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孕期尿路感染疾病概述: 孕期尿路感染是指患者在妊娠期间,尿路中异常繁殖病原体所致的感染性...
养生
疾病名称: 孕期尿路感染
疾病概述:
孕期尿路感染是指患者在妊娠期间,尿路中异常繁殖病原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的感染之一。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均可引起感染。患者可有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经过及时的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若未及时治疗,有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产科、泌尿外科
发病部位: 尿道、盆腔
常见症状: 尿痛、尿频、尿急、排尿灼热感
主要病因: 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常规、肾功能测定、B超
重要提醒: 孕妇出现尿路感染应及时就医,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临床分类:
1、根据感染发生部位
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指肾盂肾炎,感染部位包括输尿管、肾盂和肾实质;后者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
2、根据患者有无基础疾病
复杂性尿路感染指病人同时伴有尿路功能性或结构性异常或免疫低下。单纯性尿路感染主要发生在无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的女性,多数为膀胱炎,偶然可为急性肾盂肾炎。
3、根据发作频次
分为初发/孤立发作性和反复发作性。反复发作性尿感指一年发作至少3次以上或6个月发作2次以上,可为复发或再感染。复发指病原体一致,多发生于停药2周内。再感染指病原体不同,多发生在停药2周以后。
4、根据有无症状
分为有症状尿路感染和无症状细菌尿。
流行病学-传染性:
能够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因有很多,部分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比如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传染源:
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被污染的衣物等都可能是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在引起尿路感染的众多因素中,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间接接触而进行传播,导致泌尿生殖系统发生感染病变。
流行病学-发病率:
尿路感染是妊娠期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发生率约为10.2%。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无特定好发人群。
病因-总述:
多种病原体可通过不同的途径侵入人体,累及尿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临床上以细菌感染多见。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子宫增大等原因,更容易发生本病。
病因-基本病因:
1、病原菌感染
病原菌可经由尿道上行,引起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等部位感染,此种感染途径约占尿路感染的95%。此外,其他部位的病原菌还可通过血液运输、直接侵入、淋巴道感染等途径累及尿道。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
2、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因孕酮等激素分泌增加,松弛尿路平滑肌,减弱蠕动、尿流减慢,容易造成细菌繁殖。
3、子宫增大
因子宫不断增大会对膀胱和输尿管造成压迫,膀胱也可因此发生移位。
4、其他
妊娠期间肾盂、肾盏以及输尿管各段在骨盆入口以上有所扩张,可造成尿液瘀滞,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妊娠期尿液中氨基酸、葡萄糖及水溶性维生素等物质较多,利于细菌繁殖生长。
病因-危险因素:
年龄≥35岁、个人有尿路感染史、分娩史、流产史以及贫血、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等都是孕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症状-总述:
孕期尿路感染的症状与非孕期类似,患者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下腹痛等不适症状。也有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仅在尿液检查时发现。
症状-典型症状:
尿路感染可累及泌尿系的多个部位,其中上尿路感染主要为肾盂肾炎(有及急、慢性之分),下尿路感染主要为膀胱炎。
1、膀胱炎
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分为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和反复发作性膀胱炎。
(1)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2)可有耻骨上方疼痛或压痛,部分病人出现排尿困难。
(3)尿液常浑浊,约30%可出现血尿。
(4)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
2、急性肾盂肾炎
患者起病较急,患者临床表现与感染的程度有关。
(1)全身症状: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多在38℃以上。
(2)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部分患者泌尿系统症状不典型、不明显。
(3)腰痛:腰痛程度不一,多为钝痛或酸痛。体检时可发现助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3、慢性肾盂肾炎
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均可不典型。
(1)一半以上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史,可伴不同程度的低热、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
(2)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
(3)部分患者病情持续进展,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4、无症状细菌尿
患者有真性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症状,病人可长期无症状,尿常规可无明显异常或白细胞增加,但尿培养有真性菌尿。
5、复杂性尿路感染
病人的临床表现可为多样,从轻度的泌尿系统症状,到膀胱炎、肾盂肾炎,严重者可导致菌血症、败血症。
症状-并发症:
尿路感染如及时治疗,并发症很少,但伴有糖尿病和(或)存在复杂因素的尿路感染,特别是急性肾盂肾炎者,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时,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有流产风险。
1、肾乳头坏死
指肾乳头及其邻近肾髓质发生缺血性坏死,常发生于伴有糖尿病或尿路梗阻的肾盂肾炎患者,属于严重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剧烈腰痛、腹痛和血尿等,有时可出现肾绞痛。
2、肾周围脓肿
为严重肾盂肾炎直接扩展而致,常存在糖尿病、尿路结石等易感因素。除原有症状加剧外,常出现明显的患侧腰痛,且在向健侧弯腰时疼痛加剧。治疗主要是加强抗感染治疗和(或)局部手术引流。
3、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多见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尤其是接受膀胧镜检查或长期留置导尿管者。该并发症病情凶险,突起寒战、高热及休克,死亡率可高达50%。
4、尿路结石与梗阻
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可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使尿液碱性化,尿中磷酸盐易析出结晶,形成结石。结石常为双侧性,结石的小裂隙内可藏致病菌,易致抗感染治疗失败。感染合并尿路梗阻时,导致肾盂积液、反流性肾病等,会加速肾功能损害。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尿液颜色出现异常改变,伴有血尿等。
3、下腹部、腰背部等部位出现疼痛不适。
4、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
5、伴有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可到产科或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腹部、腰区、会阴等相关部位进行检查,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最好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此次就医有哪些不适?
