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男性尖锐湿疣疾病概述: 男性尖锐湿疣是指在男性人群中,由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
养生
疾病名称: 男性尖锐湿疣
疾病概述:
男性尖锐湿疣是指在男性人群中,由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尖锐湿疣,表现为在肛门周围、生殖器(如包皮、龟头、尿道口)等部位的红色皮疹。此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好发于性活跃的年轻人,易复发,需要长期反复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性病科、泌尿外科
发病部位: 阴茎
常见症状: 丘疹、斑块、乳头样或菜花样赘生物
主要病因: HPV感染
检查项目: HPV检测、醋酸白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镜
重要提醒: 平时应注意避免不良性行为, 建议性活跃人群到医院定期检查。
流行病学-传染性:
尖锐湿疣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传染源为患者和亚临床HPV感染者(指病原体侵入人体,临床上可出现肉眼不能辨认的病变),以亚临床感染者为主。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可通过性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男性尖锐湿疣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21 ~30岁是男性尖锐湿疣的高发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降低。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男性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病因-总述:
男性尖锐湿疣是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人类是HPV的唯一宿主。感染了HPV的患者再通过性接触、间接接触等途径使他人感染。
病因-危险因素:
1、不洁性行为
早年性交,有多个性伴侣,有高风险的性伴侣(有其他多个性伴或有HPV感染)及无保护性行为等均可增加患病风险。
2、吸烟
有研究发现,吸烟可增加患尖锐湿疣风险。每日吸烟数越多或吸烟时间越长,尖锐湿疣发生风险越大。
3、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或器官移植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机体抗HPV感染能力下降,更易患尖锐湿疣。
症状-总述:
本病好发生于性活跃的青、中年,潜伏期一般为1~8个月,平均为3个月。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湿润区为其好发部位。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阴茎部,同性恋者多见于肛门及直肠内;少数患者可见于口腔、趾间等肛门生殖器以外部位。临床常见的损害有丘疹、斑块、乳头样或菜花样赘生物,散在或融合,同一患者常有多种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皮损
皮损初起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后渐增多增大。疣体常呈白色、粉红色或污灰色,表面易发生糜烂,有渗液、浸渍及破溃,尚可合并出血及感染。
2、异味、瘙痒
患处会发生让人恶心的臭味,部分患者会出现瘙痒,忍不住去抓挠可进而导致感染的扩散。
3、其他
少数患者疣体过度增生成为巨大型尖锐湿疣(Buschke-Lnewenstein肿瘤),常与HPV-6型感染有关。巨大型尖锐湿疣表面有很多淡红、暗红或污灰色疣状颗粒,巨大的损害可像菜花状。
症状-并发症:
1、癌症
部分尖锐湿疣可合并高危型HPV感染,这些感染与癌症相关,包括阴茎、肛门、口腔或咽喉等部位的癌症。
2、其他性传播疾病
本病往往与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等多种性传播疾病合并存在。
就医-门诊指征:
1、生殖器及肛周附近出现数量不一的小疙瘩或颗粒;
2、下体有异物感、灼痛、刺痒;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有高危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或间接接触史等,体检时发现感染HPV或生殖器异常,出现以上症状须尽快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皮损出现在生殖器附近应到性病科或皮肤科就诊。
2、有排尿异常应到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可穿宽松的衣服,方便医生查看皮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是否越来越严重?
2、您平常发生性行为时有没有使用安全套?您多久发生一次性行为吗?有没有固定的性伴侣?
3、您的性伴侣有没有性接触疾病?
4、您之前有检查出感染过HPV吗?您的家人有没有感染过HPV?
5、您饮食习惯怎么样?平时吸烟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尖锐湿疣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检查前需要注意些什么?
4、我的情况严重吗?会不会危及生命?传染性如何?
5、您建议先尝试什么治疗?有风险吗?
6、做这个治疗贵吗?我将尝试多少个疗程?
7、治愈的概率大吗?会不会复发?
8、这个治疗方案如果失败,我还可以做哪些治疗?
