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眼疱疹疾病概述: 眼疱疹是一种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型感染引起的急性角膜结膜炎,...
养生
疾病名称: 眼疱疹
疾病概述:
眼疱疹是一种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型感染引起的急性角膜结膜炎,多发生于单侧,表现为眼睑红肿、疼痛、视物模糊以及结膜有小水疱形成等,患者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否则可能引起角膜穿孔、前房积脓和虹膜睫状体炎等问题,严重损害视力。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眼科、皮肤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睑红肿、疼痛、视物模糊、结膜有小水疱形成
主要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疱液涂片检查、疱液病毒培养、血清HSV抗体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眼疱疹具有传染性,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传染。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具有一定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患者或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是由于HSV-Ⅰ型感染引起的,可通过直接接触眼部水疱渗出液、被污染的毛巾等物品进行传染,也可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染。此外,如果患者接触其他疱疹感染部位后又接触了眼睛,则也可能引起眼疱疹。
流行病学-发病率:
眼疱疹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容易发生于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況的人群。
病因-总述:
眼疱疹主要是由于HSV-Ⅰ型感染引起的,常在疲劳、发热、月经、妊娠、情绪变化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而被诱发。
病因-基本病因:
患者常在5岁以前首次感染HSV-Ⅰ型,然后潜伏于人体多个器官内(比如眼睛、口腔等),在机体受到刺激时被激活,开始重新复制,并沿三叉神经节的眼神经分支下行播散到外周支配的表皮细胞、真皮细胞等,进而引起眼疱疹。
病因-危险因素:
1、发热、受凉、劳累、精神压力大、艾滋病、肿瘤化疗、器官移植、使用抗排斥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严重的烧伤等,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
2、皮肤发生创伤可使患者更容易感染病毒,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
症状-总述:
眼疱疹多发生于单侧,起初表现为眼睑红肿、疼痛、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等,然后结膜上有小水疱形成。此外,病变常会累及角膜,导致其上面出现树枝状或葡萄状角膜溃疡。
症状-并发症:
1、口唇疱疹
患者可能并发口唇疱疹,表现为嘴唇或周围皮肤出现群集性小水疱,并可能伴有灼热、疼痛或瘙痒等症状。
2、其他
若不及时治疗,则病变继续发展可能发生角膜穿孔、前房积脓和虹膜睫状体炎等问题。
就医-门诊指征:
1、结膜有小水疱形成;
2、伴眼睑红肿、疼痛;
3、伴畏光、流泪;
4、伴视物模糊等症状;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出现结膜小水疱、眼睑红肿、疼痛等症状者,可首选眼科就诊。
2、如果机体其他部位也出现了疱疹,则可到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如果有身体上的皮损,就诊建议穿轻便些的衣服,方便医生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症状?
2、出现这种症状多久了?
3、您是否和出现类似症状的人接触过?
4、以前有单纯疱疹患病史吗?
5、是否存在糖尿病、肾脏病、肿瘤、艾滋病等降低免疫力的疾病?
6、近期有无外伤、过劳、精神刺激、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服用史?
7、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就诊?做过什么检查?目前有在用什么药物?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病?
2、是什么原因呢?
3、会传染吗?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怎么治疗?
5、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6、多久会好?会复发吗?
7、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眼睑红肿、疼痛、视物模糊、结膜有小水疱形成等症状时,需积极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疱液涂片检查、疱液病毒培养、血清HSV抗体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眼部病变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1、病史咨询
医生会询问患者有无单纯疱疹密切接触史、近期是否存在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情况等,以确定有无诱发本病的因素。
2、其他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双眼睑结膜是否充血、水肿,有无小水疱等,以初步了解眼部病变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疱液涂片检查
医生会在病变处刮取少量组织进行涂片染色,如果检查发现多核巨细胞等,则有助于诊断。
2、疱液病毒培养
是确诊本病最可靠的方法。新鲜疱液的培养阳性率达80%。
3、血清HSV抗体检测
患者可通过抽血化验,检查是否存在HSV抗体。如果检查发现HSV-IgM抗体,则有助于诊断本病。
检查-病理检查:
必要时医生会取小部分病损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用来明确诊断,检查常可发现表皮气球样变性和网状变性、棘层松解、表皮内水疱等改变。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单纯疱疹密切接触史、既往感染史,出现眼睑红肿、疼痛、视物模糊、结膜小水疱等症状,并结合疱液涂片检查、疱液病毒培养、血清HSV抗体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与沙眼、流行性角结膜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角膜炎,表现为眼异物感、流泪、畏光、有黏液性分泌物等,眼部检查可发现睑结膜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增生,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沙眼衣原体。
2、流行性角结膜炎
流行性角结膜炎是由腺病毒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眼病,常表现为眼部刺痒、异物感、有水样分泌物,病变累及角膜时可出现明显的流泪、畏光和视物模糊。眼部检查可见结膜充血水肿、睑结膜和穹隆结膜有大量滤泡,分泌物涂片检查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眼疱疹具有自限性,在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也可能自行恢复。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则建议患者积极通过外用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以免病变继续发展,严重损害视力。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
比如外用0.1%阿昔洛韦滴眼液、1%三氟胸腺嘧啶核苷滴眼液等,以抑制HSV-Ⅰ型复制,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2、全身治疗
比如口服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等,阿昔洛韦耐药者可选用膦甲酸。
治疗-相关药品:
0.1%阿昔洛韦滴眼液、1%三氟胸腺嘧啶核苷滴眼液、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和喷昔洛韦、膦甲酸
治疗-手术治疗:
必要时,患者可考虑通过手术来修复或替换受损的角膜。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眼疱疹具有自限性,可能会自愈,但容易反复发作。而且,如果症状严重者没有及时治疗,则可能发生角膜穿孔、前房积脓和虹膜睫状体炎等问题,严重损害视力。
预后-危害性:
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损害视力。
预后-自愈性:
有自限性,可能实现自愈。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达到治愈。
预后-复发性:
易复发。
日常-总述:
眼疱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加强眼部护理、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遵医嘱定期复查等,以促进疾病恢复。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用药物或更换药物。
2、使用滴眼液前注意摇匀。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或不洁物品擦、揉眼部。
2、避免与他人共享眼部用品,比如眼镜、眼药水、化妆品等。
3、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4、病情恢复期间禁止戴隐形眼镜。
5、保持良好的环境,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6、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7、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
8、家属应注意陪护出现视力障碍的患者,避免意外的发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查。
饮食调理:
眼疱疹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多吃富含赖氨酸、膳食纤维、维生素、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尽量避免吃一些含有精氨酸、辛辣刺激的食物,以促进疾病恢复。
饮食建议:
1、患者应适当多吃富含赖氨酸的食物,比如鸡肉、牛肉、奶制品等,以帮助阻止疱疹病毒的复制。
2、患者应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帮助维持良好的消化健康,并支持免疫系统的功能。
3、患者应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锌的食物,比如草莓、猕猴桃、红椒、绿叶蔬菜、坚果、牡蛎等,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对抗疱疹病毒。
4、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病毒。
饮食禁忌:
1、少食煎烤、油炸食品。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戒烟、酒。
预防措施:
眼疱疹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眼卫生、避免与单纯疱疹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积极治疗原有疾病等。
1、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或不卫生物品揉眼睛。
2、避免与单纯疱疹患者密切接触,以免感染病毒。
3、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增加体育锻炼等,以提高免疫力。
4、积极治疗原有疾病,以免使免疫功能降低。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