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石淋疾病英文名称: stony strangury疾病别名: 砂淋、沙石淋疾病概述: 石...
养生
疾病名称: 石淋
疾病英文名称: stony strangury
疾病别名: 砂淋、沙石淋
疾病概述:
石淋(stony strangury),是淋证中的一种,临床以尿中挟有砂石,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尿中带血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青壮年,发生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先天不足、久病体虚等有关。本病及时诊断,及时控制感染和处理结石,一般预后良好,如果久病可由实转虚,损伤肾气,病情缠绵。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泌尿系结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肾脏、膀胱
常见症状: 尿中挟有砂石、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尿中带血
主要病因: 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先天不足、久病体虚
检查项目: 尿常规、尿培养、血尿生化、结石成份分析、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
重要提醒: 如果出现尿中有砂石,或排尿时突然中新,尿道疼痛,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注意减少含钙高的食物,积极预防结石复发,避免疾病由实转虚,损伤肾气。
临床分类:
1、下焦湿热证
主要表现为腰腹绞痛,小便涩痛,尿中带血,或排尿中断,解时刺痛难忍,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弦或数。
2、下焦瘀滞证
主要表现为腰部作胀、疼痛,少腹刺痛,尿中夹血块或尿色暗红,排尿不畅,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细涩。
3、肾气亏虚证
主要表现为腰腹隐痛,排尿无力,少腹坠胀,精神疲惫、肢体乏力,甚至颜面浮肿,畏寒肢冷,舌体谈胖,脉沉细无力。
4、肾阴亏虚证
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心烦,口眼干燥,腰酸膝软,小便短黄不畅,舌红苔少,脉细数。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多数病人在20~50岁之间,男多于女。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尿石症发生有明显地区性,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多见,特别是气候炎热地区多发,北方较少见。
病因-总述:
基本病因为肾虚和下焦湿热,肾虚为本,湿热为标,发生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先天不足、久病体虚等有关。肾纳气主水,与膀胱相表里。肾虚气化不利,尿液生成与排泄失常,使水湿邪热蕴结于肾与膀胱,病位在肾和膀胱。
病因-基本病因:
1、外感湿热
风寒湿邪外感,入里化热,下注膀胱,导致尿液生成与排泄失常,水湿邪热蕴结,发为本病。
2、饮食不节
平时偏食辛辣刺激性或油腻食物,或饮酒过度,脾胃不能及时运化,湿热内生,下注膀胱,导致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发为本病。
3、情志失调
长期情绪抑郁,影响肝脏疏泄功能,气机调节的作用失常,肝气郁结或气郁化火,郁于下焦,以致膀胱气化不利,发为本病。
4、先天不足
年老体弱、禀赋不足,导致脾肾亏虚,脾虚运化功能失调,肾虚气化功能不足,导致本病发生。
5、久病体虚
久病缠身,或淋证长时间不愈,耗伤正气,或妊娠、产后脾肾气虚,膀胱容易感受外邪,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本病以尿中挟有砂石,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尿中带血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与结石所在部位、大小、性质、有无感染等诸多因素有重要关系。
症状-典型症状:
1、无症状结石
可长期存在而不引起症状,或仅有轻度腰部不适或酸胀感,在拍摄腹部X线平片或B型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
2、疼痛
肾和输尿管结石的疼痛部位常位于腰腹部,为钝痛、隐痛或绞痛,以间歇发作性疼痛为特点。典型的肾绞痛常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患者表现为腰腹部急剧疼痛,并向同侧腹股沟、睾丸、大阴唇等处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尿少。输尿管下段的结石疼痛发作时,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血尿
肾绞痛时,多伴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以后者为多见。偶有无痛性血尿,活动后血尿加重。
4、排砂石
患者可从尿中排出砂石,特别在疼痛及血尿发作后,尿中可检出沙粒或小结石。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可出现尿道刺痛或发生尿中断阻塞现象。
5、尿路梗阻和尿路感染
梗阻可引起肾积水,易发生尿路感染,可为无症状性细菌尿或有明显的尿路感染症状,梗阻再加上感染,会较快地导致肾实质损害,发生肾衰竭。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如果出现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
或者出现尿频、尿急和排尿终末性疼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泌尿外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简单查体,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一般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建议不要佩戴有碍于检查的饰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尿中有砂石,或排尿时突然中新,尿道疼痛,尿中带血等症状?多久了?
2、一般持续多久?是劳累后发生的吗?
3、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腰腹绞痛、恶心呕吐等?
4、之前有其他什么疾病,如尿道感染、痛风等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服用过什么药物?
