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热淋疾病英文名称: heat stranguria疾病概述: 热淋(heat stran...
养生
疾病名称: 热淋
疾病英文名称: heat stranguria
疾病概述:
热淋(heat stranguria),是指内生湿热、外感湿热或郁热内阻引起的以尿频尿急、小便热涩疼痛,或伴有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淋证,本病的发生与外感湿热、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有关。本病多实证,治疗较易收效,预后一般良好。如果失治误治,可耗伤气阴,损伤脾肾,形成劳淋,病情缠绵难愈,预后欠佳。常见于西医学尿道炎、膀胱炎等。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肾内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肾脏、膀胱
常见症状: 尿频尿急、小便热涩疼痛、或伴发热
主要病因: 外感湿热、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
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细菌检查、细菌培养、B超、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
重要提醒: 如果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病情发展,损伤脾肾,形成劳淋,缠绵难愈。
临床分类:
1、湿热下注证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色黄浑浊,少腹拘急、腰痛,或伴有发热,烦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郁热内扰证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涩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心情抑郁,心烦喜呕,胃脘、少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或兼数。
3、心热下移证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涩痛,小便色黄,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少腹胀满,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外感湿热、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有关。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病位在膀胱和肾。
病因-基本病因:
1、外感湿热
风寒湿邪外感,入里化热,下注膀胱,或者外阴不洁,秽浊之邪上犯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发为本病。
2、饮食失节
平时偏食辛辣刺激性或油腻食物,或长期嗜酒,脾胃不能及时运化食物,湿热内生,下注膀胱,发为本病。
3、情志失调
突然暴怒,或长期情绪抑郁,影响肝脏疏泄,调达气机功能失常,气机郁结或气郁化火,气火郁于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发为本病。
4、劳倦过度
长期用脑过度,思虑忧愁,郁热内生,心火下移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本病以尿频尿急、小便热涩疼痛,或伴有发热为主要表现,多见于已婚女性,每因劳累、情志变化、感受外邪而诱发。
症状-典型症状:
发病急骤,小便频急,尿道灼痛,或尿血,患病日久或者反复发作,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膀胱俞、肾俞等穴位有压痛、叩击痛。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1、如果出现发病急骤,小便频急,尿道灼痛,或尿血。
2、或者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肾内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简单查体,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一般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建议不要佩戴有碍于检查的饰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小便频急,尿道灼痛,或尿血等症状?多久了?
2、一般持续多久?是劳累后发生的吗?
3、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腰痛、腰膝酸软等?
4、之前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腹泻等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7、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8、平时有偏食、厌食等饮食不节的习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小便频数,尿急,尿痛,或尿血?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需要手术治疗吗?
6、如果药物治疗,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细菌检查、细菌培养、B超、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望小便情况、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以及呕吐时声响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汗出,问口渴情况,问既往病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腹部脏器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急性炎症时,白细胞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2、尿常规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称为白细胞尿,对尿路感染诊断意义较大。
3、尿涂片细菌检查
本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初步确定是杆菌还是球菌,是革兰阴性细菌还是革兰阳性细菌,对及时选择有效抗生素有重要参考价值。
4、尿细菌培养
采用清洁中段尿、膀胱穿刺尿做细菌培养。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为真性菌尿,可确诊;104~105/mL,为可疑阳性,需复查。
5、肾功能
尿路感染时,肾功能一般正常。
6、亚硝酸盐还原试验
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性在70%以上,特异性高达99.5%。其原理为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细菌可使尿内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检查-影像学检查:
