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阴道毛滴虫病疾病英文名称: trichomoniasis疾病概述: 阴道毛滴虫病(tri...
养生
疾病名称: 阴道毛滴虫病
疾病英文名称: trichomoniasis
疾病概述:
阴道毛滴虫病(trichomoniasis)是一种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可同时累及生殖道及泌尿道,引起阴道炎、尿道炎、膀胱炎,并且常与细菌性阴道病、沙眼衣原体感染和淋病同时存在。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出现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性交痛、排尿困难等。患者应及时采取口服药物等治疗措施,以消灭阴道毛滴虫,降低不孕症的发生风险。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妇科
发病部位: 阴道、膀胱、尿道
常见症状: 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性交痛、排尿困难
主要病因: 阴道毛滴虫感染
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阴道毛滴虫培养、OSOM滴虫快速试验、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
重要提醒: 阴道毛滴虫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阴道毛滴虫感染者或被污染的物品。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
阴道毛滴虫可寄生于男性的包皮皱褶、尿道或前列腺中,由于感染后常无症状,容易成为感染源,通过与女性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传染给对方。
2、垂直传播
胎儿在阴道分娩过程中通过接触阴道毛滴虫病患者污染的产道,可能感染阴道毛滴虫。
3、间接传播
健康人群接触被阴道毛滴虫病患者污染的浴盆、浴巾、衣物或医疗器械等,可能感染阴道毛滴虫。
流行病学-发病率:
阴道毛滴虫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病率因国家和地区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约为0.3%~2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不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性交或有不洁性交史的女性。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因农村卫生条件差、性习惯及相关知识缺乏、患病后及时就医的意识不强等因素影响,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
病因-总述:
阴道毛滴虫病主要是由于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此外,不洁的性行为、不良的生活习惯、长不恰当的医疗措施等,都可以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
病因-基本病因:
阴道毛滴虫病的病原体是阴道毛滴虫,感染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阴道毛滴虫具有嗜血及嗜碱性,适宜在温度25~40℃、pH 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当月经前后阴道pH发生变化时,隐藏在腺体及阴道皱襞中的阴道毛滴虫常可得以繁殖,引起炎症发作。
2、阴道毛滴虫能消耗或吞噬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原,阻碍乳酸生成,使阴道pH升高,创造有利于自己的生存条件。
3、阴道毛滴虫不仅可以寄生在阴道中,还常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甚至膀胱、肾盂等组织器官。
病因-危险因素:
1、不洁的性行为
包括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不注意清洁卫生,性行为频繁等。
2、不良的生活习惯
包括经常穿潮湿或紧身的衣服,使用阴道清洗剂冲洗阴道等。
3、年龄
育龄期妇女处于性活跃期,体内激素水平适宜阴道毛滴虫生存,发生阴道毛滴虫病的概率相对较高。
4、性传播疾病史
阴道毛滴虫病患者治愈后的再感染率很高;而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史的人群,发生阴道毛滴虫病的风险相对增加。
5、不恰当的医疗措施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类固醇类激素等,可能破坏阴道微环境,增加阴道毛滴虫感染的风险。
6、慢性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肥胖等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阴道毛滴虫。
症状-总述:
阴道毛滴虫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28日,平均为7天。部分患者感染后无临床症状,出现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性交痛、排尿困难等。
症状-典型症状:
1、阴道分泌物增多
阴道分泌物增多,且分泌物多为稀薄脓性、泡沫状的,呈灰黄色、黄白色或黄绿色,有异味。
2、外阴瘙痒
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和外阴,可伴有灼热感。
3、其他
包括性交痛、排尿困难、尿频、下腹痛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1、不孕
阴道毛滴虫能吞噬精子,并能阻碍乳酸生成,影响精子在阴道内的存活,从而并发不孕症。
2、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后期由于阴道防御能力下降,可能发生细菌性混合感染,使症状加重,造成不良妊娠结局,比如胎膜早破、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
3、艾滋病
阴道毛滴虫病患者得艾滋病的风险有所增加。
4、子宫颈癌
阴道毛滴虫病还会增加得子宫颈癌的风险,尤其是阴道毛滴虫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共同感染时,增加子宫颈癌的风险更明显。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反复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
2、伴外阴瘙痒、性交痛;
3、伴排尿困难;
4、伴下腹痛;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阴道毛滴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应及时前往妇科进行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妇科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都有哪些症状?
2、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症状?出现症状前是否有高危性行为?
3、症状出现期间有无加重?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症状加重?
4、您以前有没有类似症状?
5、您的性伴侣有没有类似症状?
6、您以往的生活习惯怎么样?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吗?
7、您有没有经常进行阴道冲洗?
8、您以前发生过阴道毛滴虫病吗?有其他性疾病史吗?
9、您有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吗?
10、您有其他慢性代谢性疾病吗,比如糖尿病等?
11、您有没有进行过治疗?治疗过程和使用药物是怎么样呢?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症状严重吗?
2、什么原因可能导致了我的症状?
3、疾病的预后怎么样呢?会不会发生癌变?
4、有传染性吗?
5、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6、怎么治疗呢?需要住院吗?
7、治疗多长时间能缓解症状呢?
8、性伴侣需要一起治疗吗?
9、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呢?
10、治愈后会不会复发呢?怎么才能防止复发?
