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Prader-Willi Syndrome,PWS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Prader-Willi Syndrome,PWS
疾病别名: 肌张力低下-智能障碍-性腺发育滞后-肥胖综合征
疾病概述: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PWS),又称为肌张力低下-智能障碍-性腺发育滞后-肥胖综合征,为典型的印记遗传病。本病是由于父源染色体15q11.2-q13区域印记基因的功能缺陷所致。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随年龄变化而呈现时序化临床症候群。本病可涉及多系统损害,尚无法根治,但早期诊断、合理干预,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为典型的印记遗传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就诊科室: 骨科、眼科、小儿科、新生儿科、内分泌科、康复科、泌尿外科、妇科、精神心理科、急诊科、营养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胎动减少、肌张力低下、外生殖器发育不良、生长发育缓慢、贪食、肥胖、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学习困难、行为异常、性格缺陷、不孕不育、闭经、月经稀发
主要病因: 主要是由于父源染色体15q11.2-q13区域印记基因的功能缺陷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内分泌代谢检查、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检测、超声、全脊柱正侧位、头颅MRI、多导睡眠监测、骨密度、脑电图、发育评估、遗传学检测
重要提醒: 本病为复杂的遗传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应早期由多学科团队进行终生治疗及管理,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临床分类: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根据遗传机制主要分为父源染色体15q11.2-q13片段缺失、母源同源二倍体、印记中心微缺失及突变、15号染色体平衡易位4种遗传类型。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国外不同人群,本病的发病率约为1/10000~1/30000,我国尚缺乏确切发病率报道。
流行病学-死亡率:
年死亡率约3%,为正常人群的3倍。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具有PWS家族史者。
病因-总述:
本病主要是由于父源染色体15q11.2-q13区域印记基因的功能缺陷所致。该区域包括至少22种致病基因,可造成患者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不同类型的基因缺失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仍处于研究阶段,有待进一步证实。
病因-基本病因:
1、NIPA1
NIPA1基因负责编码镁离子转运蛋白,参与神经元分泌和吞噬的调控。NIPA1基因缺失时,会引起镁离子转运失调,可能与患者的食欲亢进、过度摄食表现相关。
2、NIPA2
NIPA2的结构与功能跟NIPA1相似,可能与患者的生长发育迟缓、骨质疏松相关。
3、TUBGCP5
TUBGCP5参与细胞分裂过程,可能与患者的神经发育迟缓、强迫性摄食行为相关。
4、CYFIP1
CYFIP1基因缺失,可能会影响轴突生长和突触功能,并引起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过表达,可能与患者的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强迫性摄食行为等相关。
5、MKRN3
MKRN3基因具有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作用,参与调控青春期的开始。MKRN3基因缺失会使患者出现典型的中枢性性早熟,但中枢性性早熟在本病中较为罕见,患者主要表现为性腺功能减退,故具体发病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6、MAGEL2
MAGEL2基因具有影响神经肽产生及分泌、调控轴突生长及突触功能等重要作用,MAGEL2缺失可能会造成过度摄食、肥胖、昼夜节律失调、性腺功能减退、睡眠呼吸功能障碍等。
7、NDN
NDN基因具有调控轴突生长、调控神经元分化、调控生物钟基因等重要作用,NDN基因缺失,可能与患者的学习行为异常、生殖功能低下、昼夜节律失调等相关。
8、SNORD116
SNORD116参与调控摄食行为和昼夜节律,SNORD116基因缺失,可能与患者的过度摄食、肥胖、睡眠障碍相关。
9、GABA受体基因簇
GABA即γ-氨基丁酸,为中枢神经系统一类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当GABA受体基因簇缺失,可能与患者的过度摄食、学习记忆障碍、强迫行为等相关。
10、OCA2
又称为眼皮肤白化病2型基因,OCA2基因缺失,可与患者的色素减退等症状相关。
症状-总述:
患者从胎儿期即可出现异常表现,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呈现时序化的临床症候群。临床症状通常根据年龄段,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和成人期。
症状-典型症状:
1、胎儿期
主要表现为胎动减少、羊水过多,出生时多为臀位。
2、新生儿期
以中枢性肌张力低下为特征,表现为全身肌肉松弛、活动少,严重时可导致窒息、喂养困难、吮吸无力、哭声无力。此外,患者在新生儿期即可出现明显的外生殖器发育不良,并伴随一生,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阴囊发育不全、隐睾、小阴茎,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阴唇、阴蒂缺如或发育不良。
3、婴幼儿期
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包括认知、运动、语言等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可出现特征性面容(如长颅、窄面、杏仁眼、小嘴、皮肤白皙等)以及食欲增加。
4、学龄期
患者在学龄期可出现多种典型症状,包括贪食、肥胖、身材矮小、小足/小手、手指细长呈锥形、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如智力低下、构音障碍)、严重学习困难、行为异常(如重复叫人、喜咬指甲、抓挠皮肤)、性格缺陷(如脾气暴躁、固执、强迫症)等。此外,小部分患者可出现阴毛、腋毛生长,偶有性早熟。