9、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怎么护理?我的家人应怎么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尿道口等部位丘疹、瘙痒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会认真观察皮损部位,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若皮损特征不典型,难以肉眼辨认,可进行血液检查、醋酸白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镜等辅助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病变皮损。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抽血进行分子杂交及克隆技术,是辅助诊断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最新型检测方法。
2、醋酸白试验
于可疑病损处外涂5%醋酸3~5min,肛周病损要15min,可见变白,其机制是蛋白变性,但醋酸白并非HPV感染的特异性试验,偶尔在上皮增厚或外伤处出现假阳性,假阳性变白其界限不清和不规则。醋酸白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未明确,在特定情况下,可用此试验来鉴定扁平型生殖器疣。
检查-病理检查:
当患者皮损不典型时,尤其是合并免疫功能受抑制(包括合并HIV感染者)、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皮损出血生长迅速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组织病理检查。
1、检查方法
检查通常在局部麻醉后,医生用手术刀切除一小块病变组织,然后制成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检查结果
镜下见主要有乳头瘤样增生,棘层上部和颗粒层凹空细胞及真皮乳头内毛细血管增生。
检查-其他检查:
皮肤镜检查是通过皮肤镜观察皮肤表面状态以诊断疾病的检查方法。皮肤镜是一种可以放大数十倍的皮肤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表皮下、真表皮交界处及真皮上层等肉眼通常无法观察到的皮肤结构和改变,对于微小的尖锐湿疣可以借助皮肤镜检查帮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或间接接触史等病史和典型临床表现可以诊断本病。如果皮损不典型,可依据醋酸白试验、血液检查及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本病需和其他在生殖器官发生皮疹的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阴茎珍珠状丘疹
皮疹位于龟头的冠状沟部位,可见珍珠状、圆锥状或不规则形的白色、黄白色或肤色丘疹,线状排列,可为半透明,表面光滑。醋酸白试验阴性。可通过皮损特征和醋酸白试验等检查进行鉴别。
2、阴茎系带旁腺增生
发生在男性系带两侧的白色或淡红色小丘疹,数目少,醋酸白试验阴性。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以局部去除疣体为主,改善症状,尽可能消除疣体周围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减少复发。医生需根据疣体大小、数目、部位和形态,并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个体差异和依从性,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尖锐湿疣的治疗主要是去除疣体及HPV感染组织,而非针对HPV的病原学治疗,因此,尚没有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尖锐湿疣的复发问题。
治疗-药物治疗:
1、细胞毒类药物
可以使患处丘疹坏死和剥脱,常用药物如鬼臼毒素、氟尿嘧啶。
2、抗病毒类药物
如茶多酚、干扰素,可以起到抗病毒作用。
3、局部外用药物
适用于肛门、外生殖嚣处的较小的疣体,患者可以自行涂抹,如0.5%鬼臼毒素酊、5%咪喹莫特霜。
治疗-相关药品:
鬼臼毒素、氟尿嘧啶、茶多酚、干扰素、0.5%鬼臼毒素酊、5%咪喹莫特霜
治疗-手术治疗:
1、手术方法
主要包括高频电刀、剪切术及刮除术。
2、适应证
(1)当皮损较少时,适合剪切术,辅以电灼等治疗破坏残余的疣体并控制出血。
(2)对于巨大疣、广泛疣、肛周疣或肛内疣,可选择手术治疗。
(3)对药物或CO2激光治疗后仍有短期内反复发作的疣体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3、其他
一般手术治疗后还需药物进行治疗,疣体数目越少、体积越小,手术成功率越高。手术通常需要麻醉,费用较高,也可能增加尖锐湿疣扩散的概率,需与医生衡量利弊后选择治疗方式。
治疗-治疗周期:
男性尖锐湿疣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尖锐湿疣预后一般比较好,大多数患者治疗后皮损可以改善或消退,治疗可能会减少HPV感染,但不会根除感染。如果选择不治疗,尖锐湿疣可能自行消退,可能保持不变,也可能增多、增大。本病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但通过正确处理最终还是容易达到临床治愈。
预后-危害性:
1、皮损部位可出现溃疡、疼痛、出血、感染等,给患者造成长期的身体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2、尖锐湿疣可与感染高危HPV有关,增加患阴茎癌的风险,威胁生命。
3、本病是传染病,可传染给其他亲属。
4、本病是性传播疾病,可使得夫妻关系紧张,对于患者本身也可造成巨大心理压力。
预后-治愈性:
尖锐湿疣的判愈标准为治疗后疣体消失,一般通过正确处理最终可达临床治愈。
预后-复发性:
尖锐湿疣比较容易复发,复发常见于治疗后3~6个月以内(特别是最初3个月)。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治疗后6个月无复发者,则复发机会减少。
日常-总述:
