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脱甲病疾病别名: 脱甲症、甲脱失、甲脱落疾病概述: 脱甲病(onychomadesis)...
养生
疾病名称: 脱甲病
疾病别名: 脱甲症、甲脱失、甲脱落
疾病概述:
脱甲病(onychomadesis),又称为脱甲症、甲脱失、甲脱落,是指(趾)甲板由甲根部开始逐渐与甲床分离,以至完全脱落的甲病。本病可由于多种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所致。患者多见于儿童,通常症状较轻且有一定自限性;而少数成人发病者,往往提示体内有系统性疾病或重症疾病。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小儿科、皮肤科
发病部位: 手部、足部
常见症状: 指(趾)甲从甲根部分离、脱落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多种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炎性指标、病毒检测、自身免疫筛查、真菌学检查
重要提醒: 儿童患者与成人患者的脱甲病病因差异较大,患者应积极到院检查,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免过度诊治。
临床分类:
脱甲病根据病因分为先天性脱甲病和后天性脱甲病。
流行病学-传染性:
脱甲病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小儿脱甲病是由于萨克奇病毒A16型(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时,这些病原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直接/间接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脱甲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据卢静静于2017年在小儿脱甲症156例临床分析中指出,约89.1%的患儿在脱甲病发病前2个月存在手足口病病史,约3.2%的患儿在脱甲病发病前2个月存在疱疹性咽峡炎病史;而脱甲病在成人中发病率极低。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患有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儿童。
病因-总述:
脱甲病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如外伤、感染、甲营养不良等)两方面。儿童脱甲病的发病原因与成人存在很大不同。
病因-基本病因:
1、先天性脱甲病
包括软骨-外胚叶发育不良(Ksellisvan Creveld综合征)、Turner-Kiesser综合征、先天性大疱表皮松解症等。
2、后天性脱甲病
(1)小儿:以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最为多见,少数也可由于化脓性扁桃体炎、川崎病、猩红热等所引起。
(2)成人:与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雷诺病等)、重症药物疹、放射性皮炎、水疱性皮肤病、急性甲沟炎、严重的精神压力,以及甲母质外伤、冻疮、烫伤等有关。
症状-总述:
患者的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部指(趾)甲从甲根部分离至脱落,通常无痛苦不适,多数为暂时性,如甲母质正常,仍可长出新甲;少数脱甲为永久性。
症状-并发症:
小儿脱甲病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成人脱甲病可由于严重的原发疾病而发生相应的并发症。
就医-就诊科室:
1、患者可到皮肤科就诊。
2、患者年龄较小时,可到小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7、您的甲部受过外伤吗?
8、可询问儿童患者的家属,最近有没有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发生?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还能长出新甲吗?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行血常规、血生化、炎性指标、病毒检测、自身免疫筛查、真菌学检查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甲部的损害情况,了解指(趾)甲分离及脱落的程度、涉及甲的数量,以及是否有其他皮损;若怀疑为系统性疾病引起时,医生还可能会检查是否有其他异常的体征。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初步判断患者有无感染、贫血、过敏等。
2、血生化
用于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代谢状态。
3、炎性指标
包括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为常用的实验室炎性指标,可辅助诊断。
4、病毒检测
对于儿童患者,医生会通过咽拭子、粪便或血液等标本,进行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或病毒分离,有助于寻找病因。
5、自身免疫筛查
用于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
6、真菌学检查
包括真菌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用于明确患者有无真菌感染。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及病史,以及血常规、血生化、炎性指标、病毒检测、自身免疫筛查、真菌学检查等实验室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小儿脱甲病,主要是发生在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感染后3~8周,由于此类感染已痊愈,因此无需过度治疗;对于成人脱甲病者,则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
可剪去游离部分指(趾)甲,涂以络合碘;也可使用0.5%新霉素软膏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进行治疗。
2、全身治疗
(1)补充微量元素:对于儿童患者,如缺乏微量元素(如钙、锌、铁)时,可补充相应的微量元素,提高新生甲的质量。
(2)补充维生素:对于成人患者,可给予维生素A、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治疗,改善甲部的营养状态。
(3)烟酸:对于患者的肢端循环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促进恢复。
治疗-相关药品:
络合碘、新霉素软膏、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维生素A、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烟酸
治疗-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通过手术治疗,拔除病甲,去除病灶,促进恢复。
治疗-治疗周期:
脱甲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脱甲病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通常来讲,儿童患者存在一定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而成人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有可能导致永久性脱甲,预后相对较差。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者部分或全部指(趾)甲脱落,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并存在增加局部感染的风险。
2、部分家长可能对儿童的脱甲病过于担忧,造成过度治疗,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负担。
预后-自愈性:
儿童脱甲病存在一定的自限性,一般在发病2月后指(趾)甲即可恢复正常。
预后-治愈性:
部分成人患者经积极诊治,脱甲症状可随着基础疾病的好转而缓解。
日常-总述:
用药时应严格遵守医嘱;日常应注意对甲部的保护,不要长时间浸泡于液体中,避免接触腐蚀性物品;同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长时间接触酸、碱、有机溶剂或洗涤剂,长期接触水或有机溶剂者,应戴棉质内衬的乳胶手套。
2、使用清水或刺激性小的清洁用品清洗甲部,可适当包扎保护。
3、可使用润肤霜,保持局部皮肤湿润,有利于维持正常皮肤屏障功能。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戒烟。
5、根据天气增添衣物,防寒保暖,预防感染的发生。
6、患者年龄较小时,家属应注意保护,避免患儿患处受到外伤。
饮食调理:
饮食上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疾病康复。同时合理搭配其他健康饮食,有助于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饮食均衡,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比如胡萝卜、番茄、柿子、西蓝花、菠菜、莴苣、青豌豆、橙子、杏、红薯等。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1、减少长时间接触酸、碱、有机溶剂或洗涤剂的频率,如必须接触,应戴棉质内衬的乳胶手套。
2、注意保护甲部,避免外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