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皮肤瘤疾病概述: 皮肤瘤,是指发生于皮肤的各种良恶性肿瘤,为常见的皮肤病。本病的病因不明...
养生
疾病名称: 皮肤瘤
疾病概述:
皮肤瘤,是指发生于皮肤的各种良恶性肿瘤,为常见的皮肤病。本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皮肤的组织解剖学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病毒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肿瘤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皮肤肿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物理治疗。通常来讲,良性皮肤瘤,预后较好;而恶性皮肤瘤预后差异很大,视不同肿瘤而定。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皮肤肿物、皮疹、皮肤溃疡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超声、CT、MRI、病理活检、皮肤镜检查
重要提醒: 皮肤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临床分类:
皮肤瘤临床上根据肿瘤细胞的良恶性分为良性皮肤瘤和恶性皮肤瘤。由于皮肤瘤的类型繁多,在此主要讨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皮肤瘤。
1、良性皮肤瘤
细胞核外观一致,结构排列有序,该类肿瘤一般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自行停止发展,对人体危害不大。某些良性皮肤瘤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进一步演变为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见的良性皮肤瘤主要包括以下4种。
(1)色素痣:由痣细胞构成的痣类,多具有黑色素。
(2)错构瘤:由胚胎组织过度发育所形成,如疣状痣等。
(3)皮肤附件良性肿瘤:如皮脂腺囊肿、汗腺腺瘤、毛膜瘤等。
(4)其他皮肤良性肿瘤:如皮样囊肿等。
2、恶性皮肤瘤
皮肤的恶性肿瘤可发生浸润、转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以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和恶性黑色素瘤(M)最为常见。其中,BCC和SCC几乎占所有皮肤恶性肿瘤的95%左右。
3、皮肤癌前病变
此类病变早期为良性,但极易发生恶变,多数演变为鳞状细胞癌。常见的有光化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症)、鲍恩病、黏膜白斑病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近年来,皮肤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人类肿瘤中所占比例不断升高,其中,我国恶性皮肤瘤的发病率以西北地区最高。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恶性皮肤瘤好发于中老年人。
病因-总述:
皮肤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皮肤的组织解剖学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病毒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皮肤的组织解剖学因素
(1)基底细胞位于皮肤表皮的基底层,其通过有丝分裂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形成皮肤的棘状细胞层、颗粒细胞层、透明细胞层和角质细胞层。在皮肤表皮的这些增殖与更新过程中,会受到体内外诸多因子的调节,以维持细胞增殖、分化的动态平衡。一旦上述过程发生失控,即可导致皮肤瘤的形成。
(2)黑色素具有保护皮肤免受强烈阳光照射损害的作用,不同种族的肤色差异主要取决于表皮质细胞中所含的黑色素数量。所以白种人较有色人种不易耐受强烈阳光照射的损害,白种人的皮肤瘤发生率是黑种人的70倍以上。
(3)真皮组织及其相关结构均会因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皮肤瘤发生。
2、化学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许多化学物质与人类皮肤恶性肿瘤关系密切,如砷、煤焦油、沥青、苯丙芘、矿物油、煤烟等。
3、物理因素
