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阴冷疾病别名: 阴寒疾病概述: 阴冷,又称阴寒,是指妇人外阴及阴中(多指阴道)寒冷,甚则...
养生
疾病名称: 阴冷
疾病别名: 阴寒
疾病概述:
阴冷,又称阴寒,是指妇人外阴及阴中(多指阴道)寒冷,甚则冷及小腹尻股(臀部)之间,性欲淡漠者。传统医学认为,主要是阳气不达,阴中或阴器(生殖器官)失于温煦,多与患者体质、外邪入侵、饮食、情志、外伤等有关。相当于西医学的“性感异常",为女性激素水平低下所致,可引起不孕。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妇科
发病部位: 臀部、腹部、生殖部位
常见症状: 外阴或阴中冷感、性欲减退、性冷淡
主要病因: 体质、外邪入侵、饮食、情志、外伤
检查项目: 血常规、内分泌激素检查、阴道超声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病名目前可能较少应用,但出现相似症状的女性,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咨询,避免病情进展,导致不孕。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较多见于体虚女性。
病因-总述:
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阳气不达,阴中或阴器(生殖器官)失于温煦。多与患者体质、外邪入侵、饮食、情志、外伤等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体质因素
(1)若患者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伤肾、性生活过度、过多生产等损伤肾气,造成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从而使下元虚寒,冲任胞中失于温煦,最终发为本病。
(2)过于肥胖的患者,容易多湿多痰,当痰湿流注下焦,使得阳气不得敷布而致阴冷。
2、外邪入侵
风寒之邪入侵人体,特别是侵袭下焦,使得外阴及阴中失于温煦而发为阴冷。多见于女性经期、产后。
3、饮食不节
若饮食不节,则可造成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从而造成痰湿流注下焦,阳气不得敷布而致阴冷。
4、情志失调
若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容易造成气机不畅、气血失和,从而使气血瘀滞,阴部失于荣养和温煦而致阴冷。
5、外伤
跌仆、金刃伤及腹部或阴部,使得瘀血内阻,阴部失于荣养和温煦而致阴冷。
症状-总述:
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外阴或阴中冷感,甚至可波及小腹,还可伴有性欲减退或性冷淡等。此外,不同分型还可有相应的症状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肾阳虚衰证
外阴及阴部寒冷,甚则小腹冷痛,或性欲淡漠,形寒肢冷,腰脊酸楚,甚则腰尻寒冷,精神倦怠,纳少便溏;或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黯,带下量多,色白清稀;或婚久不孕。舌淡,苔白,脉沉迟。
2、寒客下焦证
外阴及阴部寒冷,或伴小腹冷痛,畏寒肢冷,腰胯或遍身骨节寒冷疼痛,或性欲淡漠,或月经后期,舌淡,苔白,脉沉紧。
3、痰湿下注证
外阴及阴部寒冷,或伴小腹寒冷,形体肥胖,胸脘痞闷,精神倦怠,饮食不振,或呕恶痰多,或带下量多,色白质黏,大便不实,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或濡缓。
4、瘀血阻滞证
外阴及阴中寒冷,少腹刺痛,或性欲淡漠,甚至厌恶,或月经后期,色黯有血块,经前乳房、胸胁胀痛,经行腹痛明显,舌质黯,有瘀点或瘀斑,脉弦细涩。
症状-并发症:
若延误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能导致不孕。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自觉外阴或阴中寒冷,甚至波及小腹;
2、伴性欲减退、性冷淡等;
3、伴婚久不孕等情况;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可到中医妇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建议穿宽松的衣物,以方便做妇科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建议配偶陪同就诊。
6、可以提前准备自己想要咨询医生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这次就医主要是因为什么?
2、都有哪些症状?多久了?
3、平时月经、白带正常吗?
4、对性生活有影响吗?
5、对怀孕有影响吗?以前怀孕过吗?有流产史吗?
6、出现这些情况,您觉得跟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或环境有关吗?
7、以前做过什么检查,有治疗过吗?
8、有其它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病?为什么会这样?
2、病情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3、都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需要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
5、治疗有什么风险吗?多久才能好?
