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烟雾吸入疾病英文名称: smoke inhalation疾病别名: 吸入性损伤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烟雾吸入
疾病英文名称: smoke inhalation
疾病别名: 吸入性损伤
疾病概述:
烟雾吸入,主要是由于吸入火灾、爆炸等燃烧所致的烟雾,烟雾中的热力、有毒气体、颗粒物质等有害成分,可以引起鼻咽部、气管、支气管、肺部等发生急性损伤,严重时可导致全身性损伤,即吸入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喘鸣、咳嗽、咳痰、咽痛、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流泪、烦躁不安等,严重时可引起昏迷、意识丧失,如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危及生命。
此外,长期吸入烟草、艾灸、香薰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一般不会直接引起严重症状,但可能会增加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发病的风险。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没有遗传性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胸部、肺脏、气管、口腔、咽喉、全身
常见症状: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有灰黑色物质、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咽痛、流泪等,严重时可引起昏迷、意识丧失,如不及时就诊可能会危及生命。
主要病因: 当处于火灾、爆炸等烟雾环境,会吸入可燃物燃烧所产生的烟雾,烟雾中的热力、有毒有害气体、颗粒物质等成分可对人体的呼吸道及全身造成损伤。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气分析、碳氧血红蛋白(COHb)、痰液检查、X线检查、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
重要提醒: 吸入烟雾的患者,无论是否出现不适症状,都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因疏忽造成病情延误。对于病情严重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宣教,避免暴露于火灾、爆炸等烟雾环境中。
临床分类:
目前,国内根据损伤累及部位主要采用三度分类法分类。
1、轻度吸入性损伤:指声门以上,包括鼻、咽和声门的损伤。临床表现为鼻咽部疼痛、咳嗽、唾液增多,吞咽困难;局部黏膜充血、肿胀或形成水疱,或黏膜糜烂、坏死。病人无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无异常。
2、中度吸入性损伤:指气管隆突以上,包括咽喉和气管的损伤。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痰中可含碳粒及脱落支气管黏膜,喉头水肿导致气道梗阻,出现吸气性喘鸣。肺部听诊呼吸音减弱或粗糙,患者常并发气管炎和吸入性肺炎。
3、重度吸入性损伤:指支气管以下部位,包括支气管及肺实质的损伤。临床表现为伤后几小时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进行性缺氧,口唇发绀,咳嗽多痰,可早期出现肺水肿,咳血性泡沫样痰,坏死内膜脱落,可致肺不张或窒息。肺部听诊呼吸音低、粗糙,可闻及哮鸣音及干、湿啰音。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没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病因-总述:
烟雾的产生可见于各种可燃物燃烧中,如楼房、森林、草原发生的火灾,化工厂原料燃烧、爆炸,烟花爆炸、燃烧,以及烟草、香料、艾草等物质燃烧等。烟雾中常常包括热力、有毒有害气体、颗粒物质等,这些成分可导致呼吸道及全身性损伤。火灾、爆炸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烟雾,烟雾中的有害成分浓度通常较高,因此往往可以引起急性损伤。而烟草、香料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相对较少,其有害成分浓度相对较低,其对人体的损伤多因长期吸入所致。
病因-基本病因:
1、热力
热力损伤主要损伤上气道,其损伤程度往往与近火和温度有关。在机体吸入烟雾后,携带高热量的烟雾首先会上呼吸道黏膜,同时常伴有面部、口唇烧烫伤。通常情况下,上气道可通过热交换方式有效保护远端气道,使其不受损伤。但如果烟雾的温度过高,则会立即破坏上气道黏膜,使其失去对远端气道的保护作用,进而造成下气道、肺组织损伤。
2、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CO):是由含碳的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所致。CO可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影响正常Hb的携氧及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解离。因此,吸入含有大量CO的烟雾,可引起组织缺氧,严重时可导致脑水肿。
(2)氢氰酸(HCN):HCN的毒性较CO更强,且作用迅速。烟雾中的HCN进入人体后,迅速解离出CN-,从而影响正常的细胞代谢,进而引起或加重缺氧、离子紊乱,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3)二氧化碳(CO2):尽管CO2本身毒性很低,但过量吸入可使吸入气中氧的成分降低,降低血液的运输氧的能力。同时,CO2可刺激呼吸的频率和深度,进而导致吸入更多的烟雾。
(4)其他:烟雾中的NO、NO2、HCL等气体,都可能对人体造成刺激、损伤。
3、颗粒物质
灼热的颗粒物质可沉积于下气道,从而引起下气道黏膜及肺组织损伤。同时,颗粒物质可携带多种有毒物质进入下气道,进而引起全身性中毒。此外,烟雾颗粒黏附在黏膜表面可影响呼吸道的自我廓清功能,进而增加细菌定植的危险。
病因-危险因素:
1、操作不当: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当操作可能引起楼房、工厂发生火灾、爆炸,从而产生大量烟雾,进而导致烟雾吸入的发生。
2、天气干燥:尤其在森林、草原、农村等地区,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发生火灾,从而增加烟雾吸入的发生风险。
3、不良习惯:经常吸烟、艾灸、熏香等,尤其是在密闭环境中,可以引起慢性烟雾吸入的发生。
4、其他:从事消防员、军人、矿工、工人、艾灸师等职业,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也可能会导致烟雾吸入。
症状-总述:
烟雾吸入所致损伤的症状,主要包括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及全身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局部烧烫伤的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与烟雾的成分、浓度、暴露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
症状-典型症状:
1、呼吸道症状
根据接触烟雾的时间、吸入烟雾浓度的不同,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喘鸣、咳嗽、咳痰、咽痛、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吸入烟雾较少者,如能及时撤离烟雾现场,其症状通常较轻,部分患者经休息后可自行恢复;而对于吸入烟雾较多者,其症状往往较重,或呈进行性加重或呈急性恶化。