大量研究显示,长期反复暴露于日光紫外线可导致恶性皮肤瘤,特别是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增加,其致癌机制是紫外线辐射导致DNA不可逆的损伤。另外,热传导与辐射(如我国西北人睡的火炕)、电磁场和以石棉为代表的矿物纤维也与皮肤瘤发生有关。
4、病毒因素
相关研究显示,全球约14.3%的人类肿瘤与病毒感染有关。在皮肤瘤方面,目前已发现疱疹病毒HHV-8与卡波西肉瘤相关;38种人类乳头瘤病毒与皮肤瘤的发生有关。
5、遗传因素
在一些患有遗传癌症综合征的小群体中,遗传因素是肿瘤高发的决定性因素。
症状-总述:
患者的临床表现会根据所患皮肤瘤的种类、性质、病期以及有无继发变化而有所不同,表现各异。在此,主要介绍较为常见的皮肤瘤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良性皮肤瘤
(1)色素痣:多发生在儿童期或青春期,以躯干部多见的黑色、黑褐色或淡褐色斑或斑丘疹为特点,大小自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多为卵圆形,表面平滑,边界清楚。
(2)疣状痣:通常在出生时或幼儿期发病,病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主要表现为淡黄色至棕黑色疣状丘疹,表面角化,触之粗糙坚硬,发展缓慢,扩大到一定阶段即静止不变,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
(3)皮脂腺囊肿:多见于青少年和成人,常见于皮脂腺丰富的颜面部,小的如豆,大则可至小柑桔样。囊肿呈圆形,位于皮内,并向皮肤表面突出,囊壁与皮肤紧密黏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内容物多呈灰白色凝乳状、有臭味,挤压有粉渣样物质溢出。
(4)汗腺腺瘤:外阴汗腺瘤多发生在性发育成熟妇女,好发于大阴唇及会阴汗腺,主要表现为一界限清楚,隆起周围皮肤的结节,通常直径小于1cm。通常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
(5)皮样囊肿:出生时即存在,通常表现为出生时单个、质硬的皮下结节,最好发于面部腔口附近,呈半球状隆起,直径约1~4cm,一般无自觉症状。
2、恶性皮肤瘤
(1)基底细胞癌:典型皮损为半球性、蜡样或半透明丘疹、结节。开始为表面发亮、有珍珠样突起边缘的圆形斑片,表面可见扩张毛细血管和雀斑样小黑点,表面可形成浅表糜烂、溃疡和结痂。
(2)鳞状细胞癌:好发于头皮、面颈和手背等易受日光损伤部位,最常见皮损为红斑性角化性丘疹。
(3)恶性黑色素瘤:通常表现为痣的不对称、不光滑、边缘不规则、表面污秽、颜色改变和高出于皮肤表面等特征。
3、皮肤癌前病变
(1)光化性角化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日光暴露部位,主要表现为棕红色或黄色斑块,直径由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边界清楚,一般无自觉症状。
(2)鲍恩病:多发于头面部和四肢,也可见于耳、颈、下腹、背、臀等,口腔、眼、女阴、龟头、肛门等黏膜处均可受累。皮损多为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略高起的暗红色斑丘疹,表面有鳞屑和结痂。
症状-并发症:
某些良性皮肤瘤经过一定时间可发生恶变;恶性皮肤瘤可并发淋巴结、远处转移。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肿块、皮疹。
2、皮损破溃、出血,反复不愈合,可伴或不伴瘙痒。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情况时需积极就医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1、患者出现皮损症状一般可先到皮肤科就诊。
2、确诊存在恶性皮肤肿瘤者可前往肿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皮损什么时候出现的?
2、随时间推移,皮损范围有扩大或缩小吗?
3、除皮损以外,您是否还伴有瘙痒、疼痛或其他不适?
4、您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近期是否有食用某些特殊的食品?
6、您周围有没有人近期有类似情况?
7、您喝过或涂抹过药物吗?什么药物?
8、您有药物或食物过敏情况吗?有接触特殊物体吗?
9、您最近生活工作顺利吗?压力大不大?
10、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可能接触致癌物质么?
11、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吗还是做手术?
5、还有哪些新的治疗方法吗?
6、治疗的风险大吗?
7、这种病会复发吗?
8、我现在最适合哪种治疗手段?
9、这个病会遗传吗?
