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血臌疾病概述: 血臌,是指血气瘀滞所致的臌胀,临床以腹部膨大,腹壁青筋暴露,面色黧黑,或...
养生
疾病名称: 血臌
疾病概述:
血臌,是指血气瘀滞所致的臌胀,临床以腹部膨大,腹壁青筋暴露,面色黧黑,或有黑便等为主要特征。发生与情志内伤、病后继发等有关。本病预后与病因、疾病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是否及时治疗等因素有关。早期及时治疗调理,可使病情得到控制。若迁延不愈,正气渐伤,邪气日盛,病情可进一步加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中医科
发病部位: 肝脏
常见症状: 腹部膨大,腹壁青筋暴露,面色黧黑,或有黑便
主要病因: 情志内伤、病后继发
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腹水检查、超声检查、CT、MRI
重要提醒: 如果出现腹部膨大,腹壁青筋暴露,面色黧黑,或有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注意饮食情志调摄,避免病情发展出现神昏、出血等危象。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情志内伤、病后继发等有关。基本病机为肝脾瘀结,络脉滞涩,水气停留。病位在肝、脾、肾。
病因-基本病因:
1、情志内伤
长期情志不遂,不能舒展,影响肝疏泄气机功能,气机郁结,气不行血,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肝脉瘀阻,气机郁结,气不行水。水湿与瘀血蕴结,日久发为本病。
2、病后继发
积聚、痞满、黄疸等疾病损伤肝脾,日久有继发臌胀的可能,如黄疸日久,湿邪阻滞,肝脾受损,气滞血瘀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本病临床以腹部膨大,腹壁青筋暴露,面色黧黑,或有黑便等为主要特征。疾病晚期,可出现腹大如瓮,青筋暴露,脐心突起,四肢消瘦。
症状-典型症状:
1、症状
常见症状为腹痛腹胀、肢体乏力、食欲不振、大便色黑,或者伴有鼻出血或吐血等。少量腹水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餐后腹胀,中、大量腹水表现为明显腹胀。
2、体征
腹部膨隆,呈鼓状、球状,腹壁静脉曲张,头颈部胸腹部可见血痣等。叩诊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部分病人可伴有胸水。
症状-并发症:
神昏
部分患者危重阶段还可出现神昏,表现为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烦躁,发热、黄疸等。
就医-急诊指征:
1、如果出现失眠或嗜睡,甚至无原因情绪异常。
2、或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烦躁不安,发热、黄疸等。
以上须立即就医,必要时到急诊科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出现腹部膨大,腹壁青筋暴露,面色黧黑,或有黑便,或伴有鼻出血或吐血等。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情况急重者需及时到医院急诊科就医处理。其他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消化内科等相应科室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腹部触诊和影像学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本病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有没有腹部膨大,腹壁青筋暴露,面色黧黑症状?这种情况多久了?
2、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肢体乏力,黑便,或有鼻出血等症状?
3、之前是否有其他疾病,如积聚、黄疸、胁痛等。
4、最近饮食情况如何?有没有暴饮暴食,偏食过甜、肥腻、辛辣刺激食物的饮食习惯?
5、最近有做过什么检查吗?进行过什么治疗吗?
6、家族中有人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7、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8、作息情况怎么样?有没有经常熬夜?睡眠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如果药物治疗,怎么用药?注意事项是什么?
