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疾病概述: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指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炎症,由于气管...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疾病概述: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指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炎症,由于气管常同时受累,故也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2岁以内儿童患病则为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本病常并发或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为麻疹、百日咳、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的一种表现,先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后以咳嗽为主,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较重。如不及时、彻底治疗,病变可向肺部蔓延,导致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或支原体肺炎。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小儿科
发病部位: 支气管
常见症状: 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痛
主要病因: 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胸部X线、痰涂片或痰培养
重要提醒: 小儿患急性支气管炎应及时就医咨询,平时注意保暖,避免继发感染。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和合并有营养障碍或免疫缺陷病的儿童。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冬为多发季节。
病因-总述:
引起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比较多,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以引起本病,以病毒为主,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此外,被动吸烟、气候改变及环境不良等也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病因-基本病因:
1、病原微生物感染
病原体为病毒、肺炎支原体、细菌等,或为其混合感染。病毒感染中以流感、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占多数,肺炎支原体亦不少见,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致病性细菌可引起继发感染,较常见的细菌有肺炎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沙门菌属或白喉杆菌亦可感染。
2、理化因素
环境污染、被动吸烟或经常接触有毒气体可刺激支气管黏膜引发炎症。
病因-危险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特异性体质、营养障碍、佝偻病和支气管局部结构异常等均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症状-总述: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起病急,起病前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之后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开始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症状较重,常有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年长儿可诉头痛及胸痛。
症状-典型症状:
1、鼻塞、流涕、喷嚏
常首先出现,重者鼻涕往往由稀薄变成黏稠。
2、咳嗽、咳痰
是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表现,开始为干咳或少量黏痰,随后可转为黏液脓性或脓性,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可痰中带血,咳嗽有时延续2~3周才消失。
症状-并发症:
急性支气管炎的严重并发症较为少见,只有相当少的患者会发生肺炎。
症状-伴随症状:
1、呕吐
婴幼儿多见,咳嗽严重可诱发呕吐。
2、腹泻
婴幼儿多见,患儿大便次数增多,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
就医-门诊指征:
1、持续或反复咳嗽、咳痰。
2、痰中带有血丝。
3、伴有胸闷、喘息、气短等。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建议及时去小儿科就医。
就医-就医准备:
1、注意保暖,外出戴口罩,防止加重病情。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会进行胸、肺检查,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曾使用某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有咳嗽、咳痰吗?出现多久了?随时间推移有加重吗?
2、是否还存在气短、喘息等症状?
3、以前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4、使用过药物治疗咳嗽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5、有其他呼吸道疾病吗?是否会对什么物质过敏呢?
6、平时工作环境怎么样?
7、家里有人吸烟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发生咳嗽、咳痰的原因有哪些?
2、症状严重吗?能治好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可以选择什么治疗方法?要住院吗?
5、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7、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儿持续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胸部X线、痰涂片或痰培养等,帮助诊断、了解疾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肺部进行听诊,判断有无异常呼吸音。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肺部听诊可发现两肺呼吸音粗,黏液分泌物在较大支气管时可闻及粗的干、湿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啰音消失。支气管痉挛时可闻及哮鸣音,无并发症者不累及肺实质。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并不增高,淋巴细胞相对轻度增加,细菌感染时则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
2、血沉
细菌感染时,血沉加快。
3、痰涂片或痰培养
可发现致病菌,有助于指导临床正确选用药物。
检查-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部情况。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胸部X线大多为肺纹理增强,少数无异常表现。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以及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线胸片、痰涂片或痰培养可作出临床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排除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肺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
常有流行病史,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重,可出现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症状,但呼吸道症状较轻,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2、支气管哮喘
患者常有过敏史,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吸性呼吸困难,可伴有气促、胸闷或咳嗽,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大多数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胸部X线检查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
3、肺炎
肺炎患者的发热温度通常高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且病情多更为严重,肺部检查时可闻及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炎浸润影。
治疗-治疗原则: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一般治疗,如抗感染药物进行对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使用祛痰及平喘等药物。
治疗-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注意保暖、多饮水,多饮水和补充大量维生素C,经常变换体位等。
治疗-药物治疗:
1、抗感染药物
可杀灭或抑制病原体增殖,代表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合并细菌感染者可使用青霉素、阿奇霉素等。
2、退热剂
对于发热者,可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避免发生高热惊厥。
3、化痰剂
咳嗽有痰或痰不易咳出者可用盐酸氨溴索、溴己新等,也可雾化祛痰。
4、β2受体激动剂
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用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
治疗-相关药品:
奥司他韦、青霉素、阿奇霉素、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盐酸氨溴索、溴己新、丁胺醇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少数体质弱者可迁延不愈而发展为肺炎。
预后-危害性:
1、若不及时并彻底地治疗,病变可向肺部蔓延,导致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或支原体肺炎。
2、婴幼儿期若伴有喘息的支气管炎,如伴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者,少数可发展为哮喘。
预后-治愈性:
通过正规治疗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患儿家属在平时应注意为患儿添衣保暖、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以免症状不断加重。年龄稍大的患儿要积极参加锻炼,促进机体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尽量避免吸入烟雾和刺激性气体,防止症状加重。
2、年龄稍大的患儿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
3、保持居住环境温度适宜、空气流通,保证充足的睡眠。
4、气候骤变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饮食调理:
家长应给患儿供给高热量、高蛋白质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力,促进康复,减少反复感染的机会。
饮食建议:
1、供给高热能、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应以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等优质蛋白为主。
2、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应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餐方式,供给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3、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大量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
饮食禁忌:
1、禁食生冷寒凉、肥腻厚味的食物,如冰镇西瓜、肥猪肉等。
2、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3、少食腥咸食物,如鱼、虾、螃蟹、腌制品等。
4、禁烟、禁酒。
预防措施: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可以预防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积极锻炼、注意休息、改善生活卫生环境等。
1、患儿积极、适当的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致使免疫力低下给细菌、病毒可乘之机。
3、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4、改善生活卫生环境,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接触污染空气及过敏物质。
5、建议年幼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接种流感疫苗。
6、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因为烟中的化学物质会引起支气管痉挛,从而增加呼吸道阻力,还可损伤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及其纤毛,使分泌物增多,降低肺的净化功能,易引起支气管炎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