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脱症疾病英文名称: collapse syndrome疾病概述: 脱症(collapse...
养生
疾病名称: 脱症
疾病英文名称: collapse syndrome
疾病概述:
脱症(collapse syndrome)是指以神志淡漠,甚至昏迷,气息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口开手撒,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的危重病证。发生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伤津失血、汗吐下太过、剧痛、中毒,或久病体虚等有关。本病预后取决于发病原因、病情轻重、病程长久,抢救及时,治疗得当等因素。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如失血、创伤、中毒,以及心源性、代谢性所引起的休克,可参照本节辨证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神志淡漠,甚者昏迷,气息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口开手撒,脉微欲绝
主要病因: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伤津失血、汗吐下太过、剧痛、中毒,或久病体虚
检查项目: 血尿便常规、凝血检查及D-二聚检查、血生化检查、X线检查、CT、B超检查、心电图
重要提醒: 如果出现神志淡漠,甚至昏迷,气息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必要时到急诊科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以免危及生命。
临床分类:
1、气脱证
主要表现为眩晕昏倒,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淡,脉沉细微。
2、血脱证
主要表现为呕血、咯血、便血或外伤出血量多,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口唇失华,四肢厥冷,眼窝深陷,自汗肤冷,呼吸微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微软。
3、阴脱证
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潮红,发热,烦躁,心悸,多汗,汗出如油,口渴喜饮,小便色黄而少,四肢不温,舌干红少苔,脉虚细而疾,或沉微欲绝。
4、阳脱证
主要表现为面色晄白,口唇晦暗,四肢末端不温,怕冷蜷卧,气促息微,冷汗如珠,神情淡漠,精神萎靡,尿少或遗尿,下利清谷,舌淡苔白润,脉沉微绝。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各种病变的危重阶段的人群。
病因-总述:
脱证病因较为复杂,常由一些基础疾病导致脱证发生。主要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伤津失血、汗吐下太过、剧痛、中毒,或久病体虚等,致人体正气耗竭,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脱证。病位虽与五脏有关,但以心、肾为主。
病因-基本病因:
1、外感六淫
外感温、热、火邪或疫毒,或外感寒湿阴邪,并化热入里,正气抗邪,邪正斗争愈剧则热毒愈炽。在这一斗争过程中,消耗大量阳气与阴液,正气大伤,尤其是火热暑邪,最易炽盛猖獗而耗散正气,亡竭津液而致脱证。
2、脉络受损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赖气以生,气赖血以附。一旦因某种原因如外伤或脏腑病变导致的脉络受损,血溢脉外,量多不止,亡失阴血,附随于有形之血的无形之气便由于失去了依附的母体而散脱,导致气随血脱之脱证。
3、大汗大下
病邪势盛,或正气不固,或过用发汗吐下,致使津液亡失,气无所载而致脱证。
4、内伤七情
大怒、大恐、惊吓、疼痛等强烈刺激也可导致脱证。
5、元气虚损
久病耗伤气血,或房事不节,肾精亏耗;或劳力过度,心神暗伤,则正气已虚,再遇邪实则正气更虚而致脱证。
症状-总述:
本病以神志淡漠,甚至昏迷,气息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口开手撒,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可分阴脱、阳脱。
症状-典型症状:
1、阴脱
以面唇苍白,发热烦躁,心悸多汗,口渴喜饮,尿少色黄,四肢不温,脉细数或沉微欲绝为特征。
2、阳脱
以面色晄白,四肢厥逆,气促息微,冷汗如珠,神情淡漠,尿少或遗尿,下利清谷,脉沉微绝为特征。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就医-急诊指征:
1、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
2、出血后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口唇失华,四肢不温,眼窝深陷。
以上须立即就医,必要时到急诊科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面色苍白或潮红,发热,烦躁,心悸,多汗,汗出如油,口渴喜饮,小便色黄而少,四肢不温。
2、口唇晦暗,四肢不温,怕冷蜷卧,气促息微,冷汗如珠,神情淡漠,精神萎靡。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情况急重者需及时到急诊科处理,其他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消化内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腹部触诊和影像学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有没有神情淡漠、眩晕,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这种情况多久了?
