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气秘疾病概述: 气秘是指由于气机郁滞,通降失职,使糟粕内停,不能下行所致的便秘。临床以大...
养生
疾病名称: 气秘
疾病概述:
气秘是指由于气机郁滞,通降失职,使糟粕内停,不能下行所致的便秘。临床以大便干结,或大便不干而排出不畅,或便而不爽为主要特征。发生与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有关。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病证过程中,中老年多发,女性较多见。本病预后一般较好,辨证得当,调治得法,大多可痊愈。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脾脏、胃、肠
常见症状: 大便秘结,排出困难
主要病因: 情志失调、劳倦过度
检查项目: 血常规,粪便检查,胃肠道气钡造影检查,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肠镜检查
重要提醒: 如果大便干结,或大便不干而排出不畅,或便而不爽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及时排除器质性原因,辨明寒热虚实后再用药,掌握中病即止的原则,免伤正气。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发于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畅或久坐少动的人。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有关。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常。病位主要在大肠,涉及脾、胃、肺、肝、肾等多个脏腑。
病因-基本病因:
1、情志失调
忧愁、思虑、悲伤都是正常的情志活动,但长期忧愁、思虑、或情志抑郁,容易损伤肝脾,导致脏腑气机郁滞,传导失职,出现气秘。
2、劳倦过度
久坐或长期卧床少动,气机不利,均可导致腑气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而形成气秘。
症状-总述:
临床以大便干结,或大便不干而排出不畅,或便而不爽为主要特征,发病常受情绪影响,同时伴有气滞症状如嗳气、腹胀、肠鸣、矢气等。
症状-典型症状:
1、主要症状
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粪质不硬,虽频有便意,但排便不畅。
2、伴随症状
常伴有肠鸣、矢气、嗳气、腹胀、饮食减少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1、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2、或伴有腹胀、腹痛、口苦口臭、食欲不振等症状。
以上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通常患者需要到中医科、消化内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相关胃肠道检查,建议前一天晚上禁食空腹。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例、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可以提前准备自己想要咨询医生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等症状多久了?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的症状,如嗳气、腹胀、饮食减少等?
4、最近做过什么检查吗?
5、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6、最近睡眠情况如何?有没有经常熬夜?
7、平时有偏食辛辣肥腻等食物的习惯吗?
8、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大便干燥,排便不畅等表现?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血常规,粪便检查,胃肠道气钡造影检查,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及纤维肠镜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姿态肢体外形、动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二便、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出汗、问口渴情况,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腹部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血常规可查看患者体内是否有炎症感染,有利于明确病因。
2、粪便检查
观察粪便的性质、坚度等。习惯性便秘一般无脓血、黏液等,继发性肛裂等伴有新鲜拭血或滴血。
检查-其他检查:
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及纤维肠镜检查:可直视肠黏膜状态状况。习惯性便秘,结肠黏膜可有不同程度炎性改变。挛缩性便秘除炎性改变外,可见肠管痉挛性收缩,肠镜推进困难,必要时可做活检明确病变性质。
检查-影像学检查:
胃肠道气钡造影:用于排除肿瘤、结核、巨结肠症、梗阻等器质性便秘。经钡剂灌肠发现可疑病变,应复查结肠镜并活检。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大便干结,或大便不干而排出不畅,或便而不爽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要与同样以大便秘结为主症的肠结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排便周期、大便质地和排便感觉三方面为诊断的主要依据,超过72小时排便一次,或大便干硬难出,或大便虽不干而排出时间延长、费力。
2、可伴有腹胀、腹痛、口臭、饮食不佳、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但没有这些症状不影响便秘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气秘与肠结:两者都为大便秘结不通。但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降受阻所致,表现为腹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而且无矢气和肠鸣音,严重患者可吐出粪便。气秘多为情志致病,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表现为腹胀,大便干结难出,可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欲吐,饮食减少。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应以通下为主,但决不可单纯用泻下药,应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法。选择润肠通便相关药物时,火麻仁、杏仁、桃仁、瓜蒌仁等可酌情使用。
