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蚊虫叮咬疾病别名: 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疾病概述: 蚊虫叮咬后常会引起皮炎,在医学上被...
养生
疾病名称: 蚊虫叮咬
疾病别名: 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
疾病概述:
蚊虫叮咬后常会引起皮炎,在医学上被称为虫咬皮炎或丘疹性荨麻疹,是夏季皮肤科的常见病之一。本病主要由于蚊虫叮咬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在叮咬局部出现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水疱、丘疱疹、淤点、淤斑等皮肤损害,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刺痛等症状。蚊虫叮咬的治疗以抗过敏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局部药物治疗等。大多数患者经积极处理,一般可很快痊愈。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水疱、丘疱疹、淤点、淤斑、皮肤瘙痒、刺痛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蚊虫叮咬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皮肤镜检查
重要提醒: 蚊虫叮咬是夏季常见的皮肤病,患者应加强认识,做好关于本病的预防措施。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每到春夏季节,随着气候的回暖,蚊虫大量孳生,人们受到蚊虫叮咬的几率显著增加。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往往同一家庭中有多人同时发病。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好发于春夏季节。
病因-总述:
蚊虫在叮刺人体时,其唾液腺中的唾液注入皮肤,唾液中含有多种抗凝血的物质,使得在叮咬部位的皮肤出现淤点、淤斑;同时,蚊虫的唾液中含有唾液过敏原、天然抗原蛋白、腺苷脱氨酶等变态反应相关蛋白,这些物质使得人体被叮咬后出现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
症状-总述: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在叮咬局部出现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水疱、丘疱疹、淤点、淤斑等皮肤损害,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灼疼、刺痛等症状,儿童还可表现为烦躁、哭闹。
症状-并发症:
蚊虫叮咬可并发皮肤细菌感染、瘢痕形成等。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于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须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保持皮肤清洁,就诊前不要在皮损处涂抹药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发现的皮肤变化?
2、这些皮疹痒吗?疼吗?
3、是怎么出现的皮疹?被蚊虫咬过吗?
4、被蚊虫叮咬的时间?症状有变化吗?
5、过去出现过类似情况吗?
6、是否尝试进行过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是过敏吗?这皮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应该怎么治疗?
3、有什么止痒的方法吗?
4、我大概多久能恢复?
5、治疗期间我应该忌口吗?
6、这个病传染吗?还会复发吗?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进行初步诊断,有时需要行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皮肤镜检查等检查,协助诊治。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皮肤专科检查,可以了解皮损的部位、范围、大小、颜色、质地等,为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能够提示过敏的发生,有助于诊断。
2、过敏原检测
必要时医生会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
检查-其他检查:
皮肤镜检查:皮肤镜观察到被蚊虫叮咬后的咬痕或典型皮肤损害,是确定诊断的直接证据。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在蚊虫叮咬后出现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水疱、淤点、淤斑等皮肤损害,以及伴有皮肤瘙痒、刺痛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病史,以及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皮肤镜检查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由于蚊虫叮咬后引起的皮炎实际上是一种过敏反应,因此,治疗上以抗过敏为主,同时可辅以局部药物治疗,可起到消肿、止痒、安抚的治疗作用。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外用药物
(1)抗过敏止痒乳膏:如复方苯海拉明乳膏、复方马来酸氯苯那敏酊等,均有良好的疗效。
(2)外用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常用药物有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曲安奈德乳膏等。
(3)局部麻醉药:可用于治疗蚊虫叮咬引起的刺痛、灼疼、奇痒等自觉症状,常用药物有达克罗宁软膏等。
(4)局部刺激药:如薄荷脑、复方樟脑乳膏等。
(5)洗剂:如含有苯酚的炉甘石洗剂,具有止痒作用。
2、全身系统药物
(1)抗组胺药物:具有良好的止痒、抗过敏效果,可用于治疗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红肿,常用药物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
(2)抗生素:对于继发皮肤细菌感染者,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必要时进行全身抗生素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复方苯海拉明乳膏、复方马来酸氯苯那敏酊、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曲安奈德乳膏、达克罗宁软膏、薄荷脑、复方樟脑乳膏、炉甘石洗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依巴斯汀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蚊虫叮咬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蚊虫叮咬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绝大多数患者一般症状较轻,经积极诊治即可很快痊愈。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导致家庭中同时多人发病,引起瘙痒、刺痛等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休息。
预后-自愈性:
症状较轻者,只要脱离了过敏的环境,即可恢复正常。
预后-治愈性:
绝大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本病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本病多由蚊虫叮咬所致,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防虫措施。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环境卫生,经常通风,可在家中安装纱窗,在卧室挂蚊帐。
2、野外游玩、工作时,尽量穿长衣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3、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避免过度搔抓,防止引起感染。
4、可适当使用蚊香等防蚊虫措施。
饮食调理:
本病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会加重患者症状,故应注意调整饮食习惯。
饮食建议:
1、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2、多饮水,加速毒素排泄。
3、可适当吃些豆制品。
饮食禁忌:
1、成人应禁烟酒及浓茶。
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管内大量致敏物质渗出到皮肤,加重病情。
3、少吃油腻、生冷的食物。
4、少食异种蛋白类食物,如羊肉、蟹虾之类。
预防措施:
1、注意环境卫生,防止蚊虫孳生。
2、夏季蚊虫多,夜间应关好纱窗,睡觉时可使用蚊帐。并可使用蚊香等驱虫防蚊的药物。
3、野外游玩、工作时,尽量穿长衣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