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概述: 下呼吸道感染是指环状软骨以下的部位,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感染,包括...
养生
疾病名称: 下呼吸道感染
疾病概述:
下呼吸道感染是指环状软骨以下的部位,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感染,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本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并可伴有胸痛、气促等表现。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感染播散,造成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疾病,威胁生命健康。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发病部位: 肺脏、气管
常见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促
主要病因: 因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病原体检查、胸部X线、CT
重要提醒: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引起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疾病,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传染性:
部分特殊病原体引起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主要为患者。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进行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下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住院患者、小儿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
病因-总述: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疾病,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又以绿脓杆菌最多。而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菌最常见,此外真菌与病毒等微生物,也可造成下呼吸道感染。
病因-基本病因:
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可通过口腔和咽部的微生物侵入、含细菌的气溶胶吸入、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源性播散三个途径侵入患者的下呼吸道,造成感染。
病因-危险因素:
营养不良、缺乏锻炼、年老体弱或伴有慢性呼吸道炎症,以及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症状-总述:
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疾病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痰呈脓性、黏稠或血性,并可伴有胸痛(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气促,严重时还可出现呼吸困难。
症状-并发症:
1、肺水肿
本病起病或急或缓,有胸部不适,或有局部痛感。呼吸困难和咳嗽为主要症状,咳嗽时往往吐出泡沫性痰液,并可见少量血液。常见苍白、青紫及惶恐神情。
2、败血症
本病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毒血症症状,还可出现皮疹、关节痛、肝脾肿大等。
3、感染性休克
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菌感染常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多数患者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神志尚清,但烦躁、焦虑、神情紧张,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肢端湿冷。可有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心率增快,呼吸深而快,血压尚正常或偏低、脉压小。眼底和甲微循环检查可见动脉痉挛。随着休克发展,患者烦躁或意识不清,呼吸浅速,心音低钝,脉搏细速,按压稍重即消失。
就医-门诊指征:
1、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促。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就诊于呼吸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8、您身边的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促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一般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行血常规、病原体检查、胸部X线或CT等检查,进一步了解病变情况,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测量体温
患者多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但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2、肺部听诊
可闻及湿啰音。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评估是否有感染、贫血等,并可根据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初步判断属于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2、病原体检查
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病毒分离鉴定、病毒血清学检查确定病原体,有助于治疗时选择敏感的药物。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提示肺部有炎症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等病变,而CT有助于进一步确定病变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病史,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促等症状,体格检查闻及肺部湿啰音,并结合血常规、病原体检查、胸部X线、CT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仅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可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咳嗽、发热、畏寒、头痛等症状。通常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自愈,预后良好。
治疗-治疗原则: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种类选择敏感的药物,同时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治疗-一般治疗:
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受寒。
治疗-药物治疗:
1、解热镇痛药
有头痛、发热的患者可酌情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2、抗感染药
患者应遵医嘱根据病原体检查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包括阿昔洛韦、克拉霉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等。
3、化痰药
对于痰多的患者,可服用氯化铵、溴已新等。
治疗-相关药品:
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阿昔洛韦、克拉霉素、氯化铵、溴已新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下呼吸道感染的预后与基础身体状况、治疗是否及时恰当、有无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经早期、规范的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预后较好。但病情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疾病,威胁生命健康。
预后-危害性:
病情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疾病,威胁生命健康。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可达到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以免症状不断加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适度锻炼,改善肺功能。此外,还应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循医嘱,正确用药,不随意停药。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要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以进行相关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空气污染严重时,可开空气净化器。
2、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机体恢复。
3、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促进排痰,增强肺功能。
4、注意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漱口、洗澡,勤打扫卫生。
5、部分患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可与家人一起戴口罩,防止疾病传播。
6、注意防寒保暖。
日常-复诊须知:
遵循医嘱定期进行复查。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保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就餐。
2、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
3、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4、加强营养供给,进食易消化、高热量、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5、合理饮水,促进排痰,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
2、患病期间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天冷外出锻炼时尤应注意,不要为行动方便而少穿衣服;运动后,尤其是出汗后,应及时擦干汗水,加穿衣服,以免受凉。
2、体质虚弱者应加强锻炼,以便提高全身和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同时还要积极治疗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关的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3、积极接种肺炎、流感疫苗。
相关疫苗:
1、流感疫苗
全球已上市的流感疫苗分为流感灭活疫苗(IIV)和流感减毒活疫苗。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和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2、肺炎球菌疫苗
目前已上市的疫苗为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