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湿性坏疽疾病英文名称: moist gangrene疾病概述: 湿性坏疽(moist g...
养生
疾病名称: 湿性坏疽
疾病英文名称: moist gangrene
疾病概述:
湿性坏疽(moist gangrene)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肠、子宫、肺、阑尾、胆囊等),也可见于四肢(伴有淤血水肿时)。由于坏死组织含水分较多,故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明显肿胀,呈蓝绿色。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吲哚、粪臭素等,造成恶臭。由于病变发展较快,炎症比较弥漫,故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无明显分界线。同时组织坏死腐败所产生的毒性产物及细菌毒素被吸收后,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肺脏、肠、子宫、其他
常见症状: 局部肿痛、皮肤颜色改变、麻木
主要病因: 多继发于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缺血坏死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超声、CT、MRI、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手术探查
重要提醒: 患者若发生坏疽,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临床分类:
根据坏疽的部位分类:
1、内部坏疽
指因流向内部器官的血液被阻塞而发生的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胆囊、阑尾、结肠等。
2、气性坏疽
指细菌感染组织并导致组织内出现气泡,通常会影响深层肌肉组织。厌氧梭状芽胞杆菌属是其主要致病菌。主要特征为进行性肌肉组织的坏死、水肿及产气现象。患者可因严重中毒而死亡。
3、Fournier的坏疽(弗尼尔氏坏疽)
Fournier的坏疽累及生殖器官。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但女性也可能患上这种坏疽。弗尼尔氏坏疽通常是由于生殖器部位或泌尿道感染引起的,并导致生殖器疼痛、压痛、发红和肿胀。如果感染进入血液则可发展为败血症,可能会危及生命。
4、渐进性细菌协同坏疽(Meleney's坏疽)
该类型较为罕见。是指在手术后1至2周或在轻度创伤下出现疼痛的皮肤病变。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湿性坏疽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病因-总述:
人的身体组织细胞主要由血液提供氧气、营养来滋养,并提供免疫系统成分(如抗体)来抵御感染。若失去适当的血液供应,细胞将无法生存,并且组织会衰变。故当感染、外伤或某些疾病等因素影响了正常地血液供应,则可导致组织细胞无法存活,最终发展为坏疽,其中湿性坏疽多继发于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缺血坏死。
病因-基本病因:
1、感染
如厌氧梭状芽胞杆菌属单独或与其他厌氧菌、需氧菌混合感染等,动脉阻塞继发细菌感染,由干性坏疽转为湿性坏疽,病情迅速发展恶化。
2、外伤
如枪伤、车祸造成的压伤等造成的创伤性的伤口或严重冻伤等。
3、疾病因素
如糖尿病高血糖水平最终会损害血管,使肢端的血液减少或中断,造成湿性坏疽;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等会导致血液流动受阻,增加湿性坏疽出现的可能性。
病因-危险因素:
1、体型肥胖可影响血液的正常供应,易增加坏疽发生的可能。
2、长期吸烟容易使血管硬化,影响血液流动,从而增加坏疽的发生风险。
3、出现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如正在接受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等,则身体抵抗感染的能力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容易发生坏疽。
症状-总述:
湿性坏疽可出现在人体多个部位,如阑尾、肠、肺、胆囊、子宫等,也可出现在四肢,常伴有局部肿胀,和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分界,严重时可导致中毒性休克,甚至引发死亡。
症状-典型症状:
1、肿痛
感染区域皮肤肿胀、疼痛,程度比创伤伤口引起的疼痛更深,可能会感觉患肢沉重。特别是内部坏疽和气性坏疽,疼痛常为其特征性表现之一。如阑尾或结肠中有坏疽,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疼痛。
2、皮肤表现
皮肤颜色可变为红色、棕色、紫色、蓝色、绿黑色或黑色,皮肤组织看上去比较湿润,皮肤薄、有光泽或无毛,出现水疱、溃疡,甚至可有难闻的脓性分泌物。
3、全身表现
患者可有发热、出汗、头晕、食欲不振、脉搏变快等不适。
症状-并发症:
如果源自坏疽组织的细菌感染传入血液,则可能会发生败血症。可有发热(部分患者可能为低热)、头晕眼花、气促、心跳加快,甚至出现寒战、低血压、意识不清等。严重者还可出现休克,危及生命。
就医-急诊指征:
1、创口突然出现胀裂样剧痛,皮肤由苍白转为紫黑色,并流出恶臭液体。
2、急性剧烈腹痛。
3、伴高热、寒战、呼吸急促。
4、伴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干燥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组织界线明显。
2、创口处肿胀明显,呈黑色,并有恶臭味。
3、伴皮肤发冷、麻木,创口疼痛等。
4、伴腹痛、呼吸费力、发热等。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到普通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
3、建议患者不要在快要就诊时自行滥用一些外用的涂抹药物,以免影响医生对体表坏疽进行观察。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出现坏疽的?具体的位置在哪里?
