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脂瘤疾病英文名称: adipose tumor,sebaceous cyst疾病别名: ...
养生
疾病名称: 脂瘤
疾病英文名称: adipose tumor,sebaceous cyst
疾病别名: 粉瘤
疾病概述:
脂瘤(adipose tumor,sebaceous cyst),是指皮脂腺中皮脂潴留郁积而形成的囊肿。临床以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肿块为球状囊肿,边界清楚,基底可以推动,瘤体生长缓慢为主要特征。发生与失于护理、搔抓染毒有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较多见。本病一般预后良好,经手术完整切除可获痊愈。但如果合并感染,可反复发作。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皮脂腺囊肿。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皮脂腺丰富部位,肿块为球状囊肿,边界清楚,基底可以推动,瘤体生长缓慢
主要病因: 汗腺阻塞、搔抓染毒
检查项目: 穿刺涂片检查、彩超检查
重要提醒: 如果皮脂腺丰富部位出现球状肿块,边界清楚,基底可以推动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了解手术方法和效果,避免合并感染,反复发作。
临床分类:
1、痰气凝结证
主要表现为瘤体表皮中央有黑点,伴有咽喉如有梅核堵塞感,胸膈痞闷,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舌淡,苔腻,脉滑。
2、痰湿化热证
主要表现为瘤体红肿、灼热、疼痛,甚至跳痛化脓,伴有发热,恶寒,头痛,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数。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青壮年。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多与失于护理、搔抓染毒有关。基本病机为痰气凝滞于皮肤之间。
病因-基本病因:
1、失于护理
平时疏于洗涤,汗腺堵塞,腠理津液滞聚不散,逐渐形成本病。
2、搔抓染毒
搔抓染毒,痰湿化热,导致局部红肿热痛,甚至酿脓溃破。
症状-总述:
本病以肿块为球状囊肿,边界清楚,基底可以推动,生长缓慢为主要特征。一般无自觉症状,合并感染时,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触痛、化脓甚至破溃。
症状-典型症状:
1、好发部位
好发于头面部、肩部及臀部。
2、皮疹特点
囊肿可单发或多发,多呈圆形,直径多为1~3cm,略隆起。质软,界清,表面与皮肤粘连,稍可移动,肿物中央皮肤表面可见一小孔,此为腺体导管开口处,有时可见有一黑色粉样小栓,其内容物为灰白色、豆腐渣样物质,有臭味。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1、头面部、肩部或臀部出现球状囊肿,边界清楚,基底可以推动。
2、或者伴有红肿、疼痛,破溃流脓等。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皮肤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触诊和影像学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头面部、肩部或臀部有没有出现球状囊肿?这种情况多久了?
2、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红肿等症状?
3、最近饮食情况如何?有没有暴饮暴食,偏食生冷、肥腻、辛辣食物的饮食习惯?
4、最近有做过什么检查吗?
5、进行过什么治疗吗?
6、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7、作息情况怎么样?有没有经常熬夜?睡眠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如果药物治疗,怎么用药?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穿刺涂片检查、彩超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姿态、形态、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饮食、问二便、问睡眠、问出汗情况,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肢体了解肿块的情况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穿刺涂片检查
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者,为了明确病变性质,排除恶变,医生会穿刺病变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检查-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B超检查是无损伤、无痛苦、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质地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皮脂腺丰富部位,肿块为球状囊肿,边界清楚,基底可以推动,瘤体生长缓慢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还需要与肉瘿等加以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本病多发于青壮年。
2、常见于头面、肩背、臀部等处,单个或多个。
3、皮损为皮肤内肿物,大小不定,质软或囊性感,界限清楚,与表皮有粘连,推之可移动,中央有针头大小凹陷,可挤出粉渣样物质。
4、一般无自觉症状。
诊断-鉴别诊断:
肉瘤
四肢表浅的肉瘤肿块与脂瘤相似。但肉瘤与皮下无粘连,瘤体与皮肤间可推移,表面无黑色小孔。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并发感染时应先以中、西药控制感染。中医治疗以化痰祛湿,软坚散结为基本治法。
治疗-药物治疗:
1、痰气凝结证
(1)方药:二陈汤合四七汤加减。
2、痰湿化热证
(1)方药:龙胆泻肝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治疗-相关药品:
逍遥丸、四季青片、复方丹参片、大黄䗪虫丸、菊藻丸、清解片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将脂瘤完整手术切除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并发感染时应先控制感染,波动感明显者可用中药外敷拔脓或切开引流术,待炎症消退或伤口愈合后再行手术摘除。
治疗-其他治疗:
外治疗法
1、对已染毒但未酿脓的脂瘤,可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
2、已成脓的脂瘤,应作十字切开引流,清除皮脂和脓液,再用棉球蘸取适量升丹粉或七三丹塞人腔内,待囊壁被完全腐蚀脱落后,再用生肌药收口,以免复发。
治疗-治疗周期:
气瘿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气瘿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经手术完整切除可获痊愈。但如果合并感染,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可反复发作。
预后-危害性:
本病合并感染,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可反复发作,愈合后可能遗留疤痕。
预后-治愈性: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诊断正确,及时用药或手术切除后,可获痊愈。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气瘿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合并感染,可能会引起本病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避免挤压、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良好的护理干预,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患者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急躁等情绪,应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适当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发病规律,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用药,并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2、中药汤剂宜温凉服,使用外敷药物时注意药物的过敏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安静、舒适、清洁,光线柔和,保持空气流通。
2、注意对皮肤的护理,要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更衣。
3、肿块处不要挤压,避免继发感染而化脓。
4、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并根据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被。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肿块的大小、颜色、软硬度等情况。
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注意神志变化和有无内脏损害表现。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局部彩超检查等项目,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少量多餐、易消化、少刺激。避免食用生冷、油炸食物,戒除烟酒。
饮食建议:
1、湿邪较重的患者多吃有利湿作用的蔬菜,如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等。
2、痰热较重的患者,服药期间宜吃含纤维素多、补气健脾、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忌食生冷瓜果、芝麻等凉性润肠的食品。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3、忌食油腻性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平时失于护理、搔抓染毒有关。因此注意个人清洁,避免搔抓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宜选用去除油脂的洗涤、护肤用品。
2、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与激动。
4、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饮食有节,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