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膀胱脱垂疾病英文名称: prolapse of bladder疾病概述: 膀胱脱垂(pr...
养生
疾病名称: 膀胱脱垂
疾病英文名称: prolapse of bladder
疾病概述:
膀胱脱垂(prolapse of bladder)是指由于盆底的支持结构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导致膀胱一部分或全部沿着阴道口下降,常与阴道前壁脱垂伴随出现,多由于分娩、产伤、尿道阴道手术等因素导致。主要表现为排尿症状,如尿失禁、尿频等。轻症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自行好转;若脱垂较明显,则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治疗甚至手术治疗才能恢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妇科
发病部位: 膀胱
常见症状: 阴道异物、排尿困难、尿不尽、尿频
主要病因: 多由于分娩、产伤、尿道阴道手术等因素导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经会阴盆底超声
重要提醒: 多次生育、肥胖的女性可坚持做凯格尔运动,预防本病的发生。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膀胱脱垂较常见,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50岁以上的女性以及多次生育、肥胖的女性。
病因-总述:
膀胱、尿道位于盆腔的前部,子宫、阴道位于盆腔的中部,也就是位于膀胱、尿道的后方。从解剖上看,膀胱脱垂通常是指膀胱下降并向阴道前壁膨出,它的发生与盆底支持组织的损伤及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属于盆底问题。本病多由于分娩、产伤、尿道阴道手术等因素,使盆内筋膜、盆底肌、膀胱颈、尿道松弛所致。当腹内压忽然增高时,膀胱尿道即向尿道口膨出。
病因-基本病因:
1、妊娠、分娩损伤
妊娠期由于体重的增加、胎儿的压迫以及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对盆底造成一定的损伤;分娩过程也会对盆底造成损伤。
2、长期腹压增加
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便秘,以及常年干重体力活等,都会导致盆底的肌肉受到一定的损伤,可能发生脱垂。
3、遗传因素
可能与遗传有关,若母亲患有膀胱脱垂,则女儿患有膀胱脱垂的风险会增加。
4、其他
肥胖、先天的结缔组织的发育不良、退行性变、曾经做过盆底手术可导致一些盆底肌肉的损伤等,都有可能发生膀胱脱垂。
症状-总述:
若脱垂较轻,膀胱还在阴道内,则可能无特殊不适,或可摸到阴道异物;若脱垂较严重,膀胱掉出阴道口,则可能有摩擦感,可观察到阴道口异物,甚至伴有排尿困难,如尿不尽、尿频、尿急等,以及反复泌尿系感染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腰既部酸痛
患者会觉得腰舐部酸痛,阴道有下坠感、饱胀感等。
2、阴道内突出肿物
表现为有肿物经尿道外口脱出,下蹲时脱出明显。
3、排尿异常
比如有排尿困难、尿不尽、尿频、尿急等。
4、压力性尿失禁
打喷嚏、咳嗽、大笑、使劲的时候会出现排尿。
5、性交不适
性交时可能会出现阴道疼痛。
症状-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尿路感染、膀胱坏死等。
就医-门诊指征:
1、腰骶部酸痛、阴道有下坠感;
2、阴道内有突出的组织;
3、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首诊科室为泌尿外科或妇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及家属可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发现肿物的?症状有进一步加重吗?
3、您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4、影响您的症状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有哪些?
5、您的症状是第一次出现还是反复发作呢?
6、您生育过吗?有几个孩子?
7、您之前有进行过检查吗?结果如何?
8、有自行使用过什么药物吗?效果如何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呢?
2、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还有其他原因吗?
3、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副作用吗?
6、我需要手术吗?手术后会对我有什么影响吗?
7、我这个病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8、我这个病会遗传吗?
9、我这个病对我未来的健康会有什么影响吗?
