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腮腺混合瘤疾病英文名称: mixed tumor of parotid gland疾病别...
养生
疾病名称: 腮腺混合瘤
疾病英文名称: mixed tumor of parotid gland
疾病别名: 腮腺多形性腺瘤
疾病概述:
腮腺混合瘤(mixed tumor of parotid gland)是源于腮腺上皮,含有腮腺组织、黏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肿瘤,又称为腮腺多形性腺瘤。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肿瘤体积增大后可引起局部肿块等表现。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手术不彻底肿瘤容易复发,且复发后更容易恶变,因此建议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局部肿块
主要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理化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B超检查、CT检查、腮腺造影、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腮腺混合瘤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因手术不彻底导致肿瘤复发、癌变。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腮腺混合瘤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腮腺混合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少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1.2~1.5)。
病因-总述:
腮腺混合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因素、理化因素、精神因素等。
病因-基本病因:
腮腺混合瘤来源于腮腺上皮,其中的黏液软骨样组织由肿瘤肌上皮细胞组成。肿瘤的外层是一层很薄的包膜,是由腮腺组织受压后变形而成,并非真性包膜。
症状-总述:
腮腺混合瘤大多无明显症状,正常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肿瘤界限清楚,质地中等,长大后可影响局部外观,但一般不引起严重功能障碍。
症状-典型症状:
1、发生于腮腺浅部的腮腺混合瘤,表现为耳下区的韧实肿块,较大时可伸向颈部。
2、发生于腮腺深部的腮腺混合瘤,体积可以很大,甚至会引起咽部异物感、吞咽障碍。
症状-并发症:
部分肿瘤会发生癌变,这部分肿瘤缓慢生长一段时期后,突然生长加速,并伴有疼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于腮腺处触及肿块。
2、伴咽部异物感、吞咽障碍等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口腔科诊治范畴,患者可去口腔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自从您发现症状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最近体重有明显减轻吗?
7、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了什么病?
2、病因是什么?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需要手术吗?
4、我多久能好?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会复发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的腮腺部位出现不明肿块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初步了解局部情况,然后通过B超、CT检查、腮腺造影、病理检查等进一步了解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口腔、腮腺部位的局部情况,可触及到结节状肿块,高起处质地较软,低凹处质地较硬,一般可以活动。
检查-病理检查:
可通过细针吸出肿瘤细胞进行病理检查,以了解肿瘤性质,有助于明确诊断。检查中应避免肿瘤细胞扩散至其他部位。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B超检查显示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光滑,内部回声均匀;部分病例呈分叶状,边界清楚但不光滑,内部回声均匀。
2、CT检查
可明确肿瘤位置,了解肿瘤与颈动脉鞘等组织的关系,以排除腺外肿瘤。
3、腮腺造影
主要表现为主导管及分支导管移位,无中断现象,腺泡充盈缺损规则,无造影剂外溢。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哪些异常症状,询问患者局部肿块有无快速增大、疼痛等表现,然后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B超、CT检查、腮腺造影、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耳前淋巴结慢性炎症、腮腺囊肿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耳前淋巴结慢性炎症
耳前淋巴结慢性炎症也可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但多有原发感染灶,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2、腮腺囊肿
腮腺囊肿生长缓慢,表面光滑,质地软,穿刺可抽出囊液或皮质样物,B超检查显示无回声区,可以通过穿刺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腮腺混合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早期进行手术,通过手术将肿瘤连同周围组织彻底去除,以最大限度避免肿瘤复发。
治疗-药物治疗:
腮腺混合瘤尚无特效药物,一般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腮腺混合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中需要将肿瘤连同包膜和肿瘤周围的腮腺组织一并切除,否则容易复发,复发者更容易恶变。在切除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在肿瘤包膜外正常组织处进行切除,还应该注意保留面神经,以免引起其他损害。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腮腺混合瘤的预后与患者的具体情况有关。如果肿瘤没有发生恶变,手术彻底切除后也没有复发,则通常预后较好,患者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如果手术切除后出现复发甚至恶变等情况,则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甚至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危害性:
1、腮腺混合瘤的体积逐渐增大,会影响患者的外观,可引起咽部异物感、吞咽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生活有一定影响。
2、腮腺混合瘤可发生癌变,引起局部破溃、疼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还可能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一部分腮腺混合瘤治疗后不会复发,有治愈的可能性,一部分则可能出现恶变等情况,可能难以彻底治愈。
预后-复发性:
部分腮腺混合瘤手术治疗后会复发。
日常-总述:
家属应多给予患者关心与支持,帮助认识与了解疾病;在家休养期间应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恢复一段时间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腮腺混合瘤体积增大时会对患者的外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自信,甚至引起自卑的心理。
2、护理要点
患者需要正确认识疾病,医护人员主动了解疾病的治疗情况,可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家属也可多关心患者的病情,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勤洗澡,洗澡时不要大力擦洗,以免损伤皮肤。
2、勤剪指甲,不要抓挠患处,以免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3、营造舒适、安静、放松的生活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4、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5、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了解有无复发等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1、局部创面护理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若存在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2、抗生素的应用
患者术后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注意监测创面有无感染的征象,一旦发现及时告诉医生。
3、疼痛护理
术后患者可能感到疼痛,应及时告诉医生,遵医嘱使用正确的镇痛药物以镇痛治疗,不可私自服药。
饮食调理:
患者在治疗与控制疾病过程中,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疾病的进展及复发。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戒烟、限酒,减少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3、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腮腺混合瘤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疫苗以及预防措施。建议患者在生活中观察口腔、腮腺有无肿大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取得良好预后。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