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子肿疾病英文名称: gestational anasarca疾病别名: 妊娠肿胀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子肿
疾病英文名称: gestational anasarca
疾病别名: 妊娠肿胀
疾病概述:
子肿(gestational anasarca),是指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的疾病。发生与脾胃虚弱、肾气亏虚、气滞等有关。妊娠7~8月以后,只是脚部浮肿,休息后能自消,无其他不适,为妊娠晚期常见现象,可不必治疗。本病是孕妇多发病,单纯性子肿预后良好。若肿胀严重并伴有高血压、蛋白尿,则可发展为子晕或子痫。西医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出现水肿,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产科、妇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
主要病因: 脾胃虚弱、肾气亏虚、气滞
检查项目: 血压测定,眼底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心功能检查、B超检查
重要提醒: 如果妊娠中晚期出现肢体面目肿胀,应及时就诊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发展为子晕或子痫。
临床分类:
1、脾虚证
主要表现为妊娠数月,肢体面目浮肿,甚至遍及全身,皮薄而光亮,按之凹陷,伴有脘腹胀满,气短懒言,口中淡腻,食欲不振,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缓。
2、肾阳虚证
主要表现为妊娠数月,肢体面目浮肿,下肢尤为明显,按之凹陷,伴有头晕耳鸣,腰酸无力,下肢逆冷,心悸气短,小便不利,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3、气滞证
主要表现为妊娠数月,肢体肿胀,先从双足开始,逐渐至腿部,皮色不变,压痕不显,伴有头晕胀痛,胸胁胀满,饮食减少,舌暗红,苔白滑或腻,脉弦或滑。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多见于有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贫血、营养不良等病史的人群。
2、高龄初孕、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史的人群。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发生与妊娠期特殊生理有密切的关系。妊娠5~6个月以后,胎体逐步长大,升降气机不利。如果脏器素虚,怀孕后更加虚弱。因此,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或气滞湿停为妊娠肿胀的主要机制。
病因-基本病因:
1、脾胃虚弱
脾气素虚,怀孕后更加虚弱,或过于偏食生冷,损伤脾胃,或长期思虑,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内聚,流于四肢,泛于肌肤,发为子肿。
2、肾气亏虚
肾气素虚,怀孕后精血下聚养胎,妨碍肾阳敷布,不能化气行水,膀胱气化失职,水聚而从其类,泛溢而为子肿。
3、气滞
素多忧郁,气机不畅,怀孕后胎儿逐渐长大,有碍气机升降,气滞湿停,溢于肌肤,发为子肿。
症状-总述:
本病以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为主要特征。肿胀性质有水病和气病之分,病变部位有在脾、肾之别。
症状-典型症状:
1、肿胀性质
病在有形之水,皮薄,色白而光亮,按之凹陷即时难起。病在无形之气,皮厚而色不变,随按随起。
2、病变部位
病在脾者,四肢、面目浮肿,皮薄而光亮,伴脾虚。病在肾者,面浮肢肿,下肢尤甚,伴肾虚证。
症状-并发症:
子痫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肿胀严重并伴有高血压、蛋白尿,可发为子痫,出现突然昏倒,牙关紧咬、四肢抽搐等症状。
就医-急诊指征:
如果肿胀严重,并出现头痛眩晕、胸闷恶心、血压过高等。
以上须立即就医,必要时到急诊科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妊娠20周后出现水肿,多由踝部开始,渐延至小腿、大腿、外阴部、腹壁,甚至全身水肿或有腹水。
2、或者伴有脘腹胀满,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3、或者伴有腰酸无力,下肢逆冷,心悸气短,小便不利。
4、或者伴有头晕胀痛,胸胁胀满,饮食减少。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情况急重者需及时到急诊科处理,其他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妇产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触诊和听诊,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一般需要检查血液检查等项目,建议患者空腹就诊。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肢体面目肿胀等症状?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乏力、胸闷、疲倦、小便不利等?
4、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平素体质如何?有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吗?
7、平时饮食规律吗?有嗜食生冷、肥甘、辛辣等食物的习惯吗?
