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输卵管妊娠流产疾病概述: 输卵管妊娠流产是指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发育而导致的终止妊娠,输卵...
养生
疾病名称: 输卵管妊娠流产
疾病概述:
输卵管妊娠流产是指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发育而导致的终止妊娠,输卵管妊娠是异位妊娠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多以停经、腹痛、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本病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病情进展迅速,主要表现有停经史、突感撕裂样腹痛、阴道流血、晕厥与休克等。一旦发现,需立即行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妇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输卵管
常见症状: 停经、突感撕裂样腹痛、阴道流血、晕厥、休克
主要病因: 受精卵种植在输卵管黏膜皱襞内,导致囊胚与管壁分离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经阴道超声、腹部超声、经阴道后穹隆穿刺
重要提醒: 本病病情进展迅速,因此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但其具体发病率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病因-总述:
输卵管妊娠流产多见于妊娠8~12周的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受精卵种植在输卵管黏膜皱襞内后,由于蜕膜形成不完整,发育中的囊胚常向管腔突出,最终突破包膜而出血,囊胚与管壁分离。若整个囊胚剥离落入管腔刺激输卵管逆蠕动经伞端排出到腹腔,形成输卵管妊娠完全流产;若囊胚剥离不完整,妊娠产物部分排出到腹腔,部分尚附着于输卵管壁,形成输卵管妊娠不全流产。
症状-总述:
输卵管妊娠流产的典型症状为停经、突感撕裂样腹痛、阴道流血,严重者可能出现晕厥、休克。若发生破裂,所形成的血肿时间较久者,还会有腹部包块。
症状-典型症状:
1、停经
输卵管妊娠常有闭经表现,闭经时间长短多与输卵管妊娠部位有关。妊娠在峡部或壶腹部者闭经日期,常在6周左右即出现腹痛症状,很少超过2~3个月。
2、腹痛
患者多因突发性腹痛来就诊,开始常为患侧下腹剧烈疼痛,如撕裂感,随即可能波及全腹。如为破裂,患者可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若血液局限于病变区,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当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时,可出现肛门坠胀感。随着血液由下腹部流向全腹,疼痛可由下腹部向全腹扩散,血液刺激膈肌,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及胸部疼痛。
3、阴道流血
出血常是不规则点滴状,深褐色,需在病灶除去后,才能完全停止。
4、晕厥与休克
患者由于腹腔内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量越多越快,症状出现越迅速越严重,但可能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
症状-并发症: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由于失血过多,可致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伴有恶心、呕吐。
2、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3、突然的严重头晕或晕厥。
4、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有停经史,并出现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
2、少量不规则阴道出血,呈暗红或深褐色。
3、妇科检查时发现宫颈疼痛或子宫附件区存在疼痛或者包块。
4、B超孕检时发现胚胎位置异常。
5、伴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均需积极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病情危急者需及时去急诊科就诊,病情平稳者可到妇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
2、什么时候发现的症状?疼痛可耐受吗?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您最近有过异位妊娠史吗?
7、您什么时候月经初潮的?平时月经规律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能生育吗?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停经、突感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时,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血常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经阴道超声、腹部超声、经阴道后穹隆穿刺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医生多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体格检查,以判断基本情况。当腹腔出血不多时,患者血压可代偿性轻度升高;当腹腔出血较多时,可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快而细弱、心率增快和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患者通常体温正常,休克时体温略低,腹腔内血液吸收时体温略升高,但不超过38℃。
2、腹部检查
患者多有较为明显的腹部体征,如下腹压痛、反跳痛等。
3、妇科检查
医生通常还需对患者进行妇科专科检查,对于本病的确诊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重要价值。可发现阴道后穹窿饱满,同时伴有触痛,宫颈举痛较明显。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数量下降,白细胞正常或稍高。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人促绒毛膜性腺素是绒毛滋养层的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判断是否妊娠的可靠生化标志物。可用于辅助诊断本病。
检查-其他检查:
经阴道后穹隆穿刺: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适用于疑有腹腔内出血的患者,用于判断患者有无腹腔积血及出血量等情况。腹腔内出血最易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即使血量不多,也能经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血液。抽出暗红色不凝血液,说明有腹腔积血。
检查-影像学检查:
1、经阴道超声
在该检查中,医生会将一根棒状的设备插入患者阴道,通过回声成像了解输卵管妊娠状况,以及有无腹腔出血。经阴道超声检查较经腹部超声检查准确性高。
2、腹部超声
通过一根超声波棒在患者腹部上方移动,根据回声成像来确定患者是否怀孕,以及评估患者有无腹腔出血。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停经史,以及撕裂样腹痛、阴道流血、晕厥与休克等临床表现,再结合血常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经阴道超声、腹部超声、经阴道后穹隆穿刺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急性阑尾炎、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阑尾炎
患者无停经与阴道流血,腹痛性质多为持续性疼痛,从上腹开始经脐周转至右下腹。患者无休克,常见体温升高。盆腔检查一般无肿块触及,直肠指检右侧高位压痛。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蛋白正常。阴道后穹窿穿刺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为阴性。超声检查子宫附件区也未见异常回声。
2、黄体破裂
患者多无停经,可无阴道流血,出现阴道流血时,出血量多如月经量。腹痛性质为下腹一侧突发性疼痛。患者可无休克,也可见轻度休克,体温一般正常。盆腔检查无肿块触及,表现为一侧附件压痛。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正常或稍高,血红蛋白下降。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血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阴性,超声检查可见一侧附件低回声区。
3、卵巢囊肿蒂扭转
患者无停经及阴道出血。腹痛性质多表现为下腹一侧突发性疼痛。患者无休克,一般体温稍高。盆腔检查可见宫颈举痛,卵巢肿块边缘清晰,蒂部触痛明显。血液检查多见白细胞计数稍高,血红蛋白正常。阴道后穹窿穿刺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均为阴性。超声检查可见一侧附件低回声区,边缘清晰,有条索状蒂。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可迅速进展,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一旦发现,需立即行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全身状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目前输卵管妊娠破裂手术多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手术具有住院日更短、术后康复更快等优点。开腹手术多用于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快速进行止血并完成手术者。在患者对侧输卵管正常时,可切除患侧输卵管,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对于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需积极输血,纠正休克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导致腹腔内大出血,出现晕厥、休克甚至死亡。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病情进展迅速,且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有生育期待的患者可能会产生恐惧的心理,不敢再次妊娠,或者担心自己以后难以受孕,并因此变得焦虑、烦躁、抑郁。
2、护理措施
家属应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家属应主动、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鼓励患者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规律作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
4、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穿棉质或者丝质内裤,并勤换洗内裤,不与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私人用品。
5、患者1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饮食调理:
输卵管妊娠流产患者可能受疾病影响较大,健康合理的饮食有利于保持患者的身体状态,促进恢复。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采取蒸、煮、炖、烩的方法进行烹调。
4、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5、患者可多吃一些银耳、木耳、动物血制品等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怀孕前做好孕前检查,备孕期间,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2、关注自身状况,发现停经后,及时就医检查。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