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acrocephalosyndacty syn...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acrocephalosyndacty syndrome in children
疾病别名: 小儿尖头-并指(趾)畸形综合征、小儿Apert综合征
疾病概述:
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acrocephalosyndacty syndrome in children),又称为小儿尖头-并指(趾)畸形综合征、小儿Apert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颅颌面严重畸形综合征之一。本病主要由于FGFR2基因突变所致。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尖颅、面中部发育不全和对称的手足并指(趾)畸形等为特征。由于患儿的畸形复杂,治疗难度大,故需强调个体化、多学科诊疗模式,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
就诊科室: 小儿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尖颅、手足并指(趾)、颅缝早闭、前额高耸、上颌骨发育不全、眼距增宽、突眼、眼球震颤、头痛、惊厥、智力低下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FGFR2基因突变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基因检测、超声检查、CT、MRI
重要提醒: 本病为最常见的颅颌面严重畸形综合征之一,会对患儿及家庭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具有家族史者应做好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避免患病儿的出生。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1/160000~1/20000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具有家族史的儿童。
病因-总述:
绝大多数患儿是由于FGFR2基因突变(目前发现S252W或P253R两种突变)所致。该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0q26,其编码的蛋白为含277个氨基酸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胚胎发育以及骨骼和软骨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发生FGFR2基因突变,则会引起成骨细胞的凋亡增加,最终造成患儿骨骼系统发育障碍。
症状-总述:
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尖颅、面中部发育不全和对称的手足并指(趾)畸形等为特征。几乎所有患儿均会出现颅缝早闭、前额高耸、上颌骨发育不全。
症状-典型症状:
1、尖颅
呈现特异性的塔颅,颅顶短而尖。
2、面中部发育不全
包括眼距增宽、突眼、眼球震颤、鼻梁低平、上颌骨发育不全、前突等。
3、神经系统表现
包括头痛、惊厥、智力低下、听觉丧失、嗅觉丧失等。
4、手足并指(趾)畸形
轻重不一,可为皮肤性并指(趾)或骨性融合,呈对称性。病情较重者会出现第二、三和第四手指的严重融合或织带,被称为手套手。
症状-并发症:
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可并发青光眼、耳部感染、失明、脊柱裂、短颈畸形、骨骼肌异常、内脏畸形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生后发现尖颅、手足并指(趾)、特殊面容。
2、伴头痛、惊厥。
3、伴反应迟钝、智力发育异常、精神异常。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家长应首先带患儿前往小儿科就诊,之后会根据具体情况转至其他科室进行评估。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长陪同就医。
6、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孩子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目前发现哪些部位形态异常?
3、您孩子有无头痛、呕吐或其他症状?
4、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骨骼畸形?
2、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孩子的情况严重吗?哪些情况需要优先解决?
4、需要如何治疗呢?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都需要做哪些手术?
7、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吗?
8、治疗后效果如何?
9、这个病会遗传吗?
