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新生儿肠梗阻疾病英文名称: neonatal ileus疾病概述: 新生儿肠梗阻(neo...
养生
疾病名称: 新生儿肠梗阻
疾病英文名称: neonatal ileus
疾病概述:
新生儿肠梗阻(neonatal ileus),是指肠管内或肠管外的病变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为新生儿常见的急腹症。本病主要由于先天消化道畸形所致的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约占90%。患儿的典型表现包括呕吐、腹胀、哭闹不安、胎粪排出延迟等。新生儿肠梗阻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以手术为主。本病预后主要取决于诊治早晚。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呕吐、腹胀、哭闹不安、胎粪排出延迟或无胎粪排出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先天消化道畸形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X线、钡剂灌肠、上消化道造影、腹腔穿刺
重要提醒: 本病预后好坏与诊治的早晚极为重要,患儿一旦出现肠梗阻表现需立即就医。
临床分类:
新生儿肠梗阻根据病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动力学肠梗阻,以机械性肠梗阻为主。另外,新生儿肠梗阻还可根据梗阻严重程度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根据病程急缓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新生儿肠梗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急症之一,约占新生儿外科病例的25%,其发病率约为1/200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先天消化道发育异常的新生儿。
病因-总述:
新生儿肠梗阻大多数是由于先天消化道畸形所致的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约占所有病因的90%;少数是由于功能性肠梗阻所引起。
病因-基本病因:
1、机械性肠梗阻
(1)肠腔外梗阻:包括肠闭锁、肠狭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肛门闭锁、肠旋转不良、胎粪性腹膜炎、肠套叠、环状胰腺等。
(2)肠腔内梗阻:如胎粪性肠梗阻、乳凝块肠梗阻、胎粪性便秘等。
2、功能性肠梗阻
包括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及由于败血症、中枢感染、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导致的肠麻痹(麻痹性肠梗阻)等。
症状-总述:
新生儿肠梗阻的典型表现包括呕吐、腹胀、哭闹不安、胎粪排出延迟或无胎粪排出4种。其中,呕吐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应引起重视。
症状-典型症状:
1、呕吐
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呕吐物含有胆汁时,多为机械性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为高位梗阻,腹胀明显则为低位梗阻。其中,高位肠梗阻呕吐发生时间较早,如十二指肠闭锁可在出生后第一天即出现呕吐;而低位肠梗阻呕吐发生时间较晚,且次数较少,如低位的肠闭锁和狭窄、巨结肠和肛门闭锁等。另外,如呕吐物无胆汁一般考虑幽门梗阻;呕吐物为泡沫则梗阻发生在食管。
2、腹胀
高位梗阻的腹胀一般较轻,也可无腹胀,如十二指肠闭锁、幽门肥厚性狭窄、环状胰腺等多表现为上腹饱满;低位肠梗阻一般在出生后24~48小时才出现腹胀,如空肠以下的小肠闭锁、结肠闭锁、巨结肠、肛门闭锁等表现为全腹胀,有时腹壁发亮,静脉显露。
3、哭闹不安
多为腹痛所致,患儿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其中,阵发性哭闹是肠套叠的特征表现。若患儿哭闹无力往往提示病情较重。
4、胎粪排出延迟或无胎粪排出
约95%的正常新生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50~250g墨绿色、不成形胎粪。如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仍未排出胎粪则考虑肠梗阻的可能。
症状-并发症:
新生儿肠梗阻可并发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肠坏死、肠穿孔、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
就医-急诊指征:
1、出生后突发剧烈、频繁呕吐。
2、出生2~3天后仍无胎粪排出。
3、伴明显腹胀、烦躁不安。
4、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为新生儿急症,家长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带患儿到急诊科救治,急诊处理后会将患儿转至新生儿科继续诊疗。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孩子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孩子现在是出生后第几天?
4、您孩子出生后是否有过排便?大便是什么样子?
5、出生后第几天发生呕吐的?呕吐物是什么颜色的?
6、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孩子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孩子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孩子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有生命危险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必须做手术吗?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这个病会遗传吗?