7、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8、平时有偏食、厌食等饮食不节的习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尿中有砂石,或排尿时突然中新,尿道疼痛?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需要手术治疗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尿常规、尿培养、血尿生化、结石成份分析、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望小便情况、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以及呕吐时声响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汗出,问口渴情况,问既往病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腹部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可见红细胞,如合并感染可查到脓细胞;pH值对判断结石成分有积极意义,如感染性结石呈强碱性,尿酸结石呈强酸性,草酸钙结石pH值可在正常范围。
2、尿培养
在合并感染时,可确定致病菌,并通过药敏试验指导用药。
3、血、尿生化
测定血与尿中的钙、磷、尿素氮及肌酐清除率等,如有异常时,有助于分析结石形成的原因,并了解结石对肾功能的影响。
4、结石成份分析
将已排出或取出的结石进行成分分析,确定其类型,可为以后的防治提供参考。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腹部平片
可显示结石大小、个数、外形及透光程度,必要时可摄侧位片或断层片,以助确诊。
2、静脉尿路造影
观察肾功能,确定有无梗阻及结石与尿路的关系。与腹部平片结合检查是最好的方法,绝大部分尿路结石均可确诊。
3、B超检查
有助于阴性结石的诊断,同时可了解结石个数、大小及肾脏积水程度。
4、放射性核素检查
可显示有无梗阻,梗阻的部位、程度及肾功能受损情况。
5、逆行性肾盂造影
对于静脉尿路造影不显影或显影不佳时,可选择此检查。有助于了解尿路是否通畅、是否有阴性结石存在,同时也有助于肿瘤的鉴别。
6、CT检查
怀疑阴性结石或肿瘤时,作为B超检查的补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尿中有砂石,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尿中带血等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肠痈、肾痨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发作常持续几个小时,但也有几分钟即缓解者。或表现为尿频、尿急和排尿终末性疼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而剧痛并放射至会阴或阴头,改变体位又能继续排尿。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
2、辅助检查
尿常规、尿培养、血尿生化、结石成份分析、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肾痨
临床表现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X线表现出典型的结核图像,即可明确诊断。平片可见肾外形增大或呈分叶状,尿液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有助于本病鉴别。
2、肠痈
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症,麦氏点压痛,可有反跳痛或肌紧张。经腹平片和B超检查即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以通淋排石为基本法则,根据证候性质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属下焦湿热者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法,属下焦瘀滞者则以行气化瘀,通淋排石为法,属肾脏亏虚者则以益气养阴、通淋排石为法。
治疗-药物治疗:
1、下焦湿热证
(1)方药:石韦散加减。
(2)常用中药:石韦、瞿麦、木通、前仁、滑石、灯心、甘草、大黄、栀子。
2、下焦瘀滞证
(1)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2)常用中药: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川芎、官桂、赤芍、五灵脂、蒲黄、当归。
3、肾气亏虚证
(1)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前仁、牛膝。
4、肾阴亏虚证
(1)方药:左归丸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川牛膝。
治疗-相关药品:
知柏地黄丸、复方金钱草颗粒、排石颗粒、消石胶囊、肾石通颗粒、尿石通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1、腔镜手术
有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前者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平片不显影结石,因肥胖、结石硬、停留时间长不宜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者;后者适用于直径>2.5cm的肾盂结石或肾下盏结石,对远端有梗阻而质硬的结石、残余结石、有活跃性代谢疾病及需要再次手术者尤为适宜。
2、开放手术
常用方法有肾盂、肾窦、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及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膀胱切开取石术。
治疗-其他治疗:
1、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于直径≤2.5cm的上尿路结石。远端尿路梗阻、妊娠、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病、安置心脏起搏器、血肌酐≥265μmo/L、急性尿路感染、育龄妇女下段输尿管结石等不宜使用。碎石前通过X线、B超对结石进行定位后,选择低能量,并限制每次冲击次数。碎石过程中应动态监测,及时修正偏差,了解碎石的效果,以提高疗效,减少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2、针灸疗法
取肾俞、膀胱俞、三阴交、关元,剧烈疼痛加足三里、京门。强刺激,每日2次,每次留针。
治疗-治疗周期:
石淋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石淋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及时诊断,及时控制感染和处理结石,一般预后良好,如果久病可由实转虚,损伤肾气,病情缠绵。
预后-危害性:
本病容易复发,久病可由实转虚,损伤肾气,病情缠绵。
预后-治愈性:
及时诊断,及时控制感染和处理结石,一般预后良好,关键应积极预防结石复发。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肾瘅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生活饮食调摄不当,可能引起本病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治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多做跳跃运动、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等,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适当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调畅情志,排尿涩痛或绞痛发作时,注意消除恐惧、紧张心理。
日常-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饭前温服,服排石汤后,大量饮水,并根据不同部位结石,做主动或被动运动。
2、肾结石患者可做肾区局部拍打。
3、输尿管结石患者应多运动,如跳绳、跳跃等。
4、膀胱结石患者,应先憋尿后用力排尿,以利结石排出。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经常通风换气。
2、绞痛发作时,出现坐立不安,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应取平卧位,必要时,可由专人护理,防止患者发生意外。
3、搞好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定期淋浴、更衣。
4、病重伴有发热时,应及时更换汗湿内衣裤。
5、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6、有尿痛、下腹不适、排尿中断时,应多做跳跃运动,促进结石排出。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有无放射痛。
2、注意观察排尿有无异常,如排尿不畅、尿液中断、尿中带血及结石排出等情况。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做尿常规、尿培养、血尿生化、结石成份分析、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等,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应限制含钠及富含草酸的食物,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多饮清淡饮料,忌食辛辣、刺激食品,避免食用动物蛋白、动物脂防及含有高嘌呤的动物内脏等食物,戒除烟酒。
饮食建议:
1、下焦湿热证饮食宜偏凉,清热利湿,平时可食苡仁赤小豆粥、鲜藕汁等,多食粗纤维食物。
2、下焦瘀滞证患者可用山楂水煎冲红糖热服。
3、肾气亏虚证患者饮食宜选食山药、党参、芡实煨猪肾,以温阳补肾。
4、肾阴亏虚证饮食可选用枸杞子粥、苡仁百合粥等,以滋阴通淋。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以免聚湿生痰。
预防措施:
本病关键应积极预防结石复发,因此,注意大量饮水、少食含钙高的食物,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及时治疗尿路感染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动静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2、注意大量饮水,每天饮茶水量不能低于2000ml。
3、某些食物可促使结石形成,应根据情况忌食或少食,如巧克力、牛奶、浓茶、番茄、荠菜、菠菜、草莓、豆、胡椒面、辣椒、可可等。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打拳、做操、跳绳等,以增强体质。
5、及时治疗尿路感染,解除尿路梗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