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富马酸美托洛尔药品名称拼音: Fumasuan meituoluoer药品概述: 富马酸...
养生
药品名称: 富马酸美托洛尔
药品名称拼音: Fumasuan meituoluoer
药品概述:
富马酸美托洛尔,西药名。常用剂型有缓释片剂。为β-受体阻滞剂。用于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怀疑的或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型心律失常和胸痛。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β-受体阻滞剂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非医保
参考价格: 暂无参考价格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富马酸美托洛尔。
性状:
本品一般为缓释片剂。
适应状:
本品用于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怀疑的或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型心律失常和胸痛。
用法用量:
无。
规格:
缓释片:23.75mg;47.5mg。
储藏方法: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不良反应(副作用):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缓释片: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0%,通常与剂量有关。
1、常见(>1/100):
(1)一般不良反应:疲劳,头痛,头晕。
(2)循环系统:肢端发冷,心动过缓。
(3)胃肠系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
2、少见:
(1)一般不良反应:胸痛,体重增加。
(2)循环系统:心力衰竭暂时恶化。
(3)中枢神经系统:睡眠障碍,感觉异常。
(4)呼吸系统:气急,有支气管哮喘或气喘症状者可发生支气管痉挛。
3、罕见(<1/1000):
(1)一般不良反应:多汗,脱发,味觉改变,可逆性性欲减退。
(2)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
(3)循环系统:房室传导时间延长,心律失常,水肿,晕厥。
(4)中枢神经系统:梦魇,抑郁,记忆力损害,精神错乱,神经质,焦虑,幻觉.
(5)皮肤:皮肤过敏反应,银屑病加重,光过敏。
(6)肝:氨基转氨酶升高。
(7)眼:视觉损害。
(8)耳:耳鸣.
4、虽然有报道发现个别患者发生肌肉疼痛性痉挛、口干、结膜炎和相似症状、鼻炎和注意力损害,但无法断定这些异常与美托洛尔之间有任何明确的关系。在个别患者中,静脉使用本品能引起有临床意义的血压下降。
药品禁忌:
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有临床意义的心动过缓的患者禁用本品。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应避免与下列药物合并使用:
(1)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对戊巴比妥作了研究)可通过酶诱导作用使美托洛尔的代谢略微增加。
(2)普罗帕酮:4例已经使用美托洛尔的患者,在给予普罗帕酮后,美托洛尔的血浆浓度增高2-5倍,其中2例发生与美托洛尔有关的副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8例健康志愿者中得到证实。对于这种相互作用的可能解释是,普罗帕酮与奎尼丁相似,可通过细胞色素P4502D6途径而抑制美托洛尔的代谢。由于普罗帕酮也具有β受体阻滞效应,其与美托洛尔的联合使用很难控制。
(3)维拉帕米:维拉帕米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时(阿替洛尔、普萘洛尔和吲哚洛尔已有报道),有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1例患者在合用并使用噻吗洛尔滴眼剂和维拉帕米时,发生明显的心动过缓。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对于房室传导和窦房结功能有相加的抑制作用。
2、本品与下列药物合并使用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1)胺碘酮:一例报道显示,同时使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有可能发生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胺碘酮的半衰期很长(约50天),这意味着在胺碘酮治疗停止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使用美托洛尔仍能发生两药的相互作用。
(2)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有相加负性肌力作用,故在左心室功能受损的患者中,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副作用。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和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也应该避免同时使用美托洛尔和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丙吡胺和美托洛尔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有明确的记录。
(3)非甾体类抗炎抗风湿药(NSAID):已发现NSAID抗炎镇痛药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抗高血压作用。在这方面,经过研究的药物主要是吲哚美辛。β受体阻滞剂很可能不与舒林酸发生相互作用。在一项双氯芬酸的研究中,未发现β受体阻滞剂与双氯芬酸有相互作用。
(4)可乐定:β受体阻滞剂有可能加重可乐定突然停用时所发生的反跳性高血压。
(5)地尔硫卓: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对于房室传导和窦房结功能有相加的抑制作用。已经有β受体阻滞剂与地尔硫卓合并使用时发生明显心动过缓的病例报道。
(6)肾上腺素:一些报道显示,接受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包括吲哚洛尔和普萘洛尔)治疗的患者,在给予肾上腺素后发生明显的高血压和心动过缓。这些临床观察资料已经在对健康志愿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局部麻醉药中的肾上腺素或许也有可能引起血管内给药时所发生的这种反应。根据推测,使用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时,发生这种反应的危险性较低。
(7)苯丙醇胺:苯丙醇胺50mg单剂给药有可能使健康志愿者的舒张期血压升高到病理学的水平。普萘洛尔通常能拮抗这种由苯丙醇胺引起的血压增高。但在接受大剂量苯丙醇胺治疗的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可反常地引起高血压反应。某些病例在单独使用苯丙醇胺治疗的过程中,也有发生高血压反应的报道。