10、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1、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皮肤肿物、皮疹、皮肤溃疡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超声、CT、MRI、病理活检、皮肤镜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多会对患者行体格检查,对患者皮损部位的大小、位置、特征、数量等进行了解,进而达到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的目的。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用于判断患者有无感染、贫血、出血、过敏等。
2、血生化
用于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活检:是诊断皮肤瘤最为重要的检查手段,医生会取得患者的皮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可明确瘤细胞的组织学类型,获得最终的病理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皮肤镜检查:是通过一种皮肤表面透光性显微镜对皮肤病灶进行检查。对于皮肤瘤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可以帮助医生有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皮肤瘤。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必要时借助超声、CT、MRI等影像学手段,判断皮肤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皮肤肿物、皮疹、皮肤溃疡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病史,以及超声、CT、病理活检、皮肤镜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皮肤瘤的治疗原则,在于早诊断、早治疗。医生会根据瘤细胞的种类、患者情况、病期等,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一般治疗:
大多数良性皮肤瘤无需特殊处理。
治疗-药物治疗:
1、化学药物
(1)基底细胞癌:对于病变较大和侵袭性非转移性基底细胞癌应采取全身性化疗药物。常用药物有顺铂、阿霉素、博来霉素等。
(2)鳞状细胞癌:主要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鳞状细胞癌的姑息性化疗,其中,以铂类为基础的单药或联合化疗是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顺铂、卡铂、氟尿嘧啶、紫杉醇、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等。
(3)恶性黑色素瘤:常用于术后辅助及播散性病变者,其中,单药化疗以达卡巴嗪为首选,但恶性黑色素瘤对化疗药物不甚敏感,可通过联合化疗提高疗效。常用药物包括长春碱、紫杉醇、顺铂、卡铂等。
2、生物治疗
对于黑色素瘤等恶性皮肤肿瘤具有一定疗效,常用药物为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分子靶向药物(如维罗非尼)等。
治疗-相关药品:
顺铂、阿霉素、博来霉素、卡铂、氟尿嘧啶、紫杉醇、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达卡巴嗪、长春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维罗非尼
治疗-手术治疗:
1、良性皮肤瘤的手术治疗
良性皮肤瘤的种类繁多,通常来讲,当医生考虑为防止某些良性肿瘤继续发展(如占位压迫、破溃、感染、恶变等)或因患者有美容要求时,才会考虑手术治疗。
2、恶性皮肤瘤的手术治疗
由于恶性皮肤瘤可发生局部浸润、蔓延,亦可通过淋巴道或血运发生远处转移,因此,恶性肿瘤宜采取早期手术切除治疗。
治疗-放化疗:
1、化学治疗
简称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细胞毒性药物)杀死或阻止癌细胞生长的一种治疗方式。通常来讲,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皮肤瘤,化疗便成为治疗的首要选择之一。
2、放射治疗
简称放疗,是通过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部分恶性皮肤瘤对于放疗敏感,比如,对于大部分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来讲,放疗可以达到和手术类似的效果,医生可根据肿瘤的类型、浸润深度、大小、累及部位和侵犯范围和个体状态等综合考虑,采取根治性放疗、手术联合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等。
治疗-治疗周期:
皮肤瘤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皮肤瘤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类型、病期、治疗时机、治疗效果、患者全身情况等综合因素。通常来讲,良性皮肤瘤,大多无需特殊处理,一般预后较好;而恶性皮肤瘤预后差异很大,视不同肿瘤而定。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造成严重皮损,影响患者外观并造成不适。
2、恶性皮肤瘤存在转移可能,可转移至其他部位引起恶性肿瘤,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绝大多数良性皮肤瘤及早期恶性皮肤瘤,经积极诊治,一般可得到治愈。
预后-生存周期:
恶性皮肤瘤的生存周期随疾病治疗时机及病情发展程度的不同,可有极大差异。
日常-总述: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同时,需遵循医嘱正确用药,有助于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3、患者应避免过度光直射和暴晒,外出用衣帽保护皮肤。必须在太阳下工作时,应使用遮阳工具及涂抹防晒剂。
4、避免过多接触紫外线、X线等各种射线。
5、避免长期接触煤焦油物质、砷剂和化学致癌剂。职业性毒害的高危人群应当注意在工作中加强防护,定期体检。
6、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7、避免搔抓患处,建议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减少摩擦。
日常-复诊须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制定相应的复诊计划,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到院复诊。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若存在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2、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开裂及伤口感染,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切不可自行处理。
饮食调理:
皮肤瘤患者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或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放化疗患者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情况,可以少食多餐。家属可按照患者的喜好烹饪菜肴。
2、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3、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避免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禁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皮肤瘤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暂无有效预防措施。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的化学物品如沥青、焦油、砷化物、苯并芘等,这些化学物质都有较强的致癌性。对于因工作需要,必须长期接触有害化学品的工人,尤其要有良好的劳动保护。
2、自觉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不要随意点燃轮胎、沥青、塑料、电线皮等物质。
3、防止长时间的皮肤暴晒。医学家发现紫外线照射可诱发皮肤肿瘤,长期工作在阳光下的农民、野外工作者较室内工作者发生皮肤肿瘤的几率要大很多。所以在户外工作、游玩时可涂些防晒霜之类的物品。
4、注意电离辐射,这主要是针对放射工作者而言。
5、积极治疗原发病。患有光化性角化病、着色性干皮病等癌前病变者,应尽早进行治疗,争取将皮肤恶性肿瘤扼杀于萌芽之时。
6、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