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肾著疾病英文名称: kidney disorder with cold painful ...
养生
疾病名称: 肾著
疾病英文名称: kidney disorder with cold painful waist
疾病别名: 肾着
疾病概述:
肾著,中医病名,出自《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即“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因此,本病是由于寒湿之邪附着于腰部,从而引起阳气痹着而运行不畅,进而导致腰部出现冷痛、沉重的症状。由于腰为肾之外府,因此称之为“肾著”,又作“肾着”。在现代医学中,脊椎炎、腰椎间盘脱出、脊椎肿瘤、腰部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病变、肌肉风湿病及类风湿病及肾下垂、肾盂肾炎、肾周围组织炎、肾囊积水、肾结核、肾结石和盆腔疾病等,凡出现上述症状者,均可属于本病范畴。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肾内科、中医科、针灸推拿科、骨伤科
发病部位: 腰部
常见症状: 腰部冷痛、沉重
主要病因: 多由于寒湿之邪困阻于腰部所致
检查项目: 中医四诊,西医体格检查、X线、CT、MRI等
重要提醒: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反复发作或缠绵不愈,严重时可能会损伤经络、筋骨、脏腑等,进而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病因-总述:
本病的发生多由于感受寒湿邪气所致。因此,常与生活工作在寒冷潮湿的环境,或淋雨、蹚水,以及运动、劳作后大量出汗,都会引起衣物潮湿,如不及时更换或烘干衣物,就会引起寒湿之邪侵入腰部,进而导致本病发生。
病因-基本病因:
本病的基本病因为寒湿之邪痹着腰部所致。由于寒邪性质凝滞收引,可以导致腰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从而腰部出现冷痛症状;由于湿邪性质重浊、黏滞,从而引起腰部沉重不适。
病因-危险因素:
生活工作的环境寒冷潮湿,或淋雨蹚水或大量出汗后,如果没有及时更换衣物,都可能会导致或者加重肾著的发生。
症状-总述:
本病以腰部冷痛、沉重为典型表现。对于病情较轻者,一般不会引起饮食、排尿等异常改变;对于病情较重者,则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全身怕冷、精神不振、小便增多或排尿困难等不适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本病以腰背部疼痛、怕冷、自觉沉重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腹重如带五千钱”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因受凉或阴雨天而加重。患者一般不会伴随饮食、饮水、排尿等明显改变的情况。
症状-病情发展:
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无力、全身怕冷、精神萎靡不振、排尿困难或排尿增多等肾阳不足的表现。
就医-门诊指征:
患者在出现腰部疼痛且伴有寒冷、沉重感等症状时,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时,均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骨科进行就诊。
2、如果还伴随其他关节疼痛、肿胀者,则可以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3、如果存在水肿、排尿困难或排尿增多者,可以到肾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X线、MRI等检查,建议穿着宽松的衣物,并不要佩戴有碍于检查的饰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例、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可以提前准备自己想要咨询医生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有多久了?
2、您不舒服的症状是持续性的还是会由于某些因素而加重或缓解?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缓解?
3、除上述症状外,您是否还没有其他的不适症状?
4、您之前有就诊过吗?有做什么检查吗?有明确诊断吗?有进行什么治疗吗?治疗效果好吗?
5、您平时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如何?
6、您是否还有其他疾病?
7、您家中是否有人有跟您类似的症状?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是什么原因?
2、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吗?
3、病情严重吗?可以治好吗?多久可以缓解?
4、如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5、会出现复发吗?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6、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治疗的费用可以报销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检查,同时会进行X线、CT、MRI等。如果还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者,则需完善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四肢外形动态、舌质与舌苔变化等,从而判断疾病性质及病情严重程度。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注意包括询问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加重及缓解情况,以及既往病史、手术外伤史、个人生活情况等,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4、切诊
包括按诊和脉诊,通过触按局部组织和切脉特征,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及肾功能
如果除了腰部疼痛外,还伴随排尿异常者,可以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明确是否为泌尿系统疾病所致。
2、血常规、炎性标志物、血清抗体检查
对于除了腰部疼痛外,还伴有全身多个关节肿胀、疼痛者,则需完善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谱等检查,以明确是否为感染、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所致。
检查-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骨骼、关节、肌肉等有无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有既往感受寒湿邪气的病史,腰部疼痛、发凉、自觉沉重等典型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的四诊情况以及现在医学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但通常需要与湿热、瘀血、肾虚等原因所致的腰痛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湿热腰痛
多由于感受湿热邪气所致,可能与生活环境潮湿闷热,或在夏季大量出汗、淋雨、蹚水等原因所致。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自觉发热,并伴有沉重下坠的不适感觉,同时可见口干口苦的表现。
2、瘀血腰痛
多由于腰部外伤或疾病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瘀血所致。主要表现为腰痛部位固定、痛如针刺、难以屈伸转侧为主要症状,同时可伴局部皮肤紫暗、粗糙的表现。
3、肾虚腰痛
多由于年老或久病等原因,从而引起腰背部的经脉失于营养所致。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疼痛绵绵、喜揉喜按等为主要症状,通常在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时缓解。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中医治疗以散寒除湿、温经通络为主要治法,在临证时可根据具体病情而与其他治法合用。同时,可配合针刺、艾灸、推拿、药物熏洗、外敷、热熨等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本病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通常与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