10、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11、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2、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尖颅、手足并指(趾)、上颌骨发育不全、突眼、头痛、惊厥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以及基因检测、超声检查、CT、MRI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初步判断患儿有无尖颅、面中部发育不全、并指(趾)等,有助于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基因检测:由于本病存在明确的致病基因,因此基因检测分析可为诊断及产前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近年来,随着三维超声技术的发展,能够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胎儿四肢及颅面部畸形,为本病的产前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CT、MRI
主要用于评估患儿全身重要器官受累情况,协助诊治。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儿出现尖颅、手足并指(趾)、上颌骨发育不全、突眼、头痛、惊厥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家族史,以及基因检测、超声检查、CT、MRI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儿是否存在Carpenter综合征、Crouzon颅面成骨不全综合征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Carpenter综合征
又称为尖头并指多指综合征,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较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少见,患儿除出现尖头并指(趾)之外,还存在拇指侧多指、下肢畸形、肥胖、性功能低下、男性隐睾等表现,基因检测可资鉴别。
2、Crouzon颅面成骨不全综合征
又称为遗传性头颜面骨发育不全,本病患儿以颅骨及面部畸形为主要特征,无并指(趾)畸形。头面部畸形特点为颅骨骨缝多过早闭合、上颌骨发育差、两眼分离并向外斜视、鼻底退缩、鼻弓增宽、眼球突出、上下齿咬合。
治疗-治疗原则:
由于患儿的畸形颇为复杂,治疗难度很大,因此,需在多学科团队的配合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纠正畸形,避免颅内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正常生长发育,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治疗-一般治疗:
患儿应在小儿科医生的协调下,对高颅压、呼吸、视力和听力等问题进行多学科(包括整形外科、神经外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心理科、康复科等)的评估及随访。
治疗-药物治疗:
降颅压药物:对于出现颅内高压者,可使用降颅压药物对症处理,常用药物为甘露醇、甘油果糖等。
治疗-相关药品:
甘露醇、甘油果糖
治疗-手术治疗:
1、颅眶骨畸形的手术治疗
在出生后4~6个月,患儿脑组织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但由于颅缝早闭,在这一时期容易发生颅内高压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患儿的精神及智力发育。因此,在出生后4~6个月时,行前部眶骨前移术,出生后6个月~1岁再行后颅延长术,已成为基本的手术方式。
2、并指(趾)畸形的手术治疗
医生会对患儿并指(趾)畸形的严重程度、患儿一般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一般而言,目前建议患儿在6个月~3岁前早期行指(趾)分叉术。
3、颌面骨畸形的手术治疗
患儿在6~7岁时,一般会进行颌面骨畸形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整体骨前移术或Le FortⅢ截骨术。另外,近年来骨延长器技术也逐渐用于面中部发育不全的治疗。
4、口腔正畸治疗
患儿在8岁至青春期,应在颅颌面团队的评估下,积极进行口腔正畸、正颌治疗。
5、美容整形手术
患儿在青春期后,根据医疗团队的评估及自身外观的需要,可以进一步采取一些美容整形手术。
治疗-其他治疗:
康复治疗:对于智力障碍的患儿,应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康复、感觉康复、语言康复等。
治疗-治疗周期:
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决定本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患儿手术时的年龄、颅脑畸形程度及家庭环境的质量等。通常来讲,患儿一生中需要25次手术或更多,大多在2~3岁以内完成。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不仅会对患儿的身心造成巨大危害,同时,本病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还会给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
2、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3、本病可并发青光眼、失明、脊柱裂、短颈畸形、骨骼肌异常、内脏畸形等严重并发症。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本病尚无法完全治愈,部分患儿经积极诊治,畸形可得到一定纠正,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日常-总述:
家长应注意患儿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日常生活管理等,可以帮助患儿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观念,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病情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会导致患儿出现严重的颅颌面畸形及指(趾)畸形,并可能对患儿的精神智力发育造成损害,患儿可能因此产生恐惧、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治疗。
2、护理措施
家长应多关心、陪伴患儿,多与患儿交流,帮助稳定情绪。同时,应学习本病的相关知识,为孩子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增强治疗的信心,坚持配合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利于孩子休息,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3、加强看护,多陪伴孩子,避免磕碰等意外发生。
4、在康复医师指导下,每天协助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5、注意室内及患儿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
日常-复诊须知:
医生会制定详细的随诊计划,家长应遵医嘱定期带患儿到院复诊,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术后护理:
1、注意休息,避免感染。
2、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
3、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4、注意观察患儿术后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饮食调理:
家长应注意患儿的饮食调理,可以为患儿提供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促进病情恢复。
饮食建议:
1、6个月以内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人乳营养丰富,不仅能供给婴儿营养,还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许多物质。
2、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使用以牛乳为基础的改造奶制品进行人工喂养,应根据婴儿体重、按照配方奶的说明进行正确配制。
3、学龄前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能量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建议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和半流质食物。
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饮食。
2、忌生冷、过硬的食物。
3、忌暴饮暴食。
4、忌油炸、油煎、油腻食物。
5、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
预防措施: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存在家族史者应做好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够有效避免患病儿的出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