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瘿劳疾病英文名称: goiter exhaustion,hypothyrea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瘿劳
疾病英文名称: goiter exhaustion,hypothyrea
疾病概述:
瘿劳(goiter exhaustion,hypothyrea),是指当瘿病治疗失时,或药物治疗失当及手术切除后,或因脑部肿瘤等病变,导致出现以疲乏呆钝,嗜睡,畏冷,浮肿,毛发脱落,脉迟缓等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本病的发生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内伤、病后失调等有关。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全身、甲状腺
常见症状: 疲乏呆钝、嗜睡、畏冷、浮肿、毛发脱落、脉迟缓
主要病因: 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内伤、病后失调
检查项目: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抗体测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甲状腺摄碘率、血生化、X线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重要提醒: 如果出现疲乏呆钝,嗜睡,畏冷,浮肿,毛发脱落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积极治疗,注意病后饮食情志调摄,避免反复发作。
临床分类:
1、脾肾阳虚证
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记忆力减退,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毛发干燥易落,少气懒言,腹胀,便秘,男子遗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弱沉迟。
2、气血两虚证
主要表现为精神疲惫,肢体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苍白,头晕心悸,五心烦热,纳差,舌淡,舌体大,质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3、心肾阳虚证
主要表现为形寒肢冷,心悸,胸闷,怕冷,汗少,身倦欲寐,浮肿,表情淡漠,女性月经不调,男性阳痿,舌质淡暗或青紫,苔白,脉迟缓微沉。
4、阳气衰微证
主要表现为畏寒蜷卧,腰膝酸冷,小便清长或遗尿,喜热饮,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男子阳痿、遗精、滑精,女子不孕、带下量多,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舌苔薄白,尺脉弱。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女性较男性多见,随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上升。女性每年临床型甲减的发病率为3.5%,男性为0.6%。60岁以后,患病比例明显升高。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内伤、病后失调等有关。基本病机为正气内伤,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病位在颈前,与肾、脾、心、肝相关。
病因-基本病因:
1、先天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五脏形体失养,脑髓失充,导致形体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滞,严重者可出现五迟、五软的表现。
2、后天失养
饮食不加节制,损伤脾胃,或外感邪气,耗伤脾胃,以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湿内停,发为本病。
3、劳倦内伤
长期忧愁思虑,不能疏解,影响脾胃功能,以致脾运化饮食和水液代谢失常,发为本病。
4、久病失调
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或素体虚弱,以致肾精亏损,肾气虚衰,肾阳不足,导致本病发生。
症状-总述:
本病以疲乏呆钝,嗜睡,畏冷,浮肿,毛发脱落,脉迟缓等为主要表现。出现在胎儿或婴幼儿时,大脑和骨髓的生长发育受阻,患儿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症状-典型症状:
1、症状
本病常隐匿起病,发病初期,症状一般不典型。病情轻重取决于激素不足的程度、速度和病程,可有乏力、困倦、畏寒、便秘、体重增加、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脱发、声音嘶哑、食欲不振、眼睑和颜面水肿、皮肤干燥、结膜苍白、手掌皮肤发黄等,常累及全身各个系统。
2、体征
甲状腺体征因病因不同而异。桥本甲状腺炎时甲状腺显著肿大,质地中、重度硬。萎缩性甲状腺炎时甲状腺不能触及。本症累及心脏时,表现为心脏增大和心包积液,称为甲减性心脏病。严重者可导致黏液水肿性昏迷。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如果出现困倦乏力、体重增加、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脱发、声音嘶哑、食欲不振、眼睑和颜面水肿、皮肤干燥、结膜苍白、手掌皮肤发黄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要到中医科或内分泌科就医处理。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心电图等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都有哪些不适症状?有没有疲乏呆钝,嗜睡,畏冷,浮肿,毛发脱落?
2、有没有什么基础病,如贫血、糖尿病?
3、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声音嘶哑、食欲不振、皮肤干燥等症状?
3、最近饮食情况如何?
4、最近有做过什么检查吗?
5、进行过什么治疗吗?