8、治疗后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胆汁样呕吐、腹胀、哭闹不安、胎粪排出延迟或无胎粪排出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X线、钡剂灌肠、上消化道造影、腹腔穿刺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通过视诊,可以检查患儿有无水肿、黄疸、发绀、皮肤黏膜出血、呼吸急促、腹部膨隆、胃肠型、骨骼畸形等体征,协助诊断。
2、触诊
医生通过触诊,可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腹肌紧张、腹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有助于诊断。
3、叩诊
医生通过叩诊,可以检查患儿有无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表现。
4、听诊
医生通过听诊,可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呼吸音异常、心脏杂音等异常,评估病情。
5、直肠指检
医生通过直肠指检,不仅可以明确患儿有无肛门闭锁,还可以用小指检查隐匿于皮肤深褶皱内的肛门闭锁及直肠狭窄。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用于初步判断患儿有无继发感染、贫血、出血等。
2、血生化
用于评估患儿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指导治疗,为手术做准备。
3、血气分析
用于判断患儿有无酸碱失衡,监测病情变化。
检查-其他检查:
腹腔穿刺:当医生怀疑患儿存在腹膜炎或肠坏死时会采取腹腔穿刺,明确腹水性质,协助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是本病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常采用胸腹立位、卧位,必要时选择侧位及倒立位,多数通过腹部平片即可确诊。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肠充气及腹部有无液平面,可确定肠梗阻位置高低。
2、钡剂灌肠
对于一些新生儿肠梗阻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如肠旋转不良、巨结肠、直肠狭窄等。
3、上消化道造影
对于部分十二指肠梗阻者,X线检查若不能作出诊断时,医生会使用碘剂水溶液行上消化道造影,协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儿出现胆汁样呕吐、腹胀、哭闹不安、胎粪排出延迟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X线、钡剂灌肠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新生儿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及时解除梗阻,纠正生理功能紊乱。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医生会根据患儿肠梗阻的病因及一般状况,采取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一般而言,本病以手术解除梗阻为主。
治疗-一般治疗:
1、注意患儿的保暖。
2、立即禁食,给予胃肠减压。
3、及时纠正患儿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保证足够的热量及营养供应,必要时可间断输血、血浆等支持治疗,可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4、加强呼吸管理及病情监测,怀疑肠穿孔及感染者,需进行血培养等检查,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适用于腹腔感染及肺部感染的防治,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哌酮、丁胺卡那霉素、甲硝唑等。
2、维生素K、维生素C
对于存在明显出血倾向者,可给予维生素K、维生素C,防止出血的发生。
3、新斯的明
对于严重腹胀者,可给予新斯的明,促进肠蠕动,缓解腹胀。
治疗-相关药品:
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哌酮、丁胺卡那霉素、甲硝唑、维生素K、维生素C、新斯的明
治疗-手术治疗:
当医生一旦明确患儿的肠梗阻是由于先天性畸形所致时,会根据梗阻的具体类型、部位及患儿一般状况等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案,以及时解除梗阻和恢复肠道的通畅。例如,肠闭锁和狭窄行肠切除吻合术;肛门闭锁可行肛门成形术;十二直肠闭锁可采取十二直肠空肠吻合术;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可采取ladd手术等。
治疗-治疗周期:
新生儿肠梗阻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新生儿肠梗阻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主要取决于诊治早晚。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多数患儿经及时诊断、及早治疗,梗阻得到解除,畸形得以纠正,一般预后较好;少数未及时诊治及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可危及生命,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本病为常见的新生儿急症,如未及时诊治,可发生重度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肠坏死、肠穿孔、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威胁患儿生命健康。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儿经及早诊治,本病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家长应注意患儿的术后护理及日常生活管理,有助于促进患儿的术后恢复及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家长应遵医嘱定期带患儿到院复诊。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利于休息,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协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3、保持新生儿口腔、皮肤、脐残端、臀部等清洁,勤洗、勤换尿布。
4、注意室内及个人卫生,患儿的衣物和用具定期消毒,预防继发感染。
5、减少人员探视,尽量不要带患儿前往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患儿腹部和大便情况,如有停止排便排气、腹胀等异常,及时就医。
日常-复诊须知: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及治疗方案制定相应的复诊计划,家长应遵医嘱定期带患儿到院复诊。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应禁食,待肛门排气、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遵医嘱进食,同时注意观察进食前后的腹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注意保持手术切口处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明显渗血、渗液,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3、妥善固定、看管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管道滑脱。
4、注意患儿的术后口腔护理,可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清洁口腔,预防和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
5、定时帮助患儿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饮食调理:
术后提倡母乳喂养,少量多餐。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因此科学合理喂养对于患儿病情的恢复及生长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饮食建议:
1、术后提倡母乳喂养,少量多次喂奶,注意观察喂奶前后是否有呕吐、腹胀等不适。
2、对于使用配方奶喂养者,术后需要注意配方奶的调配量和浓度。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逐渐调整配方奶的喂养量和浓度,如不确定的话,可以多与医护人员沟通。
3、母亲可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豆奶等,以及富含大量维生素、矿物质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以达到营养均衡。
饮食禁忌:
1、避免频繁喂奶,以免发生胃胀。
2、喂奶时避免太急、太快。
3、喂奶时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新生儿。
4、喂奶时不要逗新生儿,以免发生呛咳。
预防措施:
本病主要由于患儿肠道先天性发育异常所引起,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