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氯喹中毒疾病概述: 氯喹中毒多因口服药物剂量过大或长期用药所致,偶有应用治疗剂量而发生严...
养生
疾病名称: 氯喹中毒
疾病概述:
氯喹中毒多因口服药物剂量过大或长期用药所致,偶有应用治疗剂量而发生严重毒性反应。常可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心脏毒性反应、视网膜病变、神经中枢性损伤等表现。发生中毒后应立刻停药,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严重者积极进行抢救,以改善病情,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耳鸣、视力障碍、呼吸和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嗜睡、昏迷、惊厥、心律失常
主要病因: 多因口服药物剂量过大或长期用药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心肌酶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血药浓度检查、心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眼底检查
重要提醒: 严格遵循医嘱正确使用氯喹,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或就诊治疗,以避免发生氯喹中毒,引起不良情况发生。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准确、权威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氯喹中毒多见于应用氯喹治疗患者。
病因-总述:
氯喹口服后大多在肠道被吸收,吸收入血后很快分布到红细胞及肝、脾、肺、肾等组织内。若口服剂量过大或长期用药,导致体内氯喹浓度过高,则可能导致药物中毒情况发生。偶有应用治疗剂量而发生严重毒性反应。注射用药的毒性反应较大,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突然死亡。
病因-危险因素:
存在心肌病变,肝、肾功能不良,缺钾、体虚,以及应用洋地黄等情况,则易引起中毒发生。
症状-总述:
氯喹中毒可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心脏毒性反应、视网膜病变、神经中枢性损伤等表现。但因中毒剂量、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身体状况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
症状-典型症状:
1、应用一般治疗剂量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呕吐物带血丝、口腔及上腹部烧灼感、头痛、头晕、耳鸣、视力障碍、皮肤瘙痒、紫癜、皮疹等,偶有不自主运动、心室颤动。
2、误用大量发生中毒时,可有呼吸和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嗜睡、昏迷、惊厥、心律失常,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此种情况偶亦见于应用一般治疗剂量时),导致心脏骤停,或者因呼吸衰竭致死。
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应用氯喹后可发生溶血而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4、长期用药还可引起视网膜病变,出现视觉障碍如视物模糊、复视、畏光,甚至失明,并可发生耳鸣、耳聋等。
5、其他还可出现皮疹、皮炎、紫癜、脱毛、色素沉着或毛发变白,以及中毒性精神病;少数病例发生肌无力、眼睑下垂、咀嚼困难等。
症状-并发症:
氯喹中毒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危急情况发生,甚至导致死亡。
就医-急诊指征:
1、使用氯喹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
2、视力障碍。
3、嗜睡、昏迷、惊厥。
4、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氯喹中毒患者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找到患者服用的药物,可携带药盒或药瓶。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4、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都有哪些症状出现?
2、症状是何时出现的?有减轻或加重吗?
3、服用了何种药物?有无带来药瓶?
4、什么时候服的药?服药剂量多少?
5、是否有自杀倾向?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怎么护理?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使用氯喹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视力障碍、嗜睡、昏迷、惊厥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心肌酶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血药浓度检查、心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眼底检查等,以帮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一般情况,了解患者的面色、意识、精神状态等;同时还会检查呼吸、血压、心率、脉搏等有无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或全血细胞减少。
2、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
有助于评估肾功能情况,了解有无肾功能衰竭。
3、心肌酶检查
通过抽血检查血液中心肌酶的变化,从而判断有无心脏病变。
4、血药浓度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氯喹的浓度,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有助于及时发现心脏病变情况。
2、肌电图
发生肌无力等情况后,可进行肌电图检查评估肌肉病变程度。
检查-影像学检查:
患者出现视力障碍,则可通过眼底检查了解视网膜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氯喹误服或大剂量用药史,以及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视力障碍、皮疹、呼吸急促等中毒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氯喹中毒后,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相关症状表现,给予积极治疗,以改善症状,缓解病情。通常应用治疗剂量发生的一般毒性反应,若症状轻微,停药后多可逐渐恢复;但若病情严重,则需积极进行抢救治疗,以防不良情况发生。
治疗-对症治疗:
1、呕吐严重患者适当补液,并用止吐剂,以防发生电解质紊乱。
2、出现不自主运动,可酌情用地西泮、氯丙嗪等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详见对症治疗和急性期治疗相关内容。
治疗-相关药品:
地西泮、氯丙嗪、维生素C、甘露醇、呋塞米、氯化铵、二巯基丙醇、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中毒后立刻停药,如口服过量,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可用2%碳酸氢钠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和导泻。
2、可采用静脉输液促进毒物排泄。
3、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必要时加甘露醇和呋塞米,可帮助毒物排出。
4、还可遵医嘱口服氯化铵酸化尿液,促进氯喹排出。
5、重症中毒可用二巯基丙醇肌注。
6、若出现心脏传导阻滞、血压降低等情况,可适当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物治疗。目前大多认为应用阿托品效果较好,因既可对抗氯喹对心脏的抑制,改善心脏传导功能,又可减少腺体分泌,缓解平滑肌痉挛。
预后-一般预后:
部分患者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后,大多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通常预后良好;但若病情严重,或者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预后-危害性:
1、氯喹中毒可引起多种异常症状,对日常生活等造成不良影响。
2、病情严重患者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失明、呼吸衰竭等,甚至导致死亡。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积极、规范的治疗后,多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病情得到缓解,部分患者可治愈。
日常-总述:
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对于疾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患者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合理作息,同时保持良好心态,严格遵医嘱用药,按时到医院复诊,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患者因使用治疗药物而出现中毒症状,可能会出现懊恼、恐惧、焦虑、烦躁等情绪。
(2)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常常有抑郁、意志消沉、厌世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要多关心和体贴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早日康复。
(2)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面对,积极接受和配合治疗,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医嘱调整用药。
日常-生活管理:
1、保证休养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对机体的恢复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2、恢复期可适当进行下地活动,但需要有人陪伴,以防跌倒。
3、患者卧床时,家属可协助其完成洗漱、进食、入厕等。
4、对于服药自杀的患者,家属要加强看护,防止再次自杀。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不适随诊。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方法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严格遵照医嘱使用药物。
2、有自杀倾向者,应尽早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3、药物应妥善保管,避免儿童误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