2、这肿情况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3、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4、近期受过什么外伤或冻伤之类的损害吗?
5、坏疽部位有没有臭味、颜色变化、渗液、水疱等?
6、您有发热、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吗?
7、您有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吗?
8、平时生活习惯怎么样,抽烟喝酒吗?抽烟喝酒多久了?每次的量有多少?
9、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10、以前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11、发病以来,您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发生湿性坏疽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肿痛、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让患者做一些常规检查,如体格检查、血常规,初步判断身体状况,并了解是否有感染存在。为了进一步致病菌,可能建议做病原学检查。必要时可能需要超声、CT、MRI、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手术探查等,以了解病变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通常观察患者的皮肤改变来初步了解病情,特别是有创口者。
2、触诊
必要时,医生可触及患者皮肤来进行检查。当医生压在气性坏疽患者的患处时,可发出噼啪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一般用于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通常表明存在感染。
2、病原体检查
(1)血培养:采集血液样本并将其放入特殊的培养瓶中,并置于温暖的环境中(培养)以促进细菌的生长,以便对其进行进一步检查。
(2)液体或组织培养:对来自患病区域的少量组织或液体样本进行测试,以找出造成该状况的细菌,并确定最有效的抗生素来治疗。
3、其他
包括C反应蛋白、血生化、肝肾功能等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手术探查: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外科手术检查以确认对体内较深层的坏疽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湿性坏疽界限多不明显,B超检查可第一时间明确诊断及病变波及范围。
2、CT
早期显示广泛的组织坏死和炎症,对湿性坏疽范围的明确较B超精确,当在图像中出现团状气体密度影时提示发生气性坏疽。
3、MRI(磁共振)
可用于确认坏疽的存在和扩散。
4、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医生将染料注入血液中,然后进行X射线检查以检查血流并寻找阻塞的动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湿性坏疽若发生在肢体,则有局部明显肿胀,呈暗绿色或污黑色,伴恶臭,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间无明显分界线等表现,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机体存在明显的组织坏死与炎症,即可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湿性坏疽的治疗包括抗感染、营养支持、保护脏器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手术清除坏死组织。越早接受治疗,康复机会越大。
治疗-一般治疗:
包括补液、营养支持等,以及时调节电解质紊乱并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必要时,还可能会考虑输血。
治疗-药物治疗:
1、抗感染治疗
及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或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红霉素、甲硝唑等。
2、止痛
对于疼痛剧烈者还可考虑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红霉素、甲硝唑
治疗-手术治疗:
1、清创术
医生可能会进行外科手术以清除坏死组织,防止坏疽扩散并促进周围的健康组织愈合。
2、植皮手术
医生可能会使用皮肤移植物修复坏疽导致的皮肤损伤。在进行植皮手术期间,您的医生会从身体的另一部分(通常是衣服遮盖的地方)去除健康的皮肤,然后将其重新连接到受损区域。健康的皮肤可以通过敷料或几个小缝线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仅当受损皮肤恢复了足够的血液供应后,才能进行皮肤移植。
3、截肢手术
在坏疽的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患病的身体部位,例如脚趾、手指或四肢。在某些情况下,可考虑安装假肢以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治疗周期:
湿性坏疽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湿性坏疽的具体治疗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湿性坏疽的预后一般与组织坏死的程度、是否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是否进行良好的调护等有关。如能彻底清创、小心护理,坏疽大都能控制;如有严重的动脉病变,则可能须切断患肢,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能存在肢体残缺。
预后-危害性:
1、可造成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
2、若坏死组织范围过大,为挽救患者生命可能会给患者截肢,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肢体的残缺也会使患者心理受到影响,出现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更有甚者失去生活的信心。
预后-治愈性:
轻症者可治愈,重症难以治愈。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应避免受伤,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截肢患者应积极面对生活。
日常-生活管理:
1、严重时不要按摩及冷热敷。
2、可以适当运动,增加抵抗力。
3、需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饮食调理:
湿性坏疽患者一般无特殊饮食要求,但应注意保持营养供应,避免过于刺激的食物摄入。
饮食建议:
1、糖尿病患者应低糖饮食,少食多餐。
2、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补充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
3、宜食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蛋白质。
饮食禁忌:
1、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2、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湿性坏疽是可以预防的,主要包括积极治疗或控制原发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
1、如果患有糖尿病,请配合医生控制血糖。要特别关注脚,确保穿的鞋大小合适。有干性坏疽症状时,请即刻就医治疗。
2、加强劳动保护教育,避免受伤。
3、受伤患者要及时彻底清创,避免伤口厌氧环境。
4、注意保暖,避免温度过低导致肢体血液循环不畅。
5、勿穿紧身衣物、紧身的裤袜、皮带、牛仔裤或鞋子,防止阻碍血液循环。
6、养成穿袜子的习惯,养成洗脚时对脚部进行检查的习惯保持脚的清洁,要注意用香皂将趾缝间清洗干净。
7、避免吸烟,保持健康的体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