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眼红斑痤疮疾病英文名称: ocular rosacea疾病概述: 眼红斑痤疮(ocula...
养生
疾病名称: 眼红斑痤疮
疾病英文名称: ocular rosacea
疾病概述:
眼红斑痤疮(ocular rosacea)是红斑痤疮累及至眼部者,临床上以睑缘、结膜及角膜周围的血管扩张、增生为特征,患者的症状多数比较轻,比如眼红、眼异物感、眼干涩、畏光、眼睛疼痛等,并多伴有皮肤红斑痤疮。本病的病程比较持久,可能反复发作或加重,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甚至会造成角膜穿孔等问题,导致视力明显下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皮肤
常见症状: 眼红、眼异物感、眼干涩、畏光、眼睛疼痛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睑板腺分泌物细胞学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眼红斑痤疮患者应注意避免一些刺激性因素,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眼红斑痤疮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病因-总述:
眼红斑痤疮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蠕形螨感染毛囊皮脂腺(包括睫毛毛囊及睑板腺)引起迟发性超敏反应有关,还可能与细菌感染、遗传、眼睑中腺体阻塞等因素有关。此外,过度饮酒、喝咖啡、吃辛辣油炸食物,可加重病情;暴露阳光、身心过劳、气温、体温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病程。
症状-总述:
眼红斑痤疮通常发生于双眼,主要表现为眼部慢性刺激症状和皮肤症状,病程常持续多年或几十年,严重者还会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
症状-典型症状:
1、眼部症状
比如眼红、眼异物感、眼干涩、畏光以及眼睛疼痛、发痒等,可因经常饮酒或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热量高的食物或炎热天气而加重。若伴有角膜损害,则视力下降显著。
2、皮肤症状
皮肤损害主要分布在面颈部的暴露部位,包括面颊、额部、眉间、眼睑、鼻、颏及前颈部“V”形区域,典型皮损包括红斑、毛细血管或小血管扩张增生、丘疹、脓疱及皮脂腺肥大等,而血管、皮脂腺及软组织增生严重者还会形成鼻赘或肥大性酒渣鼻。此外,皮损还可出现于上腹部及四肢皮肤。
症状-并发症:
1、干眼症
眼红斑痤疮常伴随干眼症,可能表现为眼疲劳感、异物感、眼睛干涩等。
2、角膜穿孔
病情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角膜穿孔,表现为视力下降、复视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眼红、眼异物感、眼干涩;
2、伴畏光、眼睛疼痛等眼部慢性刺激症状;
3、伴面颈部等处红斑、丘疹等;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只出现出现眼红、眼异物感、眼干涩等眼部症状者,应到眼科就诊。
2、伴有面颈部等处红斑、丘疹者,还需到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如果有身体上的皮损,就诊建议穿轻便些的衣服,方便医生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
3、皮肤有没有变化,比如发红、肿胀或潮红?
4、您的视力有变化吗?
5、有没有因素看似会引发或加重您的症状?
6、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就诊?做过什么检查?目前有在用什么药物?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病?
2、是什么原因呢?
3、我的情况是暂时的还是慢性的?
4、会传染吗?
5、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怎么治疗?
6、多久会好?会复发吗?