2、不适症状持续多久了?有什么规律吗?
3、您什么时候怀孕的?
4、平时的生活习惯怎么样?饮食、卫生等如何?
5、近期是否发生过感染?
6、以前有泌尿系统相关的疾病吗?
7、是否为复发?
8、之前采取过什么治疗?吃过什么药?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我病情严重吗?
3、需要采取什么治疗?能否治愈?
4、需要采取什么检查?我该如何配合?
5、药物治疗有效吗?可以用什么药?会影响胎儿吗?
6、日常生活中我可以做些什么来促进疾病的恢复?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医生首先会嘱患者收集尿液,再对其进行尿常规检查。为了明确诊断及评估有无并发症还会进行血常规、肾功能测定等检查。此外,医生会对患者进行B超等影像学的检查,以此来了解尿路的具体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对于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医生会进行一些基本的体格检查。如会进行相应的体温测量,还会对腹部、腰区等部位进行检查,判断有无压痛等异常现象。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尿液常混浊,可有异味。尿液有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部分病人会有血尿。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HP为白细胞尿,几乎所有尿路感染都有白细胞尿,对尿路感染诊断意义较大。
2、血常规
感染发生在肾盂,急性肾盂肾炎时血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血沉可增快。
3、肾功能
感染发生在肾盂,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肾功能受损时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B超:可了解尿路情况,及时发现有无尿路结石、梗阻、肿瘤等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尿频、尿痛、尿急、发热等不适症状,结合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可初步做出诊断。此外,由于尿路感染可能发生于泌尿系统的不同部位,发病的规律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医生还会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检查,进行尿路感染的定位等,做出更加细致的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医生在做出尿路感染的诊断时,同时会对发生的部位进行鉴别。凭借下面所说的临床表现难以区分上、下尿路感染时,会结合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来帮助诊断。
1、下尿路感染
一般来说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常以尿路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2、上尿路感染
一般来说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伴明显腰痛等,伴或不伴尿路刺激征。
治疗-治疗原则:
尿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医生会根据临床上最常见致病菌及其敏感性开始经验性治疗,之后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怀孕期间对抗生素的选择医生要考虑药物有效性及低耐药性,避免对孕妇和胎儿产生的不良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无毒性和致畸性的药物。
治疗-一般治疗:
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治疗-药物治疗:
妊娠期妇女的用药要格外注意,应该选用毒性小的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呋喃妥因或头孢菌素类等。孕妇的急性膀胱炎治疗时间一般为3~7天。孕妇急性肾盂肾炎应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可用半合成广谱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疗程为两周。反复发生尿感者,可用呋喃妥因行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下列药物在妊娠期避免使用:
1、对胎儿有致畸作用或明显毒性作用的药物:如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等四环素类药物,以及喹诺酮类药物,妊娠期避免应用。
2、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萘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药物,以及万古霉素等,妊娠期也应避免应用。
治疗-相关药品:
阿莫西林、呋喃妥因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孕期尿路感染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非复杂性急性尿路感染经抗菌等治疗后,90%可治愈,而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治愈率较低,容易复发,持续性细菌尿或反复发作者超过半数。
预后-危害性:
1、尿路感染可累及泌尿系统多个部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败血症、肾衰竭等疾病,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
2、孕期尿路感染还可能危害胎儿健康,甚至造成流产。
预后-治愈性:
单纯的尿路感染可通过药物治疗等方法而治愈,但是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治愈率较低,容易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护理,勤排尿冲刷尿道,促进疾病的恢复。
日常-生活管理:
1、有尿意就去排尿,勤排尿冲刷尿道。
2、注意做好会阴等相关部位的局部卫生,以免加重感染。
3、症状严重,起病急的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饮食调理:
尿路感染的患者,一般都会建议其多饮水,勤排尿来冲刷尿道,促进疾病的恢复。
饮食建议:
1、患者日常生活中宜多吃一些清淡利尿食物,如梨、西瓜、香蕉、冬瓜、黄瓜等。
2、食用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富有高蛋白的食物。
3、同时多饮水,促进排尿,坚持2000~3000ml/日的饮水量。
饮食禁忌:
1、尿路感染患者不宜食用“发物”,如带鱼、螃蟹等。
2、羊肉、狗肉等性热食物,以及葱、韭菜、蒜、胡椒、生姜等辛辣刺激而且性温热的食物在进入人体后,均可刺激炎症部位,使其充血、肿痛,加剧尿频、尿急、尿痛的等尿路刺激症症状,因此都应少食。
预防措施:
合理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尿路感染有一定帮助:
1、尿路感染重在预防。坚持多饮水、勤排尿(每2~3小时排尿1次),避免细菌在尿路繁殖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2、注意会阴部清洁,以减少尿道口的细菌群。
3、尽量避免尿路器械的使用,必须使用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