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软骨损伤疾病英文名称: cartilage injuries疾病别名: 关节软骨损伤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软骨损伤
疾病英文名称: cartilage injuries
疾病别名: 关节软骨损伤
疾病概述:
软骨损伤(cartilage injuries),又称为关节软骨损伤,是运动创伤中的常见类型。本病主要由于一次暴力急性损伤和逐渐劳损引起。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软骨损伤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经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膝部、足部、肘部、其他
常见症状: 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一次暴力急性损伤和逐渐劳损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CT、MRI、关节镜
重要提醒: 软骨损伤临床上非常常见,是运动创伤的常见类型,平时应注意本病的预防,一旦出现关节不适,需及时到院就诊。
临床分类:
软骨损伤根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损伤分级系统(ICRS)分为以下4级缺损。
1、Ⅰ级缺损
表浅的、钝性的缺口和表浅的开裂。
2、Ⅱ级缺损
损伤<软骨厚度一半。
3、Ⅲ级缺损
损伤≥软骨厚度的一半但未达到软骨下骨。
4、Ⅳ级缺损
全厚撕裂合并软骨下骨暴露。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软骨损伤在运动损伤中非常多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从事各类体育运动的运动员。
病因-总述:
软骨损伤主要由于一次暴力急性损伤和逐渐劳损引起。其中,急性损伤包括骨软骨骨折、单纯软骨骨折;慢性伤则由微细损伤积累而成,表现为软骨的退变和变性,最后产生骨关节炎。
症状-总述:
软骨损伤可发生于各个关节,在运动员中最易患病的关节为膝关节(尤其是髌骨关节)、踝关节以及肘关节。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软骨损伤
一般为软骨脱落和影响关节周围组织的机械性损伤表现,如膝关节软骨急性损伤,可伴有膝内翻、膝外翻、髌骨关节排列异常、膝关节韧带部位和半月板病变等表现。
2、慢性软骨损伤
主要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和一些机械性症状(如活动受限、捻发音等)。
症状-并发症:
软骨损伤可并发骨折、骨赘形成、滑膜炎、腱鞘炎、关节交锁、骨关节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剧烈运动后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肿胀。
2、关节活动受限、功能障碍。
3、关节局部明显压痛。
4、伴关节不稳、膝内翻、膝外翻等。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应前往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9、您是否患有基础疾病呢?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剥脱性骨软骨炎等?
10、您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吗还是得做手术?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这个病会遗传吗?
8、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X线、CT、MRI、关节镜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通过骨科专科查体,检查患者有无关节活动度异常、关节肿胀、关节内积液、关节力线异常等体征,对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检查-其他检查:
关节镜:是一项有创检查,但医生可以在关节镜下直接观察软骨损伤的性质、严重程度,并可在检查同时,对病变进行治疗。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普通的X光片对于软骨损伤帮助不大,这是因为软骨在X光片中不显影,但可用于排除其他病变的可能。
2、CT
有助于确定缺损的定位和可能存在的游离骨软骨块的大小,加用造影剂能够增加诊断软骨损伤的病变分级的准确性和能力。
3、MRI
为无创非侵入式诊断手段,是软骨退变的有力诊断工具。目前,关节软骨退变的最佳检查技术是T2相,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可重复性,可诊断软骨退变和软骨损伤。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病史,以及X线、CT、MRI、关节镜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目前临床上用于软骨损伤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方面。其中,在疾病早期可通过一些药物和物理手段进行保守治疗,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但这些方法基本对软骨修复无效。近年来,一些生物工程治疗方法包括干细胞方法和支架技术已被提出,有望成为修复软骨损伤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常用药物有塞来昔布、双氯芬酸等,用于消炎镇痛,缓解疼痛症状。
2、关节内注射药物
如盐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强的松龙等。
3、生物制剂
包括间充质干细胞(MSC)、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生长因子等,相关研究显示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优于一般药物治疗,特别是MSC疗法可做为治疗早期软骨修复的良好选择。
治疗-相关药品:
塞来昔布、双氯芬酸、盐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强的松龙、间充质干细胞、富含血小板血浆、生长因子
治疗-手术治疗:
1、关节镜下清理术
是临床上治疗软骨损伤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手术方法,通过清理软骨碎屑,冲出各种致炎因子,减轻患者疼痛。
2、关节镜下微骨折术
