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石水疾病英文名称: stony edema疾病概述: 石水(stony edema),是...
养生
疾病名称: 石水
疾病英文名称: stony edema
疾病概述:
石水(stony edema),是指皮水等迁延日久,正气渐虚所致,以反复发生浮肿,蛋白尿,血压高,面色苍白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发生与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体虚等有关。本病病情迁延,预后一般较差。如果患病日久,脾肾功能失常,可并见血劳,终可发展为肾衰。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慢性肾小球肾炎。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中医科
发病部位: 肾脏
常见症状: 反复发生浮肿、蛋白尿、血压高、面色苍白
主要病因: 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体虚
检查项目: 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功能、B超检查、ECT、肾穿刺活检
重要提醒: 如果反复出现头面、眼睑、四肢浮肿,或者全身浮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及时系统治疗,并注意生活饮食调护,避免病情迁延。
临床分类:
1、脾虚水停证
主要表现为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溏稀,舌淡胖,苔白润,脉濡缓。
2、气滞水停证
主要表现为肢体浮肿,胸胁脘腹痞满,咳嗽不爽,小便不利,舌淡,苔滑,脉弦。
3、湿热蕴肾证
主要表现为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胸腹胀闷,腰部胀痛,口腻食少,渴不欲饮,头身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4、肺肾气虚证
主要表现为面浮肢肿,面色葵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容易感冒,腰背酸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润,脉弱。
5、脾肾阳虚水停证
主要表现为浮肿明显,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腿酸软,神疲乏力,食少或便溏,舌嫩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6、肝肾阴虚证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梦遗或月经失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7、气阴两虚证
主要表现为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血压高。
8、肾虚血瘀证
主要表现为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腰膝酸软,耳鸣,口唇色暗,眼眶发黑,指甲紫暗,腰腹胀痛或刺痛,舌淡暗,脉细涩。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体虚等有关。基本病机为下焦阳虚,不能开阖功能失常,水湿停聚。
病因-基本病因:
1、饮食不节
平时嗜食生冷,可引起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不能升清,发为本病。
2、劳倦内伤
先天禀赋不足,房劳过度,生育不节等,均可导致肾气亏虚,肾虚封藏失职,精微下泄,发为本病。
3、久病体虚
肺病日久及肾,肺肾亏虚,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肾气虚不能气化,水液内聚,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本病以反复发生浮肿、蛋白尿、血压高、面色苍白为主要症状。病势进展快慢不一,时轻时重。可因劳累、其他疾病影响、气候变化、情志饮食失调等而使本病复发或加重。
症状-典型症状:
1、症状
早期患者可有疲倦乏力、腰部酸痛、食欲不振等,多数患者有水肿,一般不严重,有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2、体征
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轻者仅有面部、眼睑等组织松弛部位水肿,晨起比较明显,进而可发展至足踝、下肢,重者则全身水肿,甚至有胸腹水。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有些患者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血压升高可呈持续性,亦可呈间歇性,以舒张压升高为特点,可有眼底出血、渗出甚至视神经乳头水肿。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1、如果反复出现面部、眼睑等组织松弛部位水肿,或者足踝、下肢水肿,或者全身水肿。
2、或者伴有腰酸、头晕、疲乏、食少、畏寒、面色淡白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肾内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造成不便。
3、很多检查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家长陪同就诊。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有没有反复出现头面、眼睑、四肢浮肿,或者全身浮肿的症状?这种情况多久了?从哪里开始肿的?
2、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腰酸、头晕、疲乏、食少等症状?
3、最近饮食情况如何?有没有暴饮暴食,偏食生冷、肥腻、辛辣食物的饮食习惯?
4、最近有做过什么检查吗?
5、之前服用过其他药物吗,如磺胺类药、氨基糖苷类药、非类固醇类消炎药等?
6、有治疗过吗,用过哪些药?
7、最近睡眠情况如何?
8、最近的饮食情况、二便情况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反复出现头面、眼睑、四肢浮肿、腰酸、疲倦、乏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需要手术治疗吗?
