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输尿管炎疾病英文名称: ureteritis疾病概述: 输尿管炎(ureteritis)...
养生
疾病名称: 输尿管炎
疾病英文名称: ureteritis
疾病概述:
输尿管炎(ureteritis)是指由于细菌等病原体侵犯输尿管黏膜、平滑肌组织所引起的输尿管壁的炎症,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腰酸、腰痛,可伴有发热、寒战等。经过正规的综合治疗措施,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发病部位: 输尿管
常见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腰酸、腰痛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细菌等病原体侵犯输尿管黏膜、平滑肌组织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常规、尿液细菌学检查、超声、CT、静脉尿路造影
重要提醒: 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的局部卫生,避免发生输尿管炎,如有排尿异常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临床分类:
根据病情发展可分为急性输尿管炎和慢性输尿管炎。
1、急性输尿管炎
主要表现为黏膜化脓性炎症。
2、慢性输尿管炎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输尿管炎:是一种原因不十分清楚的节段性非特异性输尿管炎症,以女性下尿路易感人群为多见。
(2)继发性输尿管炎:多为梗阻的结果,临床上相对比较常见。这类输尿管炎多继发于输尿管凝结物,放疗,输尿管肿瘤,腹腔炎症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输尿管炎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无特定好发人群。
病因-总述:
输尿管炎常继发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也可因血行或淋巴传播和邻近器官感染的蔓延而引起(如阑尾炎、回肠炎、腹膜炎等);部分患者因医疗器械检查尿道结石摩擦及药物引起。感染因素中,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此外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病毒、寄生虫都可引起输尿管感染。
病因-基本病因:
1、泌尿系统其他疾病
肾盂肾炎时尿液经过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致病菌可波及输尿管,引起输尿管炎;膀胱炎患者被感染的尿液逆行,波及输尿管也可引起输尿管炎。
2、血行或淋巴传播和邻近器官感染的蔓延
患者若患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经血行或淋巴传播至输尿管引起输尿管炎。如阑尾炎、回肠炎、腹膜炎等疾病,在解剖结构上与输尿管相临近,致病菌可通过直接蔓延侵袭输尿管。
3、医疗器械检查、泌尿系结石
膀胱镜、输尿管镜、输尿管插管等有创检查,可造成输尿管损伤,从而引起输尿管炎。泌尿系结石对输尿管造成损伤,进一步引起输尿管炎。
症状-总述:
输尿管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有腰酸、腰痛。严重时可发生血尿、发热等症状。当造成严重的肾积水时,肾区有叩击痛。
症状-典型症状:
1、尿路刺激症状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2、腰部症状
腰腹部酸胀、疼痛,腰酸;
3、血尿
患者可有全程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4、全身症状
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症状-并发症:
1、输尿管炎未经控制,可进一步发展,导致穿孔并形成尿痿,甚至肠痿。
2、输尿管炎可形成炎性肉芽、纤维增生及瘢痕改变,导致管腔狭窄,继发输尿管扩张积液。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尿急、尿频、尿痛;
2、伴腰部酸痛;
3、伴发热、乏力;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首诊科室为泌尿外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着便于穿脱的衣服,方便检查。
3、可能会进行血生化等检查,应提前做好空腹准备。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都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3、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4、以前有类似的症状吗?
5、您有泌尿系统疾病吗?
6、您平时的生活习惯怎么样?饮食、卫生等如何?
7、近期是否发生过感染?
8、您还有其他疾病吗?
9、您有没有治疗过?治疗过程是怎么样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可能是什么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需要住院吗?
5、药物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治疗效果怎么样?会复发吗?会影响生育吗?
9、我日常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大概需要复查哪些内容?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腰部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尿常规、尿液细菌学检查、超声、CT、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患者腰部可有叩击痛。如因输尿管炎引起狭窄,可触及积水的肾脏。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尿培养时可见有致病菌生长。
2、尿液细菌学检查
(1)涂片细菌检查:未离心新鲜中段尿沉渣涂片,若平均每个高倍视野下可见1个以上细菌,提示尿路感染。本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出率达80%~90%,可初步确定是杆菌或球菌、是革兰阴性还是革兰阳性细菌。
(2)细菌培养:尿细菌培养对诊断尿路感染有重要价值,能够明确致病菌,确定敏感抗生素治疗。
检查-影像学检查:
超声、CT、静脉尿路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尿路情况,及时发现有无尿路结石、梗阻、反流、畸形等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有助于明确病因、了解病情进展。静脉尿路造影可见输尿管扩张或狭窄,黏膜面粗糙,输尿管变形扭曲等。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输尿管炎的症状及体征,如尿频、尿急、腰部酸痛、发热、肾区叩击痛等,并结合尿常规、超声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与急性膀胱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 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女性,尤其在新婚期和绝经期之后更容易发病。患者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有时还会伴有血尿、发热等症状。与本病相似,体格检查及尿常规等辅助检查可鉴别二者。
2、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多为双侧肾脏受累,且肾小球功能受损较肾小管功能受损突出,并常有较明确蛋白尿、血尿和水肿病史;而慢性肾盂肾炎常有尿路刺激征,尿细菌学检查阳性,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双肾不对称性缩小。
治疗-治疗原则:
输尿管炎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病原菌,缓解症状,防止肾功能损害及感染的扩散。医生会根据尿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如缺乏病原学依据,应试用主要经肾代谢的广谱抗生素,使尿液中的抗生素达到较高的浓度。肾功能不全时,要尽量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
治疗-一般治疗:
治疗期间应注意营养,多休息,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无病原学结果前,一般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3天症状无改善,应按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在单一药物治疗失败、严重感染、混合感染或出现耐药菌时,应联合用药。常用药物包括磺胺类如磺胺甲噁唑,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氨基糖甙类如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肾毒性大,应慎用。
2、碳酸氢钠
膀胱刺激征明显者,可口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避免形成血凝块,对应用磺胺类抗生素者还可增强药物的抗菌活性,并避免尿路结晶形成。
治疗-相关药品:
磺胺甲噁唑、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碳酸氢钠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及时的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未经控制,输尿管炎可进一步发展,导致穿孔、尿痿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预后-治愈性:
输尿管炎一般可通过正规治疗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应重视日常护理,患者应注意休息,做好会阴等相关部位的局部卫生,以免加重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管理:
1、输尿管炎急性期注意休息,多喝水,勤排尿。
2、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
3、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饮食调理:
患者应重视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并能保证足够的营养,包括热量、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尿液排泄。
2、宜多吃一些清淡利尿食物,如梨、西瓜、香蕉、冬瓜、黄瓜等。
3、发热者宜食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
饮食禁忌:
1、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2、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1、注意会阴部清洁,以减少尿道口的细菌群。
2、坚持多饮水、勤排尿,避免细菌在尿路繁殖。
3、性交后立即排尿,清洗会阴。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