在软骨缺损区用特制的关节镜手推,在裸露的骨面上制造微型骨折,创建一个粗糙面,使超级血凝块更易黏附,新形成的血凝块含有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并被刺激分化成为纤维软骨样修复组织。通常来讲,疗效受患者的年龄、软骨缺损面积等限制,年龄<30岁和软骨缺损面积<2cm2者疗效较好。
3、骨软骨移植术
对于软骨缺损面积较大者(>4cm2),异体软骨移植术(OCA)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已有多项研究证实OCA具有移植物来源广,可以治疗大面积软骨缺损,具有恢复软骨下骨损伤和透
明超微结构的能力等优势,但因其免疫排斥反应、疾病感染、高失败率、高费用等缺陷,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软骨细胞移植术(ACI)
ACI是关节软骨损伤的第一个基于细胞的治疗方法,该治疗程序包括在关节负重功能最低的区域采集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以产生大量透明软骨,最后进行第二次手术清除受伤组织并将新软骨植入至缺损中,并用骨膜覆盖。
5、生物支架修复术
目前,生物支架用于修复关节软骨已成为一个大热点,其主要作用包括填补软骨缺损、支持细胞的定植、迁移、生长和分化,并诱导细胞向所需组织发展。如今可以利用的支架很多,包括纤维蛋白、水凝胶、透明质酸盐及硫酸软骨素等。
治疗-其他治疗:
1、基因治疗
尽管在临床前研究中,基因治疗已成功用于治疗软骨损伤,但由于其安全性和治疗能力,基因疗法还需大量试验进行评估。
2、康复训练
值得强调的是,对于软骨损伤患者,尤其是运动员,术后的康复训练与手术治疗同样重要,康复医师会根据患者具体的损伤部位、治疗情况,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是运动员重返赛场的必经之路。
治疗-治疗周期:
软骨损伤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软骨损伤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多数患者经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功能丧失,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缩短或终结运动生涯。
2、本病可并发骨折、骨赘形成、滑膜炎、腱鞘炎、关节交锁、骨关节炎等,增加治疗难度,影响预后。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大多数患者经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总述:
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家属应加强患者的生活管理,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带患者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1、由于软骨损伤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应注意调节心态,避免产生烦躁、抑郁、恐惧等负面心理,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
2、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日常-生活管理:
1、早期以卧床休息为主,可间断下床活动。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3、病情缓解后应在康复医师指导下,每天进行康复训练。
4、康复期间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但应避免过度负重、登高、远行、蹲起、跳跃等。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建议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
日常-复诊须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康复与复诊计划,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到院复诊。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应采取舒适,有利于恢复的体位。
2、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伤口辅料渗血、渗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
4、术后可通过听音乐、看报纸、与家属聊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对于疼痛明显者,应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5、注意观察肢端温度、皮肤和口唇的色泽、脉细血管充盈度、尿量等,及时发现血容量不足,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6、伤口局部肿胀者,术后24小时内可采取冷敷,术后24小时后采取热敷或红外线灯照射。
饮食调理:
软骨损伤患者应注意平时的饮食调理,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促进病情恢复,增强体质。
饮食建议:
1、宜采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2、可以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乳、酸奶、大豆、豆制品、海带、虾皮、黑芝麻、黑米等。
3、建议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及蔬菜。
4、宜采取蒸、煮、炖、烩等烹调方式,促进营养吸收。
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如辣椒、大蒜、酒精、芥末、浓茶、浓咖啡等。
2、忌油炸、油煎、油腻食物。
3、忌暴饮暴食。
4、少喝碳酸饮料。
预防措施:
针对软骨损伤的形成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适当足量的运动对于关节软骨是有益的,既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还可以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
2、应避免过度活动及长时间、强负荷的运动,否则会引起关节劳损及软骨退行性变。
3、除不可避免的交通意外等突发事件,在进行运动之前,应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时佩戴好护具,尽量避免激烈冲撞。
4、积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剥脱性骨软骨炎等原发疾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