6、如果药物治疗,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进行西医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功能、B超检查、ECT、肾穿刺活检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以及呕吐时声响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口渴情况、问既往病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腹部脏器有无疼痛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尿液异常是慢性肾炎的基本标志。蛋白尿是诊断慢性肾炎的主要依据,尿蛋白一般在1~3g/d,尿沉渣可见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血尿一般较轻或完全没有。
2、血液检查
轻度贫血常见,肾衰竭时出现较严重贫血。
3、肾功能
慢性肾炎出现肾功能不全时,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清除率降低。多数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呈慢性渐进性损害。
检查-病理检查:
肾穿刺活检
诊断不明确时,可行肾活检确诊。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双肾B超主要观察肾脏大小、皮质厚度、血管分布、血流指数等。
2、ECT
主要观察肾脏动、静脉血流情况及肾小球滤过率。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反复发作浮肿、蛋白尿、血压高、面色苍白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引起水肿的多种疾病相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可有皮水迁延不愈,病程超过1年,或有水肿反复发作的病史。
2、临床表现
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并有腰酸、头晕、疲乏、食少、畏寒、面色淡白,舌淡胖等症状。少数患者初病并无水肿。
3、辅助检查
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功能、B超检查、ECT、肾穿刺活检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肾水
病程长而水肿明显为主症,有大量蛋白尿,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尿中红细胞、管型不多见。
2、肾著
晚期可有较多量蛋白尿和高血压,多见于女性,以尿频、腰痛为主症,尿沉渣中白细胞明显增多,细菌培养多数阳性。肾功能改变多以肾小管为主。静脉肾盂造影和核素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辨证多虚实夹杂,治疗以温阳利水为法,可兼用理气散结、活血化瘀。注意急则治标,邪去治其本。
治疗-药物治疗:
1、脾虚水停证
(1)方药:春泽汤加减。
(2)常用中药: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人参。
2、气滞水停证
(1)方药:茯苓导水汤加减。
(2)常用中药:桑皮、陈皮、大腹皮、茯苓、泽泻、灯心、白术、木瓜、槟榔、紫苏、砂仁、木香、麦冬。
3、湿热蕴肾证
(1)方药:四苓散加减。
(2)常用中药:茯苓、猪苓、泽泻、白术。
4、肺肾气虚证
(1)方药:扶元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白芍、当归、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山药、茯神、菖蒲、远志、牛膝、山茱萸、泽泻、丹皮。
5、脾肾阳虚水停证
(1)方药:附子理中汤合真武汤加减。
(2)常用中药: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甘草、茯苓、白芍、生姜。
6、肝肾阴虚证
(1)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
(2)常见中药:枸杞、菊花、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
7、气阴两虚证
(1)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2)常见中药: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
8、肾虚血瘀证
(1)方药:右归饮合少腹逐瘀汤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山药、枸杞、炙甘草、杜仲、山茱萸、肉桂、附子、小茴香、干姜、没药、延胡索、川芎、赤芍、灵脂、蒲黄、当归。
治疗-相关药品:
金莲花胶囊、玉屏风颗粒、肾炎四味片、康肾颗粒、肾炎消肿片、肾炎康复片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取穴水分、水道、三焦俞、委阳、阴陵泉、肾俞、京骨。脾虚为主者,加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肾虚为主者,加灸肾俞、关元、足三里。针用平补平泻或补法。
2、穴位注射
用板蓝根注射液或者鱼腥草注射液,选足三里或肾俞等穴,两侧交替进行穴位注射,1日1次,对减少尿蛋白有一定疗效。
治疗-治疗周期:
石水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石水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病情迁延,预后一般较差。如果患病日久,脾肾功能失常,可并见血劳,终可发展为肾衰,预后不良。
预后-危害性:
本病病情迁延,病变均为缓慢进展,最终可进展至慢性肾衰。
预后-治愈性:
本病进展缓慢,及时诊断明确,正确辨证用药,并注意生活饮食调摄等,可延缓进程,改善症状。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石水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饮食、生活调护不当,可能会引起疾病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卧床休息、注意情志调护等良好的护理干预,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由于病程较长,患者往往产生恐惧、不安的悲观情绪,患者及家属应注意心理调护,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2、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服药,服药后注意观察症状有无改善。
2、中药汤剂宜温服,一天一剂分两次服用,呕恶严重者服药前滴生姜汁数滴于舌面上以防止呕吐。
3、水肿部位不宜针刺,以免流水不止,导致感染。
4、使用峻下逐水剂时,应遵医嘱注意药量、方法和时间的准确性,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无明显症状,尿常规基本正常,应注意适当休息,可逐步增加活动。
2、如果有水肿、大量蛋白尿、尿血、血压升高者,应卧床休息,一般需2~3个月,直至症状消失。
3、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时更换体位,但不能拖拉,防止皮肤擦伤及褥疮发生。
4、加强皮肤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清洗时动作一定要轻柔。
5、周围环境要整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避免感受外邪。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水肿的起始部位、程度、消长规律及小便的色、质、量、次数。
2、定时测量腹围、血压、体重等。
3、注意观察面色、神情、呼吸、血压、心率、呕吐等情况。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功能、B超检查、ECT、肾穿刺活检等项目,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多吃新鲜的瓜果和天然食品,以品种多样、搭配合理、清淡可口为原则。勿过量食用高蛋白质食品,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饮食建议:
1、轻症无明显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必限制饮食。
2、水肿和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每日限量以3~5g为宜,重度控制在1~2g,待水肿消退,盐量应逐渐增加。
3、有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时,如肾功能正常,可适当提高蛋白质摄入量,但不宜过多。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海腥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酒等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体虚等有关。因此,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注意避免劳累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
2、对有炎症病灶如咽喉炎、扁桃体炎、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疖肿等患者,应积极治疗直至痊愈。
3、避免肾毒性和易诱发肾功能损伤药物,如磺胺类药、氨基糖苷类药、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及含马兜铃酸中药。
4、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采取适量中药治疗,有助于增强体质、恢复机体机能、减少疾病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