5、青春期
男性和女性患者在青春期均可出现第二性征延迟或不完全,肥胖更为明显,行为问题也日趋明显,可出现偷窃、囤积食物、异常摄食行为等。
6、成人期
未治疗者通常存在身材矮小(男性不足155cm,女性不足148cm),以及不孕不育、闭经、月经稀发等性腺功能减退症状。此外,10%~20%患者会出现明显精神异常,如强迫、多动、自闭、抑郁、幻听、被害妄想等。
症状-病情发展:
1、患者通常在学龄期开始体重进行性增加,出现肥胖及相关并发症,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2、患者肌张力低下随年龄增长不断改善,但成人期仍可存在肌肉容积及结实度减少。
3、患者行为问题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直至老年期行为问题可明显减少。
症状-并发症:
1、患者可因肌张力低下,并发新生儿窒息、反复呼吸道感染。
2、患者可因严重肥胖,出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脑卒中、肺源性心脏病等肥胖相关并发症。
3、患者可因过分贪食,并发胃穿孔。
4、患者可因皮肤抓挠,引起皮肤感染、皮肤溃疡、败血症。
5、患者可因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并发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枢性肾上腺功能不全。
6、患者可因神经系统异常,并发癫痫。
就医-急诊指征:
1、突然出现明显发绀、呼吸困难。
2、突然出现剧烈腹痛。
3、突然出现癫痫发作。
4、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婴幼儿出现肌张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外生殖器发育不良。
2、学龄期出现过度摄食行为。
3、青春期发育延迟,第二性征缺乏。
4、显著肥胖。
5、伴有强迫、多动、抑郁、焦虑、偷窃、囤积食物、皮肤自损等精神行为异常。
6、伴有皮肤白皙、睡眠障碍、脊柱侧弯、斜视、反复龋齿、牙釉质异常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病情危急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救治。
2、儿童患者,应前往小儿科就诊。
3、成人患者,应前往内分泌科就诊。
4、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可能还需根据情况前往营养科、精神心理科、新生儿科、骨科、眼科、泌尿外科、康复科、妇科等科室接受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7、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或您孩子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或我孩子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3、需要如何治疗?
4、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遗传吗?
7、如果住院的话,需要住院治疗多久?
8、需要做手术吗?
9、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由于存在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医生通常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内分泌代谢检查、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检测、超声、全脊柱正侧位、头颅MRI、多导睡眠监测、骨密度、脑电图、发育评估等多项辅助检查,以协助诊断及评估病情,确诊一般需依赖甲基化分析等遗传学检测。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通过视诊,可以观察患者的外貌、体态和发育情况,来寻找特征性的体征,如面部特征、肥胖、身材矮小、手指细长、小足/小手、皮肤色素减退、外生殖器发育不良等。
2、听诊
医生通过听诊,检查心音和肺部的呼吸音,以排除心脏畸形和呼吸系统问题。
3、触诊
医生通过触诊,判断有无腹部肿块、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4、叩诊
医生通过叩诊,可以判断有无肝脏浊音界扩大、移动性浊音阳性、肾区叩痛等。
5、神经系统专科查体
包括姿势和协调性、运动和感觉功能、腱反射、肌张力等,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为常规性检查,用于判断患者有无贫血、感染、过敏。
2、肝肾功能
包括肝酶、肌酐、白蛋白、胆红素等,用于评估是否出现肝肾功能损伤。
3、内分泌代谢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等指标,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2)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检测:生长激素可促使肝脏分泌IGF-1,IGF-1可通过血液输送到各器官,促进生长发育。PWS进行IGF-1检测,可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症诊断,也可用于监测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
(3)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患者由于容易出现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因此需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检查,以评估糖代谢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则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
(4)胰岛素:检测胰岛素水平,以评估胰岛素分泌功能。
(5)尿酸:评估尿酸代谢情况。
4、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检测
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睾酮、雌二醇、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SH)等,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肾上腺、性腺功能以及性激素水平。