(1)代表方剂:肾著治疗的经典方剂为“甘姜苓术汤”,有名“肾著汤”。主要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四味中药组成,甘草与干姜合用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茯苓与白术合用具有健脾除湿的作用。临证时,可加桂枝、牛膝,以温经通络;或加杜仲、桑寄生、续断,以兼补肾壮腰。
(2)寒邪偏胜者:多以冷痛为主,腰部关节拘急不舒,可加附片,以温肾祛寒。
(3)湿邪偏胜者:多以痛而沉重为显著,可加苍术,以燥湿散邪。
(4)兼有风邪者:多表现为腰痛左右不定、牵引两足,或连肩背,或关节游痛等表现,宜肾着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以祛风活络,补益肝肾。
(5)肾阳虚损者:对于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者,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全身怕冷、小便不利或小便增多等肾阳不足的表现,治疗时当以散寒行湿为主,兼补肾阳,可酌加菟丝子、补骨脂,以助温阳散寒。
2、针灸治疗
可由专业医师根据病变部位、疼痛性质进行针刺、艾灸治疗。通常以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为治法,以病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辨证选穴。常用穴位有大杼、厥阴俞、肝俞、肾俞、关元俞、八髎、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太溪等。急性期,针刺多以泻法为主,并可配合艾灸进行温针灸。
3、推拿治疗
多用于恢复期或慢性阶段。专业医师通常采用捏脊舒筋法,多沿着督脉、膀胱经进行推捏按摩,从而促进气血运行,进而达到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4、其他
药物熏洗、外敷、热熨等治疗,对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受邪的轻重、患者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病后治疗护理情况等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疾病初起,正气尚未大虚,病邪轻浅,如能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多可痊愈。但若初起感邪深重,反复发作,患者素体阴阳偏胜偏衰,或失治、误治等,往往可使病邪深入,由肌肤而渐至筋骨、脉络,甚至损及内脏,则病情缠绵难愈,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本病如果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从而引起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者,常常会形成寒热错杂、内外同病的复杂病情。若病邪进一步损伤人体正气,或逐渐深入筋骨、脏腑等,则可能导致痹证、痿病等,进而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预后-自愈性:
本病通常不能自愈。
预后-治愈性: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通常可以彻底痊愈。
预后-复发性:
若引起本病的病因没有彻底纠正,或者平时饮食起居等调护不当,可能会导致疾病再次发作或病情加重。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充分作息、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感受外邪等良好的护理干预,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应向其解释本病具有反复、缠绵的特性,而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不适症状,因此要鼓励患者继续坚持治疗,消除悲观、忧伤情绪。
日常-用药护理:
1、患者及家属需掌握所用药物的功效、剂量、常见不良反应等。
2、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密切关注服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3、如果出现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皮疹、头痛、肢体麻木、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或到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药量,或进行相关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尽量保持生活、工作的环境温暖、干燥,避免在阴暗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2、患者应注意根据气候变化而增减衣物,避免吹风、受凉、淋雨、蹚水等。
3、患者应保持衣被清洁干燥。若因运动、劳动而出汗过多者,应避免吹风,并及时更换衣物。
4、患者在疼痛剧烈时应卧床休息,同时做好皮肤护理,避免长期受压。卧床休息时,需避免直接吹风,并随气候更换衣被。
6、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利于增强体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是否伴有僵硬、拘挛、畸形等改变。
2、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饮食、浮肿、排尿等其他伴随症状的变化。
3、注意观察服药后的疗效和反应情况。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诊,以判断疾病变化情况。如出现疼痛加重,或出现浮肿、尿少、精神萎靡等症状时,以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则需及时就医。复诊时,需携带既往就诊的病历、检查报告等相关材料。
饮食调理:
合理的饮食具有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通常建议患者宜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滋腻的食物,并结合病人的口味及疾病情况调整食物,从而指导病人选择适宜的饮食。
饮食建议: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规律进食。
2、应保证营养均衡、种类丰富、易于消化,并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的瘦肉、鸡蛋、乳制品、豆类、蔬菜、水果等。
3、保证充足饮水。
4、对于存在超重或肥胖者,需要控制总热量摄入。
饮食禁忌:
1、忌食油腻性食物,如肥肉、油炸、烧烤等食物。
2、忌食生冷食物,如冰淇淋、雪糕、冷饮、生食等食物。
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麻椒、花椒等食物。
4、避免饮食不节,如饮食不定时、暴饮暴食等。
5、戒烟限酒。
预防措施:
本病可以通过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避免感受寒湿邪气等方法进行预防。
1、规律作息: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抵御邪气侵袭。
2、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种类丰富,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适当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从而使关节筋脉气血通畅。但应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或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运动。
4、避免感受寒湿邪气:保持生活环境温度、湿度适宜,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淋雨、蹚水,或大汗后吹风等,有助于减少寒湿邪气侵袭人体。
5、如果出现腰部疼痛、沉重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积极治疗,从而预防疾病反复发作或缠绵不愈。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