6、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应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腹水检查、超声检查、CT、MRI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饮食、问二便,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女性患者还需问月经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腹部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在代偿期多正常,失代偿期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见减少,后者减少尤为明显。
2、尿常规
代偿期一般无明显变化,失代偿期有时可有蛋白及管型和血尿。有黄疸时可出现胆红素,并有尿胆原增加。
3、肝功能检查
包括血清酶学检查、胆红素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等,可配合其他检查全面了解肝脏功能状态,黄疸产生的原因等。
4、腹水检查
是诊断腹水性质与明确病因最为快捷有效的方法,包括检查腹水的比重、蛋白质、细胞数、细菌检查、乳酸脱氢酶、甲胎蛋白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可显示肝大小、 外形改变、是否有腹水存在,对诊断臌胀有重要作用。
2、CT和MRI检查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通过CT和核磁共振检查,排除肿瘤可能,以便更好地明确病因及病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腹部膨大,腹壁青筋暴露,面色黧黑,或有黑便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但诊断时一般需要与同样可以引起腹胀的水肿、肠蕈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本病常有情志内伤,或黄疸、积聚久病不愈等病史。
2、临床表现
腹部胀大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常伴有乏力、饮食减少、尿少及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紫斑等出血征象。
3、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腹水检查、超声检查、CT、MRI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积聚与血臌
积聚主要因情志不畅或湿邪食滞导致肝脾失调,气滞血瘀,常见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腹部可扪及包块。初期,常在气分,多为腑病,病情较轻,常见痛无定处,攻窜走动,得矢气则舒。后期常及血分,多为脏病,病情较重,常伴腹内结块不散,痛有定处。积聚迁延日久可转变为鼓胀。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血臌,主要遵循活血化瘀、行气利水的原则,且治疗时更侧重于活血化瘀。后期如果病情恶化,出现危重证候,应以“急则治其标”,予以迅速止血、开窍醒神、回阳固脱等急救法,病情稳定后,再从根本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方药:调营饮加减。
2、常用中药:当归、王不留行、丹参、大黄、葶苈子、茯苓、槟榔、通草、延胡索。
3、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大黄盛虫丸、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鳖甲煎丸。
治疗-相关药品:
血府逐瘀口服液、大黄盛虫丸、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鳖甲煎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肝俞、肾俞、太冲、阳陵泉,针用平补平泻法,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肝功能。
2、耳穴贴压
取肝、胆、脾、肾等穴,以健脾益气、消胀,适用于各类证型的鼓胀患者。
治疗-治疗周期:
血臌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血臌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如果出现大量吐血、下血、神志昏迷等危象,当辨阴阳之衰脱予以生脉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滴注。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与病因、疾病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是否及时治疗等因素有关。早期及时治疗调理,可使病情得到控制。若迁延不愈,正气渐伤,邪气日盛,病情可进一步加重。
预后-危害性:
1、如果未及时治疗,疾病晚期,腹大如瓮,青筋暴露,脐心突起,四肢消瘦,预后不良。
2、如果出血、神昏、痉证为危象,需及时抢救治疗。
预后-治愈性:
疾病早期,机体抵抗力强情况下,经及时正确治疗和调摄,腹水可以消失,病情可趋缓解。
预后-复发性:
本病可反复发作,如果引起的血臌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生活情志调护不当,可能会引起本病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做好情志调护、注意卧床休息、保持皮肤清洁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身体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适当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积极进行自我情志调适,消除易怒、烦躁、忧虑、恐惧心理,保持心情舒畅。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服药后效果和不良反应。
2、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注意观察排泄物的性状、量、色及次数。
3、如果出现泻下太过而致虚脱,或频繁呕吐、腹痛剧烈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大量腹水者应卧床休息,宜取半卧位并应经常变换体位。
2、周围环境宜保持安静、整洁、舒适、温湿度适宜。
3、注意皮肤清洁,定期用温水擦身,避免擦伤、抓伤皮肤。
4、久卧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预防压疮。
日常-病情监测:
1、主要观察腹胀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每日测量腹围和体重。
2、注意神志、伴随症状、舌象和脉象等变化。
3、注意观察腹部皮肤色泽,有无青筋显露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一般需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腹水检查、超声检查、CT、MRI等项目,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低盐或无盐,清淡易消化,富营养食品,多食蔬菜、豆类、鱼类,少量多餐。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煎炸或坚硬食物。
饮食建议:
1、腹水严重的患者,控制饮水量,每日不超过1000ml,食盐2g/d以内。
2、肝昏迷患者应禁食蛋白质。
3、使用利尿剂患者多食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柑橘,苹果,蘑菇等。
饮食禁忌:
1、忌食温燥辛辣食品,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酒等。
2、忌食生冷食品,如冰糕、冻奶茶、冰咖啡等。
3、忌食油腻食品,如糯米食品、油炸品、奶油蛋糕等。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情志内伤、病后继发等有关。因此,注意情志调摄、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等措施,有助于减少疾病发生。
1、积极治疗胁痛、黄疸、积聚等疾患,争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2、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宜低盐或无盐饮食。保证营养,多进食水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注意情志调节,解除思想顾虑,避免抑郁恼怒,保持乐观情绪,使肝气舒畅。
4、生活起居有常,注意防寒保暖,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