5、遗传学检测
包括荧光原位杂交、微卫星连锁分析和甲基化分析等,为确诊PWS的重要手段。其中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法(MS-MLPA),既可分析甲基化异常(确诊PWS),还可分析拷贝数异常(初步分型)是目前确诊PWS的首选方法,确诊率可达99%以上(除极少数关键基因变异者)。
检查-其他检查:
1、多导睡眠监测
用于评估睡眠障碍和呼吸功能。
2、骨密度
评估骨骼健康情况。
3、脑电图
评估大脑电活动,检测是否存在癫痫发作等异常。
4、发育评估
(1)智力测验:通过智力测验,如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评估智力水平。
(2)心理行为学评估:评估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如注意力、行为问题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
(1)腹部超声:用于评估腹部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检查是否存在脏器异常。
(2)心脏彩超: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2、全脊柱正侧位
用于评估脊柱的结构和畸形情况。
3、头颅MRI
检查脑部结构,评估是否存在脑部异常。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临床诊断评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需进行分子遗传诊断。此外,由于患者在不同年龄段的临床表现不一,因此需根据就诊相应年龄段进行鉴别诊断。婴儿期主要与新生儿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异常、各类神经肌肉疾病等其他造成肌张力低下的疾病相鉴别,儿童期主要与继发性肥胖以及其他遗传性肥胖综合征相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临床诊断标准
目前主要使用Cassidy等修正后的国际PWS临床评分诊断表现,该标准包括6条主要标准(每条记1分)、11条次要标准(每条记0.5分)和8条支持证据(不计分)。其中,0~3岁患者临床评分≥5分(其中主要标准>4分),3岁以上患者临床评分≥8分(其中主要标准>5分),即可作出PWS临床诊断。
(1)主要标准(1分/项):①新生儿和婴儿期肌张力低下、吸吮力差。②婴儿期喂养、存活困难。③1~6岁间体重过快增加,肥胖、贪食。④特征性面容:婴儿期头颅长、窄脸、杏仁眼、小嘴、薄上唇、嘴角向下(3种及以上)。⑤外生殖器小、青春发育延迟或发育不良、青春期性征发育延迟。⑥发育迟缓、智力障碍。
(2)次要标准(0.5分/项):①胎动减少,婴儿期嗜睡、少动。②特征性行为问题:易怒、情感爆发和强迫性行为等。③睡眠呼吸暂停。④15岁时仍矮小(无家族遗传)。⑤色素沉着减退(与家庭成员相比)。⑥与同身高人相比小手(<正常值第25百分位数)和小足(<正常值第10百分位数)。⑦手窄、双尺骨边缘缺乏弧度。⑧内斜视、近视。⑨唾液黏稠,可在嘴角结痂。⑩语言清晰度异常。⑪自我皮肤损伤(抠、抓、挠等)。
(3)支持证据(不计分):①痛阈高。②不易出现呕吐。③婴儿期体温不稳定,年长儿及成年人体温敏感性改变。④肾上腺皮质功能早现。⑤脊柱侧凸或后凸。⑥骨质疏松。⑦智力拼图游戏中显示超常机能。⑧神经肌肉检查正常。
2、分子遗传诊断标准
患者通过甲基化分析,发现15q11.2-q13区域存在甲基化异常,即可确诊为PWS。
诊断-鉴别诊断:
1、婴儿期
(1)新生儿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异常: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多有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出生时缺氧窒息等病史,可伴嗜睡、尖叫、惊厥等,肌张力降低或升高,血常规、脑脊液等提示感染指标异常,病原学培养阳性,头部MRI及脑电图有异常改变,可资鉴别。
(2)各类神经肌肉疾病:包括先天性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脊肌萎缩症、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等,患者除肌张力降低,还可因呼吸肌无力而出现呼吸困难,心肌病变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辅助检查可见肌酶升高、低血糖、肌电图异常等,进一步行遗传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3)其他遗传综合征:包括Angleman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等,均可出现肌张力下降、喂养困难,但惊厥、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异常更为显著,无自发食欲改善以及过度摄食行为,相关遗传学检测可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儿童期
(1)继发性肥胖:如心理疾病所致继发性肥胖,患者也可出现肥胖、智力异常、精神行为异常,但心理疾病所致者,通常不会出现身材矮小,其摄食行为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通常没有特定的遗传学异常,通过遗传学检查及心理行为学评估,可加以区分。
(2)其他遗传性肥胖综合征:包括Rett综合征、Cohen综合征、Bardet-Biedl综合征、Camera综合征等,均可出现类似的肥胖和智力异常,但不同的遗传综合征还可存在相应的临床特点。例如,Bardet-Biedl综合征患者还会存在视网膜退行性变、多指等,一般无肌张力低下、PWS特殊面容;Rett综合征主要累及女性;Cohen综合征可出现小头畸形、眼裂下斜、门齿突出等特殊面容,伴视网膜营养不良,一般无外生殖器发育不良,通过相关遗传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尚无法根治,由于患者在不同年龄段会出现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故应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根据患者不同问题进行有效干预,以维持合理营养摄入、改善生长发育、矫正发育行为、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治疗-一般治疗:
1、饮食行为及营养管理
(1)对于婴幼儿期患者,主要问题是肌张力低下及伴有喂养困难,此阶段应尽力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避免营养不良。