2、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尿少、遗尿、下利清谷等症状?
3、最近饮食情况如何?
4、最近有做过什么检查吗?
5、之前有过其他疾病吗,如真心痛、心悸、胸痹?进行过什么治疗吗?
6、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7、作息情况怎么样?有没有经常熬夜?睡眠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如果药物治疗,怎么用药?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首先应进行血尿便常规、凝血检查及D-二聚检查、血生化检查、X线检查、CT、B超检查、心电图等,以确定汗出是否有感染。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饮食、问二便,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女性患者还需问月经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腹部压痛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尿便常规
红细胞计数、血小板,有时需要动态观察。足够的血红蛋白对休克时维持氧输送很重要。血小板在应激初始阶段上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下降。
2、凝血检查及D-二聚检查
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分析病人是否存在凝血机制紊乱,如存在可输新鲜冷冻血浆及血小板予以纠正。
3、血生化检查
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血清乳酸水平。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常规应行心电图检查。
2、诊断性腹腔灌洗和后穹窿穿刺
可检测腹腔中的血液及肠穿孔破裂到腹腔的内容物。但不能明确出血和损伤的部位。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血气胸、主动脉夹层及胃穿孔时X线胸片可有相关征象。
2、B超检查
床旁超声对迅速判断游离胸腹腔积液,诊断某些特殊的实质器官损伤有较大价值。心脏超声可明确心包压塞。
3、CT
腹部CT常用于评价腹腔内或腹膜后损伤导致的出血。脑外伤病人应行头颅CT。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神志淡漠,甚至昏迷,气息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口开手撒,脉微欲绝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体温测量、血常规、X线、心电图等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但诊断时需要与生理性汗出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发病特点
起病急骤,常因感受疫疠邪毒、暴吐暴泻、亡津失血、骤发剧痛等急重症诱发,或继发于久病虚衰。
2、证候特点
神情淡漠或烦躁,面色苍白或紫暗,息微气促,语声低弱,大汗淋漓,尿少或无尿,舌淡白而干,脉沉细数,甚至突然昏倒,目合口开,手撒肢冷,二便自遗,脉微欲绝。
3、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凝血检查及D-二聚检查,有助于辅助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
1、中风
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急性发作可有四肢厥冷、汗出、遗尿、脉微细之脱象。但昏倒多在先,继之肢冷、汗出且伴有口舌喁斜,半身不遂,失语等症状,而脱证者则无此症状。
2、厥证
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征,多属实证,而脱证则有目合口开、汗出、手撒遗尿、脉细微欲绝等特点,以虚证为主。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属内科急危证,为阴枯阳竭,阴阳不相维系征象,应以回阳救阴为基本治法。
治疗-一般治疗:
1、快速开通液体通路,吸氧,畅通气道。
2、监护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量,判断疾病危重度。
3、非心源性疾病导致的脱证,首先快速补充晶体液及胶体液扩容,尽快液体复苏。再治疗相关疾病。
治疗-药物治疗:
1、气脱证
(1)方药:四味回阳饮加减。
(2)常用中药:人参、制附子、炙甘草、炮姜。
2、血脱证
(1)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
(2)常用中药:黄芪、当归、桂心、甘草、橘皮、白术、人参、白芍、熟地、五味子、茯苓、远志、生姜。
3、阴脱证
(1)方药:参麦饮加减。
(2)常用中药:党参、麦冬、五味子。
4、阳脱证
(1)方药:参附汤加减。
(2)常用中药:人参、附子。
治疗-相关药品:
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发作时可针刺素髎、百会、神阙、关元、内关等穴;神志昏迷加中冲、涌泉。阳脱可针刺或指掐水沟、十宣、涌泉等,也可选用艾灸法,选百会、膻中、神阙、关元、气海,灸至脉复汗出为止。四肢不温汗出可予四肢放置热水袋等,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高热给予十宣放血或针刺退热。尿潴留可予针灸、热敷或点按关元、中极等穴。
2、西医治疗
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药物可以结合临床病情应用。
治疗-治疗周期:
脱症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脱症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取决于发病原因、病情轻重、病程长久,抢救及时,治疗得当等因素。因此,必须掌握症情,综合分析,分秒必争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病情转危为安。
