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切割伤疾病英文名称: cutting injury疾病概述: 切割伤(cutting i...
养生
疾病名称: 切割伤
疾病英文名称: cutting injury
疾病概述:
切割伤(cutting injury)是指皮肤、皮下或深层组织受到锐器(如玻璃碎片、刀刃等)的划割而发生的破损裂伤。典型表现包括皮肤破损、出血和疼痛等。本病的预后取决于伤口的深度、位置和处理的及时性,及时就医和适当处理是关键。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皮肤破损、出血、疼痛
主要病因: 锐器划割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细菌培养、X线检查
重要提醒: 严重的切割伤可能会导致严重失血和肢体脱离人体,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应及时就医诊治。
临床分类:
按照损伤程度,可分为轻度切割伤和重度切割伤。
1、轻度切割伤
一般仅伤及皮肤组织,可表现为皮肤破损、流血、疼痛。
2、重度切割伤
除皮肤破损、流血、疼痛外,还可能会伤及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组织,导致受损部位的感觉和功能障碍。当流血过多时,可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休克等表现。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工厂内从事机器手工业的操作人员。
2、建筑工地施工人员。
3、厨师、肉制品售卖人员。
4、打架斗殴的人群。
病因-总述:
切割伤是锐器的划割而发生破损裂伤,常见有刀砍伤、玻璃划伤、铁片划伤等。切伤的形成机制是锐器刃口在压力和牵引力作用下,在体表作切线移动,组织被切割断裂形成的损伤。形成切伤的器具叫切器,任何具有锐利刃口或边缘的坚硬物体都可形成切伤。
症状-总述:
切割伤大多数呈线形创伤,创口长短、深浅不一,创缘光滑,两侧创缘能完好对合,创角尖锐,创壁平整,创腔内无组织间桥,创底的骨膜可被切断,在骨质上留下线条状划痕。伤口出血程度跟受伤的长度与深度相关,如伤及大动脉,则出血量较大;伤及大静脉可形成血栓;伤及神经,则可能出现表皮挛缩,运动受限,神经反射迟钝或消失。
症状-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缝合切口裂开、功能障碍、瘢痕形成等。
就医-家庭处理:
一旦发生切割伤,患者或家属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在伤口处,通过这种局部加压的方法进行止血。如果出现手指、脚趾等部位切断,除按压止血外,还需将断指(肢)放入干净的密封袋内,并将袋子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并携带断指(肢)前往医院,手术越早越好,应争取在6~8小时内进行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当切割伤导致手指断离后,千万不能将断指放入酒精、消毒水中浸泡,这会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从而影响再植术后手部的功能恢复。
就医-急诊指征:
1、如果伤口出血无法自行止住或失血过多;
2、如果切割伤的伤口深度较大,可能涉及内部结构,如关节、骨骼或腔道等;
3、如果切割伤涉及脏器,如腹腔器官或胸腔器官;
4、如果手指、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发生完全或部分切断;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被锐器划割导致疼痛、出血等;
2、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尽快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及时去普通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及时就医诊治,可让亲友帮助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进行相关询问,提前组织好语言,有利于医生了解病变情况。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怎样受伤的?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2、您有没有进行任何急救或处理?
3、您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或正在服用药物?
4、伤口有出血吗?是持续流血还是在一开始就停止了?
5、您是否有疼痛或不适感?如果是的话,您能否描述一下疼痛的程度和性质?
6、您是否有感觉丧失或刺痛感?您是否能够活动受伤部位?
7、您是否有发热的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5、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被锐器割伤后,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之后可能建议患者做血常规、细菌培养、X线检查等。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其次检查受伤部位和其他方面的变化。主要了解伤口的位置、形状、大小、边缘、深度,伤口出血的性状、外露症状等,还有伤口的污染情况以及伤口内有无异物留存。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初步判断是否合并炎症。
2、细菌培养
可协助判断感染伤的致病微生物,以指导抗生素使用。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骨骼损伤。
诊断-诊断原则:
切割伤患者一般都有明确的外伤史,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来初步诊断,但可能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变的严重程度。
治疗-治疗原则:
切割伤患者的治疗方式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损伤情况进行适当的清创、修复,同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缓解不适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治疗-一般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补液、输血,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的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例如选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并可能使用破伤风抗毒素进行注射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但是,具体的治疗措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切割伤过大的患者,通过清创缝合术将破损处进行缝合,手术时间较短,一般在1小时以内。对于断指(肢)再植术的患者,需要对骨、血管、神经、肌腱、皮肤等多处进行连接,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如患者有危及生命的损伤,应首先紧急处理,挽救患者生命。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与患者病情、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病情较轻,经治疗后,症状可能得到缓解,病变逐渐愈合;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遗留功能障碍,甚至丧失部分肢体;还有部分患者因病情严重、危急,可能会发生死亡。
预后-危害性:
切割伤较重时,可能导致严重失血、肢体脱离人体,严重影响肢体的活动和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接受及时、规范的治疗后,部分患者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获得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预后-后遗症:
治疗后可能导致瘢痕形成、功能障碍,或者有肢体丧失等残疾情况。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并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促进机体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恐惧心理:由于意外创伤,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对所造成的痛苦难以接受和适应,同时担心伤后是否会对局部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
(2)忧虑心理:切割伤患者所需医疗费用可能较多,有些患者担心会对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容易使患者出现过度忧虑等情况。
(3)自卑心理:切割伤可能会导致瘢痕形成、功能障碍等情况,不仅影响外观,还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2、 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并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应正视自身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3)患者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如看画展、下棋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换药、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以防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皮肤卫生,防止局部剧烈活动,以防影响创口愈合。
2、保持稳定情绪,合理作息,避免劳累,对促进机体恢复有积极作用。
3、随着机体的逐渐恢复,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局部功能的恢复。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复诊时携带近期相关检查结果及相关用药等。
日常-术后护理:
1、预防感染
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注意保持创口卫生清洁干燥,同时遵医嘱定期进行换药。
2、活动管理
术后注意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导致手术创口裂开,加重损害,影响治疗效果。
3、术后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渗液等情况,若出现局部剧烈疼痛、红肿等异常情况,应立刻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饮食调理:
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尽早康复。
饮食建议:
1、可进食清淡,丰富营养并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食,如豆腐、鸡蛋羹、米粥等。
2、还可适当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的食物,以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比如新鲜蔬菜水果,畜肉、禽肉等。
饮食禁忌:
1、戒烟忌酒,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否则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不利于康复。
2、生冷,寒凉、油腻食物应忌食。因其难以消化,会给胃肠道增加负担。
3、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芥末等,不利于伤口愈合。
预防措施:
在工作或生活中加强劳动保护,做好个人防护,可避免切割伤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