(2)对于吸吮无力者,可给予短期鼻饲,或使用特殊奶嘴(大孔眼)少量多次进行喂养。此外,可以配合口腔运动治疗,通过刺激口腔内各肌群,使咀嚼、吞咽反射协调进行,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吸吮无力症状。
(3)对于年长患儿(2~4岁以后),喂养困难被过度摄食所取代,故应主要进行饮食控制及营养监测,预防体重过度增长,减少肥胖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远期预后。具体应由在PWS方面有丰富治疗经验的营养科医生进行指导,根据患儿不同的年龄、生长发育状况及饮食习惯等,制定相关的营养方案,对患儿的营养摄入进行个体化治疗,确定及控制总热卡。同时,家长应密切监护以及监测体重变化,保持三餐规律,不要在三餐外给患儿加餐,必要时可将食物上锁储存,避免患儿暴饮暴食。
2、运动疗法
对于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患者来讲,在采取饮食管理的同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抗阻相结合等,也是防止肥胖的重要手段。部分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干预,可将体重控制在理想水平。
治疗-药物治疗:
1、生长激素替代治疗
生长激素替代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终身高,还可以增加瘦体重、改善肌力,并且早期治疗可能对语言及精神行为发育有益。因此,PWS患者在确诊后,排除生长激素使用禁忌后,应尽早开始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临床反应以及IGF-1水平等,调整给药方案,一般开始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后,只要实际获益大于风险,则应持续、长期治疗。生长激素使用的禁忌证包括严重肥胖、有未控制的糖尿病、未控制的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活动性肿瘤和活动性精神病等。
2、性激素替代治疗
(1)隐睾性激素替代治疗:对于低位隐睾者,可以在6月龄内采取丙酸睾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行治疗,以促进睾丸下降,同时还可促进阴囊增大及阴茎增长。疗效不佳时应尽快手术。
(2)青春期性激素替代治疗:患者通常需要在青春期使用性激素替代治疗,以诱发、促进或维持青春发育,能够改善患者第二性征,促进骨骼正常发育,增强患者自信心。但是,男性采用雄激素替代治疗(如丙酸睾酮),可能会产生行为问题,女性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如戊酸雌二醇)可能会产生月经相关的卫生问题,故需与患者监护人充分讨论利弊,确定监护人意见后方可实施。
3、催产素
近期研究显示,催产素可以改善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吸吮无力、喂养困难、情绪激动、社交困难等症状,但具体疗效及用药方案尚无统一共识,仍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4、降糖药物
对于并发高血糖、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据情况,给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等降糖药物治疗,甚至胰岛素治疗。
5、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对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6、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
对于婴幼儿患者发生中重度应激事件时,可采取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
7、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对于患者强迫、刻板行为等精神行为异常,可酌情给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可帮助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利培酮、奥氮平等。
8、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相关研究显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急性呼吸困难的治疗,比如氟西汀。
9、其他
针对患者的暴饮暴食及严重肥胖,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MetAP2抑制剂、大麻类药物等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治疗-相关药品:
重组人生长激素、丙酸睾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戊酸雌二醇、催产素、二甲双胍、利拉鲁肽、胰岛素、左甲状腺素钠、氢化可的松、利培酮、奥氮平、氟西汀
治疗-手术治疗:
1、睾丸固定术
对于高位隐睾或药物处理无效的低位隐睾,应采取睾丸固定术,手术时机最晚不超过18个月。如果错过睾丸固定术,则需切除萎缩睾丸,以防止恶变。
2、脊柱矫形术
对于伴严重脊柱侧弯者,应采取脊柱矫形术。
3、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
对于出现严重气道梗阻者,必要时需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以防止呼吸道阻塞窒息。
4、减重手术
对于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所引起的严重肥胖,一般不提倡进行减重手术,这是因为,PWS患者接受减重手术后不久会出现体重反弹,且可能发生肠吸收不良、感染、胃穿孔甚至死亡等不良反应,故仅在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时考虑进行减重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由于本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不同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差异。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针对不同患者给予相对应、多系统的综合治疗,采取长期的多方面管理及监测,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据统计显示,不同年龄段PWS的死亡原因有所差异,婴幼儿期可因肺换气不足、严重营养不良、严重感染,学龄期至成人期可因严重肥胖及相关并发症,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者多器官、多系统受累,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2、婴幼儿期可因肺换气不足、严重营养不良、严重感染,学龄期至成人期可因严重肥胖及相关并发症,危及生命。
