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细菌性角膜溃疡疾病别名: 细菌性角膜炎疾病概述: 细菌性角膜溃疡又称细菌性角膜炎,是指细...
养生
疾病名称: 细菌性角膜溃疡
疾病别名: 细菌性角膜炎
疾病概述:
细菌性角膜溃疡又称细菌性角膜炎,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以角膜上皮缺损及角膜基质坏死为特征的化脓性角膜炎,严重者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本病一般起病急骤,可出现畏光、流泪、眼痛、视力减退、眼睑痉挛等症状,严重者失明。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头部、眼
常见症状: 畏光、流泪、眼痛、视力障碍、眼睑痉挛
主要病因: 细菌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细菌培养、裂隙灯显微镜
重要提醒: 细菌性角膜溃疡应注意保持眼部卫生,以免加重炎症情况。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细菌性角膜溃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无特定好发人群。
病因-总述:
细菌性角膜溃疡多是因为角膜外伤、剔除角膜异物或佩戴角膜接触镜时护理不当,导致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感染而引起的。
病因-危险因素:
年老衰弱、维生素A缺乏、糖尿病、免疫缺陷、酗酒等,可降低机体对致病菌的抵抗力,增加细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生风险。
症状-总述:
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一般起病急骤,出现畏光、流泪、眼痛、视力障碍、眼睑痉挛等症状。即使病情得到控制,患者也可能残留广泛的角膜瘢痕、角膜新生血管或角膜脂质变性等后遗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症状-并发症:
1、角膜穿孔
角膜溃疡波及全层角膜,患处破溃,可导致角膜穿孔,穿孔时患者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和“热泪”(房水)流出,穿孔后前房变浅或消失,眼压降低,疼痛明显缓解。如果穿孔位于周边部,则常伴有虹膜脱出。
2、角膜新生血管
多见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多发生在浅层血管,自溃疡附近的角膜缘伸入,一支或多支,并在病变区内呈网状分布。深部溃疡有时也可出现深层毛刷状新生血管。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畏光、流泪。
2、伴眼痛、视力障碍。
3、伴眼睑痉挛。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眼科诊治范畴,患者可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眼部有什么不适症状?多长时间了?
2、期间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减轻?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戴隐形眼镜吗?每天戴多长时间?
6、您每天的用眼情况怎么样?
7、您之前有眼部疾病吗?
8、您的眼部最近受过外伤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可以明确诊断吗?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治好了,视力能恢复吗?
7、我需要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畏光、流泪、眼痛、视力障碍、眼睑痉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血常规、细菌培养、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会对眼部进行检查,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可能会见到眼脸及球结膜水肿,睫状或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溃疡,溃疡下有边界模糊、致密的浸润灶,周围组织水肿,浸润灶迅速扩大,继而形成溃疡,溃疡表面和结膜囊多有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前房积脓。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会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数目,判断患者有无感染、贫血等情况。
2、细菌培养
医生会通过细菌培养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并可通过药物敏感试验筛选敏感抗生素。
检查-其他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是眼科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光学设备,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眼睑、结膜、巩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及玻璃体前1/3,从而确定病变的位置、性质、大小及其深度。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畏光、流泪、眼痛、视力障碍、眼睑痉挛等症状,并结合血常规、细菌培养、裂隙灯显微镜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与真菌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炎症,多见于温热潮湿气候,在我国南方,特别在收割季节多见,致盲率高。真菌培养、角膜刮片检查可帮助鉴别。
2、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是致盲性角膜病最主要的原因,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角膜上皮刮片检查可帮助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初诊时应根据临床表现和溃疡的严重程度,采取广谱抗生素治疗,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调整使用敏感的抗生素,以尽快清除病原菌。
治疗-药物治疗:
1、对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患者,首选药物为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唑林等。
2、对于革兰阴性球菌感染的患者,首选药物为氨基苷类,比如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等。
3、对于链球菌属、淋球菌属感染的患者,首选青霉素G,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球菌感染患者还可使用头孢曲松。
4、对于耐药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可选择万古霉素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头孢唑啉、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G、头孢曲松、万古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发生溃疡穿孔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
2、对于重症前房积脓、玻璃体病变,并有眼内炎趋势的患者,可考虑进行眼球摘除。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细菌性角膜溃疡的预后与病变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有关,一般经规范的治疗,预后较好;但治疗不当可能加重眼部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预后-危害性:
1、患者可出现畏光、流泪、疼痛、视力障碍、眼睑痉挛等眼部不适症状,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2、随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发生角膜穿孔等情况,加重视力损害。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缓解,恢复部分视力。
日常-总述:
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调整生活方式以及遵医嘱定期随诊,以尽快控制病情。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眼部卫生,可每天做眼保健操,避免用手揉眼。
2、配戴角膜镜者注意佩戴前清洗双手,并避免佩戴时间过长,摘下镜片后将眼镜放入专用消毒剂中浸泡。
3、患者外出时建议家属陪同出行,避免意外的发生。
4、注意休息,减少用眼。
5、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的饮食调理,但规律饮食,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对缓解眼部不适症状和促进疾病恢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饮食建议:
1、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比如胡萝卜、西红柿、柑橘。
2、多进食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鱼、蛋等。
3、多喝水,以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
2、忌食烤炸炙烧食物,比如油条、油炸花生、煎饼、烤羊肉串、烧鹅等。
3、忌烟酒。
预防措施:
细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以下几种措施有助于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干眼症、慢性泪囊炎等眼病。
2、注意保护眼睛,防止外伤。
3、正确佩戴角膜接触镜,重视镜片清洁和消毒,每晚睡前一定要取出镜片。
4、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
5、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定期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