11、需要复查吗?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呢?都需要复查什么呢?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性交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妇科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阴道毛滴虫培养、OSOM滴虫快速试验、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妇科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充血,严重者宫颈有散在出血点,形成“草莓样”宫颈,后穹隆有多量白带。部分无症状患者阴道黏膜无异常改变。
检查-实验室检查:
1、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
阴道分泌物的显微镜检查包括悬滴法和涂片法两种,检查前24~48小时应避免性交、阴道灌洗或局部用药。
(1)悬滴法:检查时,医生会在玻璃体片上滴1滴温生理盐水,并将在阴道后穹隆处取的少许分泌物混于其中,立即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镜下可见波状运动的阴道毛滴虫和增多的白细胞。
(2)涂片法:医生会将分泌物涂在玻璃片上,待自然干燥后用不同的染液染色,不仅能看到阴道毛滴虫,还能看到标本中其他可能的病原微生物。
2、阴道毛滴虫培养
是诊断阴道毛滴虫病的金标准。但由于阴道毛滴虫培养需要特殊培养基,且需要5~7日时间才能得到检查结果,所以该检查的应用受到限制,主要适用于多次生理盐水悬滴法检查阴性,临床又怀疑患有阴道毛滴虫病者。
3、OSOM滴虫快速试验
是一种免疫层析毛细试纸条法,该检测约需10分钟。与培养法相比,该检查的敏感性为88.3%,特异性为98.8%,目前在国内尚未展开。
4、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
与上述检查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5%)及特异性(98%),能够提高阴道毛滴虫的检出率,可用于有或无症状的妇女,而且很容易从阴道口收集到满意的标本。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性交痛、排尿困难等表现,结合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阴道毛滴虫培养、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需与细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需氧菌性阴道炎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细菌性阴道炎
患者外阴瘙痒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状与阴道毛滴虫病类似,但妇科检查可见阴道黏膜无异常,阴道分泌物的特点为白色、匀质、鱼腥臭味,镜下检查可发现线索细胞和极少白细胞。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患者外阴瘙痒和烧灼感的症状与阴道毛滴虫病类似,但妇科检查可见阴道黏膜水肿、红斑,阴道分泌物为白色豆腐渣样或水样稀薄,少数伴有异味,镜下检查可发现芽孢、假菌丝和少量白细胞。
3、氧菌性阴道炎
患者阴道分泌物性状与阴道毛滴虫病类似,但阴道分泌物检查可发现B族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等需氧菌。
治疗-治疗原则:
阴道毛滴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使用硝基咪唑类药物,包括甲硝唑和替硝唑等。另外,性伴侣应该同时进行治疗,避免治愈后重复感染。
治疗-一般治疗:
1、保持局部清洁,内裤及接触外阴的用具应煮沸消毒后再使用。
2、性伴侣应该同时进行治疗,且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治疗-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甲硝唑和替硝唑,可单次大剂量口服或低剂量连服,也可通过局部用药快速缓解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甲硝唑、替硝唑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一般为3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阴道毛滴虫病患者通过正规的治疗,一般可实现治愈。但是,治愈后再感染率很高,常在月经后复发。而且,治疗不及时,阴道毛滴虫病可能持续数月至数年,导致不孕症等情况。
预后-危害性:
1、阴道毛滴虫病患者受自身疾病因素影响,很容易产生焦虑、烦躁及抑郁心理,由于过度担心自身疾病的治疗效果,心理压力有所增加。
2、阴道毛滴虫病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瘙痒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3、阴道毛滴虫病具有传染性,若未及时治疗,则可能传染给性伴侣。
4、阴道毛滴虫病可使其他性传播疾病、不孕、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
预后-治愈性:
本病通过积极治疗,一般可实现治愈,恢复正常。但在初次治疗后3个月内连续复查3次,发现阴道毛滴虫均为阴性,才可认为真正的治愈。
预后-复发性:
常在月经后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适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大多数患者可能由于担心被别人知晓自己患有该病、担心疾病在短时间内无法痊愈,对日后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同时对自己患病感到很羞愧。
(2)患者可能由于担心本病继续发展,导致不孕、不良妊娠结局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而产生烦躁、焦虑等心理。
2、心理护理
(1)家属应与患者多多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安慰、劝解患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并学习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心理,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同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陪伴、支持患者。
(2)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绘画、读书、散步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可通过咨询医生,进一步了解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消除对疾病的担忧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加重病情。
2、服药期间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口中金属味或口苦等胃肠道反应,头痛、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不良表现,应立刻停止用药,必要时积极就医。
3、甲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48小时内、替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72小时内禁止饮酒。若在哺乳期用药,甲硝唑用药期间及用药后12~24小时内避免哺乳;替硝唑服药后3日内避免哺乳。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外阴清洁,瘙痒时不要用力搔抓,以免损伤皮肤。
2、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3、勤洗澡,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毛巾以及接触的床单、被罩等用开水煮沸消毒。
4、月经期间使用消毒卫生巾,月经前后7天加强个人卫生管理。
5、减少选择化纤内裤和紧身衣服,尽量穿宽松的棉质内裤。
6、不要用刺激性的沐浴露或药液清洗外阴,日常以淋浴为主,尽量避免泡澡。
7、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确保睡眠质量。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确保阴道毛滴虫被完全清除。
饮食调理:
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注意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尽量避免吃一些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病情康复。
饮食建议:
1、患者宜选择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可采取蒸、煮、炖、烩等方法烹调食物。
2、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鱼肉羹等。
3、适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4、适量饮水,以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
饮食禁忌:
1、戒烟酒。
2、尽量避免吃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阴道毛滴虫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洁身自好,避免多个性伴侣,性生活时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性行为。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尽量少使用卫生护垫,穿棉质或丝质内裤,并勤换洗内裤;不与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私人用品。
3、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或类固醇类激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