预后-危害性:
如果病情较重,未能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病情较轻患者,抢救及时,治疗得当,症状可获得缓解,预后较好。
预后-复发性:
如果基础疾病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生活调护不当,都会引起脱证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做好情志调护、起居有常、注意休息避风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身体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患者元气已弱,如果遇到悲伤恐惧等情绪波动,使阳气消乏、清阳不升而致病情加剧,应安定患者情绪,尤其要避免情志过激,注意静养。
2、家属勿在病床前议论病情,以免影响患者情绪,危重患者避免探视。
日常-用药护理:
1、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选择粗大而易固定的静脉,必要时开放两路或以上静脉输液通道,以利于急救给药补液。
2、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要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变化、注意有无药液外渗,以免造成局部组织的坏死。
3、服用四逆汤、参附汤后,患者宜卧床休息,四肢保温,并忌食寒凉生冷之品。
4、参附注射液为回阳救逆之针剂,静脉注射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血压及心率的动态变化。
5、中药汤剂中的四逆汤、参附汤皆有附子,故应注意附子的毒性作用。
6、若出现乌头碱中毒的表现时,应立即停药,及时报告医生,可给予口服绿豆汤解毒,或遵医嘱给予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等,必要时洗胃。
7、药物过敏引起的脱证,应遵医嘱即予0.1%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可针刺水沟、涌泉穴等,配合抢救。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安静舒适,避免强光、噪音等不良刺激。
2、病床设置床栏,患者取仰卧中凹位,头偏向一例,左肩下垫一小枕,可与平卧位交替进行,以减少舌根后坠和气道阻塞的可能。
3、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出气道中的分泌物。
4、注意保暖,肢冷严重患者,可放置热水袋取暖。
5、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做好口腔护理,张口呼吸者,可在口腔上敷盖湿纱布。
6、昏迷伴眼睑闭合不全患者,应做好眼睛护理,可用凡士林或0.9%等渗盐水纱布敷盖双眼。
7、尿失禁者予留置导尿并定时冲洗膀胱,保持外阴清洁。大便失禁者,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日常-病情监测:
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以及面色、肤温、汗出、舌象等情况。
2、观察静脉输液情况,以保证各种药物的输入。
3、若24小时尿量达1000~1800mL,则为病情好转的表现。若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或出现尿闭,应按急性肾功能不全进行救治。
4、若出现心悸、水肿、喘促、尿闭、呼吸微弱、脉沉细微或结代,或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不省人事等,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体温测量、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等项目,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高热昏迷患者应该给予禁食。一般患者宜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应予以喂食,并防止呛咳,避免窒息的发生。
饮食建议:
1、阴阳俱脱,口渴欲饮患者,可频服淡盐水、参汤或果汁等饮料。
2、病情稳定后,可给予补气养阴食品,如扁豆、蚕豆、莲子、大枣、牛羊肉等。
饮食禁忌:
1、忌食温燥辛辣食品,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酒等调味料。
2、忌食生冷,如冰糕、冻奶茶、冰咖啡等。
3、忌食油腻黏滞食品,如糯米食品、油炸品、奶油蛋糕等。
预防措施:
本病常由一些基础疾病导致,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另外调畅情志,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久病初愈,应注意生活起居有常,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锻炼,避免过劳,随气候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避风寒,防止正虚邪袭,变生他证。
2、调摄情志,疏通气机,避免情志过激,化生肝火,动血伤阴。
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忌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剌激之品,以防脾土受损。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
4、积极治疗原发病,可选择健脾益气、收敛止血、调补阴阳、清热解毒等方法调整体质,增强正气。按时服药,门诊随访。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