2、全身症状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头晕、头痛、心悸、肌肉痉挛、恶心、面色苍白或紫青、皮肤湿冷等症状,甚至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危重情况,如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导致死亡。
症状-并发症:
吸入大量烟雾的患者,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能会合并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在疾病后期可能会发生气道狭窄、支气管息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等并发症。
症状-伴随症状:
患者常常伴有流泪、口鼻及头面部烧烫伤的症状。
就医-急诊指征:
1、在火灾、爆炸等事故现场的伤员,如出现呼吸困难、昏迷、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者;
2、出现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3、出现其他严重症状不缓解者。
均应立即急诊救治。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声音嘶哑、喘鸣者,咽喉疼痛、吞咽困难者;
2、出现刺激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有碳末,胸痛、胸闷者;
3、伴有皮肤组织烧伤者;
4、伴有流泪等其他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者。
出现以上状况均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就医-就诊科室:
急诊科、烧伤科、呼吸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尽快脱离致伤环境,如火灾、爆破现场等。
2、病情严重者,需立即拨打120,在等待过程中应清除患者口鼻处异物,安抚患者情绪,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有条件时可以吸氧。
3、门诊就诊者,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服用药物情况等。
5、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在就医期间,您的不舒服是否又加重或缓解?
3、除了您之前说的不舒服外,还有什么其他地方不舒服吗?
4、您是否经历了火灾或爆炸?主要是什么东西燃烧或爆炸?您在事故现场停留了多久?
5、您平时有没有什么其他疾病?是否有服药药物?
6、您是否有什么过敏?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3、我的情况需要怎么治疗?我需要住院吗?需要治疗多久?可以治好吗?
4、我会有什么并发症吗?
6、治好以后还会影响日常生活吗?
7、我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吗?
8、我之后还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对于急性烟雾吸入的患者,医生首先会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体格检查。随后根据病情进行血气分析、碳氧血红蛋白(COHb)、痰液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及X线检查、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从而明确诊断并判断病情,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判断,如存在严重改变者,应及时进行抢救。对于病情相对平稳者,可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口鼻及头面部烧伤、口鼻处有烟灰炭末、鼻毛烧焦、口腔咽喉黏膜损伤、呼吸节律改变、呼吸音改变、肺部啰音、意识状态异常等改变,对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
即动脉血中氧气、二氧化碳、离子的浓度或压力,可以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状态,有利于病情评估。
2、碳氧血红蛋白(COHb)
COHb可以判断患者CO的中毒及缺氧程度,对损伤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3、痰液检查
痰液中如有烟灰碳末等物质,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其他
高铁血红蛋白、乳酸和静脉血氧饱和度、氰化物测定等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也有一定作用。
检查-其他检查:
1、支气管镜检查
可以较为直接、清晰地检查气道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黏膜水肿、水疱形成、斑出血及焦痂形成气道损伤的表现。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CT
医生可以通过胸部CT检查,从而判断患者的肺实质、肺间质是否存在病变以及病变的范围,对疾病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2、胸部X线
与胸部CT相似,但X线不如CT检查清晰、准确。
诊断-诊断原则:
烟雾吸入的诊断,主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烟雾暴露史、典型症状,以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同时,需要对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判断。由于患者可能同时合并烧伤、基础疾病发作等情况,尤其是发生昏迷的患者,需要对病因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患者多有在火灾、爆炸等事故现场吸入大量烟雾的病史。
2、典型症状:咽痛、咳嗽、咳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流泪、头晕、头痛等症状。
3、体格检查:可出现呼吸运动及呼吸音改变、肺部啰音、意识改变等,常伴有局部皮肤黏膜烧烫伤的表现。
4、辅助检查:包括血气分析、COHb检测、胸部CT、气管镜检查等。
诊断-鉴别诊断:
1、重度烧伤
对于烧伤面积较大、深度较深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心率较快、皮肤湿冷、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休克表现。往往可以通过专科查体,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但部分患者可能为重度烧伤合并烟雾吸入,需要及时诊断并尽早进行救治。
2、基础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基础疾病时,在发生火灾、爆炸时,可能会由于情绪紧张而加重病情,进而出现心慌、气短、头晕、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若合并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危重疾病,还会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情况。因此,在诊断时应仔细检查、谨慎判断。