B超、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等
了解尿路情况,及时发现有无尿路结石、梗阻、反流、畸形等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尿路感染急性期不宜做静脉肾盂造影,可做B超检查,对于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或急性尿路感染治疗7~10天无效的女性应行静脉肾盂造影。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尿频尿急、小便热涩疼痛,或伴有发热等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小便症状的的癃闭、尿血、尿浊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小便频急不畅,滴沥涩痛,小腹拘急,腰部酸痛为主症,因疲劳,情志变化,感受外邪,不洁房事诱发。
2、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细菌检查、细菌培养、B超、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热淋与癃闭
二者都有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症状,但热淋尿频尿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为正常,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甚至出现无尿。但癃闭复感湿热,常可并发淋证,而淋证日久不愈,也可发展成癃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清热、利尿、通淋为主要原则,在具体脏腑和病邪致病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辨证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湿热下注证
(1)方药:八正散加减。
(2)常用中药:萹蓄、瞿麦、滑石、车前子、通草、枳实、大黄、栀子、甘草、灯心草。
2、郁热内扰证
(1)方药:小柴胡汤合四苓汤加减。
(2)常用中药:柴胡、黄芩、陈皮、半夏、猪苓、茯苓、泽泻、石韦、土茯苓、甘草。
3、心热下移证
(1)方药:导赤散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减。
(2)常用中药:生地黄、山栀、通草、当归、浙贝母、苦参、石韦、土茯苓、甘草。
治疗-相关药品:
尿清舒颗粒、八正胶囊、银花泌炎灵片、热淋清颗粒、肾安胶囊、复方石韦片、三金片、清热通淋胶囊、泌淋清胶囊、尿感宁颗粒、导赤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针灸治疗
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可用药熨法,艾灸,取穴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如果出现肉眼血尿,艾灸关元、足三里、命门、肾俞、三阴交等,或穴位按摩穴膀胱俞、委中、命门、关元等。
治疗-治疗周期:
热淋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热淋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多实证,治疗较易收效,预后一般良好。如果失治误治,可耗伤气阴,损伤脾肾,形成劳淋,缠绵难愈,预后欠佳。
预后-危害性:
1、少数热淋患者湿热弥漫三焦,热入营血,而发生高热、神昏等危证,应及时救治。
2、热淋日久不愈,耗伤正气可转为劳淋,导致脾肾衰败,出现水肿、癃闭、关格等。
预后-治愈性:
本病多为实证,辨证明确,正确及时用药,并注意饮食情志调护等,预后大多良好。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热淋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生活起居调摄不当,可能引起本病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同时,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等,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注意调畅情志,稳定情绪,正确对待自身疾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饭前服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
2、伴有恶心呕吐,可采用少量、多次分服,或稍加姜汁同服,也可稍冷服用。
3、用抗生素治疗时,应注意间隔时间,使药物发挥最佳功效。
4、尿常规转阴性后,仍需服药2周左右,以巩固疗效,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如有病情复发征象,应立即治疗,不要延误。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
2、发作期伴恶寒,注意卧床休息,缓解期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3、保持外阴部清洁卫生,勤换内衣裤。便后、睡前应清洗会阴部及肛门,以防发生逆行感染。
4、因性病反复发作患者,房事前可服用有效抗生素,房事后要2次排尿,清洁外阴部等。
5、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非急性期,可适当活动,以不劳累为度。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
2、注意观察尿液的色、质、量等情况,了解尿液中有无异物排出如血块等。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做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细菌涂片检查、细菌培养、B超、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等,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开水,勤排尿,每日尿量保持在1500ml以上,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戒烟酒。
饮食建议:
1、湿热下注证患者可饮用绿茶或用金钱草代茶冲饮,以清热利尿、通淋下泄。
2、尿液碱性患者,可进食瘦肉、鸡肉等,以酸化尿液。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性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以免聚湿生痰。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外感湿热、饮食、情志、劳倦等有关。因此,注意个人卫生,饮食情志调摄,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发生。
1、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起居有常,避免过度劳累。
2、注意个人卫生,勤沐浴,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
3、到公共浴室洗澡应以淋浴为宜,浴具自备,以免交叉感染。
4、伴有慢性感染病灶患者,如妇科疾病、慢性结肠炎等,应积极配合治疗,按医嘱用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