10、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有阴道突出肿物,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先进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为进一步评估病情,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经会阴盆底超声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体检时医生可发现尿道外口肿块,并见到脱出的膀胱黏膜,有时还可看到膀胱三角区和输尿管开口,膀胱黏膜呈水肿和充血。当发生膀胱绞窄时有膀胱坏死征象。
检查-影像学检查:
经会阴盆底超声:明确有无膀胱脱垂,以及程度,同时检查盆底肌肉的强弱。患者需要平躺,双腿打开成M型,医生会将彩超探头放入阴道进行检查,需要患者配合。
诊断-诊断原则:
阴道有肿物突出、排尿困难的女性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尤其是阴道口有可疑物出现的女孩,应高度怀疑此症,结合影像学及内腔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诊断时应注意与尿道黏膜脱垂、输尿管囊肿等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尿道黏膜脱垂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尿道口处紫红色肿块,呈环形围绕尿道口。肿块质软、表面光滑、不伴有疼痛或触痛、易于出血;无尿失禁症状。肿块中央有腔隙,可顺利插入导尿管。
2、输尿管囊肿
输尿管末端呈囊性向膀胱内膨出,输尿管囊肿可开口于膀胱内或异位开口于膀胱颈或更远端。患者可有腰部疼痛、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结合影像学及内腔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比较轻的脱垂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如盆底功能训练、子宫托,对于病情较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或使用子宫托反复感染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盆底肌肉训练:对于发病早期的膀胱脱垂患者,应进行盆底肌肉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盆底肌的力量及协调性,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非常重要,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练习的方法为:平躺在床上或者瑜伽毯上,双膝弯曲,收缩臀部的肌肉往上提,就像在排尿过程中试图中断尿液一样。保持收缩5秒,然后放松5秒,之后循渐进保收10,每天做三组,每组10次。
治疗-药物治疗:
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目前主要采用悬吊术,基本的方法是将膀胱固定于前腹壁的筋膜上。主流术式有膀胱脱垂修复术、经阴道行阴道旁修补术以及阴道前壁修补术等。
治疗-其他治疗:
1、生物反馈
生物反馈训练与盆底肌肉训练类似,能够通过即刻的膀胱或盆底肌肉活动的生物信号反馈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能够明显提高盆底肌锻炼的疗效。
2、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是在麻醉下用手、尿道金属探子或膀胱镜将膀胱轻柔的推回原位。不完全性脱垂的膀胱在回纳后常导致大量潴留尿排出,回纳后需留置1周左右的F16/F18气囊导尿管。单纯将膀胱复位而不留置导管常不易达到复位的目的,短时间内即复发。
3、放置子宫托
以支撑子宫和阴道壁,避免盆腔内的这些器官从阴道脱出。子宫托也可能造成阴道刺激和溃疡,所以要间断性的取出、清洗并重新放置。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部分轻症者可通过保守治疗逐渐好转;严重者则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治疗甚至手术治疗才能恢复。
预后-危害性:
严重患者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甚至还会出现膀胱反复感染。
预后-自愈性:
膀胱脱垂是否会自己恢复与脱垂程度有关。总体上,若无任何干预措施,完全自愈的可能性较小。但对于较轻的脱垂,通过凯格尔运动,即盆底肌肉训练,通过提肛训练,可自行好转;若脱垂较明显、较重的患者,则不能自愈。
预后-治愈性:
一般经过正规治疗可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需要注意会阴处的卫生情况,及时清洗,以免加重感染的症状,同时需要配合医嘱,积极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本病容易出现反复尿路感染,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与清洁,大小便前后勤洗手。
2、勤换干净内衣裤,可每日清水擦洗,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3、日常可穿着宽松棉质内裤,避免穿紧身裤。
4、患者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饮食调理:
患者饮食宜清淡,营养均衡,多摄入水果、蔬菜、优质蛋白等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感染。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多喝水,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避免便秘。
3、养成科学的用餐习惯,定时定量进食,不要暴饮暴食。
饮食禁忌:
1、戒烟、限酒,减少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禁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1、多喝水,多食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2、肥胖以及腹型肥胖女性需要减重,保持在正常体重范围,降低发病风险。
3、多次生育的女性或者中老年女性都可以经常做凯格尔运动来预防本病。
4、积极治疗慢性咳嗽、腹水等,避免腹腔压力进一步增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