6、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7、作息情况怎么样?有没有经常熬夜?睡眠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疲乏呆钝,嗜睡,畏冷,浮肿,毛发脱落等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如果药物治疗,怎么用药?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体格检查,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抗体测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甲状腺摄碘率、血生化、X线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姿态、形态、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高低、强弱,呼吸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饮食、问二便、问睡眠、问出汗情况,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肢体了解颈部肿块的情况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T4是外周血中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和T3的主要来源,但T3是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测定血清T3、T4浓度能很好的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是反应甲状腺功能的最敏感的指标,是诊断亚临床甲减的最主要指标。
2、甲状腺抗体测定
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增高,表明甲减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致。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主要用于原发性甲减及继发性甲减的鉴别。精铸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无升高反应者提示垂体性甲减,延迟升高者为下丘脑性甲减;如在增高的基值上进一步增高,提示原发性甲减。
4、甲状腺摄碘率
使用放射性碘来评估甲状腺功能的实验,主要取决于甲状腺本身功能减退程度。如果饮食中碘的摄入量相对较高,就减少了放射碘的摄取剂量,并且同一个体每天的碘摄入量也是变化的。
5、血生化
血糖正常或偏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均增高。
检查-其他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有助于病因诊断,主要适应症为不明性质的甲状腺肿块、结节,或弥漫性甲状腺肿大,拟诊桥本甲状腺炎。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可见心脏向两侧增大,可伴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疲乏呆钝,嗜睡,畏冷,浮肿,毛发脱落,脉迟缓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还需要与侠瘿瘅、溢饮、血风劳、肾水等加以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多见于中年妇女。可有气瘿、瘿气或瘿病手术,或脑部肿瘤病史。
2、临床表现
畏寒肢冷,瘦乏无力,磨睡厌食,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痴呆,体态臃肿,皮肤苍白或萎黄、干糙粗厚,毛发干枯脱落,性欲低下,浮肿身重,妇女经迟或闭经,男子阳痿,脉迟而缓。
3、辅助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抗体测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甲状腺摄碘率、血生化、X线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侠瘿瘅
肿块缓慢生长,疲乏无力,反应迟纯,不欲饮食,腰痛尿血,骨骼疼痛或骨折,无原发瘿病史,基础代谢率及T3、T4、甲状腺摄碘率等检查有助于鉴别。
2、溢饮
以浮肿为主要表现,无基础代谢率降低,T3、T4、甲状腺摄碘率等检查有助于鉴别。
3、血风劳
多因产后大失血等所致,有产后无乳,面色黧黑等,一般无瘿病史,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显著下降,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减退。
4、肾水
浮肿按之没指,有大量蛋白尿,基础代谢率并不降低。
5、肥胖病
多有家族史,形体肥胖,皮肤绷急润泽,动则乏力气短,无瘿病史,基础代谢率并不降低。
治疗-治疗原则:
中医辨证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理论,当以补益为基本原则,可以减轻替代治疗的副作用,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及早处理,长期坚持治疗,甚至终生服药。
治疗-药物治疗:
1、脾肾阳虚证
(1)方药:附子理中丸或右归丸加减。
(2)常用中药:炮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杜仲、菟丝子、肉桂、当归、鹿角胶。
(3)中成药:桂附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健脾益肾颗粒。
2、气血两虚证
(1)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
(2)常用中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黄芪、肉桂、泽泻、木香、砂仁。
(3)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人参首乌胶囊、人参归脾丸。
3、心肾阳虚证
(1)方药: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2)常用中药:炮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生姜、桂枝、甘草。
(3)中成药:桂附地黄丸、杜仲补天素片。
4、阳气衰微证
(1)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2)常用中药: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
(3)中成药:金匮肾气丸。
治疗-相关药品:
桂附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健脾益肾颗粒、补中益气丸、人参首乌胶囊、人参归脾丸、桂附地黄丸、杜仲补天素片、金匮肾气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西药治疗
治疗的目标是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治疗的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和个体差异。需永久性终身服药。
2、针刺治疗
取穴肾俞、脾俞、关元、太溪、三阴交,针用补法。适用于肾精不足,证见耳鸣或聋,眩晕乏力,腰膝酸软,健忘多梦者。
治疗-治疗周期:
瘿劳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瘿劳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进展缓慢,积极治疗,病情多能缓解。如果肾阳衰微,即黏液性水肿昏迷的患者,病情急重,预后不良。
预后-危害性:
如不及时治疗,可影响患儿体格及智能的发育,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适当治疗,症状体征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瘿劳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生活饮食调摄不当,可能引起本病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配合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良好的护理调摄,对瘿劳的好转、治愈具有重要作用。
日常-心理护理:
1、久病体虚的患者,要注意情绪变化,保持乐观平和心态接受治疗。
2、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惊恐等不良刺激,做到喜怒有节,保持心情舒畅。
3、适当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用药后效果和不良反应。
2、本病用药多以补益为主,宜武火煮沸后,文火久煎使药效尽出。
3、危重患者要少量多次频服。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安静、整洁,光线柔和,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
2、由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易招致外邪入侵,应注意保暖,避风寒,防感冒。
3、患者平时宜多休息,病情严重者,绝对卧床休息。
4、保持皮肤与口腔的清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走及打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体温、心率、心律、饮食、睡眠、大便、小便的变化情况。
2、注意观察面色、舌苔、脉象的变化情况。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地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抗体测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甲状腺摄碘率、血生化、X线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项目,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清淡易消化、低盐饮食。根据气血阴阳亏虚,分别选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食品。
饮食建议:
1、脾肾阳虚证可多食蔬菜如韭菜、山药,可以温阳健脾。
2、气血两虚证合理食用温和食物。
3、睡眠不佳者注意晚餐不宜过饱,睡前1小时可食莲子百合红枣羹或饮热牛奶。
饮食禁忌:
1、忌食油腻性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2、忌食生冷食物,如冰糕,冰饮等,容易妨碍脾胃,影响疾病恢复。
3、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调味料。
4、忌食煎炸性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内伤、病后失调等有关。因此,注意孕期补碘、积极治疗甲状腺疾病、避免过度劳累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应坚持食用碘化盐,孕妇尤需供应足够碘化物。
2、及早治疗甲状腺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甲状腺切除的多少,恰当掌握放射治疗的剂量。
3、对胎儿、新生儿甲减,应大力推广应用现代筛查诊断方法,进行宫内或出生后的早期治疗。
4、保持情绪稳定,舒畅乐观,消除及避免引起虚劳发生的诱因。
5、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注重病后调理,饮食宜富营养,易消化,不伤脾胃为原则。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