3、本病为遗传疾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部分类型的PWS家庭存在较高的再发风险。
预后-自愈性:
本病无法自愈,需早期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本病尚无法治愈,但通过早期、综合治疗,长期的多方面管理及监测,可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患者需要进行终生的管理与监测,家属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日常生活管理,并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病情监测,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患者从学龄期开始,会出现过度摄食行为,难以自控,并常伴脾气暴躁、固执、强迫有等精神行为异常。
(2)由于本病属于复杂的遗传性疾病,患者需进行终身的随访及管理,因此也会给家属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不利于病情管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与医护人员多沟通交流,学习本病的相关知识及最新进展,为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观念。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与患者进行认知行为训练,纠正患者错误观念,帮助控制异常行为。
日常-用药护理:
家属应学习相关药品的储藏方法,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有明显不适,及时就诊。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
2、保持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衣物。炎热季节,可外涂爽身粉,减少汗液刺激。
4、建议穿着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
5、病情缓解后,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散步、做保健操、慢跑、瑜伽等,以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6、家属可以在康复师指导下,每天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比如益智游戏、简单家务、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在各年龄段均应进行随访及监测。
1、未成年前,主要进行精神运动、体格生长发育及体成分的监测,除常规的儿童保健之外,建议每3~6个月随访一次。
2、开始生长激素治疗后,应每6个月进行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及生长因子监测。
3、对于睡眠呼吸暂停,应根据情况每5~12个月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
4、对于脊柱侧弯,应每6个月或按需进行监测。
5、每1~2年进行一次骨代谢监测。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以便评估治疗效果及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的日常饮食管理至关重要,针对患者不同年龄段,应采取相应的饮食调理,可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防止肥胖及相关并发症。
饮食建议:
1、婴幼儿期
6个月以下婴儿宜采取母乳喂养,喂养困难者可使用特殊奶嘴进行喂养,6个月以上婴儿可以科学添加辅食,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避免营养不良。吸吮无力者,必要时可短期鼻饲。
2、学龄期至成人期
(1)关键是控制过度摄食行为以及摄入总热量。应在营养师指导下,按年龄估算每日摄入总热量,并合理分配蛋白质(25%左右)、脂肪(<25%)和碳水化合物(50%左右)比例。主食以杂粮为主,多摄入鱼肉、瘦肉、牛奶、鸡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使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并在确定总热量为前提下,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低升糖指数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西红柿、黄瓜、芹菜、油菜、空心菜、大白菜、苹果、猕猴桃等。
(2)家属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饮食日记,详细记录进食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计算每日总摄入量,便于管理和调整。
(3)家属应严格进行食物储存管理,比如存放食物的橱柜及冰箱要上锁、不要将食物摆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对获取食物的途径设置障碍等,并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缓解过度摄食行为。
(4)对于体重增长过快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轻断食、生酮饮食等减肥饮食法,以减轻体重。
饮食禁忌:
1、少吃高脂食物,比如猪油、肥猪肉、鸡皮、黄油等。
2、禁用动物油。
3、少吃高胆固醇食物,比如动物内脏、鱼子等。
4、避免高糖饮食,比如水果罐头、冰淇淋、巧克力、蛋糕、奶茶、果冻、碳酸饮料等。
5、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部分情况下,PWS家庭具有较高的再发风险,故应做好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以减少患病儿的出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