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水渍疮疾病英文名称: paddy field-dermatitis疾病别名: 水田风、水...
养生
疾病名称: 水渍疮
疾病英文名称: paddy field-dermatitis
疾病别名: 水田风、水田痒
疾病概述:
水渍疮( paddy field-dermatitis),是指农业劳动者在从事稻田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常见的农业性皮肤病。发生与久浸水浆或者久浸水中染虫毒有关。以指趾丫肿胀、麋烂、渗出,易继发感染为主要特征。本病脱离水湿环境,适量治疗,预后良好。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稻田皮炎。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皮肤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指趾丫肿胀、麋烂、渗出,易继发感染
主要病因: 久浸水浆或者久浸水中染虫毒
检查项目: 血常规
重要提醒: 如果指趾丫出现肿胀、麋烂、渗出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继发感染,发生疔疮。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久浸水浆或者久浸水中染虫毒有关。好发于手掌和足部。
病因-基本病因:
春季初暖,稻田中冷水初温,寒中有温,水中烂草老根、农药化肥、污物泥浆,或夏季水温回阳,湿热蒸腾,农民水中作业频繁,湿热毒邪侵蕴肌肤而发病。
症状-总述:
本病以指趾丫肿胀、麋烂、渗出,易继发感染为主要特征。好发于手掌和足部。病程具有自限性,停止水田工作,轻者约2~3天,重者1周左右即可自愈。
症状-典型症状:
1、皮疹特点
下水田连续2-5天后发病。夏季和梅雨季节多发初起指(趾)缝皮肤肿胀、发白、起皱,呈浸渍现象。这时如果继续从事浸水工作或在潮湿环境中作业则病情加重,在不断遭受摩擦的情况下,致使已肿胀起皱的皮肤出现表皮剥脱,露出红色基底,伴有少量渗液,出现糜烂现象。在手足背或掌跖角质较厚部位,可出现蜂窝状表皮剥离。自觉程度不同的瘙痒和疼痛。
2、全身症状
如发生继发感染,出现炎症反应,可伴发红丝疔、丹毒、甲沟炎、甲床炎、化脓性指头炎等,病程延长,且可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指趾丫出现肿胀、麋烂、渗出。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就诊科室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皮肤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穿较宽松的衣物,避免造成不便。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手指丫或脚趾丫出现肿胀、麋烂、渗出等症状?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畏寒、发热等?
4、平时有偏食辛辣、煎炸、肥腻等食品习惯吗?
5、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6、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7、是否长期在水田中劳作?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做西医血常规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痰液颜色、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高低、强弱,呼吸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饮食、问二便、问睡眠,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手掌足部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一般无特异性改变。继发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指趾丫肿胀、麋烂、渗出,易继发感染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同时应与鹅掌风、脚湿气、漆疮、膏药风等相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本病多见于拔秧、插秧、捻收时期。
2、好发于手掌和足部。
3、初起皮肤因受水浸渍,表皮发胀松软,发白起皱,重者表皮剥离,显露鲜红糜烂面。
诊断-鉴别诊断:
1、鹅掌风、脚湿气
无浸渍水田病史,初起见小水疱,瘙痒剧烈,搔抓后糜烂,反复发作,皮肤粗糙,有鳞屑,真菌检查阳性。
2、漆疮、膏药风
发病前有典型接触病史,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无浸渍水田病史。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一般不需内服,如继发感染则多为湿热证,予以内服药物治疗。西医治疗以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
治疗-药物治疗:
1、方药:五神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2、常用中药:茯苓、银花、牛膝、车前子、紫花地丁、野菊花、天葵子、蒲公英。
3、中成药:银翘解毒丸。
治疗-相关药品:
银翘解毒丸,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外治疗法
(1)表皮松软浸渍者,外扑枯矾散、祛湿散,每日2次。
(2)皮肤糜烂者,外搽青黛散,或用石榴皮,煎水外洗,每日2次。
(3)有继发感染者,可选用黄柏、地榆,煎水浸洗,外用玉露膏,每日1次。
2、西医治疗
(1)瘙痒剧烈时可给予抗组胺药,感染严重时,可口服抗生素。
(2)注意保持清洁,扑干燥粉剂即可;有糜烂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后,涂抹锌硼糊。继发感染时,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酌情外用抗生素软膏。
治疗-治疗周期:
水渍疮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水渍疮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脱离水湿环境,适量治疗,预后良好。如果染毒而出现疔疮,按疔辨证施治,预后一般尚可。
预后-危害性:
如果继发感染,可导致疔疮。
预后-治愈性:
如果脱离水湿环境,经及时诊断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预后-根治性:
若引起水渍疮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长期在水田劳作等,可能引起本病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情志调护等良好的护理干预,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注意情志调护,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用药,注意服药后效果和不良反应。
2、一般药物宜在进食后半小时服用。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空气流通,避免强光刺激。
2、创口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发生感染。
3、有明显全身症状时,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局部肿胀、麋烂、渗出情况。
2、注意有无畏寒、发热、舌苔、脉象等变化。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血常规等项目,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注意饮食宜忌,忌食辛辣刺激、肥腻及海腥发物等,并戒除烟酒。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可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胡萝卜、番茄、油菜。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海腥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酒等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久浸水浆或久浸水中染虫毒有关,因此,平时注意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改善生产环境、劳动条件,采取机械化生产,减少、缩短连续浸水作业时间。
2、加强个人防护,劳动前在浸水部位搽一层黏性较大的油脂性皮肤保护剂,劳动结束后,用12.5%的明矾,3%的食盐水浸泡片刻,让其自行干燥。
3、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穿水田袜,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