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子晕疾病英文名称: gestational vertigo疾病别名: 妊娠眩晕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子晕
疾病英文名称: gestational vertigo
疾病别名: 妊娠眩晕
疾病概述:
子晕(gestational vertigo),又称妊娠眩晕,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以眩晕为主症。发生与阴虚亏虚、脾气亏虚有关。本病若能及早正确治疗,预后大多良好,如果失治或误治,病情进一步发展为子痫,可威胁母胎生命。西医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引起的眩晕,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产科、妇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眩晕
主要病因: 阴虚亏虚、脾气亏虚
检查项目: 血压测定,眼底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肝肾功能、B超检查、心电图、脑血流图、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内耳功能检查
重要提醒: 如果妊娠中晚期出现眩,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发展为子痫。
临床分类:
1、阴虚肝旺证
主要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心中烦闷,颜面潮红,口咽干燥,手足心热,甚至突然昏倒,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2、脾虚肝旺证
主要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头晕眼花,头胀而重,肢体面目浮肿,胸闷恶心,胸胁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营养不良、贫血、双胎、羊水过多及葡萄胎等病史的人群。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阴虚亏虚、脾气亏虚有关。主要机制是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或痰浊上扰。
病因-基本病因:
1、阴血亏虚
平素阴血亏虚,怀孕后血向下养胎,阴血更加不足,阴不潜阳,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发为眩晕。
2、脾气亏虚
平素脾气亏虚,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内停,精血输送受阻,再加上怀孕后阴血养胎,肝失濡养,肝阳偏亢,肝阳挟痰浊上扰清窍,发为眩晕。
症状-总述:
本病以妊娠中晚期出现眩晕为主要症状。轻者,除血压升高外,可无明显自觉症状。重者,头晕目眩伴血压升高、肢体面目浮肿等。
症状-典型症状:
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甚至失明,常伴有浮肿,小便短少等。阴虚肝旺证以头晕目眩为主,脾虚肝旺证以头晕而重,伴肢体浮肿,胸闷呕吐。
症状-并发症:
子痫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肿胀严重并伴有高血压、蛋白尿,可发展为子痫,出现头晕眼花,头痛剧烈,甚至抽搐、昏迷。
就医-急诊指征:
如果出现血压过高、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甚至四肢抽搐等。
以上须立即就医,必要时到急诊科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如果妊娠中晚期出现眩晕,视物模糊。
2、或者伴有肢体浮肿,小便短少,食欲不振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情况急重者需及时到急诊科处理,其他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妇产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触诊和听诊,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一般需要检查血液检查等项目,建议患者空腹就诊。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肢体浮肿,小便短少,食欲不振等?
4、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平素体质如何?有营养不良、贫血等病史吗?
7、平时饮食规律吗?有嗜食生冷、肥甘、辛辣等食物的习惯吗?
8、最近心情如何?睡眠如何?压力大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眩晕,视物模糊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会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影响胎儿发育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10、疾病会复发吗?今后怀孕还会出现类似情况吗?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应进行血压测定,眼底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肝肾功能、B超检查、心电图、脑血流图、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内耳功能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饮食、问二便,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女性患者还需问月经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是否有包块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检查
血压测定有无血压升高。眼底检查了解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例,严重时可出现眼底水肿、出血。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检查和凝血功能检查,了解血液有无浓缩和凝血功能有无异常。血清电解质测定、视病情而定。
2、尿液检查
可见蛋白尿。
3、肝肾功能检查
可了解肝肾功能有无异常。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脑血流图等
心电图、脑血流图、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内耳功能检查等可视病情而定。
检查-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可了解有无畸胎、多胎、羊水过多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眩晕的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需要与妊娠贫血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有营养不良、贫血、双胎、羊水过多及葡萄胎等病史。
2、临床表现
头目眩晕,视物昏花,甚至失明,常伴有浮肿,小便短少等。如头晕眼花,头痛剧烈,往往是子痫的前期症状,应引起重视。
3、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检查、眼底检查、凝血功能、电解质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妊娠贫血
妊娠中晚期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甚至出现下肢、面目浮肿,但不伴有高血压、蛋白尿,血常规等检查可资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延长孕周,确保母儿安全。中医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佐以滋阴潜阳,或健脾利湿等。
治疗-药物治疗:
1、阴虚肝旺证
(1)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2)常用中药:牡丹皮、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泽泻、茯苓、枸杞子、菊花、石决明、龟甲、钩藤、白蒺藜、天麻。
(3)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2、脾虚肝旺证
(1)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2)常用中药: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蔓荆子、钩藤、丹参。
(3)中成药:逍遥丸。
治疗-相关药品:
杞菊地黄丸、逍遥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针灸治疗
取百会、风池、太阳、悬钟。阴虚阳亢者加肝俞、肾俞、太溪,脾虚挟痰者加内关、丰隆、脾俞。毫针刺,补虚泻实,虚者可加艾灸。
治疗-治疗周期:
子晕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子晕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如果及早正确治疗,预后大多良好,如果失治或误治,病情进一步发展为子痫,可威胁母胎生命。
预后-危害性: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头晕眼花,头痛剧烈,往往是子痫前期症状,应引起重视。
预后-治愈性:
如果能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可得到控制或减轻,大多产后可恢复正常。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子晕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生活起居情志调护不当,可能会引起本病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保持良好心态、注意卧床休息、加强皮肤护理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了解情志与本病发生转归的关系,正确对待妊娠与分娩,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用药,注意服药后效果和不良反应。
2、眩晕伴呕吐患者可将药液浓缩或少量频服,服药后宜静卧休息。
3、眩晕发作时可暂停服用中药。
日常-生活管理:
1、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宜清静,光线不宜过强,注意休息。
2、发作时要卧床休息,减少头部晃动,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
3、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血压较高的患者应绝对卧床。
4、卧床患者要预防褥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5、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注意按摩腹部。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眩晕发作时间、性质、程度、规律、伴随症状、诱发因素、加重原因等。
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做血压测定,眼底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肝肾功能、B超检查、心电图、脑血流图、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内耳功能检查等,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盐饮食,少食多餐。宜食蔬菜水果及豆类,忌食辛辣刺激食品,戒烟酒。
饮食建议:
1、阴虚肝旺证患者宜食平肝降火、清利头目食物,如菊花、山楂、芹菜、紫菜、萝卜等。
2、脾虚肝旺证患者多食益气养血食物,如蛋类、瘦肉、猪肝、猪血、红枣、黑芝麻、桂圆等。
饮食禁忌:
1、忌食温燥辛辣食品,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酒等调味料。
2、忌食生冷食物,如冰糕、冻奶茶、冰咖啡等。
3、忌食油腻黏滞食品,如糯米食品、油炸品、奶油蛋糕等。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阴虚亏虚、脾气亏虚有关。平时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饮食调摄等,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注意情志调理,保持心情舒畅,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2、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休息和睡眠。
3、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饮食宜低盐、高蛋白,可食清淡的鲫鱼汤、瘦肉汤、冬瓜汤等。忌食海鱼、虾蟹及辛辣刺激食品。
5、定期做好产前检查,密切注意血压和体重改变。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