7、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眼红、眼异物感、眼干涩等症状,或伴有皮肤红斑、丘疹等表现时,需积极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睑板腺分泌物细胞学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变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颜面颈部有无特征性皮肤改变,还会通过检查视力情况,来初步判断病变情况以及严重程度。
检查-实验室检查:
睑板腺分泌物细胞学检查:医生会取睑板腺分泌物进行细胞学检查,如果蠕形螨,则有助于诊断本病。
检查-病理检查:
必要时,医生可取部分眼部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通常可以发现结膜血管扩张充血、角膜血管形成及瘢痕化等改变。
检查-其他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是眼科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光学设备,医生可通过该设备清楚地观察到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等部位的病变情况。如果检查发现血管异常,则有助于诊断本病。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出现眼红、眼异物感、眼干涩等症状,面颈部出现红斑、小血管扩张增生等改变,并结合体格检查、睑板腺分泌物细胞学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与细菌性结膜炎、眼部干燥综合征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结膜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畏光、流泪和眼睑水肿,但通常没有与皮肤痤疮相关的症状。
2、眼部干燥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可通过眼表评估和泪液分析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眼红斑痤疮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外用或口服药物治疗,同时注意避免加剧病情的食物、饮料和环境因素。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
(1)对于眼部刺激症状不严重或有干眼症的患者,可外用人工泪液。
(2)患者可遵医嘱选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甲硝唑滴眼液、四环素眼膏等,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症状。
(3)如果存在结膜血管扩张充血显著、角膜新生血管、角膜炎或虹膜炎、表层巩膜炎等情况,则应加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激素类药物。
2、全身治疗
对于处于活动期或亚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可口服抗生素治疗,首选四环素片或红霉素肠溶片等,还可选用甲硝唑片及异维A酸软胶囊等。
治疗-相关药品:
人工泪液、氧氟沙星滴眼液、甲硝唑滴眼液、四环素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四环素片、红霉素肠溶片、甲硝唑片、异维A酸软胶囊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结膜血管巨大瘤样扩张或角膜穿孔较严重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眼红斑痤疮的预后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有效、能否做好日常管理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本病的病程较长,可能反复发作,如果不积极治疗,则可能损害角膜,严重影响视力。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能反复发作,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甚至会造成角膜穿孔等问题,导致视力明显下降。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
预后-根治性:
目前没有可完全治愈的方法。
预后-复发性:
本病可能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眼红斑痤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加强眼部清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触发因素等,以帮助控制症状。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除了眼部刺激症状外,还常伴有面颈部皮损,可能因此而产生焦虑、自卑、烦躁等心理,进而又会加重眼部和皮肤症状。
2、护理要点
(1)患者应保持稳定的心态,学会放松,尽量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2)家人应多鼓励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帮助其缓解不良心理状态。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也不能自行停药,以免加重病情。
2、注意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有不适症状,则应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每天用温水轻轻清洁眼睑边缘,以帮助清除油脂和细菌的积聚。
2、避免揉搓或用力擦拭眼睛。
3、保持皮损部位清洁,避免引发感染等问题。
4、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化妆品、香水等,以免加重皮肤损害。
5、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6、合理饮食,避免吃一些辛辣、油炸的食物。
7、尽量避免阳光曝晒等触发因素,以减少症状的发作和恶化。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可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不良的饮食可能诱发或加重眼红斑痤疮,故患者最好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吃一些辛辣、油腻、油炸类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饮食建议:
1、适当多吃一些富含抗炎成分的食物,比如三文鱼、沙丁鱼、鳕鱼、菠菜、花椰菜、西兰花等,以帮助减轻炎症反应。
2、适当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比如胡萝卜、南瓜、甜椒、草莓、蓝莓、猕猴桃等。
3、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帮助保持眼部的湿润和舒适感,减轻眼部干燥的症状。
饮食禁忌:
1、少吃辛辣食物,比如辣椒、葱、蒜等。
2、少吃油炸食物,比如炸薯条、炸鸡、炸鱼等。
3、少吃油腻的食物,比如肥肉、蛋糕等。
4、忌烟酒。
预防措施:
虽然眼红斑痤疮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保持眼部清洁、避免过度日晒、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皮肤红斑痤疮等措施,有助于预防本病。
1、保持眼部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肥皂等,也不要频繁揉搓眼睛。
2、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尽量遮挡眼睛,比如佩戴太阳镜或戴宽边帽子。
3、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
4、保持均衡的饮食,尽量避免使用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5、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6、如果皮肤先出现红斑痤疮,则应积极治疗,避免累及到眼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