患者确诊后应告知伴侣,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谨遵医嘱用药,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来自社会的、家庭的以及疾病本身等各方面的因素可能给病人造成了精神压力。同时尖锐湿疣容易复发,对疾病不了解的患者可能会夸大疾病的危害性。患者会产生羞愧、恐慌、内疚、抑郁、焦虑、委屈、怨恨、怀疑甚至自暴自弃等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痛苦、失眠、孤独感、缺乏自信、害怕被拒绝、人际关系破裂、担心疾病通过性或日常接触传播给亲人危害其健康等,可能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2、注意事项
(1)患者应积极、主动的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与医务人员多交流,了解疾病的规律,建立治疗的信心,有利于更好地执行医嘱以及监测病情变化。认识到良好的心态对于战胜疾病的重要性,可通过与亲属或朋友聊天沟通,培养广泛兴趣如读书、听音乐等,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心理。
(2)患者可以培养听音乐、读书等兴趣爱好,有利于缓解性传播疾病带来的愧疚、内疚感,这些兴趣爱好也有利于患者远离危险的性行为,限制性伴侣的数量。患者也可以咨询一些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他们的帮助
(3)家属多加鼓励、安慰患者,给予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关怀和温暖,安心治疗疾病。
日常-用药护理:
1、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用药。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多为外用药,应采取医生说明的正确方法。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尖锐湿疣时,需要让患处皮肤裸露出来,清水洗净患处后再涂抹药物,保持皮肤裸露,直到药物变干。另外,要保持涂药的器具卫生,避免感染。
2、每次用药一定时间后,如需清除,要记得清洗干净。
3、尖锐湿疣需要按疗程进行治疗,治疗期间不能私自换药、停药,疗程结束后应询问医生后续治疗方案。
4、用药期间应监测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灼烧感、疼痛等,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尖锐湿疣患者应将自己的牙刷、牙缸、脸盆、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同家人的分开,按时进行消毒,并且告知性伴侣自己的患病情况,让其到医院进行检查。
2、治疗期间严禁发生性行为,治愈后也应正确使用安全套进行性生活。
3、改变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科学作息,保证睡眠充足,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4、患病部位瘙痒的患者应避免搔抓,保持个人卫生。
日常-复诊须知:
1、患者在尖锐湿疣治疗后的最初3个月,可以每2周复诊一次。3个月后,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复诊的间隔期,直到末次治疗后6个月左右。
2、在末次治疗后的3个月内,需要观察有无复发。如有特殊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妥善处理。
饮食调理:
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在积极接受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护理。治疗期间应清淡饮食,按照一日三餐节律按时用餐,进餐时应保持心情愉悦。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病情控制,降低复发风险。
饮食建议:
1、注意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类的食物,如豆制品、新鲜瓜果和蔬菜等,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减少复发几率。
2、可以食用蜂蜜、蜂王浆、香菇等可以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饮食禁忌:
1、禁止吸烟、饮酒,有研究显示疣体的发生与吸烟有关。
2、忌吃一些辛辣发质食物,如葱、蒜、生姜、海鲜等食物。
3、不可食用变质、过期的食物。
4、治疗期间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影响疗效。
预防措施:
去除相关危险因素,可预防尖锐湿疣的发生。
1、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应认识到尖锐湿疣的传染源以及尖锐湿疣对个人、家庭、子女和社会的危害性,提倡洁身自爱,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如非婚性行为等。
2、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尖锐湿疣。
3、防止接触传染、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别人的内衣、泳装及浴盆。在公共浴池不洗盆浴,提倡淋浴,沐浴后不直接坐在浴池的坐椅上,在公共厕所尽量使用蹲式马桶,上厕所前后用肥皂洗手。
4、男性行包皮环切术,可能会降低HPV感染的风险。
5、增强免疫力,积极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可降低发生尖锐湿疣的风险。
相关疫苗:
HPV疫苗可有效预防特定型别的HPV感染,但不能用于治疗已发生的HPV感染和已存在的尖锐湿疣。
1、目前在美国已获批的HPV疫苗有3种:二价疫苗预防HPV16、18型感染;四价疫苗预防HPV 6、11、16和18型感染;九价疫苗预防HPV6、11、16、18、31、33、45、52和58型感染,其中二价疫苗在国内已经上市。
2、男性推荐接种四价或九价HPV疫苗,并可间接降低女性HPV感染风险。
3、接种年龄推荐11~12岁,最早可低至9岁,13~26岁未接种过或未完成疫苗系列接种者可补接种;之前未接种过HPV疫苗的免疫功能不全者(包括HIV感染者)和男男性行为者(MSM)推荐在26岁前接种疫苗。
4、目前国内HPV疫苗应用时间尚短,长期大规模临床评估及远期不良反应监测资料有限,有待进一步验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