(8)奎尼丁:奎尼丁在所谓的“快速羟化者”(90%的瑞典人)中可抑制美托洛尔的代谢,使后者的血浆浓度显著升高、β受体阻滞作用增强。其他经由同一酶解途径(细胞色素P4502D6)进行代谢的β受体阻滞剂,也可能会与奎尼丁发生同样的相互作用。
(9)利福平:利福平可促进美托洛尔的代谢,导致后者的血药浓度降低。
3、与下列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尚未确定:
(1)胰岛素:当无法动员肝糖原(例如营养不良或禁食)时,普萘洛尔可增强胰岛素的低血糖效应。其他β受体阻滞剂可能也会引起这种作用,但是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的这种作用较弱。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期间,警示低血糖的主观征象也可能被掩盖。
(2)磺酰脲:同胰岛素。
(3)硝苯地平:在心功能受损的患者中,硝苯地平和β受体阻滞剂有可能促发低血压和心力衰竭。在健康志愿者中,则未观察到硝苯地平与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或阿替洛尔之间存在有相互作用。
(4)吸入麻醉:早年的经验显示,合并使用普萘洛尔和气体麻醉有时会发生血压降低,需要用阿托品治疗。因此过去通常在气体麻醉前24小时停用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但是新近的经验提示,在认识上述危险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停用β受体阻滞剂后很可能会发生更大的危险,即麻醉时儿茶酚胺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的另一个危险是可能会使心脏病发作。因此,当今的麻醉学专家的意见是,麻醉前不应停用β受体阻滞剂。使用极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麻醉前应分阶段逐渐减小剂量。
(5)麦角胺:麦角生物碱类和β受体阻滞剂对外周组织的血流灌注可能有协同的不利作用。据报道,有2例患者在麦角胺与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及氧烯洛尔)合用于治疗偏头痛时发生严重外周缺血。
(6)肼屈嗪:正在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在给予肼屈嗪后可抑制美托洛尔的代谢,使后者的血浆浓度升高。
(7)氟西汀:1例报道称氟西汀可抑制美托洛尔的代谢,使后者的作用增强。这可能是由于氟西汀抑制了能催化美托洛尔及其他亲脂性β受体阻滞剂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2D6。
注意事项:
1、肾功能损害:肾功能对本品清除率无明显影响,因此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2、肝功能损害:通常肝硬化患者所用美托洛尔的剂量与肝功能正常者相同。仅在肝功能非常严重损害(如旁路手术患者)时才需考虑减少剂量。
3、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不可静脉给予维拉帕米。
4、美托洛尔可能使外周血管循环障碍疾病的症状如间歇性跛行加重。对严重的肾功能损害、伴代谢性酸中毒的严重急症,及合用洋地黄时,必须慎重。
5、在没有伴随治疗的情况下,本品不可用于潜在的或有症状的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患变异型(Prinzmetal氏)心绞痛的患者,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可能会由于α受体介导的冠状血管收缩而导致心较痛发作的频度和程度加重。因此,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不能用于此类患者。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在使用时也必须慎重。
6、对支气管哮喘或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同时给予足够的扩支气管治疗,β2受体激动剂的剂量可能需要增加。
7、美托洛尔的治疗对糖代谢的影响或掩盖低血糖的危险低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8、在罕见的情况下,原有的中度房室传导常可能加重(可能导致房室阻滞)。
7、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可能会妨碍对过敏反应的治疗,常规剂量的肾上腺素治疗并不总能得到预期的疗效。嗜铬细胞患者若使用本品,应考虑合并使用α受体阻滞剂。
8、本品应尽可能逐步撤药,整个撤药过程至少用二周时间,剂量逐渐减低,直至最后减至25mg(50mg片的半片)。在此期间,特别是对于已知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应进行密切监测。在撤除β受体阻滞剂期间,可能会使冠状动脉事件,包括心脏猝死的危险增加。
9、在手术前应告知麻醉医师患者正在服用本品。对接受手术的患者,不推荐停用β受体阻滞剂。
10、对驽驶汽车和操作机械的影响。在用本品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眩暈和疲劳,因此在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如驾驶和操作机械时应慎用。
11、运动员慎用。
1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胎儿各种问题,包括胎儿发育迟缓。β-受体阻滞剂对胎儿和新生儿可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心动过缓,因此在妊娠或分娩期间不宜使用。
13、儿童用药:儿童使用本品的经验有限。
14、老年用药: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与年轻人相比无明显改变,因而老年患者用量无需调整。
15、药物过量:
(1)毒性:美托洛尔7.5g引起成人致死性中毒。一例5岁儿童误服100mg经洗胃后无任何症状。12岁儿童给予450mg引起中度中毒,成人给予1.4g引起中度中毒、给予2.5g引起重度中毒、给予7.5g引起极重度中毒。
(2)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最为显著,但某些病例,特别是儿童和年轻患者,可能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呼吸抑制为主要表现。主要的中毒症状有心动过缓、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搏停止、血压下降、外周循环灌注不良、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呼吸抑制和室息。其他症状包括疲乏、精神错乱、神志丧失、频细震颤、痉挛、出汗、感觉异常、支气管痉挛、恶心、呕吐、可能有食管痉挛、低血搪(儿童特别容易发生)或高血糖症、高钾血症,对肾脏的影响,以及一过性肌无力综合征。合并酒精,抗高血压药、奎尼丁或巴比妥类药物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药物过量的首发症状可见于服药后20分钟至2小时。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