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慢性鼻咽炎疾病概述: 慢性鼻咽炎是鼻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常累及鼻咽部淋...
养生
疾病名称: 慢性鼻咽炎
疾病概述:
慢性鼻咽炎是鼻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常累及鼻咽部淋巴组织,多与上呼吸道感染并存。主要症状有鼻塞、流鼻涕、发热、鼻咽部干燥感或灼热感。经积极治疗,一般症状可得到缓解。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咽喉、鼻
常见症状: 鼻咽干燥、不适,异物感、痰黏附感
主要病因: 鼻咽部长期受到刺激引发炎症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鼻咽脱落细胞检查、CT检查、PET-CT检查、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平时应加强防护,避免鼻部受到刺激。
流行病学-传染性:
慢性鼻咽炎一般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慢性鼻咽炎较高,约为12%。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好发于秋冬及冬春之交。
病因-总述:
病毒或细菌入侵鼻咽部,引起鼻咽部黏膜炎症,鼻咽部长期受到刺激可导致慢性鼻咽炎。此外,还可与物理化学因素(如粉尘、烟雾刺激鼻咽部)等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感染
引起本病常见的细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者也不少见。
2、物理化学因素
如高温、粉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等长期刺激鼻咽部,可引起本病。
3、其他
本病还可与邻近器官病灶或一些全身性疾病相关,如慢性鼻窦炎的炎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鼻中隔偏曲所致呼吸动力学改变。此外,当胃食管反流病时,酸性胃液反流至鼻咽部产生刺激,也可引起本病。
病因-危险因素:
1、吸烟、饮酒。
2、从事教师、歌手等职业。
症状-总述:
慢性鼻咽炎主要表现为鼻咽干燥、不适,异物感、痰黏附感,患者常有频繁咳痰动作,但痰液较少,间有痰中带血丝。咳嗽时可出现恶心干呕。鼻咽部干燥会引起疼痛。
症状-并发症:
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病理刺激可能诱发一些全身性继发性病变,如不明原因的头痛、皮肤病变以及某些内脏病变等,需要仔细观察。
症状-伴随症状:
可伴声嘶、头痛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鼻咽部、干燥、不适,异物感等,影响日常生活。
2、出现鼻塞、流鼻涕症状,
3、伴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
4、自己触摸到颈部淋巴结肿大。
5、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情况均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可以到耳鼻喉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鼻咽部不适的?近期有加重吗?
2、您除了这些症状还有其他症状吗?如头痛、恶心?
3、您的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4、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是否进行过治疗?具体如何治疗?疗效怎样?
6、您有其他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3、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么?
4、我需要做什么治疗?治疗过程中有什么风险吗?
5、需要治疗多长时间?能治好吗?治好后会复发吗?
6、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咽痛、鼻塞、流鼻涕、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随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鼻咽脱落细胞检查、CT检查、PET-CT检查、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鼻咽部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或化脓,还会检查头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疼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查看患者是否有感染。若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增高,提示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数增高,则提示病毒感染。
2、鼻咽脱落细胞检查
慢性期用咽拭子擦拭鼻咽部并行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可见有大量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和少量红细胞。
检查-其他检查:
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可观察到鼻咽部有无充血或水肿,有助于医生诊断。其检查结果可见鼻咽黏膜充血、增厚,淋巴组织增生或有糜烂、溃疡,表面有分泌物附着,或黏膜干薄发亮,或有咽侧索红肿。以咽拭子在局部摩擦,鼻咽擦痛较明显,并常有血迹黏附于咽拭子上。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有助于医生诊断,患者多表现为后顶壁软组织弥漫性对称性增厚,多数表面光滑,少数表现为黏膜粗糙。
2、PET-CT检查
为准确排除早期鼻咽癌,可行PET-CT检查。鼻咽癌组织显示为鼻咽部局限性高代谢灶,而鼻咽炎性肿胀组织则多显示为鼻咽部局限性低代谢灶。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鼻塞、流鼻涕、发热),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鼻咽脱落细胞检查、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等)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早期鼻咽癌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慢性鼻咽炎应与早期鼻咽癌相鉴别:如有痰或涕中带血,特别是晨起吸涕时第一口痰中带血,或有耳鸣、耳闷,颈淋巴结肿大等,应注意排除鼻咽癌。鼻咽CT以及局部活检有助于确诊。同时,也应注意排除鼻咽癌前病变。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常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杀灭病原菌,控制感染。此外,还要注意对症处理,缓解不适症状。对于反复发作者,还可酌情予以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全身治疗
急性发作时,鼻咽炎应给抗炎药物,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便及时控制感染。常用药物有曲安奈德、庆大霉素等。
2、局部治疗
可用0.5%~1%麻黄碱或0.05%羟甲唑啉及3%链霉素滴鼻剂或其他抗生素滴鼻剂滴鼻,使鼻部分泌物易于排出,使鼻塞症状改善。另外局部涂以10%弱蛋白银软膏亦可减轻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曲安奈德、庆大霉素、麻黄碱滴鼻剂、羟甲唑啉滴鼻剂、链霉素滴鼻剂、弱蛋白银软膏
治疗-手术治疗:
如本病反复发作,在已控制炎症的基础上可考虑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慢性鼻咽炎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不易治愈。
预后-危害性:
迁延不愈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
预后-治愈性:
慢性鼻咽炎患者较难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要注意自己的护理,尽量避免接触一些刺激性的气体,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湿润,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心理护理:
部分患者可因咽部不适等症状反复存在,难以治愈,而出现焦虑等心理情况。此时患者可以多和医生沟通,学习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自己的病情,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一定不要消极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做好自我防护工作,空气污染时(尤其是雾霾天)要注意戴口罩,避免有害气体和粉尘颗粒等吸入鼻腔。
2、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每日早晨用冷水洗脸,以增强鼻腔黏膜的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
3、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湿润,避免干冷气体或刺激性气味的刺激。
饮食调理:
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以促进机体康复。
饮食建议:
1、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2、可以适当吃一些清热去火的食物,如苦瓜、冬瓜等。
3、多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猪蹄、猪皮、鱼类、海产品等,有利于鼻咽损伤部位的修复。
饮食禁忌:
1、不吃或少吃辛辣、煎炸、各种腌制类食物,如辣椒、姜、火锅、烧烤、油条、麻团、咸菜、咸鱼、香肠等。
2、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2、饮食方面尽量做到营养均衡,避免经常性的食物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戒烟戒酒。
3、勤洗手,洗手时用肥皂或洗手液。
4、积极治疗鼻和鼻咽部慢性炎症、治疗全身性疾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