8、最近心情如何?睡眠如何?压力大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肢体面目肿胀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会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影响胎儿发育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10、疾病会复发吗?今后怀孕还会出现类似情况吗?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应进行血压测定,眼底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心功能检查、B超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饮食、问二便,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女性患者还需问月经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是否有包块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检查
血压测定有无血压升高。眼底检查了解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例,严重时可出现眼底水肿、出血。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了解血液有无浓缩和凝血功能有无异常。
2、尿液检查
可有少许红、白细胞及管型。
3、肝肾功能
了解肝肾功能有无异常。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心功能检查
可用于排除心脏病史。
检查-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了解有无畸胎、双胎、多胎及羊水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的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需要与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妊娠合并心脏病、营养不良性水肿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贫血、营养不良等病史;高龄初孕、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史。
2、临床表现
妊娠20周后出现水肿,多由踝部开始,渐延至小腿、大腿、外阴部、腹壁,甚至全身水肿或有腹水。无明显水肿,但每周体重增加异常也是临床表现之一。
3、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尿酸、凝血功能,以及心电图、胎心监测和B型超声监测胎儿、胎盘、羊水。
诊断-鉴别诊断:
1、妊娠合并慢性肾炎
孕前有肾炎史,怀孕20周前发病,水肿始于眼睑。尿常规检查除蛋白阳性外,可见红细胞或管型。
2、妊娠合并心脏病
孕前有心脏病史,孕后出现心悸、气短、踝部浮肿、心动过速等。心脏及心功能检查可助鉴别。
3、营养不良性水肿
由于营养不良,导致低蛋白血症而引起水肿,常伴有消瘦、乏力贫血、多尿等症状。血浆蛋白总量及白蛋白浓度测定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原则以利水化湿为主,脾虚者健脾利水,肾虚者温肾利水,气滞者理气化湿。并根据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随证加入养血安胎中药。
治疗-对症治疗:
1、脾虚证
(1)如果出现肿势明显的患者,可加用猪苓、泽泻、防己等。
(2)如果出现肿胀明显并伴胸闷、喘咳的患者,可加用杏仁、厚朴等。
(3)如果出现饮食减少、便溏严重的患者,可加用山药、薏苡仁、扁豆、芡实等。
(4)如果出现气短懒言,神疲乏力严重的患者,可加用人参、黄芪等。
2、肾阳虚证
如果腰痛明显的患者,可加用杜仲、续断、桑寄生等。
3、气滞证
如果兼有肝郁的患者,可加用柴胡、佛手等。
治疗-药物治疗:
1、脾虚证
(1)方药:白术散加减。
(2)常用中药:白术、茯苓、大腹皮、生姜皮、陈皮。
(3)中成药:参苓白术丸、五苓散。
2、肾阳虚证
(1)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桂枝、附子、车前子、牛膝。
(3)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
3、气滞证
(1)方药:正气天香散加减。
(2)常用中药:香附、陈皮、乌药、甘草、干姜、紫苏。
(3)中成药:舒肝颗粒。
治疗-相关药品:
参苓白术丸、五苓散、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舒肝颗粒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针灸治疗
1、脾虚
取水分、气海、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脾俞等,用补法,可灸。
2、肾虚
取水分、气海、足三里、三焦俞、三阴交、肾俞等,用补法,可灸。
3、气滞
取水分、气海、三焦俞、大抒、太冲、期门、三阴交、肝俞等,用泻法,不灸。
治疗-治疗周期:
子肿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子肿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是孕妇多发病,以面目、肢体肿胀为主,单纯性妊娠水肿预后良好。如果肿胀严重并伴有高血压、蛋白尿,可发展为子晕或子痫。
预后-危害性:
如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子晕、子痫等危重证候。
预后-治愈性:
如果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常能使病情得到控制或减轻,大多产后可恢复正常。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子肿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生活起居情志调护不当,可能会引起本病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保持良好心态、注意卧床休息、加强皮肤护理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了解情志与本病发生、转归的关系,正确对待妊娠与分娩,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用药,服药后观察浮肿消退情况。
2、中药汤剂宜温热服用。一般每日1剂,分上、下午2次分服。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病室内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以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2、严重水肿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3、下肢浮肿者,两腿适当抬高。待浮肿消退后,可取自由体位,或起床适当活动。
4、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干燥。勤擦身或沐浴,并注意剪短指甲,勿搔抓皮肤。
5、保持外阴部的清沽、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内裤要勤换,并在阳光下曝晒消毒。
6、保持大、小便通畅。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浮肿的部位、程度及进展情况。
2、注意血压、体重、腹围,并定时测听胎心音,了解胎儿情况。
3、注意观察有无头痛眩晕、胸闷恶心、血压过高、蛋白尿等症状。
4、如果浮肿严重,并伴有以上症状时,为先兆子痫,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做血压测定,眼底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心功能检查、B超检查等,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以低盐、易消化为原则,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叶酸的摄入。不宜多吃生冷甜腻、肥肉类食物。忌食辛辣、海腥发物。并适当控制饮水量,每日可喝淡豆浆或甜豆浆。
饮食建议:
1、脾虚证患者应根据喜好选择菜肴,以增进食欲。可食冬瓜汤、赤小豆汤,或玉米须煎水代茶饮,以健脾利水。
2、肾虚证可选甲鱼、鲤鱼、黑鱼等益肾利水食物。
饮食禁忌:
1、忌食温燥辛辣食品,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酒等调味料。
2、忌食生冷食物,如冰糕、冻奶茶、冰咖啡等。
3、忌食油腻黏滞食品,如糯米食品、油炸品、奶油蛋糕等。
预防措施:
本病是可以预防的,平时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饮食调摄等,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保持心情舒畅,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2、生活起居有规律,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适当活动,以调畅气血。
3、做好个人卫生,节制房事。
4、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5、少去人流拥挤的地方,以防外邪侵袭或流产。
6、饮食宜低盐、高蛋白,可食清淡的鲫鱼汤、瘦肉汤、冬瓜汤等。忌食海鱼、虾蟹及辛辣刺激食品。
7、定期做好产前检查,包括尿蛋白检查。密切注意水肿和体重的改变。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