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若患者出现外阴或阴中冷感等不适,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还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西医的妇科检查、血常规、内分泌激素检查、阴道超声检查等。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发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问诊
仔细询问患者性生活情况、月经史、婚育史、饮食口味、居住环境等。
3、闻诊
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声的有无,语调的高低、强弱、清浊,以及有无呻吟等其他异常声音,来判断正气的强弱、邪气的性质及病情的轻重。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腹部(子宫部位)了解是否存在压痛、增厚、包块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包括在消毒外阴后进行西医妇科检查等,注意内外生殖器,有无发育畸形、炎症及包块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血液情况,明确病因,如确定有无贫血及贫血程度。
2、激素测定
包括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孕酮、睾酮、泌乳激素测定等,有助于了解激素水平及周期性变化。
检查-影像学检查:
通过阴道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盆腔有无子宫,子宫的形态、大小及内膜情况,双侧卵巢的形态、大小及卵泡数。可见子宫小,测定的卵巢值小于生育期的妇女,卵巢内没有卵泡或者虽然有卵泡但是数目很少。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外阴或阴中冷感、性欲减退、性冷淡等不适,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辅助相应的现代医学检查,则可诊断。通常需与性欲减退症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当与性欲减退症鉴别,后者是女性对性的兴趣降低,不一定有阴冷,但两者可以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或单独出现。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当根据具体证型内服或外用中药而论治,不能见阴冷,一概给予温阳之品,而犯虚虚实实之戒。如肾阳虚衰证,治以温肾壮阳;寒客下焦证,治以温经散寒;痰湿下注证,治以燥湿化痰;瘀血阻滞证,治以活血化瘀等。
治疗-药物治疗:
1、肾阳虚衰证
(1)方药: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巴戟天、淫羊藿、鹿角胶等。
(2)常用中药:干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桂枝、泽泻、附子等。
2、寒客下焦证
(1)方药:温经汤加乌药、艾叶等。
(2)常用中药:肉桂、当归、川芎、白芍、丹皮、莪术、牛膝、人参、甘草等。
3、痰湿下注证
(1)方药:苍附导痰汤加减。
(2)常用中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苍术、香附、枳壳、南星、神曲、生姜等。
4、瘀血阻滞证
(1)方药:内服少腹逐瘀汤加减,外用蛇床子散(阴道给药)等。
(2)常用中药:肉桂、干姜、小茴香、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等。
治疗-相关药品:
金匮肾气丸、温经颗粒、少腹逐瘀颗粒等,临床证型不同,所用药物有所不同,使用之前详细咨询医师。
治疗-手术治疗:
暂无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转归与预后,与病因、病情的轻重,诊治是否及时、得当等因素有关。
预后-危害性:
1、患者可自觉生殖部位寒冷等不适,严重可致不孕不育。
2、本病患者常可伴有性欲减退、性冷淡等,可影响夫妻关系,甚至家庭和谐。
预后-治愈性:
一般来讲,轻症患者经过积极调理可有效改善症状,最终治愈;而重症患者病情较顽固,通常治愈困难。
日常-总述:
患者应在日常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到“暖宫散寒”,可有利于病情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保持乐观情绪,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本病可能会对女性造成严重心理负担,家属需要对患者积极进行心理疏导,以促进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熬夜。
2、应注意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凉,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
3、注意劳逸结合,应节制性欲,切忌讳疾忌医,隐瞒病情。
4、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做操、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
5、平日多用热水烫脚,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使身体处于温暖状态也可帮助改善。
饮食调理:
治疗期间禁食生冷之品,宜食温性之品。
饮食建议:
清淡饮食,平日宜食羊肉、狗肉、大蒜、黑芝麻、山药、花生、核桃、枣、栗子、胡萝卜、茄子等温性之品。
饮食禁忌:
1、一年四季都要少吃或不吃寒性食品,如梨、西瓜、黄瓜、绿豆、苦瓜、冬瓜、冰糕、冻奶茶等。
2、严禁酗酒、吸烟。
预防措施:
预防本病主要是合理性生活、注意保暖、增强体质等。
1、合理性生活,避免房事过度,少生育,以免损伤肾气。
2、经期、产后,衣着要寒温适度,忌冒雨涉水,以防风寒之邪入侵。
3、避免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
4、平时要注意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多进行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