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乳头炎疾病概述: 乳头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房炎症疾病,是细菌经过皮肤破损侵入乳头内部所致...
养生
疾病名称: 乳头炎
疾病概述:
乳头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房炎症疾病,是细菌经过皮肤破损侵入乳头内部所致。当乳头湿疹、乳头皲裂或婴儿咬破导致皮肤破损时,细菌即可进入。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可出现乳头疼痛、肿大、发硬等症状。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合适药物进行治疗,多可有较好疗效,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乳腺外科
发病部位: 乳房
常见症状: 一侧或双侧乳头疼痛、肿大、发硬、裂口、溃疡
主要病因: 细菌经过皮肤破损侵入乳头内部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乳腺超声检
重要提醒: 乳头炎严重时常会影响正常哺乳,还会对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乳头炎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疾病,但目前尚无其准确、权威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多见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病因-总述:
乳头炎是细菌经过皮肤破损侵入乳头内部所致,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婴儿口腔内、空气中都有致病菌,当乳头湿疹、乳头皲裂或婴儿咬破导致皮肤破损时,细菌即可进入乳头从而致病。但也有一种很罕见的乳头炎,原因不明,抗感染治疗无效,可能属于自身免疫性炎症。
症状-总述:
乳头炎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头疼痛、肿大、发硬,乳头表面皮肤红肿,乳房其余部分正常。乳头表面可有小裂口和溃疡,上皮浸软后也可表现为糜烂状。初期哺乳时乳头有刀割样痛,继之出血或流黄水及表面结痂;如再吸吮,痂脱复结,裂口可逐渐扩大。
症状-并发症:
随着感染逐渐加重,可引起乳晕炎,甚至局部蜂窝组织炎、乳房脓肿等病变。
就医-门诊指征:
1、一侧或双侧乳头疼痛、肿大、发硬。
2、乳头出现裂口、溃疡。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就诊于乳腺外科或普通外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乳房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出现乳头疼痛、肿大、发硬、裂口、溃疡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乳房检查,作出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血常规、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乳腺超声等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观察乳房的形态、大小、对称性等情况,同时注意乳头和乳晕是否有红肿、溃疡等异常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用于判断是否伴有细菌感染,出现严重感染的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2、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血液、乳汁、穿刺液或脓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确定致病菌,同时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乳腺超声,可检查有无肿块,明确是否存在脓肿。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处于哺乳期等情况,既往乳房疾病史,再结合乳头疼痛、肿大、发硬、裂口、溃疡等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乳腺超声等辅助检查结果,通常不难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乳头炎一般采用局部药物治疗,严重时可口服或静脉滴注药物进行医治。通常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以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治疗-一般治疗:
1、注意乳头及乳晕部位干燥、清洁。
2、暂停直接哺乳,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再将吸出的乳汁喂养婴儿。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
(1)乳头炎和乳晕炎患者可用碘伏消毒、外敷金黄膏、抗生素软膏等。
(2)乳头皲裂处可用温盐水清洗后,涂以抗生素软膏或食用油使皲裂处软化,可减轻疼痛,易于治愈。
2、口服或静脉滴注用药
(1)抗生素:乳头炎严重者,可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在取得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前,可根据情况选择苯唑西林钠、头孢拉定、头孢美唑、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后根据致病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对婴儿无明显伤害的抗生素。
(2)止痛药:推荐使用可继续母乳喂养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止痛可以帮助喷乳反射,促进乳汁有效排出。
治疗-相关药品:
碘伏、金黄膏、苯唑西林钠、头孢拉定、头孢美唑、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治疗-手术治疗:
若患者并发乳房脓肿,可酌情采用手术切开引流等方法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乳头炎早期及时正规治疗,通常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预后较好;如不及时治疗,也可能引起感染扩散等情况,影响机体健康。
预后-危害性:
1、乳头炎常会引起局部不适,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哺乳、生活。
2、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起多种并发症。
预后-治愈性:
乳头炎经及时正规治疗,多可获得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要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注意乳房清洁,同时还需要保持心情舒畅,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病症,帮助疾病的康复。术后需卧床休息,保持伤口的清洁,避免刺激乳房。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发病部位位于乳房,患者可有乳头疼痛、发硬、红肿,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1)家属: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2)患者:主动与家属和医护人员沟通,说出内心感受,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询问医生是否调整用药。
2、用药期间是否继续哺乳,应询问医生,遵照医嘱执行。
日常-生活管理:
1、健侧乳房不停止哺乳,保持乳房清洁,喂奶前应清洗乳头及周围皮肤,清洁婴儿的口腔。
2、有乳头破损或皲裂的患者需要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待痊愈后再哺乳。
3、养成良好哺乳习惯,定时哺乳,每次哺乳后用吸乳器吸出残余的乳汁,或用手向乳头方向按摩乳房,帮助乳汁排空,以减少乳汁的淤积。
4、不要让婴儿含乳头睡觉,注意防治婴儿口腔炎症。
5、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
6、穿宽松胸罩。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血常规,观察疾病恢复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1、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根据医嘱采取舒适卧位。
2、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更换切口敷料。切开引流的患者如果脓液较多,每天可增加换药次数,并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物。
3、注意观察乳房皮肤颜色、温度等,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4、切口部位保持干燥、卫生,避免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患者需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避免细菌侵入是预防乳头炎的关键。
1、保持乳房和婴儿口腔的清洁。
2、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防止乳头破损。
3、每次哺乳后排空多余的乳汁,防止乳汁外溢引起皮肤损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