治疗-治疗原则:
急性烟雾吸入,多发生于火灾、爆炸等事故现场,因此,首先应尽快使患者脱离烟雾环境,随后迅速判断病情,根据病情给予。对于病情严重者,需立即进行院前救治,如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心肺复苏等,并尽快送医救治。对于病情平稳者,需警惕烟雾吸入损伤、中毒的可能性,必要时应就医观察,以免延误病情。
关于烟雾吸入所致损伤的治疗,国内外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指南,临床上主要根据病情采用氧疗及机械通气、气道湿化、支气管镜治疗、药物雾化治疗等支持治疗。对于病情危重者,需做好液体管理、血流动力学监测、 营养治疗等。
治疗-一般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支气管扩张剂
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从而改善烟雾吸入所致的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包括氨茶碱、沙丁胺醇等。
2、祛痰剂和黏液溶解剂
可以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从而改善通气。常用药物包括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3、糖皮质激素
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对改善预后具有较好效果,但不宜长期、过量使用,以免引起免疫功能异常,进而增加肺部感染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病风险。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甲泼尼龙等。
4、其他
可以使用吡非尼酮、尼达尼布、低分子肝素/肝素类等药物行抗凝治疗和防治肺纤维化。如发生氰化物中毒者,可使用羟钴胺素、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等药物治疗。如发生肺部感染者,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氨茶碱、沙丁胺醇、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甲泼尼龙、吡非尼酮、尼达尼布、低分子肝素/肝素、羟钴胺素、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等。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怀疑存在气道阻塞者,应该根据病情采取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有创治疗。通常建议,在非紧急状态下不行(经鼻或者经口)气管插管术,而应行气管切开术;紧急状态下可经口行气管插管术,但不建议经鼻气管插管或者行环甲膜穿刺术。
治疗-其他治疗:
1、氧疗、机械通气
(1)对于轻-中度吸入性损伤者,建议进行氧疗,必要时可采取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 。
(2)对于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经高浓度吸氧或HFNC仍不能改善低氧血症或者呼吸做功明显增加时,应尽快行有创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应实施俯卧位通气(PPV)。
(3)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用上述治疗无法维持氧合或者持续二氧化碳升高,可考虑行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体外二氧化碳排除技术(ECCO2R)。
2、气道湿化
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由于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和生理温化湿化作用消失,可引起非特异性防御功能削弱,再加上气道开放和机械通气,使呼吸道水分蒸发增加,从而导致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痰液不易咳出或吸出,严重时可能会形成痰栓或痰痂,进而加重呼吸困难。因此,气道持续湿化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纤维支气管镜(FOB)治疗
定期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利于病情及预后的判断。同时间断使用FOB进行气道冲洗和肺泡灌洗,能够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坏死脱落的黏膜,并具有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从而降低肺部感染、肺不张的发生风险。
4、烧伤治疗
由于烟雾吸入性损伤多发生于火灾、爆炸等事故中,患者往往会合并不同程度的烧伤,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针对烧伤进行积极治疗,例如创面处理、烧伤脓毒症的防治、抗生素合理使用、烧伤护理等。
治疗-治疗周期:
烟雾吸入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往往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烟雾吸入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脱离烟雾环境
火灾等事故发生时,烟雾吸入时间越长,肺损伤越重、呼吸困难症状越明显、预后越差,因此尽早脱离烟雾环境对疾病救治和改善预后尤为重要。
2、迅速评估病情
对于已经脱离烟雾的患者,需要迅速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从而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以便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心肺复苏
如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大血管搏动消失等心脏骤停表现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保持呼吸道畅通
保持呼吸道畅通是烟雾吸入性损伤的救治关键。对于口鼻部有碳末等异物者,应及时清除;尽可能采取半卧位(30-45°)或者坐位、颈部后仰体位。鼓励患者早期咳嗽,必要时辅以人工排痰技术。对于怀疑存在气道阻塞者,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迅速解除气道阻塞。
4、氧疗
烟雾吸入可能引起低氧血症和COHb升高,因此应早期给予吸氧治疗。通常可根据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清COHb水平调节氧浓度等指标确定吸氧方式,必要时应及时进行机械通气、高压氧治疗等。
预后-一般预后:
轻度的烟雾吸入通常不会造成严重伤害,经积极治疗后,通常可以彻底痊愈,部分病情较轻者在撤离烟雾现场,到有新鲜空气处休息,短时间内可自行缓解。但对于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烟雾者,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呼吸道损伤,如未能及时救治,可能会引起窒息、全身性中毒、昏迷,甚至死亡。此外,部分患者由于病情严重者或治疗不当等原因,会合并多种并发症或后遗症,进而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预后-危害性:
对于吸入大量烟雾、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者,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气道狭窄、支气管息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纤维化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对于部分吸入烟雾量较少、病情较轻者,如能及时撤离现场,到有新鲜空气处休息,短时间内即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对于轻中度烟雾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如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往往可以彻底治愈。而对于病情严重或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者,则可能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后遗症,进而难以彻底痊愈。
预后-后遗症: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支气管狭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息肉、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后遗症。
日常-总述:
本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生活管理、定期进行复查,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日常-心理护理:
本病患者可能会由于疼痛、呼吸困难、灾难冲击等影响,进而出现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医生及时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特点及患者病情,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而导致病情恶化。
日常-用药护理:
1、患者及家属均应掌握所用药物的功效、剂量、服用方法、常见不良反应等。
2、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漏服、错服,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居住环境干净、舒适,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主动调节情绪,根据病情适当进行运动,有利于增强患者体质。
4、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随气候增减衣物,避免发生感染或受凉。
5、在恢复期间应适当降低讲话的频率与声调,有助于保护声带。
6、密切监测病情,如未见明显好转或出现严重不适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7、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
日常-病情监测:
1、治疗期间,如出现发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或烧伤伤口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症状者,均应及时就医。
2、由于本病有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后遗症,因此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使医生掌握病情变化趋势,以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症状者,应及时就诊,以便于尽早进行处置。
复诊时,需携带既往就诊病历、检查报告、使用药物情况等材料,以便于医生判断患者病情。
日常-术后护理:
1、手术后,患者及家属应注意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如果伤口出现疼痛剧烈、流血、渗出、明显红肿或患者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及护士。
2、术后早期,患者应遵医嘱卧床休息,并定时进行翻身。
3、病情平稳后,应遵医嘱尽早开始活动,从而降低肺部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
4、疼痛明显者,应遵医嘱使用镇痛药,不得自行用药。
5、术后患者应遵医嘱进食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促进伤口恢复。
饮食调理:
对于烟雾吸入性损伤的患者,良好的营养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从而辅助控制病情、预防感染、维持治疗效果,进而促进机体恢复。
饮食建议:
1、患者应遵医嘱根据病情尽早(一般伤后48h内)采取口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喂养。
2、能量补充应综合考虑全身消耗,定期评估吸入 性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应避免过度喂养。特别是碳水化合物补充过多将导致二氧化碳的产生过多,增加呼吸商,加重患者的呼吸负荷。
3、适当补充二十碳五烯酸、丙氨酰胺和γ亚油酸、谷氨酰胺等,有助于改善吸入性损伤患者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4、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特别经胃管)时应采取半卧位,最好达到30-45°,以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肺部感染。定时监测胃残余量(≤500 mL /6 h)。
5、重症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在接受任何形式的营养治疗时,应动态监测血糖,控制成人烧伤血糖水平为7.2-8.3mmol/L、小儿烧伤血糖水平为4.5-7.8mmol/L。同时应避免低血糖发生。
6、对于可以进食者,应以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当增加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有利于促进伤口恢复。
饮食禁忌:
1、患者应戒烟戒酒。
2、患者应避免食用油腻、高糖、高盐、高脂的食物,如肥肉、奶油,或油炸、烧烤、腌制、卤制的食物。
3、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4、患者不宜挑食,以免影响疾病恢复。
预防措施:
预防烟雾吸入的最有效方法是避免接触含有热力、有毒有害气体、颗粒物质的烟雾。因此,其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加强安全意识,从而避免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减少暴露于烟雾中的机会;加强安全宣教,从而掌握基本的安全逃生知识,避免意外伤害。
2、对于某些特殊职业者,如消防员、化工厂工人、矿工等,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同时需做好全面防护措施,如穿戴安全面具、防护服等,从而减少烟雾吸入性损伤的发生。
3、减少吸烟及被动吸烟、避免长期在密闭空间内艾灸、香薰,可以减少慢性烟雾吸入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