治疗-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如果出现腹部胀痛明显的患者,可加用厚朴、柴胡、莱菔子等。
2、如果出现便秘、腹痛、舌红、苔黄等气郁化火症状的患者,可加用黄芩、栀子、龙胆草等。
3、如果出现气逆呕吐的患者,可加用半夏、陈皮、代赭石等。
4、如果出现情志郁结,忧郁少言寡语的患者,可加用白芍、柴胡、合欢皮等。
5、如果出现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的患者,可加用红花、赤芍、桃仁等。
治疗-药物治疗:
1、常用方剂:六磨汤加减。
2、常用中药: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大黄。
3、中成药: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厚朴排气合剂。
治疗-相关药品:
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厚朴排气合剂,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以调理肠胃,行滞通便。主穴选择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支沟、足三里。气秘配伍中脘、太冲。用毫针刺,按虚补实泻法操作。针灸对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疗效,如经治疗多次而无效者须查明原因。
2、耳针疗法
大肠、直肠、交感、皮质下。毫针刺,中等强度或弱刺激;可用埋针法或压丸法。
治疗-治疗周期:
气秘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气秘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一般较好,辨证得当,调治得法,大多可痊愈。
预后-危害性:
长时间气秘容易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疮等,另外,可使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出而诱发肠癌。
预后-治愈性:
若得到及时治疗,可改善症状,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本病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生活情志等调护不当,可能会引起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注意情志调护,饮食有节、生活起居有规律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情志失调是气秘致病因素之一,因此要做好情志调护。
2、患者常会便秘而痛苦,忧虑多与病证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要保持心情舒畅,创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避免情志所伤。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用通便药物时,应掌握中病即止的原则,免伤正气。
2、中药汤剂一般温服,服药后应注意观察大便次数、性状和量。
3、对诊断不明的患者,不能随意用烈性泻下剂,以免发生意外。
4、首先要找到引起便秘的原因,排除器质性便秘,辨明寒热虚实后再用药。
5、中成药丸剂应在早晨或睡觉前空腹服用。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提供舒适隐蔽的排便环境。
2、适量参加体育运动,进行腹部按摩和提肛训练,避免久坐少动。
3、保持肛周皮肤清洁,便后用温水洗净。
4、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没有便意,也应该坚持每天早晨或早饭后大便的习惯。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粪便的性状、颜色及量,特别注意观察粪便形态的变化。
2、老年患者排便时勿过度用力,以免诱发心绞痛诸症。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做胃肠道气钡造影检查、纤维肠镜检查、粪便检查等项目,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富含纤维素,如粗粮、蔬菜、瓜果,适当摄取油脂类食物,常服蜂蜜、麻油,忌食辛辣煎炸食品,禁烟酒。
饮食建议:
1、气秘患者宜多吃行气润肠食物,适当摄取油脂类食物,如香蕉、橘子、竹笋、蜂蜜、麻油等。
2、早晨起床空腹喝淡盐水或蜂蜜水等,有助于预防便秘的发生。
3、也可以用白萝卜、去皮切块煮烂后食用,以清热润肠,顺气导滞。
4、饮食宜清淡、富含纤维素,如粗粮、蔬菜、瓜果。
饮食禁忌:
1、气秘患者忌收敛固涩食物,如芡实、白果、石榴等。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3、忌食油腻性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4、禁烟酒。
预防措施:
气秘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平时注意饮食调摄、生活起居有规律,调节情志等措施,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发作。
1、生活起居有规律,加强身体锻炼,避免少动久坐,保持心情舒畅。
2、可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不要养成用药通便的依赖性。
3、注意饮食调养,多吃蔬菜、粗粮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多食瓜果,多饮水,常服蜂蜜、牛奶,忌食辛辣食品,戒除烟酒。
4、了解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运动量不足、精神因素等与便秘的关系。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尽量提供隐蔽条件,并保证充足的时间。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