药:绿风羚羊饮加减。
(2)常用中药:玄参、防风、茯苓、知母、黄芩、细辛、桔梗、车前子、羚羊角、大黄、竹茹、姜半夏;或羚羊角、钩藤、桑叶、川贝母、竹茹、地黄、菊花、白芍、茯苓、甘草、决明子。
(3)中成药:黄连羊肝丸、明目上清丸、明目蒺藜丸。
2、气火上逆证
(1)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
(2)常用中药: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牡丹皮、栀子、竹茹、生姜。
(3)中成药:丹栀逍遥丸。
3、痰火郁结证
(1)方药:将军定痛丸加减。
(2)常用中药:黄芩、僵蚕、陈皮、天麻、桔梗、青礞石、白芷、薄荷、大黄、半夏、栀子。
(3)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熊胆丸。
治疗-相关药品:
黄连羊肝丸、明目上清丸、明目蒺藜丸、丹栀逍遥丸、龙胆泻肝丸、熊胆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周边虹膜切除术或YAG激光虹膜切开术
经上述治疗后,根据眼压恢复情况及房角粘连的范围来选择手术方式。如果眼压恢复在正常范围,房角开放或粘连不超过1/3的患者,可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或YAG激光虹膜切开术,如果眼压不能恢复到正常范围,房角广泛粘连的患者,可行小梁切除术或其他滤过性手术。
治疗-其他治疗:
1、滴滴眼液
(1)缩瞳剂
如用1%~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急性发作时每3~5分钟滴次,共3次;然后每30分钟滴1次,共4次;以后改为每小时滴1次,眼压下降至正常后改为每日3~4次。
(2)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如0.25%~0.5%马来酸噻吗洛尔或盐酸倍他洛尔每日2次。可以抑制房水生成,但患有心传导阻滞、窦房结病变、支气管哮喘者忌用。
(3)碳酸酐酶抑制剂
如1%布林佐胺滴眼液,每日2~3次,全身副作用较少。
(4)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
如用1%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急性发作时每小时1次。
2、全身用药
(1)高渗脱水剂
可选用甘露醇、山梨醇及甘油等,如用20%甘露醇溶液静脉快速滴注。
(2)碳酸酐酶抑制剂
能抑制房水分泌,可选用乙酰唑胺或醋甲唑胺等口服,注意磺胺类过敏、肾功能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严重减退者禁用如用药后眼压下降不明显,可行前房穿刺术以降低眼压。
3、针刺治疗
可缓解头眼疼痛及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对视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主穴选晴明、上睛明、风池、太阳、四白、合谷、神门、百会。风火攻目证配曲池、外关;气火上逆证配行间、太冲;痰火郁结配选丰隆、足三里等。恶心呕吐明显者加内关、胃俞。以上均用捻转提插泻法,行手法至有明显针感后出针,或留针10分钟。疼痛严重可于大敦、合谷、角孙、太阳等穴点刺放血。
治疗-治疗周期:
绿风内障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绿风内障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为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病之一,急性发作时,只要及时正确治疗,预后较好。如果延误病情或失于治疗,病情不断发展或恶化,可转化为失明。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初起及时抢救多可取得一定疗效,但易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应及时手术治疗。
2、如果失治误治,常导致失明,救治无效。
预后-治愈性:
本病积极控制眼压,可以防止视神经损害,配合使用中药、中成药、针刺等,可保护青光眼视功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复发性:
本病容易反复发作,如果引起绿风内障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生活饮食等护理不当或用眼过度,可能会引起本病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减少用眼、注意眼部卫生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情绪激动又是本病诱发因素之一,因此情志护理尤为重要,解除心烦,易怒,急躁等不良情绪。
2、由于起病急,视力急剧下降,病人情绪容易发生异常,应适当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服药,服药后注意效果和不良反应。
2、服药时要做到送药到手,帮助病人服下后,才能离开,以防漏服或误服,而影响疗效。
3、正确按时点滴眼药水,滴眼药前后要洗手,分清左右眼。
4、滴缩瞳药后,要按压泪囊部2~3分钟,以免药液流向鼻咽腔,引起不适。
5、严禁误滴阿托品类扩瞳剂。
6、中药汤剂宜每日2次温服,如出现恶心,用生姜擦舌面或滴2滴姜汁于舌面上。服用羚羊角粉类药品,用温水调服。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整洁、舒适、安静、亮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有条件的可设置调节光线的窗帘。走廊内不得放置有碍走路的物品,保持通畅。
2、睡眠时枕头宜垫高,衣领不宜过紧,勿做低头、弯腰动作,勿在暗光环境停留时间过长。
3、手术当日要绝对卧床休息,头部尽量少转动,禁止大声说话及大笑,防止咳嗽及打喷嚏。
4、手术后喂饭时要少量,以防止进食太快而发生误咽,引起呛咳。
5、保持大便通畅,切忌便时用力。便秘者服用大黄片或番泻叶沸水泡后服用。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视力、眼压情况及用药反应。如果出现头痛、呕吐、鼻根痛等高眼压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测量眼压后注意观察有无疼痛等情况,勿揉眼,闭眼体息片刻。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眼压检查、房角镜检查等,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生冷、寒凉食物以及浓茶、咖啡,戒除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建议:
1、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可常吃芹菜、紫菜、绿豆汤等,勿暴饮暴食。
2、平时可饮用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决明子茶。
3、适当控制饮水量,一次不宜超过300mL,以免房水增加,眼压升高。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
2、忌食油腻性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煎炸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情志内伤、劳神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因此,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有节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阅读、看电视或暗房工作,避免重体力劳动。
2、保持心情开朗,不恼怒、不忧愁,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到室外散步或参加文体活动,以放松和缓解情绪。
3、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应定时检查眼压,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保证充足睡眠,宜早睡早起,适当午睡,晚间经常用热水泡脚,提高睡眠质量。
5、气温变化时注意增减衣服,衣服要宽畅,内衣领口及腰带等不宜过紧。
6、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避免过度劳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